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历史、地理 >

关于香港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香港"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苏涛(25篇),赵卫防(24篇),周跃良(22篇),徐海波(17篇),康宁(12篇),田飞龙(10篇),孙芙蓉(10篇),马辉洪(9篇),杨晓楠(9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42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41篇),暨南大学经济学院(34篇),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24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3篇),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2篇),武汉大学法学院(21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9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19篇),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18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电影评介》(217篇),《电影文学》(210篇),《当代电影》(196篇),《中国金融》(108篇),《华文文学》(104篇),《青年记者》(94篇),《电影艺术》(80篇),《人民音乐》(74篇),《财会月刊》(53篇),《中国宗教》(51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苏涛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与文化实践——论20世纪40—60年代党对香港电影的领导 2021
协商现代性:“电懋”家庭情节剧的类型与文化 2021
冷战、现代性与离散情结——兼论“南下影人”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 2020
重绘亚洲电影工业版图:亚洲电影节与香港电影(1954—1964) 2020
时间的凝滞与未来感的丧失——“后九七”香港文艺片的时间体验 2020
玉女、孤女与跨地域的女性:论尤敏的明星形象(1959―1964) 2019
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易文与战后香港电影 2019
冷战背景下的观望与游移——论远东影业公司的创作与市场策略 2019
在历史的漩涡中前行——岳枫与战后香港电影 2018
文化“冷战”与香港右派电影的文化想象——以亚洲影业有限公司为中心 2017
后现代主义与香港电影的终结 2017
谈“冷战”与香港电影 2017
前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化协商——略论香港僵尸片的类型与文化 2017
丑角、小人物与“边缘人”——论韩非的银幕形象与沪港之旅 2017
左翼的演变与重生——论程步高与战后香港电影 2016
从战后电影到左派电影——朱石麟与龙马影片公司研究 2016
《琼楼恨》:类型、作者与战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 2015
歌舞女郎、性别政治与中产想象:论葛兰的银幕/明星形象 2015
女性身体、现代生活方式与都市空间——论“电懋”电影的都市想象与现代性 2014
时代转折、政治角力与女明星的银幕塑形:李丽华与战后香港国语片 2014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懋”女星的形象塑造与身份定位 2014
香港左派独立制片公司研究(1948~1951)——以大光明影业公司为中心 2014
主体欲望的诗意描摹:再论《董夫人》的女性主义表达 2013
功夫喜剧:类型、风格与文化想象 2013
上海传统、流离心绪与女明星的表演政治——略论长城影业公司的创作特色与文化选择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冷战背景下华语电影的交互影响研究(1949—1966)”,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6XNB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JC760086)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冷战’与华语电影的历史叙述:以香港为中心(”批准号:18XNI005)之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冷战’与华语电影的历史叙述:以香港为中心”(批准号:18XNI005)之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战后香港‘南来影人’研究”(批准号:15CC128)之阶段性成果
年度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冷战’与华语电影的历史叙述:以香港为中心”(项目批准号:18XNI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战后香港‘南来影人’研究”(项目编号:15CC1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冷战’与华语电影的历史叙述:以香港为中心”(项目批准号:18XNI005)之成果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冷战’与华语电影的历史叙述:以香港为中心”(批准号:18XNI005)的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冷战’与华语电影的历史叙述:以香港为中心”(项目批准号:18XNI005)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冷战与香港电影的历史叙述研究”(项目批准号:20YJC760086)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分流与裂变:香港电影文化史研究(1949—1966)”(批准号:16XNB031)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批准号:11XNQ029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6XNB031)的成果
2. 赵卫防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论文成果:
跨界、转型与在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赵卫防访谈 2021
冷战背景下香港左派影人的美学策略及影响 2021
21世纪香港电影的美学流变 2021
延续中的创新: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香港粤语电影 2020
邹文怀:经典香港电影的营造者 2019
一体多元:新中国70年海峡两岸暨港澳电影的融合与发展 2019
从华语圈到全球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内地与境外电影合拍的流变及影响 2018
《红海行动》:主流价值观表达的新拓展 2018
时代新语境下的香港电影 2018
回归以来香港电影对内地电影的影响 2017
港台青春片的美学流变及当下状态 2017
娱乐启蒙、类型规范与“港味”美学 2017
后融合时期香港本土电影中的“港味” 2017
论鬼妖题材的奇幻类型电影创作 2016
“文革”时期香港左派电影的创作和发行实况新探 201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香港抗战电影及沉浮反思 2016
建构、解构与再建构——再探香港黑帮电影 2015
从《黄金时代》与《亲爱的》谈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创新与融合 2014
我要拍赏心悦目的电影——对话香港导演陈德森 2014
新中国成立前后内地和香港两地影人的互动新探 201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左派电影族群的历史贡献 2014
百年逸夫的历史贡献 2014
五六十年代内地与香港两地电影互动及影响新探 2013
《一代宗师》的改变与延续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C026)
3. 周跃良 浙江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香港电影进步意识的内植与形塑 2021
巴金“激流三部曲”与香港电影 2021
后CEPA时期合拍机制下港式警匪片创作观察 2020
地缘学视阈下香港电影的东南亚拓展研究 2020
银幕之旅:忆恩师李翰祥与邵氏王国——香港演员邵音音专访 2020
香港电影共同体美学的历史构建与当下转型 2020
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SBM-DEA模型 2020
CEPA以来银都机构:内地与香港电影合拍的中坚推手与把关人 2019
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 2019
凌波: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成就了我 2019
中韩警匪片的互文本改编与文化流动影响研究 2018
香港电影史的新发现与新探讨 2018
亚洲电影的中国表述·亚洲电影研究联盟新视野——“《亚洲电影蓝皮书2016》新书发布会暨第三届亚洲电影论坛” 2017
大片厂制度对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响 2017
1967:香港电影的转型变局 2016
表面不自我,内里很自我——浅论黄真真电影 2016
香港故事·爱情讲述——香港都市爱情片的发展流变与文化呈现 2015
秦剑电影:国粤语兼修 艺术与商业并举 2014
跨界之魅: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电影的全球拓展 2014
香港歌舞片:亦中亦洋 亦真亦幻 2013
当前两岸三地合拍片的现状剖析与发展思考 2013
合拍之下港式喜剧的北上症候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香港电影文学改编史(1949—2019)”(批准号:19BC039)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香港电影文学改编史(1949—2019)”(批准号:19BC039)阶段性成果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香港电影文学改编史(1949—2019)”(批准号:19BC039)阶段性成果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香港电影文学改编史(1949—2019)”(项目批准号:19BC039)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香港电影史研究”(项目号14FYS002)的研究成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入世十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得失及对策研究》(项目号:11YJC760116)的研究成果
澳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范畴研究专项资助项目(HSS-MUST-2020-11)
4. 徐海波 深圳大学
论文成果:
经济、民生、政策对香港居民国家认同的影响——基于回归模型的分析 2019
香港“去殖民化”的文化政治进路探究 2019
系统思维视角下习近平对“一国两制”的创新与发展 2017
“港独”的“公民民族自决”与“全民公投”之法理审视与批判 2017
香港民粹主义的泛滥与核心价值观的式微 2017
香港社会思潮分析及有效引导的机制和途径 2016
“他者即恶”——香港青年社会运动与国家认同的流变 2016
香港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分析与展望 2015
试析香港国家认同的困境——从被言说的“他者”到“伪主体” 2015
中国梦与香港群体意识的整合 2014
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与形态特征 2014
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和构建途径思考 2014
香港与内地核心价值观比较 2013
解码香港社会群体意识形态的伦理向度 2013
内地与香港主流意识形态比较研究 2013
国民教育、意识形态与身份意识建构——从香港国民教育开展受阻谈起 2013
交互主体性与港人的国民意识构建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Z058)
2014年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项目“‘文化的政治与政治的文化’视域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与香港群体意识形态(地区)关系研究”(SZUJBF2014第9号)
2016年度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香港“本土主义”社会思潮跟踪分析和有效引导对策研究》(GD16YMK01)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香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1YJA710061)阶段性成果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036)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香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A710061)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0TJK353)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12YJD0116)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香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1YJA710061)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
2014年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项目《“文化的政治与政治的文化”视域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与香港群体意识形态(地区)关系研究》(SZUJBF2014第9号)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德育专项)(2014JKDYY16)
2014年度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当代深圳与香港两地城市青年流行文化比较研究”(125C090)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香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1YJA710061)的阶段性成果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12BSH036)阶段性成果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12BSH036)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香港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018-GMB-006)阶段性成果
2012年深圳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QNCG17)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12BSH036)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国两制”实践中增强港人国民意识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途径研究》(16BZZ015)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香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1YJA71006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58)
2015年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扶持项目“构建香港人对内地‘政治认同’”(15QNFC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YJA710061)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SH03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16YMKO1)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激进本土主义对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7YJCGAT005)
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扶持项目(15QNFC10)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12BSH036)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港澳本土意识与青少年的国家认同》(16JJDGAT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研究”(14ZDA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香港慈善伦理的建构范式研究”(17CZX061)
2014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德育专项)“香港国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变迁研究与启示”(2014JKDYY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12BSH036)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深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文化建设研究”(125A081)
2015年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扶持项目《构建香港人对内地“政治认同”》(15QNFC10)
2014年度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当代深圳与香港两地城市青年流行文化比较研究》(125C09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深圳移民文化伦理维度的现代构建”(GD13XZX02)
5. 康宁 北京电影学院
论文成果:
嘉禾影业公司初创期功夫片的女性变奏 2021
类型反刍、微观叙事与疾病隐喻——香港新生代导演的本土化表达 2019
“港味”的浸渗与演绎——2018年度香港电影观察 2019
女星主导下的电影批评转向——基于20世纪90年代 《电影双周刊》的考察 2019
自我镜像的破碎重组与指涉代码的修订改写——《新喜剧之王》中的无厘头“变奏” 2019
香港电影产业与创作前沿:类型移植与本土坚守 2018
宿命意味、危机四伏与充满敌意——影片《黄金花》疾病叙事中的城市空间与目光伦理 2018
闪回:“过去”的梦魇——《一念无明》的叙事策略分析 2018
香港电影史的新发现与新探讨 2018
迷局的突围——2017年度香港电影的类型策略 2018
本土风格回暖与新香港精神重建——年度香港电影整体观察 2017
文化突围与本土性回归——试论“新香港精神”在香港电影中的呈现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香港电影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4CC110)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4年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香港电影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4CC11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香港电影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项目号:14CC11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香港电影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4CC110)
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香港电影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项目号:14CC110)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香港电影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4CC110)
6. 田飞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论文成果:
香港国安法笔谈 2021
精英理念、青年参政与香港管治革新 2018
依法治港和有序融合——十九大报告涉港论述之法理解读 2018
一国两制、人大释法与香港新法治的生成 2017
一国两制、人大释法与宪法实施的完善化 2017
香港基本法与国家建构——回归二十年的实践回顾与理论反思 2017
后政改时期香港特别行政区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2016
基本法秩序下的预选式提名与行政主导制的演化 2015
认同的宪法难题:对“爱国爱港”的基本法解释 2015
香港社会运动转型与《基本法》变迁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公共危机的公法应对与国家治理现代化”(YWF-20-BJ-W-205)
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度项目“香港立法会运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一国两制’理论与澳门成功实践研究”(19BKS039)
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的资助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香港特区本土激进分离组织法律规制研究”(16SFB3010)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成果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香港"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55项,其中2021年立项23项,2020年立项22项,2022年立项15项,2015年立项11项,2012年立项10项,2017年立项9项,2019年立项8项,2016年立项8项,2014年立项6项,1997年立项6项,2008年立项4项,1998年立项4项,1996年立项4项,2018年立项3项,2013年立项3项,2010年立项3项,2007年立项3项,1992年立项3项,2011年立项2项,2009年立项1项,2005年立项1项,2004年立项1项,2003年立项1项,2002年立项1项,2001年立项1项,2000年立项1项,1999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73项属于一般项目,50项属于青年项目,13项属于教育部专项,8项属于重点项目,4项属于重大项目,2项属于西部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香港基督教中国化档案整理与研究(1840-1997).吴青 暨南大学 2022
新选举制度下的香港选举研究.林丹阳 中山大学 2022
创新引领香港青少年增强民族自豪感研究.程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22
中国共产党香港地区革命历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9).孙扬 南京大学 2022
增强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策略研究.郑冰岛 复旦大学 2022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阶段语言政策研究.邵青 广西大学 2022
冷战时期美国在香港的影视文化宣传活动研究(1951-1991).张选中 东北师范大学 2022
香港电影文化史研究(1946—1979).苏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2
多元社交媒体生态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话语危机与重构路径研究.欧楚月 暨南大学 2022
新时期香港的国人身份认同教育研究.林聪 浙江大学 2022
大数据视域下香港青年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及引导教育研究.陈雍君 北京建筑大学 2022
新冠疫情形势下基于服务学习队列的香港大学生国情教育实证研究.蒋莉华 四川大学 2022
政治安全观视域下香港和台湾青年国家认同问题比较研究.隋昌鹏 华侨大学 2022
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叙事体系研究.万传华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2
香港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徐艳珠 广州体育学院 2022
增强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研究.闫伊默 华南师范大学 2021
增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新媒体传播路径研究.赖凯声 暨南大学 2021
澳门大中小幼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化的探索及其对香港的启示研究.龙君伟 华南师范大学 2021
香港青少年价值教育研究.李一希 中山大学 2021
落实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的政治传播策略研究.李莹 深圳大学 2021
美国在香港的冷战宣传与文化活动研究(1949-1972).石玮 南昌航空大学 2021
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利用议会干预香港事务机制研究.严行健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1949年以来香港民众流动对身份认同影响研究.王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
香港文学中的“香港书写”与岭南文化认同研究(1985—2017).徐诗颖 华南师范大学 2021
香港左翼文艺运动研究(1945-1949).谢力哲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媒介记忆视角下香港通识教科书的国家认同研究.方惠 暨南大学 2021
立德树人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香港与内地学生价值素养培育路径比较研究.李海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2021
香港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理论与实践研究.李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1
新时代香港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培育研究.李慧敏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基于国家意识建构的香港通识科课程改革研究.龙海涵 中山大学 2021
提升香港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及正面价值观的教育研究.郑骄虹 建平县高级中学 2021
教科书在香港教师课堂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闫国瑞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1
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体系研究.李正福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1
香港青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实施机制研究.李仕燕 华南农业大学 2021
基于话语分析的香港居民国家认同强化机制研究.胡涤非 暨南大学 2021
落实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监督权实施机制研究.朱姗姗 华南理工大学 2021
近代香港报刊文学整理与研究(1840-1919).杨刘秀子 暨南大学 2021
美国在香港的隐蔽行动研究(1949-1972).刘磊 西北大学 2021
中华文化认同在香港电影中的历史基质与现实发展研究.谢建华 四川师范大学 2020
香港网络舆论场的社会思潮与行动动员研究.钟智锦 中山大学 2020
香港青年中华体育文化认同的驱动机制与路径研究.胡永红 韶关学院 2020
香港特别行政区巩固行政主导制与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研究.孟维瞻 复旦大学 2020
紧急状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治研究.卢雯雯 深圳大学 2020
基于文化记忆构建视角的香港中小学教科书中华民族认同偏误及重构研究.屈晓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20
香港青年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洪跃雄 华侨大学 2020
香港分离势力法律治理研究.曹旭东 中山大学 2020
香港“客卿”司法的实证研究.叶海波 深圳大学 2020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香港文学与岭南文化关系研究.王文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香港中文立法语言研究.郑友阶 黄冈师范学院 2020
“元治理”视角下内地与香港高校的社团文化比较研究.于梦衍 吉林师范大学 2020
香港青年社会运动的激进化现象、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蔡一村 广州大学 2020
香港政治亚文化对“一国两制”的影响及其整合路径研究.张伟 北京大学 2020
新媒体环境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研究.崔远航 国防大学 2020
历史教科书视角下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观念养成路径研究.张禄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文化冷战视野下的美国与香港、台湾关系研究(1949—1979).翟韬 首都师范大学 2020
“一国两制”下香港媒体舆论生态的新变化与国家认同再建构研究.嵇美云 暨南大学 2020
增强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全媒体传播网络建构研究.卢锋 南京邮电大学 2020
智媒时代香港青年网络意识形态分析与治理研究.李雪晴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新时代香港地区教育问题研究.曾佳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20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体系建构研究.颜柯 湖南科技大学 2020
香港文学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互动关系研究.乐琦 中国传媒大学 2019
香港和澳门学校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研究.施雨丹 华南师范大学 2019
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19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及建构路径研究.林逢春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完善宪法在香港实施的制度与机制研究.孙成 深圳大学 2019
香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遗存整理与研究.何源远 中山大学 2019
香港电影文学改编史(1949—2019).张燕 北京师范大学 2019
“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区的宪制基础”的法理与实践研究.夏引业 重庆工商大学 2019
中央全面管治权与香港民主政治发展的相互支持关系研究.郝诗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回归后香港电影的国家认同研究.霍胜侠 中山大学 2018
香港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与中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关系研究.康淑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18
香港进步报刊的统战宣传研究(1927—1949).田秋生 广州大学 2017
香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1949—1979).李城希 厦门大学 2017
香港青年本土意识形成机制研究.庞琴 中山大学 2017
香港“一国两制”进程中人心回归走势及对策研究.温睿 国防大学 2017
香港法院外籍法官涉《基本法》案件司法行为研究.付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
香港青年群体国族认同构建中的媒体角色研究.王婉婉 北京工商大学 2017
香港慈善伦理的建构范式研究.刘海娟 深圳大学 2017
20世纪40-60年代香港国语时代曲研究.项筱刚 中央音乐学院 2017
“一国两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未来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王英津 中国人民大学 2017
移动社交媒体对香港青少年集体行动参与的影响与引导机制研究.蔡前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国族与城籍:“后九七”香港电影“身份”研究.陈可唯 广东工业大学 2016
国民教育视野下的香港“中国历史”学科研究.柯政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香港地区大学学术治理体系研究.李曼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6
香港政党结构、动员能力与选举影响研究.管兵 中山大学 2016
香港特区立法会宪制惯例研究.黄明涛 武汉大学 2016
以南来作家为考察对象的百年内地与香港新文学关系史研究.计红芳 常熟理工学院 2016
中央治港方略与“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研究(1997—2017).张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2016
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高红妹 深圳市湖贝小学 2015
“占中”后香港国家安全立法问题研究.郭天武 中山大学 2015
外部势力影响香港政治发展的途径及对策研究.尤安山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
战后七十年香港散文研究(1945-2015).吕若涵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权司法保障机制研究.沈太霞 暨南大学 2015
香港人的国家认同研究.夏瑛 中山大学 2015
香港报刊文学史.赵稀方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2015
香港媒体对“自由行”议题的话语构建与国家认同研究.陈薇 湖北大学 2015
当代媒介生态环境下增进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研究.李莹 深圳大学 2015
香港左派电影批评史研究.吴迎君 广西大学 2015
战后香港“南来影人”研究.苏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15
香港民间商会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研究.吴巧瑜 华南师范大学 2014
香港政府管治策略研究.郑一郑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徐海波 深圳大学 2014
新中国文化视野下的香港左派电影研究(1950-1966).王宇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行政长官选举制度研究.朱世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2014
香港电影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康宁 北京电影学院 2014
香港对抗式民事司法的变迁及比较研究(1997-2009).张婷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013
香港立法会普选背景下的功能界别制度改造研究.张定淮 深圳大学 2013
香港基本法框架下立法权与行政权互动关系研究.秦前红 武汉大学 2013
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效力和适用研究 .邹平学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 2012
香港政党关系发展路向研究 .周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2
香港媒体对“中国”观念的建构研究 .李红涛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012
香港群体意识形态与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途径研究 .徐海波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12
香港宗教现状研究 .周云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2012
香港基本法中的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田雷 山东大学法学院 2012
战后香港群体性事件与港府对策研究(1945-1967) .孙扬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2012
香港和上海“都市乡土”文学叙事的比较研究 .章妮 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 2012
香港政治发展研究 .沈本秋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香港电影文化史.许乐 同济大学 2012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制研究.朱世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 2011
香港政治发展跟踪研究.陈丽君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2011
香港回归后的政治话语及其建构模式研究.王加林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2010
战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文学转型研究.黄万华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0
香港回归后的政治话语及其建构模式研究.王加林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2010
60年来香港和内地电影互动及影响研究(1949——2009).赵卫防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研究.郭天武 中山大学法学院 2008
香港的政党演进与政治发展研究.朱世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2008
香港话剧史研究(1907-2007).梁燕丽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8
香港回归十年间粤港电视剧比较研究.戴剑平 广州大学 2008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的战略与对策研究--基于广州、上海、香港三地的实证调查比较.罗观翠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007
从巴色会文献看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庄初升 中山大学中文系 2007
坚持“一国两制”与香港政治发展研究.张定淮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2007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民主制度发展研究.陈丽君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2005
CEPA框架下中国内地与香港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影响研究.吴崇伯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2004
WTO与自由贸易区制度研究--内地与香港特殊经贸关系、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王贵国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003
近代香港与内地华资联号企业研究.张晓辉 暨南大学历史系 2002
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变迁.刘曼容 华南师范大学 2001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发展.孟庆顺 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 2000
内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香港创业板市场筹资的竞争力与对策研究.蔡宁 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学院 1999
香港上海:中国经济腾飞的翅膀.李蓓蓓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1998
建立香港和内地服务产业链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杨松华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98
香港经济起飞原因分析与21世纪发展的预测.林泉水、卢受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998
大陆、台湾及香港证券市场中会计规范和会计运作比较研究.张天西 陕西财经学院会计系 1998
邓小平关于香港回归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齐鹏飞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中共党史系 1997
一九九七年后香港经济及其与内地关系的研究.陈丽君 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 1997
香港回归后公务员制度的变革及其与内地公务员制度的比较研究.李德志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1997
“香港模式”与台湾前途研究.潘国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1997
九七年以后大陆与香港的法律协调模式研究.肖永平 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1997
香港回归对香港与东南亚关系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吴崇伯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 1997
主权回归背景下香港与大陆的金融、贸易、产业关系研究.王光伟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1996
我国内地法律与香港地区法律的冲突与协调.董立坤 深圳大学法律系 1996
20世纪香港经济与社会文化.刘蜀永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6
过渡时期的香港文学.施建伟 同济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 1996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现状和展望.林江 中山大学领南学院经济系 1992
“九七”前后香港的经济、社会、政治分析.何肇发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1992
香港文学70年.王剑丛 中山大学中文系 1992
与"香港"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77项,其中2017年立项12项,2020年立项10项,2014年立项8项,2021年立项6项,2018年立项6项,2010年立项6项,2016年立项5项,2015年立项5项,2013年立项5项,2011年立项5项,2019年立项4项,2012年立项2项,2009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41项属于青年项目,25项属于规划项目,4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2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2项属于自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一国两制”视域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价值体系重构及实现路径研究.张喜燕 西京学院 2022
战后香港的进步美术活动及其与内地的互动研究(1945-1949).赖荣幸 广州美术学院 2021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青年国民教育的路径研究.陈卓武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香港、澳门高校赴内地合作办学与制度创新研究.林金辉 厦门大学 2021
香港《译丛》的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传播模式研究(1973-2020).葛文峰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内地高校香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魏金婷 东华大学 2021
香港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系统性学校培育路径研究.黄玮琳 华南师范大学 2021
冷战与香港电影的历史叙述研究.苏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0
香港抗战研究.孙扬 南京大学 2020
基于历史记忆建构的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卢立波 华侨大学 2020
政治社会化视域下大陆高校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提升机制研究.鄢晓 华侨大学 2020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建构新途径——遗产旅游教育研究.汤宁滔 韶关学院 2020
构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体育路径研究.唐胜英 东莞理工学院 2020
场域理论视域下香港青年问题研究.谢春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0
《香港基本法》框架下行政与司法关系研究.秦静 中山大学 2020
1997-2019年香港中学美术校本教材中的国家形象与国家意识研究.张婷 苏州大学 2020
香港文学历史化中的有关问题研究——以《香港文学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为中心.邱慧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
政治社会化视域下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建构研究.刘新全 枣庄学院 2019
内地与香港跨境证据可采性模式建构研究.李利 中山大学 2019
“一国两制”实践中香港语言规划的反思与引导机制研究.郭宇菲 中山大学 2019
社交媒体时代香港本土派青年的媒介行动研究.林仲轩 中山大学 2019
晚清时期香港城市社会治理研究.毛立坤 南开大学 2018
香港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董海军 华南师范大学 2018
媒介生态下提升香港青年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林凤英 五邑大学 2018
多文化背景之下香港中学中乐团发展现状研究.郭小青 广州大学 2018
香港初中的中国历史科实施研究.徐淑芹 中山大学 2018
宪法和基本法实施中增进香港青年法治认同研究.江雪松 淮阴师范学院 2018
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骆文伟 华侨大学 2017
冷战视野下五十年代香港文艺之研究.杜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青年文学刊物和战后中国文学转型研究.王艳丽 山东大学 2017
“转换性创造”视角下的香港新浪潮电视剧研究(1975-1980).田昊 广东工业大学 2017
“后九七”香港独立电影的国家想象(1997-2017).霍胜侠 中山大学 2017
香港“普通话科”中的国民教育融入研究.李惠 广州大学 2017
国家认同视域中香港公民教育的审思与优化研究.张昌林 枣庄学院 2017
香港基本法立法解释的拘束力.李建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基于自主能力发展的香港高校内地新生的教育适应研究.丁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
中国大陆、香港和韩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比较研究.李兵 西南大学 2017
激进本土主义对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杨晗旭 深圳大学 2017
香港本土主义思潮研究.田明 暨南大学 2017
香港城市雕塑研究.李晓林 深圳大学 2016
岭南文化视野下的香港澳门语文教育发展.林晖 广州大学 2016
香港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陈正桂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转型时期的通俗剧想象:香港国语电影研究(1949-1979).李媛媛 浙江大学 2016
香港极端本土势力的发展及治理研究.曹旭东 中山大学 2016
CEPA背景下内地与香港商事法律事务合作机制研究:以前海和南沙新区的实践为中心.江保国 华南农业大学 2015
大数据解析香港反对势力舆论动态、规律、特点及影响.冯广超 暨南大学 2015
香港报刊话语中的社会身份认同建构研究(1997-2014).李鲤 广州大学 2015
香港的华人社会变迁与华文报纸互动研究.许永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香港青年构建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杜婷 深圳大学 2015
“双普选”对香港特区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汪永成 深圳大学 2014
香港邵氏“黄梅调”电影流行文化现象研究(1958-1977).张悦 合肥工业大学 2014
大陆、台湾与香港现行中小学英语教科书比较研究.徐巧娣 南通大学 2014
交融与冲突:新世纪内地、香港、台湾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钱春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他者”在建立国家认同感中的作用:香港与内地青年对亚太国家认知比较分析.庞琴 中山大学 2014
香港电影的东亚与东南亚传播研究.张承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主动公民视域下香港和澳门公民教育课程范式的比较研究.施雨丹 华南师范大学 2014
邵氏(兄弟)香港影片公司电影明星研究.许琦 长安大学 2014
香港反腐败经验的适用性研究.袁柏顺 湖南大学 2013
香港青年的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视角.唐佳希 华南师范大学 2013
香港高校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刘相平 南京大学 2013
基督教与当代香港电影.王万尧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3
文化交汇视域下的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1978—1984).付晓 合肥工业大学 2013
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香港申诉专员制度研究.陈志勇 莆田学院 2012
20世纪中期美国对香港的政策:基于国际史的研究.孙晨旭 浙江大学 2012
族群网络与专业网络—香港,上海,福建之间的华人跨界企业家成长研究.袁建伟 绍兴文理学院 2011
社区服务“自组织”供给系统:基于香港、深圳案例的研究.代明 暨南大学 2011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释问题研究.秦前红 武汉大学 2011
香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徐海波 深圳大学 2011
台湾香港澳门当代话剧创作研究.胡星亮 南京大学 2011
当代香港武侠电影的叙事演变与文化转型(1949-1997).刘郁琪 湖南科技大学 2010
香港特区政治性团体立法问题研究.叶海波 深圳大学 2010
CEPA背景下内地与香港经济格局耦合的实证研究及对ECFA启示.陈德宁 广东商学院 2010
内地和香港高校图书馆统计规范比较研究.朱强 北京大学 2010
大、中、小学生成就动机的架构与发展——一项基于南京、香港和甘肃三地的纵向研究.陈陈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当代商务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比较视角.谷小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东亚产品内分工背景下香港向世界城市转型研究.马莉莉 西北大学 2009
普通法对香港基本法实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姚国建 中国政法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