语言、文字 >
关于双语与文化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2025年07月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双语*文化"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苏德(6篇),海路(4篇),吴丹(4篇),胡红杏(3篇),张积家(3篇),韦兰明(3篇),崔英锦(3篇),汤允凤(3篇),王远新(3篇),王海福(2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19篇),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篇),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6篇),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篇),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6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5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5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5篇),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4篇),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4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民族教育研究》(65篇),《贵州民族研究》(19篇),《当代教育与文化》(12篇),《中国翻译》(11篇),《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0篇),《新疆社会科学》(10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9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篇),《华文文学》(8篇),《广西民族研究》(8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苏德 中央民族大学
论文成果:
论民族地区“双高”建设的逻辑、动力与路径 2021
卡明斯双语教育理论解析及其在中国语境中的再审视 2020
双语教育研究回眸与前瞻 2018
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问题研究 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民族地区依法实施双语教育政策和模式研究 2016
以多语教育促进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兼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范式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度新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MUC2011ZDKT13)阶段性成果
2019年度国家民委一般项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视域下民族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GMB-04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民委课题“文化认同取向的双语教育模式”(项目编号:2017-GMB-04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招标项目“民族地区依法实施双语教育政策和模式研究”(AMA150011)阶段性成果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招标项目“民族地区依法实施双语教育政策和模式研究”(课题编号:AMA150011)阶段性成果
2. 海路 中央民族大学
论文成果: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民汉双语教育 2020
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变迁论 2016
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 2013
语言规划与双语教育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项目编号:17ZDA15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广西壮汉双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CMA11017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文化多样性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研究”(BMA08005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文化多样性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研究”(BMA080053)的阶段性成果
3. 吴丹 武汉大学
论文成果:
基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命名实体识别与翻译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 2022
面向藏族传统节日的汉藏双语本体构建 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汉藏双语本体的语义检索策略研究 2022
汉藏双语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的制约因素与提升策略 2022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融合的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9ZDA34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融合的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项目编号:19ZDA341)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融合的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项目编号:19ZDA341
4. 胡红杏 西北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加强民族地区理科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9
少数民族理科教育薄弱问题及对策 2019
藏汉理科双语教师队伍发展研究——以甘南藏区为例 2018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及四省藏区中学‘理科薄弱’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17XMZ0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绩效评价研究”(16JJD8800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民族地区推进我国双语教育政策与模式研究”(15JJDzonghe020)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及四省藏区中学‘理科薄弱’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17XMZ076)
5. 张积家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蒙古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量化述评——基于约翰·贝理文化适应四象限理论的视角 2019
语言影响人格:研究证据与理论解释 2017
中-英双语者的惯用语理解:语义分解性的作用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14XNLQ05、14XNH065)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认知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017-GMA-004)
全国民族教育合作课题“少数民族心理健康与文化适应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MJZX1500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排斥研究”(项目编号:16XNLQ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语言影响人格:来自双语者和双言者的行为与生理证据”(项目编号:17XNL002)的阶段性成果
6. 韦兰明 广西教育厅
论文成果: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2017
论壮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构——基于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2015
关于壮汉双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广西壮汉双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CMA110171)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十二五’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5ZMJ003)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双语,文化"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6项,其中2014年立项4项,2017年立项2项,2008年立项2项,2021年立项1项,2019年立项1项,2018年立项1项,2016年立项1项,2013年立项1项,2010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2007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8项属于西部项目,7项属于一般项目,1项属于青年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文化记忆与黄河彩陶术语翻译研究:术语整理与双语词典编纂.米亚宁 兰州文理学院 2021
晚清的双语词典(汉英、英汉)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元青 南开大学 2019
文化自信背景下的民汉双语教育研究.刘玉杰 河西学院 2018
社会交流与文化交融视阈下新疆双语教育研究.沈建刚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研究.林玲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双语教师的文化理解对新疆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程良宏 新疆师范大学 2016
双语教育视阈下民族文化协同传承模式研究.周慧宁 北方民族大学 2014
蒙汉双语教育中蒙语授课“生源萎缩”的文化资本研究.金志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藏族法律文化视域下藏汉双语司法实践与藏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隆英强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壮汉文化融合趋势下壮汉双语教师培养对策研究.彭宁 广西师范学院 2014
青海学前藏汉双语教师“双文化”问题研究.马亚玲 青海师范大学 2013
双语教育对新疆南疆维吾尔族文化认同的作用研究.黄志蓉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2010
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视野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付东明 新疆师范大学 2009
文化多样性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研究
.滕星 中央民族大学 2008
文化多样性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研究
.滕星 中央民族大学 2008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研究.张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07
与"双语,文化"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3项,其中2017年立项1项,2014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项属于规划项目,1项属于青年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双语者语言与文化认知的交互作用研究.胡杰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新疆农村学校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刘利平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新时期东北三省散居区朝汉、蒙汉双语教育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崔英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