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语言、文字 >

关于象征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象征"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王海洲(10篇),杨经建(9篇),刘成纪(7篇),路云亭(7篇),李向平(7篇),张法(7篇),张盾(6篇),蓝江(6篇),冯智明(6篇),何佳讯(6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5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43篇),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42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41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38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6篇),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31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31篇),武汉大学文学院(30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8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电影文学》(325篇),《语文建设》(184篇),《电影评介》(132篇),《美术观察》(111篇),《装饰》(94篇),《青年记者》(88篇),《四川戏剧》(86篇),《民族艺术》(86篇),《美术》(78篇),《宗教学研究》(76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王海洲 南京大学
论文成果:
国家能力建设的象征维度 2021
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 2020
“半边天”的政治现象学反思:兼论新中国女性地位与角色的再构 2020
国家形象战略的理论框架与中国方案——基于象征政治学的探索 2018
想象力的捕捉:国家象征认同困境的政治现象学分析 2018
政治象征理论的钩沉与反思——兼论象征政治学理路的铺设 2016
论象征的三元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对象征结构经典模式理论的反思 2016
国家形象塑造的象征政治学阐释 2016
论象征的生成机制:从分类到类比 2016
“国家形象”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其政治学转向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研究”(项目号:16JZD008)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青年优秀团队项目支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国家仪式的政治效能提升研究”(19AZZ00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治象征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11CZZ035)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政治现象学研究”(2018SJZDA003)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91)
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研究”(16JZD008)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研究”(16JZD008)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13&ZD191)的研究成果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政治现象学研究”(项目号:2018SJZDA0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13&ZD19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16JZD008)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计划支持
2. 杨经建 湖南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神话·游戏·象征——对象征主义艺术的存在论阐释 2016
《红楼梦》与《雷雨》:古今文学经典的现代性遇合——在存在论语境中阐释 2016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对《红楼梦》和《雷雨》悲剧品质的存在论解读 2015
重读《雷雨》:“存在”的“象征” 2015
存在主义的“诗”之“思”——论作为象征剧的《雷雨》 2014
存在主义诗学与象征主义诗艺——兼论法国象征主义诗潮与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诗学通约性 2014
“废墟美学”上的象征化诗歌——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存在主义创作倾向 2013
“音乐”与“纯诗”:存在主义诗学上的建构与升华——兼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通约性 2013
“空间化”存在与“感觉化”言说——试论新感觉派小说的存在主义取向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略”(10A08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略》(批准号:10A084)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1011246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项目编号:1011246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批准号:1011246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略”(项目编号:10A084)的阶段性成果
3.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中国画史中的图、画之辨 2018
中国上古器具观念的哲学发生 2017
陶铜审美之变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2016
王莽时代的礼仪建筑与国家重造 2016
石与玉:论中国社会早期玉文化的形成 2015
上古至春秋乐论中的“乐与神通”问题 2015
东汉时期的两都之争:以班固《两都赋》为例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研究》(批准号:SKZZB20150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2010)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批准号:17ZD03)成果
北京舞蹈学院人才强教特聘客座专家计划项目《中国古典乐舞的早期形式与哲学生成》(2016年)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研究(2015)”
4. 路云亭 上海体育学院
论文成果:
球迷社会:一种有关爱国主义的隐性群体 2020
中国人的足球观 2016
足球的观剧效应 2015
人类上肢的意义:篮球在中国的传播学释义 2014
从语言暴力到精神重构——中国男篮“8·9”事件的媒体话语解读 2014
义和团的社会表演 2014
广播体操是国家的动作仪式符号 2013
5. 李向平 华东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何以为“教”,如何是“宗”?——作为中国神圣心态译解的宗教学研究 2021
祭祀文化及其象征意义比较——以儒耶文献互译中的核心概念为例 2021
总体神圣格局与宗教的制度、扩散特征——中国宗教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2018
“信仰私享”与“平等社会”——当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方式及其价值观 2017
从“天下主义”到“私人信仰”——兼论中国人私人信仰方式的十大特征 2017
两种信仰概念及其权力观 2013
信仰论政治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与王权关系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12&ZD012)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12&ZD012);“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编号:18ZDA23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项目号:18ZDA230)
汕头大学文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潮汕基督宗教专项经费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重点项目经费支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创计划重大项目“中华文明信仰与当代中国心态秩序重建”(项目号:2019-01-07-00-05-E00011)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创计划重大项目“中华文明信仰与当代中国心态秩序重建”(编号:2019-01-07-00-05-E00011)阶段性成果
6. 张法 浙江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三足酒器在远古中国的文化和美学内蕴——基于对鬶盉-鬶鷷-盉-鸡彝演进历程的探讨 2018
釜——罐——盎:新石器初期陶器的审美观念 2017
壶-酉-尊:西北地区酒器整合的文化与美学意义 2017
远古天钺的三方面演进——中国之美的起源及特色的再探讨 2017
鱓·鼍·夔:鼓在中国远古仪式之初的演进和地位 2016
王戉与天戉:中国之美的起源及特色(下) 2016
中国现代性宏大叙事的三次美学体现 2013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象征"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30项,其中2010年立项7项,2019年立项4项,2020年立项2项,2018年立项2项,2017年立项2项,2015年立项2项,2007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2016年立项1项,2014年立项1项,2013年立项1项,2012年立项1项,2011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2008年立项1项,2004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1项属于一般项目,6项属于青年项目,2项属于西部项目,1项属于重点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中国影子”与法国象征主义大众化转型研究.李国辉 台州学院 2022
康德艺术论的情感、象征及其当代性研究.王维嘉 复旦大学 2020
藏族弓箭文化象征符号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杨建军 西藏民族大学 2020
象征天皇制与战后日本政治的关系研究.龚娜 天津社会科学院 2019
武陵山区苗族民间仪式表演文化象征体系研究.龙胜阳 贵州民族大学 2019
藏族文化象征符号及其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研究.杨胜利 西藏民族大学 2019
甘川交界地带藏族的空间象征与文化认知模式研究.王含章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风行》杂志与象征主义自由诗的发生、演变研究.李国辉 台州学院 2018
制宪权视角下象征天皇制与神权天皇制间的断裂与连续研究.张东 中山大学 2018
竞技项目象征与仪式研究.杜长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及其和谐理论研究.扎保 青海师范大学 2017
日本近代象征派文学的研究.解璞 北京大学 2016
象征与文化记忆机制研究.康澄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跨文化视域下佛教图像的象征图式研究.王忠林 盐城师范学院 2015
西方诗学中的隐喻、寓言、象征三者之关系研究.徐润拓 鲁东大学 2014
当代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象征符号研究.瞿明安 云南大学 2013
民族传统节日象征符号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2
政治象征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王海洲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011
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研究.陈希 中山大学中文系 2010
藏族文化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拉巴次旦 西藏大学文学院藏文系因明教研室 2010
《苦闷的象征》研究.李强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藏族文化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拉巴次旦 西藏大学文学院藏文系因明教研室 2010
文化象征研究.居伟忠 华东理工大学文化哲学研究所 2010
文化、象征与阶级:布迪厄阶级理论研究.刘拥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10
藏族文化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拉巴次旦 西藏大学文学院藏文系因明教研室 2010
新时期小说叙事与象征诗学研究.施军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9
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研究.郑体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 2008
语词构块式音义象征关系理论研究.牛保义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2007
湘、鄂、渝、黔毗连地区土家族傩祭仪式的象征人类学研究.陈玉平 贵州民族学院 2007
象征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瞿明安 云南大学人类学系 2004
与"象征"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21项,其中2019年立项3项,2013年立项3项,2018年立项2项,2017年立项2项,2015年立项2项,2014年立项2项,2011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2020年立项1项,2012年立项1项,2010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2项属于青年项目,8项属于规划项目,1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羌族人生仪式的音声表达与民俗象征研究.陈海珍 内江师范学院 2022
中国式分权下企业象征性创新的形成机理与经济后果研究.关宇航 榆林学院 2020
南北朝菩萨造像的象征意义及其本土化研究.刘明虎 临沂大学 2019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象征行为与溢出效应研究.吴德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
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对象征性品牌形象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视角.陈姝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
保罗·利科象征诗学研究.丁蔓 大连理工大学 2018
孤独症儿童象征性游戏的干预研究——基于提升动机操作.刘艳虹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利科的精神分析论与象征解释学研究.付志勇 武汉科技大学 2017
蒙古族传统动物题材图案象征研究.李军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7
基于田野调查的少数民族象征性符号的话语生产研究:以云南布朗族“布朗弹唱”为个案.刘春海 浙江传媒学院 2015
陕北民间装饰绘画中“凤鸟”图像源流及其象征意义研究.高晓黎 长安大学 2015
实质性合作还是象征性合作?—“影响策略”驱动与“制度环境”框定.高维和 上海财经大学 2014
新世纪小说象征叙事研究.施军 淮阴师范学院 2014
象征资本影响科研生产的机理研究——基于我国科学场域的混合研究.王维懿 江南大学 2013
西部民族非语言符号及图形艺术象征研究.万国英 青海民族大学 2013
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赵巧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013
绘画艺术中光的象征与隐喻研究.李书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革命与象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符号研究1921-1949.胡国胜 华南师范大学 2011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彝族丧礼文化研究—以威宁沙石村红彝支系为例.余舒 毕节学院 2011
《周易》的象征释义及文化解读.侯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帝国的象征:清东陵的政治——社会史研究.王海燕 嘉应学院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