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关于《红楼梦》与曹雪芹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红楼梦》*曹雪芹"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赵丕杰(13篇),赵建忠(5篇),曹立波(4篇),李文凤(4篇),俞香顺(4篇),卜喜逢(3篇),张庆善(3篇),王攸欣(3篇),刘上生(3篇),王光福(3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16篇),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14篇),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3篇),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8篇),中国红楼梦学会(7篇),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5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5篇),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篇),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5篇),复旦大学中文系(5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红楼梦学刊》(221篇),《明清小说研究》(38篇),《语文建设》(23篇),《青年记者》(15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篇),《河北学刊》(5篇),《民族文学研究》(4篇),《读书》(4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4篇),《文艺理论研究》(3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赵丕杰 首都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浪费人才算“暴殄天物”吗? 2021
使用“恼羞成怒”要扣准“羞”字 2020
使用“置若罔闻”要扣准“闻”字 2020
“袅袅婷婷”形容女子体态 2020
“不由分说”与“二话不说” 2019
性格岂能“豁然开朗” 2017
“不容分说”不等于“不容置疑” 2017
“无地自容”不是无处藏身 2017
“风流云散”与“烟消云散” 2016
“平白无辜”与“平白无故” 2015
“一无所有”表示什么都没有 2015
“天伦之乐”用于亲人团聚 2014
“醍醐灌顶”不等于“浇头” 2014
2. 赵建忠 天津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新红学问世百年之反思与研究前景展望 2021
“新红学”百年之际对《红楼梦》“作者”及“曹学”的反思 2021
深切缅怀母校恩师、红学前辈李希凡先生 2019
当代红学70年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前景展望 2019
大观园创作构思与曹雪芹的人生诉求——兼谈红学理念的冲突及其研究格局走向 2018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2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略”(项目编号:TJZW12-017)前期成果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项目编号:13BZW035)前期成果
3. 曹立波 中央民族大学
论文成果:
《红楼梦》律诗出韵现象与小说的补遗订讹——兼谈三个版本组的演变关系 2020
冯其庸先生“脂本”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2017
生日与《红楼梦》婚恋故事的艺术构思——从芒种饯花与怡红寿宴谈起 2016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雪芹残稿和程高补笔 2016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楼梦》清代刻本海外流布与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8BZW059)阶段性成果
4. 李文凤 陕西科技大学
论文成果:
端午节与金钏儿之死 2017
《红楼梦》中的七夕节 2016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与晴雯之屈死 2014
曹雪芹不写寒食(清明)之原因试探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项目(项目编号:sy2016012)的阶段性成果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JK1075)
5. 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红楼梦》中的杏文化探微 2018
《红楼梦》中的“芭蕉”考索 2016
《红楼梦》中的“玫瑰·月季”考覆发微 2015
《红楼梦》中的“荼蘼·木香·蔷薇”意象抉微 2015
6. 卜喜逢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论文成果:
考证与“自叙传说”——《红楼梦考证》中“正确的科学方法”之反思 2021
《红楼梦》中石与玉的思考 2017
有关“《石头记》后二十八回回归祖国”的讨论 2013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