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
关于大运河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2025年08月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大运河"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李永乐(4篇),路璐(4篇),连冬花(3篇),郑民德(3篇),陈喜波(3篇),周嘉(3篇),陈隆文(3篇),汪永平(3篇),邱冰(3篇),胡亮(3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南京博物院(20篇),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12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篇),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7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7篇),扬州大学广陵学院(5篇),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5篇),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5篇),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4篇),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4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档案与建设》(72篇),《东南文化》(31篇),《中国宗教》(15篇),《前线》(12篇),《美术观察》(11篇),《浙江档案》(10篇),《明清小说研究》(10篇),《城市规划》(10篇),《现代城市研究》(9篇),《艺术百家》(8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李永乐 江苏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基于网络文本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研究——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21
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生成与分布规律研究 2021
运河历史档案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阐释与展示 2019
线性文化遗产系列博物馆群: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 2017
负责及参与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SJKY191947)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京杭运河(江浙段)文化遗产资源群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14BGL08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京杭运河(江浙段)文化遗产资源群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14BGL08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地理学)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地理学)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京杭运河(江浙段)文化遗产资源群研究”(14BGL08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京杭运河(江浙段)文化遗产资源群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4BGL085)
2. 路璐 南京农业大学
论文成果:
多重张力中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国家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2021
大运河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记忆建构 2021
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不足与展望 2019
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 2019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19ZDA1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智库专项研究课题“新媒体语境中大运河文化传播研究”(DYH21YB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乡村振兴视域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江苏为例(SKCX2018009)
3. 连冬花 江南大学
论文成果:
大运河工程精神探析 2020
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协同保护机制 2017
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协同的路径探析 2016
负责及参与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项目(2018SJA0820)
4. 郑民德 聊城大学
论文成果:
明清小说中运河城市临清与淮安的比较研究 2021
大运河与中国历史 2019
明清江苏运河名镇盛泽 2019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山东运河河政、河工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6CZS017)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东运河河政、河工与区域社会研究”(16CZS017)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5YJC770051)阶段性研究成果
5. 陈喜波 北京物资学院
论文成果:
基于全域历时态的京杭大运河景观遗产价值判断与保护利用策略探析 2018
明清北京通州城漕运码头与运河漕运之关系 2016
明清北京通州运河水系变化与码头迁移研究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8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京津冀协同框架下大运河遗产价值判断与保护利用研究”(BJXJD-KT2018-Y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历史时期京津地区运河水道变迁研究”(41371157)研究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水经注》的华北地区自然景观演变过程重建及其人类影响机理研究”(41230634)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历史时期京津地区运河水道变迁”(41371157)
6. 周嘉 聊城大学
论文成果:
地方社会变迁与庙会社火传承的嬗变——以鲁西北地区临清为例 2020
日本新公布的大运河苏北段照片档案解读 2020
地方神庙、信仰空间与社会文化变迁——以临清碧霞元君庙宇碑刻为中心 2019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清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与内涵式发展研究”(ZD2020082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运河城市的空间形态及生命历程研究——以临清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5YJC8400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运河城市的空间形态及生命历程研究——以临清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项目编号:15YJC840049)的阶段性成果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大运河"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20项,其中2019年立项8项,2018年立项4项,2021年立项3项,2022年立项1项,2020年立项1项,2017年立项1项,2016年立项1项,2012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3项属于一般项目,4项属于重大项目,2项属于青年项目,1项属于重点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梁岩妍 河北师范大学 2022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空间景观体系构建研究.黄艳 清华大学 2021
明清以来中国大运河流域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陈璇 苏州市职业大学 2021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遗产的视觉建构及视觉表征研究.钟行明 青岛大学 2021
大运河江南流域明代服饰的艺术考古研究.牛犁 江南大学 2020
大运河流域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李勇 苏州市职业大学 2019
中国大运河的多重游憩空间与文化自信战略研究.吴茂英 浙江大学 2019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周爱华 山东艺术学院 2019
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
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王思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研究.曹磊 天津大学 2019
中国大运河影像文献整理与研究.胡晓阳 浙江传媒学院 2019
从苏作到京作: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范式研究.臧小戈 中国政法大学 2019
文化博弈视阈下中国大运河国际形象提升路径研究.田德新 扬州大学 2018
大运河文化带(京津冀段)文化遗产群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刘宇 天津理工大学 2018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运河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当代价值重构研究.厉建梅 郑州大学 2018
大运河文化带传统人居图式研究.于文龙 淮阴工学院 2018
大运河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马俊亚 南京大学 2017
京杭大运河与明清文学研究.苗菁 聊城大学 2016
明清时期大运河流域人居环境艺术研究.刘森林 上海大学 2012
与"大运河"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24项,其中2022年立项8项,2021年立项4项,2018年立项4项,2020年立项2项,2019年立项2项,2016年立项1项,2013年立项1项,2012年立项1项,2010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0项属于青年项目,8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4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2项属于规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交互性景观活态文化资源挖掘与设计策略研究.韩宇翃 北京工业大学 2022
大运河《茉莉花》民歌文化空间的跨地方生产与意义叠写研究.张建新 南京大学 2022
大运河声景观遗产“数字史学”阐释与景观重构研究.毛琳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2
大运河天津段沿线聚落空间在地性的时空特征与传承路径研究.赵艳 天津仁爱学院 2022
大运河文化带视野下的运河民歌价值挖掘与传承路径研究.李琳 中国音乐学院 2022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沿岸聚落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以淮扬段为例.陈饶 南京工业大学 2022
文旅融合下京杭大运河建筑文化遗产谱系构建及其关联资源整合模式研究.兰旭 天津城建大学 2022
场景理论视角下大运河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研究.何顺民 淮阴师范学院 2022
大运河(江南段)沿岸传统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变迁与文化传承路径研究.刘苏文 常州大学 2021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视域下南京都市圈佛教主题空间建构研究.李凤志 南京工业大学 2021
大运河传统地域景观基因数据库构建与保护发展策略研究——以山东段为例.王越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我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朱云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大运河文化的影像建构与国际化传播研究(1949-2019).彭伟 常州工学院 2020
大运河文化带(鲁苏浙段)特色历史文化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姚子刚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产业化视角下大运河(山东段)非遗多层级保护策略研究.李瑛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2019
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分析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霍艳虹 天津大学 2019
大运河遗产江南段明清古桥建造技术、民俗文化和装饰艺术演变研究.严波 河海大学 2018
大运河沿线传统村落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研究—以京津冀运河沿线传统村落为例.成志芬 北京联合大学 2018
基于MPS方法的中国大运河遗产整体性价值体系研究.王燕燕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运河遗产协同利用研究——以镇江与扬州为例.柴洋波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研究.王薇 天津工业大学 2016
京杭大运河管理遗产的保护及其旅游开发研究.钟行明 青岛大学 2013
京杭大运河(江浙段)遗产廊道构建与可持续旅游开发.李永乐 徐州师范大学 2012
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洪艳 浙江理工大学 2010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