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历史、地理 >

关于仰韶文化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仰韶文化"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刘莉(7篇),李新伟(6篇),周亚威(5篇),顾万发(5篇),邵晶(4篇),魏兴涛(4篇),孙广贺(4篇),王佳静(4篇),马萧林(4篇),曹艳朋(4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7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6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3篇),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2篇),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11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9篇),郑州大学历史学院(9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8篇),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7篇),河南博物院(6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中原文物》(34篇),《华夏考古》(29篇),《考古与文物》(25篇),《考古》(19篇),《南方文物》(17篇),《人类学学报》(12篇),《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7篇),《考古学报》(6篇),《江汉考古》(5篇),《美术观察》(5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刘莉 美国斯坦福大学
论文成果:
半坡和姜寨出土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的酿酒功能 2021
陇东地区仰韶文化酿酒之法初探——以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例 2021
从平底瓶到尖底瓶——黄河中游新石器时期酿酒器的演化和酿酒方法的传承 2020
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滤酒陶壶分析 2019
仰韶文化大房子与宴饮传统:河南偃师灰嘴遗址F1地面和陶器残留物分析 2018
早期陶器、煮粥、酿酒与社会复杂化的发展 2017
揭示中国5000年前酿造谷芽酒的配方 2017
负责及参与基金:
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中心何勉君中国考古研究项目资助
StanfordArchaeologyCenter
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中心中国考古基金会资助
MinKwaanChineseArchaeologyFund
CenterforEastAsianStudie
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中心资助
2. 李新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论文成果: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鱼鸟组合图像 2021
裂变、撞击和熔合——苏秉琦文明起源三种形式的新思考 2020
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彩陶与中国史前彩陶的相似性 2019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陶衣技术的发展研究 2017
西坡墓地再讨论 2014
仰韶文化年代讨论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2019-2022)资助
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委托课题——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形成阶段性成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之课题八“中华文明起源进程的整体性研究”(课题编号2020YFC1521608)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2333、5123200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08B03)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资助
中国历史研究院李新伟学者工作室研究项目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资助项目基金资助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基金资助
3. 周亚威 郑州大学
论文成果: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牙齿磨耗及口腔健康状况 2021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颅骨形态 2021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人群的龋病 2020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创伤研究 2020
徐堡遗址龙山文化居民颅骨的形态学研究 2018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原历史文化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
201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9SJGLX015Y)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的资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22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KG021)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2014019)
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资助项目
201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9SJGLX015Y)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民族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11&ZD18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KG021)
郑州市重大横向项目(2018-ZDSKHX-024)
河南中原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与DNA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横向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与DNA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KG02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2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KG02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227)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代人群与分子生物学研究(2020YFC1521607)
第5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15M572113)
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
中原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子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体质与DNA数据库建设及共享”
4. 顾万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论文成果: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牙齿磨耗及口腔健康状况 2021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颅骨形态 2021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人群的龋病 2020
河南郑州汪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2020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创伤研究 2020
负责及参与基金:
河南中原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与DNA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横向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与DNA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KG02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2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KG02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227)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201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9SJGLX015Y)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的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古代人群与分子生物学研究(2020YFC1521607)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22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KG021)
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资助项目
201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9SJGLX015Y)
第5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15M572113)
郑州市重大横向项目(2018-ZDSKHX-024)
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
中原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子课题“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体质与DNA数据库建设及共享”
5. 邵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论文成果:
陕西靖边庙梁遗址龙山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2019
庙底沟遗址“龙山文化”陶器再分析——兼说庙底沟二期文化已进入龙山时代 2019
陕西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 2014
陕西蓝田新街遗址发掘简报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BKG003
6. 魏兴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论文成果:
仰韶文化东庄类型研究 2018
灵宝铸鼎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的地貌背景考察 2017
庙底沟二期文化再研究——以豫西晋西南地区为中心 2016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初期遗存研究 2014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