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艺术 >

关于幸福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幸福"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黄希庭(14篇),何云峰(12篇),李爱梅(12篇),韩喜平(11篇),张方玉(11篇),罗建文(11篇),孟万金(10篇),齐卫平(10篇),陈前恒(10篇),刘霞(10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30篇),西南大学心理学部(30篇),暨南大学管理学院(30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8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7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6篇),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25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4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3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中学政治教学参考》(323篇),《人民教育》(321篇),《人民论坛》(221篇),《电影文学》(140篇),《党建》(127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23篇),《中国教育学刊》(122篇),《教学与管理》(103篇),《红旗文稿》(95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91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黄希庭 西南大学
论文成果:
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我见 2017
中国不同发展水平城市间幸福指数差异及收入对其的影响作用 2017
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优势分析 2017
真实自我:观点、实证与反思 2017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2016
大学生勇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16
中国大学生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 2015
基于中庸-和谐的人际幸福感 2015
幸福进取的心理健康方法与成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2015
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 2015
身体健康对中国人幸福感的影响:宗教信仰的调节作用 2014
美德幸福观: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话题 2013
时间定价对幸福的影响研究:结果与质疑 2013
时间与幸福的关系:基于跟金钱与幸福关系的比较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西南大学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SKB008)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2研究团队建设项目(TR201201-1)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6SKB010)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委托项目“城市幸福指数研究”(2010CQZDW07),项目负责人:黄希庭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委托项目(2010CQZDW07)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委托项目“城市幸福指数研究”(2010CQZDW07)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SWU1309352)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幸福评价时间轨迹及其机制探讨”(SWU1309352),项目负责人:刘杰
西南大学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未来思考的心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14SKB008),项目负责人:黄希庭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城市幸福指数量表的编制研究”(00501),项目负责人:黄希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族社会化的心理机制”(31260240),项目负责人:尹可丽
2. 何云峰 上海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劳动幸福权:通过劳动创造兑现的人之初始权利 2020
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与劳动发展——第四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关于科技与劳动发展关系的学术讨论综述 2020
论社团监管之价值目标选择与优化——基于劳动幸福理论视角的分析 2019
“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何以可能 2019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超越 2018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当代诠释和时代价值——再论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 2018
基于劳动幸福构筑社会主义精神——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教授访谈 2018
论劳动幸福权 2018
关于劳动人权的四个理论视角 2017
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 2017
关于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氛围的制度思考 2015
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探析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上海市高等学校高原高峰建设计划之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科项目
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项目(310-AC9103-19-365007)
上海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道路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项目编号:2016WZX014)
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道路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2016WZX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11BK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市高等学校高原高峰建设计划资助
上海市高峰高原建设项目
上海市高原哲学资助计划(项目编号:310-AC9103-19-365007)
3. 李爱梅 暨南大学
论文成果:
自由还是束缚?异质性视角下工作性通讯工具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 2019
体验性消费与实物性消费的双加工理论模型:现象、机制及影响因素 2018
工作时间长真的不快乐吗?异质性视角下工作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 2017
工作时间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倒U型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 2017
聚焦“缺失”对当下幸福体验的影响 2016
去焦点化提升体验幸福的积极意义及心理机制 2016
工作影响员工幸福体验的“双路径模型”探讨——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视角 2015
“时间定价”:概念、后果与心理机制 2015
下班后能否从工作中解脱?——员工心理脱离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研究展望 2015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适应的不对称性及其机制探讨 2015
追求积极情绪可能导致消极后果及其机制探讨 2015
幸福的体验效用与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偏差机制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5YJA630051)支持
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271101,71571087)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经费资助
暨南大学双百英才计划
管理学院重点项目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571087,71271101,71171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10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802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57108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71101,7157108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培育项目(2017A030308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71101,71171096,713721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1084,71602076,71701080,71571087,71772077)
广东高校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和管理学院重点项目培育基金项目的阶段成果
广东高校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和管理学院育题基金项目的阶段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70871054,7127110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113,2017A030313398,2017A030308013)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企业发展研究所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71101,71171096,71333007)
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企业发展研究所”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5YJA630051)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企业发展研究所资助
4. 韩喜平 吉林大学
论文成果: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人民立场的坚守 2021
中国共产党百年消除贫困的伟大创造 2021
新时代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坚守逻辑 2020
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逻辑 20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探索 2019
新中国工业化战略实施的农业资金贡献 2019
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民生导向 2018
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2018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指南 2018
习近平“三农”发展的中国梦略论 2015
中国城镇化融入乡愁情愫之论析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宣部文化名家和“四个一批”人才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5ZDC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12&ZD057)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及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ZDA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04)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共享民生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70327SK)的阶段性成果
中宣部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吉林大学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研究报告》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057)
吉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民生价值与社会幸福”(项目编号:2012FRTD05);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缺失陷阱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113)的阶段性成果
5. 张方玉 曲阜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孔颜之乐”的“接着讲”:冯友兰德性幸福论的三种图景 2021
论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伦理精神 2020
现代德性幸福的世俗性、正义性与超越性——基于费尔巴哈人本幸福论的分析 2019
儒家的德性幸福及其逻辑展开 2019
“孔颜之乐”的现代转型:论梁漱溟的新儒家幸福观 2019
论儒家德性幸福的现代核心价值 2019
现代德性幸福的四个要义——论贺麟的新儒家幸福观 2018
现代德性幸福何以可能——兼论现代幸福观的哲学建构路径 2017
瞿秋白之幸福气象:“疏离型”幸福的圆融形态 2017
“获得感”的价值彰显 2016
“孔颜之乐”与罗素“幸福之路”比较——现代德性幸福的大众化何以可能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18JDSZK1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先秦儒家传统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批准号:13YJC7200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X06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德性幸福的现代转型研究”(17BZX063)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中西会通视野下的幸福观研究”(16CZXJ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先秦儒家传统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3YJC7200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德性幸福的现代转型研究”(17BZX063),负责人张方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先秦儒家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3YJC720046),负责人张方玉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创新基金课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的幸福思想探究”
6. 罗建文 湖南科技大学
论文成果:
劳动解放:中国共产党人100年不懈的价值追求与奋斗情怀 2021
社会主义劳动修复与“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的逻辑贯通 2021
劳动教育厚植美好生活内涵的文化基因 2020
基于劳动过程理论的劳动情怀论析 2020
《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2020
论劳动教育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 2019
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主义劳动修复 2019
从理论自觉到实践自觉:对人民幸福要信而仰之 2017
民生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逻辑起点 2015
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 2013
论公共政策设计中民生幸福的价值本质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4年罗建文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研究》(项目编号:14AKS017)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SK4029)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汉译、传播和接受研究”(18BKS03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3YJA710030)
教育部青年课题项目“汉译日文马克思主义文献整理与研究”(17YJC710037)
2016年湖南省党建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维与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DJYJZ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修复研究”(20YJA710026)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修复研究”(20YJA710026)
罗建文主持的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研究》(立项编号:14AKS0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博士后第61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17M610024)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修复研究”(编号:20YJA71002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研究”(14AKS01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研究”(11BZX01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民生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研究”(13YJA7100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1YJA720039)
教育部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YJA710026)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幸福"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89项,其中2012年立项15项,2019年立项11项,2021年立项10项,2018年立项9项,2020年立项7项,2013年立项7项,2011年立项5项,2017年立项4项,2014年立项4项,2022年立项3项,2010年立项3项,2006年立项3项,2016年立项2项,2015年立项2项,2009年立项1项,2008年立项1项,2007年立项1项,2004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57项属于一般项目,20项属于青年项目,6项属于西部项目,2项属于重点项目,2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教育部重点;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康德哲学中关于幸福的价值选择问题研究.周黄正蜜 北京师范大学 202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社”协同培养高中生幸福品质的实践研究.谭根林 佛山市第一中学 2022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研究.吴云志 大连海事大学 2022
美好生活视域下劳动幸福观的价值哲学研究.徐昇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1
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多维设计方法论研究.陈正达 中国美术学院 20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的“幸福悖论”及应对策略研究.王秀芝 南昌航空大学 2021
基于社区居民视角的生态旅游发展与主观幸福感交互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谷晓萍 沈阳农业大学 2021
新时代“劳动创造幸福“的理论蕴涵及实践路径研究.罗亮 西南大学 2021
家庭负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理与政策优化研究.吕学梁 青岛大学 2021
家庭财务杠杆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机制与效应评估.何启志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幸福老龄化导向下的老年照料供需联动机制与政策支持研究.刘西国 济南大学 2021
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组织幸福观实现机制研究.林澜 厦门大学 2021
社会支持视角下新媒体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李思悦 浙江大学 2021
家庭仪式传播对中国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刘建明 武汉大学 2020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赵军魁 甘肃政法大学 2020
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何晖 湘潭大学 2020
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研究.汤凤林 重庆工商大学 2020
包容氛围对员工工作旺盛感和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方阳春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毕昌萍 浙江理工大学 2020
基于SEL统合模式的西部脱贫地区中小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杨传利 南宁师范大学 2020
旅游消费移民主观幸福感与管理提升研究.梁增贤 中山大学 2019
新时代创业者幸福感的现状评价、前因组态及影响效应研究.程建青 大理大学 2019
新时代农民民生幸福研究.刘孝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
基于《九章集》I.4、I.5译注的普罗提诺幸福论研究.刘玉鹏 云南大学 2019
差异视角下高绩效工作系统对新生代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研究.阎亮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提升新生代创业幸福感的工作—家庭和谐机制研究.王三银 南京财经大学 2019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重要论述研究.吴学兵 闽南师范大学 2019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低收入群体幸福感的路径研究.朱楠 西北大学 2019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感形成机制研究.赵玉宗 青岛大学 2019
国民幸福感心理账户研究.沐守宽 闽南师范大学 2019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研究.白长虹 南开大学 2019
慢旅游视角下的幸福感形成机制研究.孟波 山西大学 2018
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幸福思想研究.颜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加农民幸福指数研究.冯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8
教育溢价视角下老年人的幸福测度与实证研究.孙立新 宁波大学 2018
社会资本视角下新时代幸福悖论的演化特征与治理对策研究.张梁梁 长安大学 2018
社会网络视野下创新群体的幸福感研究.马丹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8
新时代民生档案资源共享促进国民幸福指数提升的策略研究.谢小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8
新时代中国的收入分配与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研究.吴菲 复旦大学 2018
新时代我国普通高校教师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提升政策研究.贺璞 暨南大学 2018
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幸福观研究.邱荷 湖南理工学院 2017
马克思增进人民幸福的财富伦理思想研究.贺汉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7
儒家德性幸福的现代转型研究.张方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公平收入分配的幸福效应研究.孙计领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2017
中国居民代际流动、收入不平等与幸福感研究.李芳芝 安徽财经大学 2016
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模式研究.李海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先秦诸子“幸福经济学”思想史研究.傅红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国民幸福感与经济稳定性共轭的机理研究.熊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5
体育干预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实证研究.于军 鲁东大学 2014
人力资源系统与员工幸福感研究.张兴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新疆南疆三地州居民幸福感提升研究.朱金鹤 石河子大学 2014
民生幸福的价值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研究.罗建文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我国经济福利的幸福绩效集成评价体系研究.陈晓云 复旦大学 2013
超越物质主义的幸福追寻研究.马妮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2013
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反思与前瞻研究.黄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幸福的影响机制及培育路径研究.张艳红 长江大学 2013
民众消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蒋奖 北京师范大学 2013
西藏乡村旅游地农牧民幸福指数对经济效率影响的测评研究.徐秀美 西藏大学 2013
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的保护机制与关爱服务模式研究.赵景欣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研究 .郭靖 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2012
机会不平均与居民幸福感的测度分析与政策思路研究 .潘春阳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012
社会公正与民众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吴沁芳 集美大学政法院 2012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及健全人格培育研究.丛晓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人民幸福”问题研究 .冯务中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
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研究 .曹大宇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2012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及健全人格培育研究.丛晓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社会平等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李丁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指标体系研究.包海花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12
中国公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研究.陈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2012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陈惠雄 浙江财经学院 2012
建立城市老年公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彭凯平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2012
中国公民幸福指数测评与应用研究 .苗元江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 2012
中国公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研究 .邢占军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2
柏拉图与古典幸福论研究 .包利民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2012
公众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郑方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李嘉美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
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颜军 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2011
中国国民幸福质量研究.王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011
农村社区自助机制建设与农民幸福感提高研究.谭同学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2011
和谐社会背景下城乡居民的发展观与幸福观研究.沈利华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党校 2010
心理健康与构建幸福观的文化学思考.张倩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0
和谐社会背景下城乡居民的发展观与幸福观研究.沈利华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党校 2010
新疆少数民族城镇居民幸福感与构建和谐新疆研究.张爱萍 石河子大学 2009
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有效性研究.孙颖 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 2008
2008年奥运对北京市市民幸福指数影响的研究.李卫平 中华女子学院 2007
当代青少年幸福干预健康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郑雪 华南师范大学 2006
当代青少年幸福干预健康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郑雪 华南师范大学 2006
中国国民幸福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徐一帆 国家统计局 2006
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邢占军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04
与"幸福"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85项,其中2014年立项10项,2013年立项10项,2012年立项10项,2021年立项8项,2018年立项7项,2011年立项7项,2015年立项6项,2022年立项5项,2020年立项5项,2010年立项5项,2017年立项4项,2019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3项,2016年立项2项;立项项目中,41项属于青年项目,27项属于规划项目,9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3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公共体育服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治理路径研究.陈慧娟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2022
人民幸福感视域下城市社区体育创新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郑君怡 华中科技大学 2022
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村“三生”协同度与居民幸福感研究.王洁菲 湖南工商大学 2022
生态视角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幸福感研究.龙在波 武汉科技大学 2022
灵活就业群体的收入保障及幸福感提升研究——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视角.刘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2
顾客参与式体验消费影响其幸福感的机制研究.曹花蕊 天津师范大学 2021
儒家经典学习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干预模式构建与验证研究.王文静 北京师范大学 2021
期望适配视角下教育提升国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刘珊珊 浙江工业大学 2021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百年实践与探索研究.王立军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政府公共休闲服务供给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理及路径研究.赵慧娟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2021
基于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的思政教育实效提升研究——以医学生为例.叶明 广州医科大学 20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幸福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及其实践路径研究.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21
顾客互动的双刃剑效应:医疗服务情境中顾客互动对未来自我连续性和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姚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农村低收入群体幸福感提升路径研究.罗哲 四川大学 2020
社会公平视域下农民工幸福感测度与提升机制研究.周恩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的人民幸福感提升研究.赵军魁 甘肃政法大学 2020
新时代高校“幸福思政”理论内涵及其供给改革研究.崔佳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20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解晓龙 绍兴文理学院 2020
幸福不平等的测度、形成机理及干预策略研究:基于不平衡发展视角.鲁元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
阶层认同偏移、阶层融合、网络相对地位——社会分层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肖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奋斗幸福观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刘诗贵 井冈山大学 2019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研究.邵雅利 福建江夏学院 2018
居民幸福感、信任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问题研究.崔巍 北京大学 2018
城市阶层间融合度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研究.史炜 暨南大学 2018
新时代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张国顺 南京医科大学 2018
区域不平衡发展对幸福空间差异的影响研究.何凌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
上下级关系对幸福感的“双刃剑”效应研究:基于领导和下属的互动视角.付博 广州大学 2018
组织中年龄歧视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和计算实验的解析.潘楚林 吉林财经大学 2018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土情结研究:基于幸福经济学视角.杨仪青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2017
中国工会实践对产业工人幸福感影响机制研究.毛忞歆 中南民族大学 2017
运动干预对海上作业人员幸福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彭春政 鲁东大学 2017
幸福老龄化导向下的社会保障与代际转移联动机制研究.刘西国 济南大学 2017
总体报酬及其结构对员工工作绩效与幸福感的影响.王红芳 山西财经大学 2016
安全动机对员工安全绩效和幸福感的差异化作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多方法验证.蒋丽 苏州大学 20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国民幸福观教育的价值导引研究.冯光 嘉兴学院 2015
企业员工的目标对其工作绩效及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基于目标内容理论的视角.张剑 北京科技大学 2015
职业女性工作时间匹配与幸福体验的双路径模型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饶敏 暨南大学 2015
情绪劳动、工作-家庭冲突与婚姻幸福感:基于溢出-交叉的视角.杨璟 华侨大学 2015
居住模式与我国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张莉 中国政法大学 2015
学生学校幸福感的追踪研究:发展轨迹及其学校干预.刘旺 华南师范大学 2015
品牌崇拜的内涵、形成机制与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研究:宗教心理学的视角.刘伟 西北大学 2014
基于金钱与时间的双通道视角对“收入——幸福悖论”现象的产生机制研究.李斌 暨南大学 2014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研究.刘米娜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路径.徐晓宁 安庆师范学院 2014
基于“伊斯特林悖论”的长三角居民幸福感研究.秦政强 南京工业大学 2014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应对方式的新视角.陈显友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2014
基于休闲学视角的城市居民幸福感研究.陈美爱 浙江农林大学 2014
社会保障政策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的微观实证研究.叶茂亮 中国人民大学 2014
中学教师教学主观幸福感与胜任力关系实证研究.罗小兰 忻州师范学院 2014
马克思幸福观的本真蕴含与当代价值.李跃华 台州学院 2014
社会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张峰 鲁东大学 2013
收入不均与幸福感:基于隧道效应与地位效应的倒U型曲线分析.俞宗火 北京大学 2013
社会转型期“收入—幸福”悖论的作用机制研究.鲁元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3
财富与信仰的冲突及其化解——生态幸福论的价值逻辑.董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崔雪茹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我国经济转型期企业员工幸福智力的积极效应研究--基于和谐劳动关系的视角.严标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员工何以会感到幸福或不幸福:特质与情境对幸福感的交互作用及其路径.张兴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与工作幸福感提升研究.夏晶 湖北工业大学 2013
民生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研究.罗建文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先秦儒家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张方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3
工作幸福感及其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黄亮 广东商学院 2012
生态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研究.马椿荣 黑龙江大学 2012
“中国式幸福”的经济学分析.龚一萍 广州大学 2012
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张学志 中山大学 2012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嬗变与当代价值研究.王刚 东北林业大学 2012
“中国式幸福”的经济学分析.龚一萍 广州大学 2012
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王健 山东大学 2012
建设幸福班集体的策略研究.葛明荣 鲁东大学 2012
社会学视角下的“幸福感”模型初探.蔡禾 中山大学 2012
中国城乡青年社会资本与幸福感的比较研究—以珠三角为例.徐岩 中山大学 2012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徐仲安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2011
国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研究对象.李刚 东北大学 20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娄伶俐 复旦大学 2011
新移民知识员工幸福感及流动机制研究:工作嵌入与社会融合视角.黎春燕 海南大学 2011
幸福能力及其培育.肖冬梅 湖南大学 2011
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基于心智觉知的团体干预模式研究.李波 北京理工大学 2011
心理契约视角下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实证性研究.于丽玲 首都医科大学 2011
让人民更加幸福的公共税收改革:幸福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漆亮亮 厦门大学 2010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生活方式转变研究——基于塑造幸福文化的视角.吴太贵 浙江工商大学 2010
变革型领导与工作幸福感的多层次关系.刘加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大学生幸福判断偏差机制及校正:决策体验效用的视角.耿晓伟 鲁东大学 2010
古典视野中的自然与人的幸福——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研究.孙磊 同济大学 2010
中国企业员工幸福感测量指标体系研究.张进 清华大学 2009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国民幸福问题.冯务中 清华大学 2009
大学生幸福感培养与德育和谐化结合的理论研究.冯光 嘉兴学院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