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
关于心理学与理学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心理学*理学"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郭本禹(31篇),叶浩生(21篇),王良玉(20篇),彭凯平(18篇),葛鲁嘉(17篇),林崇德(17篇),吕小康(17篇),孙时进(16篇),王波(15篇),高申春(15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93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51篇),南开大学商学院(42篇),西南大学心理学部(39篇),of(38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37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35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5篇),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35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35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心理科学进展》(280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83篇),《心理科学》(164篇),《教学与管理》(154篇),《心理学探新》(146篇),《中国教育学刊》(117篇),《教育与职业》(93篇),《心理学报》(92篇),《领导科学》(91篇),《青年记者》(90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未完结的本能:郭任远与中国本能论战 2021
民国时期心理学的源与流及其历史遗产——纪念我国第一个心理学系诞辰百年 2020
英国精神分析学界的“科学大讨论”及其历史效应 2020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身心观 2020
格脑致“心”:卢于道与中国神经科学之发蒙启蔽 2019
不只是“谈话疗法”: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非言语维度 2019
论描述心理学的质性精神 2019
阿德勒心理治疗对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启示 2018
道德现象学:缘起、内涵与方法 2018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观 2017
“淑女之争”与“君子协议”:回眸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论战” 2017
被遗忘的女性精神分析大师:多伊奇的女性观述评 2016
多学科视野下道德人格研究的兴起 2016
指向内容还是生成觉知?——意识研究的内省法与现象学还原之比较 2016
“母性”与“慈母心”——多伊奇对“为人之母”心理发展的精神分析 2016
心理学史视域中的斯金纳乌托邦思想——以《瓦尔登湖第二》为例 2016
描述心理学的理论形态 2015
效能父母系统训练课程:基础、观点与实效研究 2015
科学主义的抵抑,人文主义的彰显——论描述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2015
存在主义心理学最新发展——英国学派心理治疗观解析 2015
从经验到本质: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描述心理学的理论推进 2015
论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 2015
国立中央大学心理学学科发展史略 2015
狄尔泰生命伦理学思想解析 2014
本土化的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初探——来自4所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叙事访谈研究 2014
阿德勒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探析 2014
描述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2014
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创建与开拓——论杨鑫辉教授的学术思想 2014
神经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发展的新取向 2014
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及其历史效应 2013
认知心理学的伟大开拓者:乌尔里克·奈塞尔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常生活的身体现象学研究”(项目编号:14ZXD003)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神经科学与现象学对话中的他心问题研究”(2013QN003)
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035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阿德勒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7SJB0576)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2BS0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品德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整合研究”(08JJD8802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青年重点资助课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基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编号:C-a/2016/01/12)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2BS000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重点资助项目“‘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家庭亲子关系问题、机制与对策研究——基于描述心理学视角”(C-a/2018/01/11)
本文受到“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YZZ0203)”的资助
江苏开放大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青年专项课题“个体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辅导机制研究”(编号:16SSW-Q-00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13YJC720015)的资助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优秀选题资助计划(YXXT18018)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神经科学与现象学对话中的他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QN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青年道德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14CSH017)阶段性成果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AHSKY2018D29)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描述心理学研究”(2012BS0007)
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YBPY18002)的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描述心理学”(17FZX04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43)资助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2081C)阶段性成果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13NDJC072YB)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2081C)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新兴交叉学科重大扶持项目(21XXJC05ZD)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研究”(1402081C)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8D29)的资助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2BS0007)资助
南京师范大学校“青蓝工程”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青年道德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14CSH017)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叙事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质性研究”(SCG104)的部分成果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123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描述心理学在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2017SJB043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青年重点资助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基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编号:C-a/2016/01/12)的阶段性成果
2. 叶浩生 广州大学
论文成果:
中国心理学的历史反思与新时代担当——纪念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笔会) 2021
面向未来的理论心理学 2020
认知心理学的实用性转向 2020
中国神话中的具身心理学思想探索 2020
意义的遮蔽——再论具身认知中的“身” 2020
生成与动力:具身认知研究中的互动观 2020
生成认知:理论基础与实践走向 2019
身体活动与学业成绩:来自具身认知的启示 2018
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 2018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2018
礼与身体:中国礼文化的具身认知观及其启示 2016
心理学与身体:经典传统与现代取向 2015
中国古代儒道思想中的具身认知观 2015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分析:来自镜像神经系统的启示 2014
“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 2014
反映还是形成?平行还是层级?PSM的模型建构与检验 2014
中国心理学界具身认知研究进展 2013
心理学史教学与理论思维的培养 2013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其对身心二元论的超越 2013
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 2013
心智具身性: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的具身认知机制研究》(18ZXD006)的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CBA14014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项目批准号:BBA11001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2015年重点课题(老年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的对比研究:社会支持和希望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批准号:DBA150238)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的具身认知机制研究”(18ZXD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01045)
打造“理论粤军”2013年度重大资助项目(LLYJ1323)
打造“理论粤军”2013度重大资助项目(LLYJ13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线索诱发的心理渴求及镜像神经活动”(项目编号:31271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13)的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BBA110015)
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课题(521-11163)
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GH-153)
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2013年度重大资助项目(LLYJ13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1ZDA072)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72021104/010914370124)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2013-14)
广东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6WZDXM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13)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2OFTYA002)
3. 王良玉 汕头市中心医院
论文成果:
德育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21
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21
行为主义学派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21
临床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21
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19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2019
发展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19
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19
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019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理论的视角 2019
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研究 2018
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 2018
社会转型:国民信任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2017
社会转型:青少年榜样选择的社会心理分析 2016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元分析 2016
社会转型:国民安全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2016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 2015
社会转型: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验靶场” 2015
比较视野中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2014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终身化老年教育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6年度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委托项目《社会心理与社会舆论引导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习困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其可塑性研究”(项目编号:10JJDXLX004)的研究成果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刻板印象威胁:学习困难青少年的诱发、影响机制和教育干预》(815713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13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刻板印象威胁:学习困难青少年的诱发,影响机制和教育干预”(81571337)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0XNF087)
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度专项研究项目(14Z003)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b007)研究阶段性成果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基金“当代青少年物质主义研究:教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编号:EBA130367)
201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基金(EBA13036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XLX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292)
4. 彭凯平 清华大学
论文成果:
女为悦己者容:择偶动机对女性身体(自我)客体化的影响 2021
公共突发事件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笔会) 2020
权力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2020
多项式加工树模型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2019
贝叶斯因子及其在JASP中的实现 2018
阳光音乐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效应 2018
文化如何影响道德?文化间变异、文化内变异与多元文化的视角 2018
社会辅助型机器人:探索老年心理健康护理的新方法 2017
心理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问题:从危机到契机 2016
家庭心理需求及其对家庭幸福的影响——基于1139个家庭的研究证据 2016
经济心理与行为研究的新取向:具身经济学 2015
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吗? 2014
宗教的文化心理学研究:第三种探索的路径 2014
职场排斥对反生产行为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2013
辩证情绪:研究方法及展望 2013
道德人格研究:范式与分歧 2013
积极情绪之敬畏 2013
从心理学视角看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之争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5A030310215)
清华大学-中科院学部科学协同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度先导项目(2014A03)的资助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招标重点课题(zdzz16002)的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1055;71072150)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AZD08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0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5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VZL009)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心理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AZD057)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心理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AZD085)支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医患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协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YJC84003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63202003)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052)
深圳市2017年科技计划项目基础研究(自由探索)(JCYJ201703071530324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017/31471001)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001)
王俊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服务: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项目编号:16ZDA23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道德判断与惩罚决定的中、美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190037)资助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项目“社会计量地位和社会拒斥痛觉对大学生宿舍冲突的影响——以北京市高校为例”(CFA13121)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F013)
5. 葛鲁嘉 吉林大学
论文成果:
道家幸福观及其心理学价值蕴含 2020
心理学思想演进和理论构造中的隐喻 2020
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浅谈道家幸福观 2019
心理学本土化的后现代反思 2018
心理学研究中的还原主义问题考察 2018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启示 2018
文化心理学的演变历程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隐形联结 2017
积极心理学的问题澄清与反思——以更加辨证和价值中立的视角 2017
本土自觉:心理学本土化的边际人格困境及其超越 2017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 2017
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 2017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边际品性及其超越 2017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件探析 2016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本土根基 2016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施 2016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性课题 2014
常识形态心理学的基本类别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吉林省教科规划项目(GH150437)
吉林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精神卫生法》视域下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技能培养探索”(编号:XGY201408)成果之一
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LSJY2012G257)
6.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第3版中译本)序 2020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2020
加快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进程 2019
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智能观 2019
新时代中国儿童心理发展教材建设——《儿童心理学》第六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 2019
中国的发展心理学七十年 2019
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建议 2019
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研究及展望 2018
增强适应能力,争做创造性人才——为北师大心理学院新同学的演讲 2015
中国心理学得到大发展是我最高兴的事——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 2015
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 2014
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2014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2014
创造力研究:心理学领域的四种取向 2014
创造性心理学的几项研究 2014
球路预期自动加工的初步研究:来自ERPs的证据 2013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中国心理学建设的方向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730)
湖北省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心开放课题(090/044035)
作者主持研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11JZD040)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190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10XMZ034)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基地”(J103072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11JZD0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项目(CBA150156)
天津市高等学校“心理健康与行为调控创新团队(39)”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2ZCZDSF07100)的资助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心理学,理学"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85项,其中2019年立项8项,2018年立项6项,2013年立项6项,2010年立项6项,2020年立项5项,2015年立项5项,2012年立项5项,2008年立项5项,2004年立项5项,2022年立项4项,2017年立项4项,2014年立项4项,2000年立项4项,2021年立项3项,2007年立项3项,2006年立项3项,2002年立项2项,2016年立项1项,2011年立项1项,2003年立项1项,1996年立项1项,1995年立项1项,1991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51项属于一般项目,16项属于青年项目,6项属于重大项目,4项属于重点项目,4项属于西部项目,2项属于教育部重点,1项属于一般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康德道德心理学研究.惠永照 河南师范大学 2022
以关系性自我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理学取径研究.杨莉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2
物质排名理论视角下贫富差距与内卷心态的心理学研究.王喆辰 复旦大学 202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社”协同培养高中生幸福品质的实践研究.谭根林 佛山市第一中学 2022
中国宗教心理学思想史研究.陆丽青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中国古代宗教心理学说研究.肖建原 陕西师范大学 202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留守儿童学业情绪、学习动机及英语学习成效追踪研究.吴慧珍 上海商学院 2021
宗教和灵性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文 北京大学 2020
基于环境心理学视角的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研究.陈婧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新时代我国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齐啸 火箭军工程大学 202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研究.顾爱云 火箭军士官学校 2020
当代心理学派神话研究反思与本土化开拓.陈金星 闽南师范大学 202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张家喜 火箭军工程大学 2019
心理学视角下的刑事辨认问题研究.姜丽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
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的贫困认知根源及精准扶贫心理策略研究.丁道群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晚清西学东渐背景下心理学知识转型研究.闫书昌 河北师范大学 2019
鲁西南民间信仰的文化心理学研究.李朝旭 曲阜师范大学 2019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中国民众信任变化趋势与合作互信促进研究.王益文 福州大学 2019
本土心理学视阈下凉山彝族对艾滋病的认知与应对研究.张可佳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2019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中国民众信任变化趋势与合作互信促进研究.朱虹 南京大学 2019
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霍书全 安徽大学 2018
民族地区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心理学路径研究.关荐 宁夏大学 2018
锻炼心理学视角下体育干预对被欺凌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刘映海 山西大学 2018
心理学学科分裂危机的理论根源及整合的哲学基础研究.舒跃育 西北师范大学 2018
健康中国背景下社区心理学的智慧模式研究.蒋柯 温州医科大学 2018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与实验认知心理学方法的英语阅读测试效度研究.董曼霞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
心理学哲学的当代解释与重建研究.王姝彦 山西大学 2017
道教内丹心性修养与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研究.陈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7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积极教育.任俊 浙江师范大学 2017
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心理学途径:国民心理建设和柔性管理.钟毅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基于认知心理学实验的时间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的关系研究.杨文星 扬州大学 2016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护模式构建研究.郭瑜洁 南通大学 2015
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研究.高申春 吉林大学 2015
社会心理学和心理信息学交叉视角下的网络集群情绪与行为研究.陈浩 南开大学 2015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大学生乐观情绪建构与抗逆力提升研究.桑志芹 南京大学 2015
遵从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宋官东 东北大学 2015
现代化背景下的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文 北京大学 2014
国外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思潮研究.王波 南京大学 2014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多层次培育路径研究.朱婷婷 南京医科大学 2014
基于生态心理学视野的城区流动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曾天德 闽南师范大学 2014
西方心理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取向当代发展研究.魏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心灵—行动”哲学视野下的进化心理学研究.王球 复旦大学 2013
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基于信任的心理学研究.伍麟 吉林大学 2013
中国本土心理学核心理论的突破与建构研究.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 201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幸福的影响机制及培育路径研究.张艳红 长江大学 201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研究.范兴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孙炳海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 201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孙炳海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 .彭鹏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2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 2012
西方宗教心理学最新进展.梁恒豪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2011
摩梭人亲属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0
民族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支持研究.杨伊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儿童网络意识与网络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研究.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 2010
摩梭人亲属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0
摩梭人亲属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0
民族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支持研究.杨伊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职业专长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心理学研究.胡谊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008
青少年知识利用习惯和模式研究--一种心理学的视角.葛明贵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8
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方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8
基于计算心理学框架下的表征自然化问题研究.李侠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哲学系 2008
基于弹性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和谐社会心态研究.席居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008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杨莉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杨莉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汉语障碍的心理学矫治研究.韩在柱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所 2007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认知心理学批判研究.张谊浩 南京大学商学院 2006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 2006
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陈永胜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2004
体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研究.贺昭泽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04
建构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方向:视角、方法与模型.翟学伟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4
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乐国安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 2004
语言与认知、脑的关系心理学研究.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2004
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及其应用研究.方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3
英语语音意识训练对于我国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促进作用的心理学研究.李庆安 北京师范大学 2002
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 2002
西方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李伟民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2000
解构霸权:欧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方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0
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乐国安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2000
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文化认同与人格建构.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0
领导方法与艺术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周振林 广东商学院 1996
传播心理学研究.林之达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1995
超心理学与伪科学.申振钰 中国科协研究中心 1991
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王俊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与"心理学,理学"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59项,其中2014年立项8项,2012年立项8项,2009年立项7项,2013年立项6项,2010年立项6项,2018年立项4项,2011年立项4项,2022年立项3项,2020年立项3项,2015年立项3项,2021年立项2项,2019年立项2项,2016年立项2项,2017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30项属于青年项目,24项属于规划项目,3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1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汉语二语在线写作教学的创新研究.吴剑 浙江大学 2022
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发生、嬗变与当代价值研究.赵言领 衢州学院 2022
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框架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郑小荣 南京审计大学 202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实效性提升研究.邹婷 广州大学 2021
心理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地方感的心象运动理论.黄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中国心性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及训练模式研究.彭彦琴 苏州大学 2020
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尤瑾 武汉大学 2020
关系流动与人际信任研究:社会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转型.姚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生态心理学视域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动态研究.王福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抑郁症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管理机制研究.赵芳芳 南通大学 2019
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归纳逻辑前沿研究.黄闪闪 天津理工大学 2018
立志在脱贫致富中的作用:基于低收入家庭青年时间偏好的心理学研究.何嘉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8
贝叶斯Lasso并行多重中介模型的统计分析及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潘俊豪 中山大学 2018
基于Affordance心理学理论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交互机制研究.易长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
刑事陪审员事实认知方式研究:以认知心理学为视角.高通 南开大学 2017
套期保值信息披露、投资者特征差异与投资者判断——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实验研究.刘文欢 青岛大学 2016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研究.刘丽 北京师范大学 2016
民间文化心理学的发凡及专题研究.李朝旭 曲阜师范大学 2015
基于心理学范式的教师失范行为的形成研究.魏祥迁 齐鲁师范学院 2015
基于文化心理学视界的六祖心学研究.李炳全 肇庆学院 2015
品牌崇拜的内涵、形成机制与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研究:宗教心理学的视角.刘伟 西北大学 2014
理论心理学的发展与进路.麻彦坤 广州大学 2014
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集体记忆的探讨.刘希平 天津师范大学 2014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和谐婚姻的实证研究.贾黎斋 郑州大学 2014
复杂中介模型的分析方法比较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方杰 广东财经大学 2014
教练心理学模型在医学问题导向教学法(PBL)中的应用研究.王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吴九君 海南大学 2014
健康的贫富差距:社会文化心理学角度的探索.尤瑾 武汉大学 2014
犯罪归因的心理学视角:基于实证主义的理论与概念体系重构.周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3
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肥胖青少年认知功能心理学评定及额叶、海马代谢的磁共振波谱研究.孙剑 新疆师范大学 2013
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传统.柯泽 西南政法大学 2013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方法的整合、扩展及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叶宝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13
权力与攻击性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刘亚楠 郑州大学 2013
生态文明构建与当代环境心理学任务及趋势研究.吕晓峰 黑龙江大学 2013
积极心理学视野的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皮华英 湖南警察学院 2012
希腊道德心理学研究.余友辉 南昌大学 2012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李妮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2
基于环境心理学评价的我国地下交通空间构建模式研究.杨艳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12
中国古代精神心理学思想研究.郭斯萍 广州大学 2012
国外心理学十年选题及进展研究(2002-2012).靳宇倡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政治博客传播效果和策略的心理学研究.邬心云 广州体育学院 2012
经典心理学量表的藏语版修订研究.郑春 西南民族大学 2012
社区心理学视角下边疆社会资本增进途径研究:民族旅游社区为例.李燕琴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基础学科类拔尖本科生培养机制研究——基于创造心理学的分析.李硕豪 兰州大学 2011
集体行动参与机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陈浩 南开大学 2011
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认知心理学研究.蔡凤香 宁波大学 2011
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流自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张国强 东南大学 2010
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高申春 吉林大学 2010
新中国心理学发展史研究.霍涌泉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中小学生锻炼促进策略及效果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胡亮 天津体育学院 2010
西方政治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季乃礼 南开大学 2010
宗教的传习与接受——认知人类学与心理学的探索.杨德睿 南京大学 2010
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陆而启 厦门大学 2009
中国近代心理学(1900-1949)思想史研究.闫书昌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前瞻记忆研究.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网络传播心理学研究.申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语用推理过程中心理倾向的干扰:误解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吴亚欣 山西大学 2009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王庆功 山东警察学院 2009
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以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为分析工具.郭毅然 徐州医学院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