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关于人类学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人类学"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赵旭东(74篇),朱靖江(30篇),周大鸣(25篇),田广(25篇),王铭铭(23篇),李修建(22篇),张原(20篇),彭兆荣(19篇),范可(18篇),叶舒宪(18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52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98篇),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92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85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82篇),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80篇),中央民族大学(60篇),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59篇),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57篇),中山大学人类学系(51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0篇),《民族艺术》(224篇),《青海民族研究》(187篇),《思想战线》(182篇),《西北民族研究》(181篇),《广西民族研究》(160篇),《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157篇),《贵州民族研究》(156篇),《民族学刊》(116篇),《民族研究》(108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赵旭东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一种人类学视野中的华北乡村生活实践 2021
记住人类学:基于一种文化、个人与社会维度的新综合 2021
费孝通思想的三重品格——论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族学学科意识在中国之成长 2020
乡土如何触碰旅游——一种文化转型视角下乡村振兴人类学的新发展 2020
从对话看文化——费孝通文化观中的对话人类学路径 2020
计策、场域与试错文化的新价值——从乔健先生一个本土人类学观念的独特贡献出发 2020
文化在转:人类学家的一种应对——有关方李莉一次艺术人类学讲座的延伸性思考和评议 2020
门与墙:一种合作的而非分离的文化转型人类学 2020
理解个人、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田野民族志方法的探索与尝试之路 2020
重读费孝通——编订七卷本《费孝通文存》的读书心得 2020
“差序”秩序的再生产——围绕皖南一村落丧葬仪式的时空过程而展开 2019
从实求知:从费孝通文化观看人类学理论脉络史 2019
“进入祖坟”:太行山区丧葬禁忌的人类学研究 2019
迈向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一带一路”人类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新思考 2019
费孝通思想研究:作为一种纪念的理由 2019
人类学的中国70年——处在一种分合激荡大潮中的学科文化自觉 2019
乡愁中国的两种表达及其文化转型之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 2019
变奏中的乡土设计——后文化自觉时代艺术人类学的乡村应用 2019
习俗作为法律与法律的习俗研究——习俗与法律研究的法律人类学辨析及问题展开 2019
反思中的文化自觉——基于费孝通文化观的人类学方法论 2019
不走极端的本土化:人类学对本土化争论的一种立场表达 2018
人类学遭遇文化转型 2018
真正回到人的生活场景之中去——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新著《自我的解释》读后 2018
对话的人类学:以费孝通先生与李亦園先生交往为例 2018
地震十年祭——来自一位人类学家的手稿记述 2018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振兴——基于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视角下的移民思考 2018
国族之辩:以费孝通为核心的有关民族问题的一多之争 2018
一和多——作为人类学基本问题的人群关系 2018
互惠人类学再发现 2018
中心重构与他者观照(上)——基于中国人类学世界观的考察 2018
网络时代的共同性构建——以跨国语境中的球迷文化为例 2017
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 2017
作为文化的法律与法律人类学的问题回归 2017
线索民族志的线索追溯方法 2017
仪式性竞争与第四种权威——政治人类学视角的民间权威与公共性支配的社会逻辑 2017
游走的穆斯林与“在一起”的人类学——“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清真饮食的考察 2017
器物之灵:作为文化表达的包浆与意义的再生产 2017
传递文化表征何以成为可能?——基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傣族村寨的民族志考察 2017
从异域到本土:中国法律人类学本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2017
“理想中国”:社会学的三个时代及其创造性转化 2017
流域文明的民族志书写——中国人类学的视野提升与范式转换 2017
中国走廊学发凡——从民族的“藏彝走廊”到世界的“一带一路” 2017
村庄公共性的情感表达——基于江西泰和一起宗祠火灾的人类学分析 2017
何以仍旧要纪念费孝通先生? 2017
中国城乡关系的理想类型——基于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探索 2017
微信民族志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学家对于文化转型的觉悟 2017
乡土社会秩序的巨变——文化转型背景下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再调适 2017
循环的断裂与断裂的循环——基于一种乡土社会文化转型的考察 2016
结构的新逆转——从阅读和研究吉登斯的社会理论入手 2016
八十年后的江村重访——王莎莎博士所著《江村八十年》书序 2016
艺术家的身份建构与认同——“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九 2016
大瑶山与费孝通人类学思想的展开 2016
启蒙、秩序与发展综合症:法律人类学的中国思考 2016
互惠逻辑与“新丝路”的展开——“一带一路”概念引发的人类学方法论的转变 2016
“一带一路”观念对人类学文明研究的新拓展 2016
从文野之别到圆融共通——三种文明互动形式下中国人类学的使命 2015
灾难、艺术品与反讽的文化表达——“猪氏兄弟”的社会生活与艺术的政治化 2015
从文化货币到货币文化——非市场社会中的货币及其现代转型 2015
迈向人类学的中国时代 2015
新问题意识下的“新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文化转型研究 2015
田野八式: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 2015
民间文书与民间智慧——人类学线索民族志的文本搜集 2015
乡土之实与山川之灵——以费孝通为例对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两重性的再省思 2014
封面学者:杨志强教授 2014
个体自觉、问题意识与本土人类学构建 2014
家庭、教育与分离的技术——文化转型人类学的一种视角 2014
人类学与文化转型——对分离技术的逃避与“在一起”哲学的回归 2014
中国人类学为什么会远离江河文明? 2014
原生态、现代世界与文化自觉之后 2014
反思性批判与创造性转化——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与英国功能论人类学的双向互动为例 2013
在一起: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视野 2013
“田野回声”五人谈:中国意识与人类学意趣 2013
也谈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 2013
分与合的政治变奏曲——埃文斯·普里查德《努尔人》一书中译本(再版)序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资助(项目批准号:18YYA01;项目名称: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再思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16JJD840015)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乡愁中国的文化转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的支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840015)的经费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乡愁中国的文化转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16JJD840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16JJD840015)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费孝通思想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展开”(15XNL025);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费孝通思想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展开”阶段性成果(15XNL025)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费孝通思想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展开”(项目批准号:15XNL025)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再思考,项目批准号:18YYA01)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重点研究项目(2016年度)“文化转型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2016GMA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840015)经费支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840015)经费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费孝通思想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展开”(15XNL0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项目编号:15ASH012)的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编号:15ASH01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SH012)
2014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货币的人类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阶段性成果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批准号:2016-GMA-004)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基金”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84001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840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840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对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再思考”(项目批准号:18YYA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艺术博览会形态及建构策略研究》(2016030103)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费孝通思想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展开”(15XNL0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84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16JJD84001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40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
2. 朱靖江 中央民族大学
论文成果:
延安电影团与中国民族志电影的红色源流 2021
抢救人类学与影像民族志的发端 2021
融媒体时代影视人类学写作的新动态 2021
中国西南民族志电影的早期发轫 2021
村落影像志:从乡愁标本到乡建助力 2020
主位影像、文化破壁与视觉经济——影视人类学视域中的移动短视频社区 2020
摄影与摄魂:中央研究院成立初期民族志影像考(1928~1929) 2020
文化表达与影像新潮: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十年经验及反思 2020
归去来兮:“乡土中国”的影像民俗志表达 2019
守望影视人类学的河山胜境——朱靖江治学谈 2019
纳粹之眼——1938—1939年德国塞弗尔西藏考察队影像档案研究 2019
真实与虚构的编舞——评电影《何以为家》 2019
虚拟社区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重构——基于移动短视频应用“快手”的人类学研究 2019
影视人类学视阈下中国西部音乐纪录电影探微 2019
景观、方法与主体文化表达:人类学与虚构电影的多元关系 2018
影像民族志的曙光:爱德华·柯蒂斯与《北美印第安人》研究 2018
“中国节日影像志”的庙会拍摄实践省思——夏坊村七圣庙个案 2018
影音文献与公众传播:基于视觉人类学的探索与反思 2017
论影视人类学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体系建构 2016
视觉人类学视野中的“影音文献” 2016
旅人旧梦:外国摄影者眼中的大理社会与文化(1903—1952年) 2016
边界与融合:论影视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关系 2016
神圣的凝望:藏族“村民影像”中的神山崇拜 2015
影视、影像与视觉:视觉人类学的“三重门” 2015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主位”电影创作研究 2015
视觉人类学的多声部表达与广域学科建构——第二届“视觉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文化论坛”综述 2015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内在世界的视觉化 2015
中国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文本类型及其学术价值 2013
复原重建与影像真实——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再思考 2013
巴厘岛的人类学影像——米德与贝特森的影像民族志实验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编号:18BC041)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编号:18BC041)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北京市民族艺术学高精尖学科建设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影视创作研究”(项目批准号:ART2020Z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民族学学科经费资助
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影视人类学教学与影视媒体创作实践”(项目编号:2014-lh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民族学学科经费资助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18BC041)阶段性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民族学学科经费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18BC041)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批准号:18BC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北京市民族艺术学高精尖学科建设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影视创作研究”(项目批准号:ART2020Z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民族学学科经费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编号:18BC04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号:18BC041)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影视人类学教学与影视媒体创作实践”(2014-lh11)阶段性成果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09@ZH013)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号:18BC041)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编号:18BC041)阶段性成果
2019年度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田野调查项目《非遗影像化实践中的文化书写——以贵州省国家级非遗抢救性记录为例》(项目编号:TYDC1919)研究成果
北京市民族艺术学高精尖学科建设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影视创作研究”(ART2020Z02)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批准号:18BC041)阶段性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经费支持
3. 周大鸣 中山大学
论文成果:
跨学科的魅力:百年疍民研究的人类学意义 2021
我国边境移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1
人类学的应用研究与中国学派建设 2020
吴泽霖与西南少数民族研究 2020
论新时代我国发展人类学学科的意义 2020
瑶族人类学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延续 2020
乔健和《印第安人的诵歌》 2020
容观夐先生与中国民族考古学 2019
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2019
人类学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世界银行为例 2019
互联网、快速交通与人类学研究转变 2019
海外华人、侨乡与围龙屋——梅州南口侨乡村的田野考察 2019
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2019
广州蒙古族的适应性研究 2018
“凤凰村”与“江村”之比较及其对人类学村落研究的贡献 2018
海外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趋势 2018
移民与城市活力——一个都市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 2018
互联网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路径 2018
珠江流域的族群与文化——宏观视野下的人类学研究 2017
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脉络与反思 2015
中国人类学发展的推手——读《徐杰舜学术年谱》有感 2015
黄土文明·介休范例——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觉与文化自觉 2015
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反思 2015
人类学与民族旅游:中国的实践 2014
都市化中的文化转型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移民适应性研究以广州社区为例(11JDXM84002)资助~~
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移民与城市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W20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从地域社会到移民社会的转变——中国城市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8JJD84000)的阶段性成果
4. 田广 河北大学
论文成果:
营销研究中国本土化路径选择——基于主导研究范式与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比较 2019
跨文化商务沟通社会成本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新思考 2018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交流与适应性 2018
本土与域外:工商人类学的兴起——人类学学者田广访谈录 2018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人类学发展探析 2018
从民族志到工商民族志 2017
费拉罗文化维度模型:工商人类学理论对国际贸易的指导 2017
工商人类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2017
工商人类学视角下的竞争情报 2017
领导干部应当学点人类学——管理潜质与能力提高的学术修养 2017
人类学视角下的市场与市场营销 2016
质性研究与管理学科建设:基于工商人类学的思考 2015
对经济演变的人类学诠释 2015
企业家研究的人类学模式与路径 2015
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路径模式:解读相际经营原理 2014
产品设计的工商人类学路径 2014
组织文化变迁与干预策略的工商人类学思考 2014
论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及理论贡献 2014
产品设计与企业人类学 2014
网络营销中的跨文化因素 2014
论经济人类学的若干问题 2014
对民族地区文化因素运作机制的再思考——基于相际经营原理的经济人类学探讨 2014
工商人类学与文化差异管理 2013
人类学与工商管理学科中国本土化的路径思考 2013
经济人类学的中国化研究典范: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学术思想探讨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的影响效应研究”(2014WQNCX054)阶段性成果
2011年汕头大学文科基金资助项目(120-07404816)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基于市场产权的“经济生态平衡”研究》(批准号:SKB2009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系冲突视角下的企业互动仪式对品牌危机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71372169)
汕头大学商学院与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横向合作项目“中国工商管理的人类学路径研究”(HX2015101501)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与汕头大学横向联合研究项目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研究》(批准号:MKSZB1105)的阶段性成果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MKSZB11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生态化拓展研究”,项目编号为17BJL019
汕头大学文科科研项目《经济人类学发展新趋势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SR11005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资助项目(120-094002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生态化拓展研究》(批准号:17BJL019)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13JK063)
汕头大学文科科研资助项目(SR110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外来者劣势与本土化经营管理:基于潮汕桥企的实证研究”(GD15XGL4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生计方式多样性及其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NCET-10-0146)阶段性成果
汕头大学文科科研项目《经济人类学发展新趋势研究》(编号SR11005)阶段性成果
汕头大学文科科研项目“经济人类学发展新趋势研究”(SR11005)
5. 王铭铭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家园”何以成为方法? 2021
古典学的人类学相关性:还原并反思地引申一种主张 2020
升平之境:从《意大利游记》看康有为欧亚文明论 2019
联想、比较与思考:费孝通“天人合一论”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 2019
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 2018
人类学与当代世界的危机 2018
松潘、巴塘、中甸——记三个西部城镇的研究 2017
聚宝城南:“闽南文化生态园”人文区位学考察 2016
“不同文明的知识与知识人——对其角色与作用的比较”(圆桌讨论实录) 2016
在欧亚与民族志世界之间 2015
《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前言 2015
当代民族志形态的形成:从知识论的转向到新本体论的回归 2015
跨越边界与范式——《文化复合性:西南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导论 2015
对学科问题的三点看法 2015
人类学家的凝视与环顾——王铭铭教授访谈 2015
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社会学观点 2014
纪念马林诺夫斯基开始田野工作一百周年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中文版序 2014
不同文明中的祭祀 2014
心灵穿梭于古今之间:《古典人类学译丛》总序 2013
莫斯民族学的“社会论” 2013
东亚文明中的山 2013
西南之“外”:文明与生活的民族志——本栏目序 2013
山川意境及其人类学相关性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格局变迁:‘藏彝走廊’多个地点的历史—人文区位学考察”(项目编号:14JJD840005)课题的成果
6. 李修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文成果:
2019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热点述评 2020
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史的构建——评王永健的《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 2019
人类学与跨文化艺术比较:访范·丹姆教授 2019
人类学研究中艺术方法的应用——对马库斯的批判性阅读 2018
挪用: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2018
技与艺——基于中国视角的艺术人类学相关理论探讨 2017
2016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报告 2017
艺术:人类学的视角 2016
2015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6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四个理论背景 2016
舞蹈民族志与舞蹈人类学 2016
范丹姆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 2015
2014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5
通过人类学研究美学:我的学术之旅 2015
日常生活美学: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 2015
原始艺术的社会结构 2015
早期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014
2013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4
顾恺之:一种艺术人类学的解读 2014
艺术史与人类学的对象 2013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社会思潮 2013
恩斯特·格罗塞与审美人类学的诞生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研究”(12CZW019)阶段性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级课题“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的译介与研究”(2016-2-4)阶段性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课题“2015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的最终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指定课题“2014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最终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成果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审美意识通史”(项目号11AZD052)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人类学"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236项,其中2019年立项19项,2012年立项18项,2018年立项17项,2015年立项17项,2020年立项16项,2016年立项14项,2021年立项13项,2017年立项12项,2014年立项12项,2011年立项11项,2010年立项10项,2013年立项9项,2008年立项9项,2009年立项7项,2007年立项7项,2022年立项6项,2005年立项6项,2006年立项5项,2002年立项5项,1996年立项5项,2004年立项4项,2003年立项3项,1997年立项3项,1993年立项3项,2001年立项2项,1999年立项1项,1998年立项1项,1992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16项属于一般项目,65项属于青年项目,43项属于西部项目,8项属于重点项目,4项属于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乡村振兴视阈下河湟地区多民族传统民居的人类学研究.马延孝 青海民族大学 2022
武陵山区多民族疫病防治知识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罗钰坊 铜仁学院 2022
中国教育人类学“三大体系”构建研究.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 2022
县域城乡流动、就业与家庭的人类学研究.白美妃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22
格尔茨阐释人类学的知识社会学研究.马丹丹 上海大学 2022
神仙传记语境中民众道教的人类学研究.苟波 四川大学 2022
分子人类学视域下的藏彝走廊民族迁徙史研究.范光耀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人与工业遗产共生发展的都市人类学研究.梁德阔 上海政法学院 2021
海洋人类学视域下三沙社区建设的创新治理研究.刘莉 中山大学 2021
失智症长期照护的人类学研究.吴心越 东南大学 2021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李莉 东南大学 2021
计算机艺术历史生成问题的人类学美学研究.朱恬骅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
青海涉藏地区传统村落仪式文化保护的社会人类学研究.吉先才让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西医协同防治的人类学研究.郑艳姬 云南大学 2021
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山海经》玉文化研究.杨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
以“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为基础的中国影视人类学研究.何贝莉 中央美术学院 2021
文学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神话资源的影像转化路径研究.张洪友 北方民族大学 2021
山西绛县雎村西周墓地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韩涛 河南大学 2021
中国现当代审美人类学史研究.孙文刚 陕西科技大学 2021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聚落结构的空间人类学创新研究.龚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后移民时期三峡库区社会生态修复的人类学研究.赵翔宇 重庆三峡学院 2020
民族学和人类学视角下的东北研究史研究(1895—1945).吴世旭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在学校中传承与创新的人类学探究.陈学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020
政治人类学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理论创新研究.何国强 中山大学 2020
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戒毒“心瘾”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周强 温州医科大学 2020
乡村人居环境的人类学研究.王俊鸿 四川大学 2020
协同演化视野下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的人类学研究.刘超群 中国农业大学 2020
语言人类学视角下的苗族空间认知研究.唐巧娟 凯里学院 2020
北部边疆牧区蒙古族灾害人类学研究.塔米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20
苗族贾理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龚露 凯里学院 2020
亨利·詹姆斯后期文学叙事范式转换的人类学管窥.任红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城市艺术区的景观生产与景观消费理论研究.王永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
欧亚大陆风马旗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乌日图那苏图 内蒙古大学 2020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广府童谣审美文化及审美教育研究.包玉姣 广州大学 2020
文化记忆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历史人类学意义及第三水平文旅融合理论研究.高长江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2020
横断走廊西藏度亡经临终关怀实践的宗教人类学研究.李大平 广东医科大学 2019
体育人类学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研究.范可 南京大学 2019
中国古代“记灾志异”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代云红 曲靖师范学院 2019
《资本论》的人类学哲学思想研究.邵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9
大城市来华外国商人融入模式及对策的人类学研究.林丹 中国人民大学 2019
家屋理论下藏区社会组织现代转变的人类学研究.胡冬雯 西南民族大学 2019
宗教人类学视域下贵州民族地区基督教中国化研究.蒲涛 凯里学院 2019
审美人类学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研究.向丽 云南大学 2019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华夏与古代近东神话比较研究.金立江 吉林师范大学 2019
人类学视野下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贫困问题研究.王宏涛 宁夏大学 2019
艺术人类学视域下楚国玉器研究.熊兆飞 武汉纺织大学 2019
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人类学因素及其当代效应研究.王莅 中国人民大学 2019
“生境”话语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吴震东 中南民族大学 2019
新时期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进路研究(1978—2018).李文英 信阳师范学院 2019
“健康中国”背景下照护人类学理论和应用体系研究.程瑜 中山大学 2019
日本喜马拉雅地域人类学调查资料的编译与研究.何大勇 云南民族大学 2019
西方艺术人类学学术史.李修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
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健康风险及其防控的人类学研究.张源洁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9
中国—东非农耕文化互动与发展的人类学研究.高良敏 清华大学 2019
影视人类学的理论反思与应用实践研究.富晓星 中国人民大学 2018
新政治人类学在“中国特色政治学三个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陶庆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人类学云南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学术范式研究.徐义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拉纳《信仰之基础》翻译及其神学人类学思想研究.宗晓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伊利亚德宗教史叙述中的人类学方法及文献研究.黄增喜 云南大学 2018
国外伊斯兰人类学历史与现状研究.杨德亮 北方民族大学 2018
产后抑郁症的人类学研究.赵芮 厦门大学 2018
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谢江平 天津师范大学 2018
川西藏区《格萨尔》石刻的图像人类学研究.吕荔 西南民族大学 2018
中国南方明清以来汉族“移民岛”的人类学调查.田阡 西南大学 2018
民族传统体育参与式发展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赵国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家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尚文鹏 暨南大学 2018
四川藏区乡村社会治理特殊性的人类学研究.郑少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8
20世纪舞蹈人类学理论范式研究.刘柳 中央民族大学 2018
马克思恩格斯对古典人类学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吕宏山 华中科技大学 2018
人类学视阈下的土司社会治理研究.岳小国 三峡大学 2018
认知人类学视域下西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张旭 贵州民族大学 2018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中国少数民族武术的田野考察研究.王明建 成都体育学院 2017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满族神话研究.谷颖 长春师范大学 2017
体育人类学视角下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杨长明 吉林大学 2017
明清至民国地方善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张佩国 上海大学 2017
人类学视野下西部农民工群体的文化适应研究.罗嘉陵 西南大学 2017
中产阶层身体实践与宗教经验的人类学研究.卢成仁 浙江财经大学 2017
侗族古歌资料库建设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王红 广西大学 2017
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地关系的人类学研究.李秀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17
黎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人类学研究.段会冬 海南师范大学 2017
发展人类学视域下大兴安岭南麓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王兰 吉林师范大学 2017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影像民族志研究.赵岚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0世纪20-40年代人类学“华西学派”学术体系研究.李锦 四川大学 2017
人类学视阈下来华国际移民的融入适应研究.方明 丽水学院 2016
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嬗变研究(1957—2015).赵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当代欧美艺术人类学思想取向研究.罗易扉 浙江财经学院 2016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畲族服饰传承脉络与发展保护研究.陈敬玉 浙江理工大学 2016
儿童健康与农村消费的人类学研究.张文义 中山大学 2016
史前身体运动形态与古文字演进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张洁 暨南大学 2016
人类学视野下西藏牧区家庭功能变迁及其养老模式重构研究.白玛措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 2016
基于经济人类学视角的西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永续发展问题研究.肖琼 西南民族大学 2016
社区治理创新视阈下家风的人类学研究.黄娟 中南大学 2016
西南少数民族石崇拜文化的宗教人类学比较研究.蒋楠楠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2016
青川藏滇结合部多元丧俗信仰的宗教人类学研究.叶远飘 广东医学院 2016
葛兰言的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人类学的意义研究.吴银玲 河北大学 2016
民族舞蹈文化多样性及传承的教育人类学考察.赖程程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空间实践与舞体表达——古镇胜芳的舞蹈人类学景观.孙淼 大连大学 2016
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人类学研究.樊秀丽 首都师范大学 2015
日本社区混合制养老模式的人类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姚新华 北京大学 2015
南岭走廊瑶族“奏铛”歌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陈敬胜 贵州民族大学 2015
畲族民间文献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施强 丽水学院 2015
教育人类学视域下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张伶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
新时期精准扶贫机制下四川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人类学研究.郭利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5
蓝靛瑶度戒仪式的人类学研究.刘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
旅游发展与云南少数民族土地观念变迁的人类学研究.史艳兰 云南财经大学 2015
壮族嘹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范秀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5
社会转型中公益与民情关系的人类学研究.李荣荣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2015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理论与蒙藏佛教社会的人类学研究.张亚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宝卷禳灾叙述的人类学研究.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乡村慢性病人患病经历的人类学研究.余成普 中山大学 2015
跨界图瓦族传统体育文化演进的体育人类学实证研究.姜涛 新疆医科大学 2015
节日影像志——人类学纪录片新形态研究.刘广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王永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青海地区祭祀乐舞仪式音乐遗产的人类学解读.黄和 青海师范大学 2015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越南民族文学与中国多民族文化研究.黄玲 百色学院 2014
人类学与流行病学跨学科合作研究.宋雷鸣 厦门大学 2014
人类学视域下嘉绒地区少数民族文学生活研究.李菲 四川大学 2014
人类学视野下的清代云南诸种“夷人图说”研究.李立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傣族传统医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段忠玉 云南中医学院 2014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京族民间文化传承研究.陈丽琴 广西民族大学 2014
基于人类学哲学视域的马克思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刘琼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内蒙古牧业社区居住空间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社会人类学研究.额尔德木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藏彝走廊多元信仰与社区治理的人类学研究.罗明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4
从神话-原型批评迈向文学人类学理论研究.林科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唐前志怪小说研究.张瑞芳 渭南师范学院 2014
审美图式与民族认同——当代设计身份问题的人类学研究.李清华 上海大学 2014
人类学视角下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麻国庆 中山大学 2013
元江干热河谷傣族地区土地退化的生态人类学研究.赵文娟 云南大学 2013
新时期藏语小说的人类学思想研究.夏吾才旦 西藏大学 2013
《亚鲁王》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蔡熙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2013
《亚鲁王》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蔡熙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2013
图像人类学视野下贵州生态移民工程研究.刘晓辉 贵州师范学院 2013
《格萨尔》史诗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马都尕吉 青海师范大学 2013
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张原 西南民族大学 2013
宗教人类学视域下东南亚华人庙宇跨境文化互动研究.陈碧 玉林师范学院 2013
蒙古族信仰民俗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哈斯巴特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学院 2012
蒙古族信仰民俗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哈斯巴特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学院 2012
人类学视野下的布依族口传民歌文化研究.罗剑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2012
人类学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研究 .何向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 2012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的人类学研究 .刘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012
族群互动与语言接触--撒拉语的人类学研究 .马伟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2
蒙古民间魔法故事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铁安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2012
蒙古族信仰民俗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哈斯巴特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学院 2012
人类学视野下的西藏牧区乡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研究 .白玛措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2012
“糯改籼”政策下西南地区农业经济风险和民族文化危机的人类学研究 .王宇丰 华南农业大学 2012
民族民间传说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杨文辉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2012
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景观遗产的人类学研究 .葛荣玲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2012
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刀郎人”的人类学考察 .艾比布拉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12
人类学视野下的国家传统及其创新研究 .张丽梅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2
“胞波情谊”与中缅关系--人类学视野下的区域、国家与社会 .段颖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2012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研究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12
灾后羌族社区文化景观重建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任萍 绵阳师范学院 2012
云南少数民族迁徙史诗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王淑英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2012
灾后川西“藏羌”碉楼的应用人类学研究.李春霞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1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区域休闲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周丽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 2011
广西红水河流域农村族群体育活动的体育人类学审视.杨海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1
影视人类学教学科研资料数据库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徐德华 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2011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张欢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人类学视野的技术观.陈凡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2011
人类学视角下的自助组织建构和志愿服务方法革新研究.富晓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011
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人类学调查研究.崔英锦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1
文学人类学与当代文学批评范式转换研究.程金城 兰州大学文学院 2011
边地民族文学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研究.陈素娥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2011
广西红水河流域农村族群体育活动的体育人类学审视.杨海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1
情感人类学研究.李利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2010
蒙古族敖包祭祀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乌仁其其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哈尼族疾病信仰与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徐义强 红河学院国际哈尼/阿卡文化研究中心 2010
体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胡小明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10
山西晋南鼓舞的人类学研究.卫艳蕾 太原师范学院 2010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叶舒宪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2010
社会人类学视野中的印尼华侨华人社团研究.郑一省 广西民族大学 2010
云南大理洱海地区民间文献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赵玉中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10
人类学视角下的东西方人群早期交流模式研究.魏东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2010
《格萨尔》遗产的戏剧人类学研究——以青海果洛地区藏族“格萨尔剧”演述形态为例.曹娅丽 青海民族大学 2010
国家意识与回族认同:四个社区的人类学会回访理论对话.周传斌 宁夏大学政法学民族学研究所 2009
旅游文化与族群认同-基于丽江旅游的人类学考察.赵红梅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 2009
穆斯林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孙金菊 兰州大学 2009
遗产政治过程中的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述--泉州木偶戏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魏爱棠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009
当代神学的人类学视角及基督宗教多元主义研究.张华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 2009
《格萨尔》文学人类学研究.韩伟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2009
多民族国家的族群认同与公民意识研究--基于河南蒙古族的人类学考察.徐百永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2009
藏族农牧民人权享有的微观实证研究--来自人类学和民族法学的视野.郎维伟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2008
中国乡村教育变迁中的传统与现代研究
——基于我国东、南、西、北、中部五村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分析.容中逵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8
清末以来华北民间宗教图像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梁景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08
维吾尔家族绰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帕丽旦·阿木提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2008
中国乡村教育变迁中的传统与现代研究
——基于我国东、南、西、北、中部五村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分析.容中逵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8
赣闽粤边区客家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周建新 赣南师范学院 2008
信仰的薪火相传:成吉思汗祭奠的人类学研究.乌云格日勒 内蒙古党委宣传部 2008
维吾尔家族绰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帕丽旦·阿木提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2008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人类学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李继群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2008
心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韩忠太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2007
草根民间组织合法化治理: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良性互动的政治人类学视角.陶庆 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2007
洱海区域白族本主信仰的解释人类学研究.李东红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2007
蒙古族萨满医疗的医学人类学阐释.乌仁其其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2007
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黄凌飞 云南艺术学院 2007
湘、鄂、渝、黔毗连地区土家族傩祭仪式的象征人类学研究.陈玉平 贵州民族学院 2007
唐蕃古道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曹娅丽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2007
蒙古神话的人类学研究.金海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2006
学生所处生态文化场境与其学习指导:对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人类学研究.常永才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法人类学为视角.何立荣 广西民族学院政法学院 2006
华南边陲的民族向心运动与族际关系和谐建构的人类学考察.何海龙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06
学生所处生态文化场境与其学习指导:对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人类学研究.常永才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对内蒙古游牧社区市场经济化的生态人类学研究.阿拉坦宝力格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05
南方民族走廊族群关系研究--法人类学的视角.李远龙 广西民族学院 20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彝走廊”多民族互动关系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高志英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5
氏族传统的现代变迁:摩哈苴彝村宗族的人类学研究.普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 2005
岭南走廊·潇贺段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彭兆荣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2005
从山野到都市--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范秀娟 广西民族学院 2005
西部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凝聚-以云南为个案的哲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伍雄武 云南师范大学 2004
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切入临终关怀研究的综合成果.庄孔韶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2004
科学社会研究中的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比较研究.赵万里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2004
象征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瞿明安 云南大学人类学系 200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动力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陈秉公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2003
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仪平策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3
三峡移民在广东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程瑜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2003
壮族经济发展史的人类学考察.覃乃昌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2002
古史传说时代新探--从历史人类学视角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研究.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2
明清以来华北移民传说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赵世瑜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2002
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郑元者 复旦大学中文系 2002
宗教人类学学说史.金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2002
中国视野中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纳日碧力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2001
中国本土条件下的人类学方法论研究.王建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2001
我国大西南开发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李玲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1999
侗族大歌的人类学意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的个案研究.徐新建 四川大学 1998
人类学诗学研究.张德明 杭州大学 1997
宗教人类学.金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1997
社会文化人类学与壮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验和研究.覃德清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7
中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比较.王铭铭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1996
社会人类学与华南田野调查--方法论分析和追踪研究.周大鸣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1996
马克思《历史学笔记》、《人类学笔记》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研究.冯景源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 1996
广东汉族传统社会结构的人类学研究.陈运飘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1996
影视人类学概论.张江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96
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滕星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教育研究所 1993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的现状研究.江丹林 安徽大学哲学系 1993
当代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石奕龙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1993
中国人类学研究.陈国强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1992
与"人类学"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133项,其中2013年立项18项,2010年立项16项,2012年立项13项,2011年立项12项,2015年立项11项,2018年立项10项,2019年立项9项,2014年立项9项,2020年立项8项,2017年立项8项,2009年立项6项,2022年立项5项,2021年立项5项,2016年立项3项;立项项目中,89项属于青年项目,34项属于规划项目,7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3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舞蹈人类学研究.邓佑玲 北京舞蹈学院 2022
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浙地古琴文献整理与研究(960-1949年).邓晴南 杭州师范大学 2022
艺术人类学视域下乡村建设中情感共同体建构与实现路径研究.常鑫 燕山大学 2022
关于台湾族群之华夏认同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杜抱朴 首都医科大学 2022
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经验的人类学研究.罗余方 广东海洋大学 2022
二十世纪上半叶“社会学中国学派”的法律人类学研究.尹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道德人类学视角下河西走廊牧区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李晓蓓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闽剧传承生态研究(1978-2018).周伟 闽江学院 2021
巴尔巴戏剧人类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李丽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
十九世纪俄国在黑龙江沿岸历史人类学考察研究.杨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审美人类学视域下苗族神话研究.丁筑兰 贵州大学 2020
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湘西文化形象变迁研究.田级会 贵州民族大学 2020
敦煌地狱题材图像的艺术人类学考察研究.马丽娜 河西学院 2020
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的清代汉口剧坛研究.欧阳亮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020
湘桂走廊盘瑶民俗符像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李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徽州祭祀音乐研究.李英卓 黄山学院 2020
村落消失背景下乡村儿童体育游戏变迁的教育人类学考察研究.胡金萍 济南大学 2020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儿童教化的四十年嬗变研究——基于华北五省区村落的教育人类学考察.郭方玲 山东体育学院 2020
文化人类学视阈与乔治·巴塔耶的耗费理论研究.马秋穗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9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山西傩舞研究.贾利涛 晋中学院 2019
坠子谱系嬗变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林琳 山东女子学院 2019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景观艺术构形类型与文化空间的人类学研究.刘朦 云南大学 2019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贾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人类学视阈下的黔湘桂省际民族地区“插花地”问题及治理创新研究.谢景连 凯里学院 2019
华侨的家乡社会参与及其文化根源——浙江青田个案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夏翠君 浙江科技学院 2019
海洋环境变迁与老年渔民生活史研究——环境人类学的视角.张雯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当代中国城市居民死亡观及临终实践的人类学研究.袁长庚 南方科技大学 2019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京剧“样板戏”音乐研究.黄琼 东莞理工学院 2018
新时代中国设计人类学理论与实践范式研究.耿涵 北京交通大学 2018
少数民族乡贤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研究——基于武陵山区的人类学调查.陶丽萍 武汉轻工大学 2018
在全球性与地方性之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闫世贤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8
文学人类学视角下清代帝王的国家与族群意识研究.高岚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影视人类学研究.毛逸源 宁波大红鹰学院 2018
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土家摆手舞变迁和传承研究.张菡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藏羌彝走廊西藏度亡经临终关怀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李大平 广东医科大学 2018
文化关键食物与乡村振兴:对鄂西南“猪草猪”的人类学研究.吴旭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商代玉文化研究.杨骊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8
人类学视域下贵州苗族基督教群体的归信与日常生活研究.蒲涛 凯里学院 2017
20世纪以来广东汉乐传承与变迁的历史人类学阐释.黄燕 星海音乐学院 2017
苗侗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践逻辑与利益分享机制研究——基于黔东南州的人类学考察.尹丽 信阳师范学院 2017
文学人类学中国进路与问题研究.苏永前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白马藏族面具舞的人类学研究.权新宇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7
景观生产与文化传承:侗族休闲文化遗产的旅游人类学考察.石伟 广州大学 2017
东北地区满族古聚落的建筑人类学研究.谢占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17
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研究.李文英 信阳师范学院 2017
南岭走廊盘瑶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李彦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乡土文化变迁背景下民间儿童体育活动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基于华北五省区的调查.李童 山东体育学院 2016
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旅游市场乱象调查与治理研究.陈修岭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016
运河城市的空间形态及生命历程研究——以临清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周嘉 聊城大学 2015
网络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本土化研究.卜玉梅 厦门大学 2015
关于中国殡葬政策的人类学研究.张志培 厦门大学 2015
水路通道、商业移民与土客关系——基于都柳江下游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王彦芸 西南大学 2015
双墩刻划符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吕春瑾 蚌埠学院 2015
少数民族传统仪式中老年人交往方式的人类学研究——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个案.张桔 昆明医科大学 2015
戏曲人类学视野下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孙立群 陇东学院 2015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新疆图瓦人语言使用及语言教育研究.裴蓓 石河子大学 2015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董龙昌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乡村儿童体育玩具三十年变迁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基于华东五县的考察.吕永强 鲁东大学 2015
语言生活与城市社区发展的人类学研究.余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5
复归与转型——艺术人类学视野下鄂东祠堂兴建现象的调查研究.方圣德 黄冈师范学院 2014
人类学伊斯兰研究.马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文化再造与民族格局稳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伊斯兰民族撒拉族为个案.常海燕 广东医学院 2014
新疆北部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李媛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的侗族大歌研究——以贵州省黎平县岩洞村为调查地点.乔馨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图像与隐喻:滇西北多民族地区天主教堂壁画的视觉人类学研究.魏乐平 华南农业大学 2014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体育节事的体育人类学研究.张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14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景德镇传统陶瓷本土性现代化的嬗变与建构.凌宇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
乡村儿童精神生活的三十年变迁研究——基于鲁南四村的历史人类学考察.马银华 山东管理学院 2014
中医药跨文化传通——英国地区的人类学考察与传播学分析.严暄暄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
中国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困境与范式转换研究.代洪亮 济南大学 2013
中国声音艺术人类学研究:通往非全球化语境中的声音艺术理论.王婧 浙江大学 2013
乡村儿童体育游戏的三十年变迁及教育价值探寻——基于华北A村的教育人类学考察.尹宁宁 山东体育学院 2013
多重情景下的学术发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人类学再研究.魏志龙 赣南师范学院 2013
单位、公司和原住民保护——基于一个林业社区权力结构网络的人类学研究.朱志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赵巧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013
安多藏族传统婚姻形态的人类学研究.刘军君 兰州大学 2013
西北哲合忍耶教群乡土社会秩序的人类学研究:基于国家权力与宗教权威的双重因素.马英杰 兰州大学 2013
新疆浙商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艾清 丽水学院 2013
藏彝走廊彝族疾病观与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以所地彝族阿都族群的田野调查为例.唐钱华 西南大学 2013
新疆南疆沙漠腹地绿洲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依丽米古丽·阿不 新疆大学 2013
云南永宁摩梭人儿童健康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人类学研究.刘永青 云南大学 2013
仪式传统与国家认同:桂中壮族师公文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覃延佳 云南大学 2013
华中山区农家菜的人类学研究.吴旭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当代泰国城市中产阶层佛教信仰与实践的人类学研究.龚浩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体育赛事的价值变迁.桂文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法律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张晓辉 云南大学 2013
东山客家身份表述的人类学研究.杨丽娟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12
汶川地震羌族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四川省邛崃南宝山异地安置点的人类学调查.张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基于旅游人类学视野的人口较少民族旅游反贫困研究——以循化撒拉族和宁蒗普米族为个案.李劲松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同妻社群生活适应问题的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唐魁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河南坠子说唱艺术在皖北和鲁西南地区的流变研究——音乐人类学的视野.林琳 淮北师范大学 2012
滇东南壮族农民版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洪颖 云南大学 2012
口承叙事与生存空间—贵州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人类学研究.张勤 复旦大学 2012
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杨宏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西方藏学人类学研究.陈波 四川大学 2012
糯籼相争谁得利——从人类学视角看外来作物品种对西南农业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冲击.王宇丰 华南农业大学 2012
纠纷解决中的主体建构——对农村“民转刑”案件的法人类学研究.张晓红 华南师范大学 2012
宗教组织参与防治艾滋病行动的人类学观察——以G省清真寺为例.张宁 兰州大学 2012
族群与政治权力: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勃朗特研究.冯茜 徐州师范大学 2012
最近30年人类学英文论著汉译质量分析.谢国先 三峡大学 2011
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湖南通道侗族文化生态问题考察.廖君湘 湖南科技大学 2011
锦屏文书的人类学研究.姜又春 怀化学院 2011
南欧族群关系与希腊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研究:人类学的视角.刘珩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及其历史际遇.张丽梅 西南政法大学 2011
观人与人观:中国古代相人术的人类学研究.王立杰 宜宾学院 2011
在实证与阐释之间——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理论与实践.杨骊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1
影视人类学视域中的新疆区域文化身份的影像塑造与多元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张玉霞 新疆大学 2011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彝族丧礼文化研究—以威宁沙石村红彝支系为例.余舒 毕节学院 2011
土家族舞蹈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李开沛 吉首大学 2011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黔东南苗族古歌调查研究.单晓杰 凯里学院 2011
文化人类学语境中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音乐现状调查与研究.刘洁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维吾尔赛乃姆艺术研究.谢万章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人类学视野下的新疆双语教育研究.赵建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基于礼物交换的视角.罗利群 云南民族大学 2010
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皈依者——中国的新穆斯林与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的比较研究.马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的羌族民间文化研究.李祥林 四川大学 2010
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有效”应用模式探究.富晓星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四川民族地区毒品问题的经济人类学研究:1949年以来.陈灿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10
云南小凉山彝区民主改革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杨洪林 云南大学 2010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民国商会与社会转型:贵州安顺的商会与商绅(1935-1949).张原 西南民族大学 2010
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高申春 吉林大学 2010
人类学视野下大足石刻艺术世俗化审美价值取向研究.邱正伦 西南大学 2010
壮族绣球工艺传承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吕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0
戏剧的人类学视阈——以中国民间祭祀戏剧为切入点.王志峰 山西师范大学 2010
乡村社会“参与式”道德建设研究:基于婺源乡村的人类学调查.童建军 中山大学 2010
政治体制创新中的“党员主权”与“政党主权”:椒江“常任制”改革的政治人类学阐释.陶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宗教的传习与接受——认知人类学与心理学的探索.杨德睿 南京大学 2010
城市社区中公民意识培育的人类学研究--基于社会治理的视野.张金岭 北京大学 2009
城中村农民社会的人类学研究——以广州长湴村为考察中心.廖杨 华南农业大学 2009
回族文化传承与乡土教材开发——宁夏回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文本分析.张爱琴 宁夏大学 2009
家庭如何应对学校教育--一组教育人类学的观察与建议.刘谦 中国人民大学 2009
人类学镜像下丝绸之路音乐研究与探索.韩兰魁 西安音乐学院 2009
华南盐场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段雪玉 华南师范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