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关于韩愈与中唐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韩愈*中唐"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刘宁(4篇),何蕾(3篇),刘顺(2篇),廖美玉(2篇),葛晓音(2篇),李伟(2篇),顾建国(2篇),乔桂英(1篇),郝丹阳(1篇),李昌舒(1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4篇),北京大学中文系(4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3篇),南京大学文学院(3篇),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3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篇),兰州大学文学院(2篇),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2篇),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篇),济南大学文学院(2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文学遗产》(4篇),《文学评论》(2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篇),《北京社会科学》(2篇),《河南社会科学》(2篇),《江淮论坛》(2篇),《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篇),《中州学刊》(2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刘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论文成果:
韩愈的夷夏观及其对古文思想的形塑 2021
以王言褒忠臣:柳宗元《南霁云睢阳庙碑》的骈体写作用心 2018
从国学经历看韩愈提倡师道的现实用心与历史意义 2016
韩愈古文理论与儒家修养思想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10BZW03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BZW038)
2. 何蕾 蚌埠学院
论文成果:
柳宗元的“勇于为人”价值取向与先秦实用主义——兼论韩愈评柳宗元“勇于为人”说 2020
崇教与尊学:论中唐儒学复兴之韩、柳差异 2019
中唐古文运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文体之变 2017
负责及参与基金: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唐诗人生存困境与诗歌新变”(2013SQRW070ZD)
3. 刘顺 兰州大学
论文成果:
天人之际:中唐时期的“天论”与诗歌转型——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例 2015
回向自我:中唐文儒的危机应对与儒学转型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唐代中后期的儒学与文学”[项目编号:2013M541816]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唐代前期的儒学与文学”(13LZUJBWZY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唐文儒思想与文学研究”(10YJC75105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2&ZD156]
4. 廖美玉 逢甲大学
论文成果:
感春之意:从“诗人在场”谈唐代物候诗学的建构 2017
韩、白对中唐寒燠异常的不同感知与书写 2013
5. 葛晓音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从尚古到求奇:韩愈险怪诗风形成的内在逻辑 2021
“诗囚”的视野变异及其艺术渊源 2019
6. 李伟 济南大学
论文成果:
中晚唐五代江西古文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 2017
晚唐前期古文创作的思想突破与文体新变——以李商隐与刘蜕为中心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唐墓葬出土铜镜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研究”(13CKG018)
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2165)
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晚唐古文研究”(B1205)
济南大学博士引进项目《晚唐古文研究》(B12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八至十世纪中国的文士转型与古文变迁研究”(16CZW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隋唐墓葬出土铜镜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研究”(13CKG018)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7T100484)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