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关于大屠杀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大屠杀"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经盛鸿(13篇),芦鹏(10篇),张生(8篇),李昕(7篇),王卫星(7篇),张慧卿(7篇),袁志秀(7篇),张国松(7篇),徐立刚(6篇),刘燕军(6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52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42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1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11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10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8篇),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7篇),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7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日本侵华史研究》(156篇),《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61篇),《档案与建设》(36篇),《当代外国文学》(21篇),《电影文学》(19篇),《中国档案》(15篇),《南京社会科学》(15篇),《江海学刊》(11篇),《传媒观察》(10篇),《民国档案》(9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经盛鸿 南京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侵华日军在南京的秘密生化武器研制及战争实施 2016
朴永心与南京利济巷“慰安所”遗址考证 2016
侵华日军在南京推行和扶植殖民文化的种种手法 2015
南京大屠杀期间及之后南京市民与中国战俘真的没有反抗日军暴行吗? 2015
走向国家公祭日的近八十年历程——围绕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的长期斗争 2014
围绕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的近八十年斗争 2014
松井石根与南京大屠杀 2014
沦陷时期南京的人口变迁和市民生活 2014
国民政府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宣传 2014
第一次使用“南京大屠杀”一词的中国报刊 2013
侵华日军大屠杀对南京工业的摧残 2013
南京日军“慰安所”与“慰安妇”概论 2013
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NYS212007)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13YJCZH085)
2. 芦鹏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论文成果:
日本海军航空队轰炸南京与“帕奈”号事件 2018
南京事件的争论与国际法 2018
日本政府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居心暴露于世——关于《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问题 2017
南京大屠杀与中国国民党国际宣传处 2017
如何回首历史构筑新的未来 2016
探寻参与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集体屠杀的日本老兵在南京的宿营地 2014
南京大屠杀中的性暴力——受害者与加害者相关证言的研究 2014
关于“遇难者”等文字的日语翻译问题——与《误译》、《误用》作者的商榷 2014
日本自卫队所建战争博物馆相关问题——对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加害事件的隐匿 2013
南京大屠杀事件与日军第六师团 2013
3. 张生 南京大学
论文成果:
“原典”的创建、叙事和流变:从《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开始的知识考古 2020
空间的产生与生产:从南京大屠杀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9
历史书写中的“七个W”——以南京大屠杀史书写为例 2018
“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 2018
松井石根的南京之行及其责任 2018
无尽的追问:史料的连环解读——以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爱德华·施佩林为例 2017
如何进一步深化南京大屠杀史研究 2016
死神面前的“不平等”——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中国难民内部分层 2016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受害者PTSD研究——以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为中心”(09BZS021),项目负责人:张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受害者PTSD研究——以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为中心”(09BZS021),项目负责人:张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抗日战争研究工程”专项“基于微观史学的‘南京大屠杀’研究(16KZD016)”子课题“大屠杀期间西方在宁人士生活史”,项目负责人:张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京大屠杀期间难民收容所内部生态研究(17CZS060)”,项目负责人:郭昭昭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国外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料整理与研究之一:李顿调查团档案翻译与研究”(16KZD017)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受害者PTSD研究——以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为中心”(09BZS02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大屠杀期间难民收容所内部生态研究”(17CZS060)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大屠杀期间难民收容所内部生态研究”(17CZS060)、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工程”专项“基于微观史学的‘南京大屠杀’研究”(16KZD016)子课题“大屠杀期间西方在宁人士生活史”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S021)
4. 李昕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论文成果:
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国际传播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 2019
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的后现代转向 2018
南京大屠杀文化创伤的社会构建 2017
跨学科视域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笔谈) 2017
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 2017
仇恨与记忆: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中的情感引导 2017
构建人类共同记忆:后申遗时代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的转向与深化 2017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号: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号:13CGJ011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编号:13CGJ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2018年度课题“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资助课题研究成果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2017年度基金项目“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后的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的转向与深入”(项目号:17YJY0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号:13CGJ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5. 王卫星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论文成果: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历史书写与记忆传承——读《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 2019
日军步兵第七联队与南京大屠杀 2018
“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 2018
跨学科视域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笔谈) 2017
南京大屠杀地域范围与起始时间再研究 2017
八十年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2017
日本外交官对日军南京暴行的反应与应对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国外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料整理与研究之一:李顿调查团档案翻译与研究”(16KZD017)阶段性成果
6. 张慧卿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论文成果:
“宣抚”抑或控制:大屠杀后日军在南京的卫生防疫 2019
“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 2018
后大屠杀时期南京市民的生活 2018
“宣抚”还是控制:后大屠杀时期南京的卫生行政 2018
后大屠杀时期日军当局在南京医疗“宣抚”的实质 2018
南京大屠杀前后鼓楼医院的医疗救治 2017
鼓楼医院书信:后大屠杀时期的南京 2017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国外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料整理与研究之一:李顿调查团档案翻译与研究”(16KZD017)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2016年课题“鼓楼医院院长谈和敦及其夫人书信整理与翻译(1937年1月—1942年1月)”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2016年度研究项目“鼓楼医院院长谈和敦及其夫人书信整理与翻译(1937年1月—1942年1月)”(项目号:16YJY028)的阶段性成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会资助课题成果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大屠杀"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21项,其中2016年立项3项,2021年立项2项,2019年立项2项,2017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2020年立项1项,2018年立项1项,2013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2007年立项1项,2005年立项1项,2003年立项1项,2001年立项1项,2000年立项1项,1998年立项1项,1991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3项属于一般项目,5项属于青年项目,3项属于西部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南京大屠杀文学史建构研究.胡春毅 贵州财经大学 2022
三重视界下的南京大屠杀文学书写研究(1937-2020).章颜 海南大学 2021
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研究.李昕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2021
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大屠杀记忆与反思性书写研究.张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美国女性“南京大屠杀”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仇蓓蓓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9
比较视野下的南京大屠杀社会记忆研究.钱力成 浙江大学 2019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集体记忆工程研究.黄顺铭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8
英国外交文献所记南京大屠杀研究.崔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2017
南京大屠杀期间难民收容所内部生态研究.郭昭昭 江苏科技大学 2017
战后中西大屠杀文学书写比较研究.黄文凯 广西大学 2016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创伤叙事与历史书写研究.王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16
以菲利普·罗斯为个案的后大屠杀时代犹太小说创伤叙事研究.洪春梅 宁夏大学 2016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报道研究.何扬鸣 浙江大学 2013
抗战时期中国受害者PTSD研究--以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为中心.张生 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 2009
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文化心理根源研究.谢建明 东南大学党委办公室 2007
中外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与报道之研究.经盛鸿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程兆奇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03
南京大屠杀对南京市民社会心理影响研究.张连红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 2001
日本有关“南京大屠杀”论著研究.程兆奇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2000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安全区”研究.张连红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系 1998
南京大屠杀史.孙宅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1991
与"大屠杀"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6项,其中2018年立项2项,2011年立项2项,2019年立项1项,2010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5项属于青年项目,1项属于规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海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书写研究.胡春毅 天津理工大学 2019
南京大屠杀的文学记忆研究.延永刚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8
美国犹太作家第三代大屠杀文学的后记忆和非自然叙事研究.邢葳葳 浙江工商大学 2018
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研究(1945-1948).严海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李红涛 浙江大学 2011
抗战时期中国财产损失研究——以南京大屠杀期间财产损失的调查与统计为例.姜良芹 南京大学 2010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