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文体教育 >

关于综合评价与高考改革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综合评价*高考改革"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边新灿(6篇),季青春(2篇),徐宁汉(2篇),彭曦(2篇),林玲(2篇),李雄鹰(2篇),王后雄(2篇),姜钢(2篇),冯成火(2篇),章建石(2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11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5篇),教育部考试中心(4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篇),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2篇),清华大学(2篇),上海财经大学(2篇),兰州大学教育学院(2篇),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2篇),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中国考试》(27篇),《教育研究》(4篇),《中国教育学刊》(4篇),《中国高教研究》(4篇),《教育发展研究》(4篇),《人民教育》(3篇),《上海教育科研》(3篇),《教育科学研究》(3篇),《中国高等教育》(3篇),《复旦教育论坛》(2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近年来的新兴研究主题包括: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边新灿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论文成果:
新一轮高考改革先行试点6省市方案比较 2018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演进逻辑、模式选择和对策分析 2017
论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两难抉择 2017
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2017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价值取向——兼与自主招生的比较 2016
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教育的影响及因应对策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一轮高考改革对高中课改的促进、倒逼和对策研究”(1611010296A)的研究成果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批准号:DIA160339)的研究成果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号:DIA160339)的研究成果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浙江新高考深化完善方案跟踪与评估研究”(项目编号:BHA180146)的阶段性成果
2. 季青春 南京工业大学
论文成果:
新高考改革:综合评价录取机制及实践进路 2020
新高考改革中高校主体功能发挥路径研究 2019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7年度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高考制度下考试科目与高校人才选拔关系研究”(编号GJK2017023)
2019年南京工业大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考改革困局中高校应有的担当与作为”(编号SZ20190320)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自选课题(高等教育发展专项)“高考改革驱动下地方高校新型生源选拔模式研究”(编号HED2018A-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考试招生专项课题“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高考改革与高校生源遴选关系研究”(编号K-c/2018/06)
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江苏新高考改革驱动下高校生源遴选创新路径研究”(编号:SZ20200205)
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江苏新高考改革驱动下高校人才选拔创新路径研究”(编号:2020SJB0083)
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生源遴选创新路径研究”(编号:20SYA-013)
3. 徐宁汉 清华大学
论文成果:
沪浙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效探究——基于清华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学业成绩的实证分析 2020
高校多元招生录取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7
4. 彭曦 上海财经大学
论文成果:
关于上海市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思考——基于上海市9所试点高校的实践 2018
浅议美国高中学生评价新模式 2018
5. 林玲 上海财经大学
论文成果:
关于上海市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思考——基于上海市9所试点高校的实践 2018
浅议美国高中学生评价新模式 2018
6. 李雄鹰 兰州大学
论文成果: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的综合评价研究 2016
综合评价:高考改革的新导向 2016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5XGL023)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公平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5XGL023)研究成果之一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