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文学 >

关于中国文化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中国文化"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傅才武(18篇),楼宇烈(12篇),王一川(11篇),张再林(11篇),黄会林(11篇),赵旭东(11篇),方朝晖(11篇),元青(10篇),张志刚(10篇),何明星(10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41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41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40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40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37篇),北京大学哲学系(34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3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3篇),武汉大学文学院(31篇),上海交通大学(30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艺术百家》(191篇),《电影文学》(165篇),《人民论坛》(160篇),《美术观察》(139篇),《国际汉学》(116篇),《出版广角》(106篇),《电影评介》(105篇),《语文建设》(101篇),《中国宗教》(97篇),《青年记者》(97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傅才武 武汉大学
论文成果:
从“梁王”到“二冯”:文化史研究中的观念传承与范式转型 2021
坚定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科学回应 2020
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研究中的十大前沿问题 2019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范式与政策逻辑 2019
四十年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理论反思 2019
全球化环境下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是扩大文化开放 2018
中英政府有关促进文化消费政策的比较研究——以英国“青年苏格兰卡”与中国“武昌文化消费试点”为中心 2017
文化资本对居民文化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线上”和“线下”两类文化消费群体的比较 2017
文化产业财政政策建构:国外经验与中国对策 2016
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解释维度与场景设计 2016
民国时期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与断裂 2016
近代公共文化领域的形成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015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政策路径分析 2015
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转型——21世纪初艺术学研究的新趋向 2014
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性质变迁与政策意义 2013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2012年的新战略与新起点 2013
技术变迁、行业概念更新与文化行业体制重建——关于建立中国大文化体制的理论反思 2013
国家文化行业:概念、范畴、功能及其工具性局限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09BG067)
2010年度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推进我国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0GXS5B137)阶段性成果之一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论‘两新一族’思想演变下的百年学脉——从梁启超到冯天瑜”(项目编号:2021SDKYB039)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财政保障标准与保障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3ZD04)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构的政策路径研究”(13CGL15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及财政政策研究”(09&ZD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服务价值与文化传播评估理论与技术”(2017YFB1400400)
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服务价值与文化传播评估理论与技术”(项目编号:2017YFB1400400)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建设研究”(18ZD24)
2. 楼宇烈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应以直觉智慧建立中医的人文标准 2018
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2018
中国文化整体视域下的宗教学研究 2018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兼谈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特质与定位 2017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2017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传承 2017
“乡贤文化”漫谈 2017
中国文化阐释要以“人”为本 2017
君子的意义与德行 2016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2015
中华文化世界共享——从中国文化中的科学问题谈起 2014
中国文化的道与艺——由艺臻道 以道统艺 2014
3. 王一川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艺术学学科变迁及当前学科构型 2018
什么样的艺术才能承担文化使命? 2018
文化自信视角下公共艺术教育的三重维度 2018
大片时代记忆与文化论转向——2003年至2012年中国电影的文化修辞景观 2018
中国思想 艺术未来——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独特道路 2017
论中国艺术公心——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新探 2016
德国“文化心灵”论在中国——以宗白华“中国艺术精神”论为个案 2016
如何看待窄而纯的中国艺术精神——读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 2016
现代艺术理论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2016
当代文化名家的影像再现——《启功》与名人传记片创作 2015
涵濡中的中国文艺理论长时段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研究基地2015年度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艺发展史与文艺高峰研究”
中国文艺评论研究基地项目
4. 张再林 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成果:
现代足球运动的中国文化元素 2021
对“拳之势”的智慧论绎 2019
从《周易》看中国文化的工具理性思想 2018
中国文化中的“工具理性” 2017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径 2016
老子的以屈求伸之身道及其体现 2016
一种中国式的“家本主义”经济伦理范式的奠定——泰州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2015
从尼采的世界到《周易》的世界 2014
以“家”为归——罗近溪哲学主旨探微 2013
再造“太极图”——重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一点设想 2013
“身体意向”:审美意象的真正所指——中国审美意象之身体现象学解读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比较研究”(项目号:15BTY0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武术中‘势’的身体哲学论绎”(项目编号:17YJC890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比较研究”(15BTY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项目:“‘家’的现象学演进及其当代效应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比较研究”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家的哲学及其现实意义》(08JA720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BTY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家的哲学及其现实意义”(项目号:08JA72002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比较研究”(15BTY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8JA7002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象学中的‘身体’运动及其效应研究”(14BZX070)
5.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中国文化认知对观看中国电影期望与行为的影响研究——2020年度中国电影东南亚地区传播调研报告 2021
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世界角色 2020
“当代与传统: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国际论坛综述 2019
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化欧洲传播的影响研究——2018年度中国电影欧洲地区传播调研报告 2019
文化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第三极文化”的思考 2017
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与文化形象构建——2016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2017
2013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报告(下) 2014
回响——艺术家、评论家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面面谈 2014
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 2014
《叶问》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2013
中国电影·中国梦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项目编号:16ZDA218)的研究成果
第1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T110063)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项目编号:16ZDA218)
6. 赵旭东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文化在转:人类学家的一种应对——有关方李莉一次艺术人类学讲座的延伸性思考和评议 2020
乡愁中国的两种表达及其文化转型之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 2019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费孝通文化观对文化转型新时代的启示 2018
中心重构与他者观照(上)——基于中国人类学世界观的考察 2018
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 2017
吉登斯社会理论与中国发展 2016
何以违法?——适用中国文化转型的规则与社会 2016
文化自觉之后的觉醒——费先生十年祭 2015
在一起: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视野 2013
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 2013
“灵”、顿悟与理性:知识创造的两种途径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16JJD840015)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阶段性成果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项目编号:15ASH012)的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再思考,项目批准号:18YYA01)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52项,其中2014年立项16项,2013年立项14项,2012年立项13项,2016年立项12项,2018年立项11项,2017年立项11项,2019年立项9项,2020年立项8项,2015年立项8项,2022年立项7项,2011年立项6项,1996年立项5项,2010年立项4项,2006年立项4项,2021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3项,2008年立项3项,2005年立项2项,2002年立项2项,1994年立项2项,1992年立项2项,2003年立项1项,2001年立项1项,1999年立项1项,1998年立项1项,1997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81项属于一般项目,34项属于青年项目,16项属于重点项目,16项属于重大项目,5项属于西部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天主教现代化处境下的默顿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徐晓燕 浙江财经大学 2022
布莱希特的文学创作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薛松 上海交通大学 2022
国际传播视野下中国文化元典数字记忆建构研究.刘晗 湖北大学 2022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空间化”趋势与“空间性”治理研究.林秀琴 福建社会科学院 2022
中国文化在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中的传承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杜立婕 上海师范大学 2022
十九世纪中国文化典籍在德语世界的译介、流传与影响研究.吴晓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
日本江户时代民间文学的中国文化表征研究.陆薇薇 东南大学 2022
明清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整体影响研究.纪建勋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幸田露伴的多重身份建构与中国文化表征研究.商倩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当代表达研究*.徐苏斌 天津大学 2021
“建设性冲突”视域下东盟国家媒介话语中的中国文化想象研究.吴明华 重庆大学 2020
日常生活视域下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与对外传播研究.辛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数据驱动的现代中国文化核心观念翻译与话语研究.朱一凡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中国文化视域下的朝鲜半岛古代《诗经》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李宝龙 延边大学 2020
华人离散译者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黄勤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英国汉学转型期道格思对中国文化的“反经典”译介研究.夏天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新时代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境重构策略研究.武建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与新趋势.任瀚 郑州大学 2020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胡善贵 安徽工业大学 2019
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田子方 中央财经大学 2019
“一带一路”倡议视阀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研究.王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9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赵长江 西藏民族大学 2019
基于受众接受的中国文化典籍外译和传播与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季红琴 长沙理工大学 2019
晚清的双语词典(汉英、英汉)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元青 南开大学 201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曲如晓 北京师范大学 2019
“一带一路”倡议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胡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张允熠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中国文化背景下领导家庭支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跨层次研究.邱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胡适英文著述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王晶晶 盐城师范学院 2018
威廉斯图像诗学的中国文化渊源及生成语境研究.梁晶 中国计量大学 2018
勒克莱齐奥与中国文化研究.张璐 南京大学 2018
中国文化品牌形象的国际认知机制与传播策略研究.张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8
基于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的佐藤春夫研究.张剑 湖南科技学院 2018
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中国文化传承问题现状调查.袁小陆 西安邮电大学 2018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测度、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研究.杨连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中国丛报》典籍译介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李海军 湖南文理学院 2018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民族国家建构理论研究.李强 西北大学 2018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1949—2019).王巨山 浙江师范大学 2018
古印度吠檀多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研究.吴学国 南开大学 2017
中国文化自信的红色基因研究.刘建平 湘潭大学 20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生产研究.钟京伟 山东建筑大学 2017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科幻小说英译研究.李红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7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流变研究.张雨 宝鸡文理学院 2017
中国文化对20世纪欧美文论的影响研究.吴娱玉 上海大学 2017
东南亚青铜时代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交流互动研究.陈晓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文化资本与消费社会双重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文化消费研究.徐望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2017
汉语异域传播与中国文化影响模式研究.姚君喜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多卷本《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百年史》(1807-1949).任大援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中国文化走出去“提质增效”研究.朱春阳 复旦大学 2017
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广的主体网络构建研究.周英 武汉大学 2016
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嬗变研究(1957—2015).赵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冲突与中国文化整合机制探讨.姜华 黑龙江大学 2016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现代主义运动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研究.杨莉馨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生态文学中的中国文化精神研究.孙霄 宝鸡文理学院 2016
比较视阈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研究.李琳 大连海洋大学 2016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翻译中的语境重构研究.张向阳 长沙理工大学 2016
二战后美国翻译政策发展及对中国文化外译的影响研究.龚献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十九世纪英文汉学期刊对中国文化典籍的译介研究.刘立壹 山东建筑大学 2016
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变异研究.喻学忠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全球化背景下离岸文化中心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伍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2016
海外智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刘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20世纪中国文化冲突与小说叙事话语研究.徐秀明 杭州师范大学 2015
图像传播与中国文化价值输出策略研究.陈红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015
中国文化法律体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周刚志 中南大学 2015
中国文化资源产权交易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胡卫萍 华东交通大学 2015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研究.范祥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汉学文史著作平行语料库建设及在中国文化外译中的作用研究.徐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刘晓天 首都师范大学 2015
提高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品质的理论基础和政策途径研究.雷达 中国人民大学 2015
中国文化情景下领导纳谏结构维度及多层次作用机制研究.韩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
《东方杂志》与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王勇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菲律宾华文报刊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赵振祥 厦门理工学院 2014
中西文化激荡下的百年中国文化变迁研究.姚满林 江西省委党校 2014
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估与增进方略研究.胡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
新中国文化视野下的香港左派电影研究(1950-1966).王宇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新中国文化生态衍变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李美玲 湖南省委党校 2014
韩国古典散文与中国文化之关联研究.王成 黑龙江大学 2014
朝鲜北学派文学与中国文化之关联研究.金柄珉 延边大学 2014
马克思美学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生产的价值理念关系研究.王济远 济南大学 2014
晚清工业化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研究.宋正 东北财经大学 2014
韦伯与中国文化研究.苏国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研究.孙立春 杭州师范大学 2014
林语堂作品的中国文化变译策略研究.卞建华 青岛大学 2014
菲律宾华文报刊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赵振祥 厦门理工学院 2014
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国门”战略与策略研究.林一 北京大学 2014
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文化主体性问题研究.郝书翠 山东大学 2013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述中外对比研究.李文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创新研究.林克勤 四川外语学院 2013
中国文化对外社交媒体传播机制研究.徐翔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013
现代中国文化传播的类型、模式和机制研究.罗晓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3
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赵毅衡 四川大学 2013
二十世纪后半期美国译入老舍小说及其对中国文化形象构建研究.夏天 华东政法大学 2013
韩国历代人物名字别号与中国文化关联研究.赵季 南开大学 2013
批判理论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化批评研究.周志强 南开大学 2013
唐宋诗词中的生态审美与中国文化精神.王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13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互动关系研究.曲如晓 北京师范大学 201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研究.黄修卓 百色学院 2013
提升中国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研究.韦永恒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2013
历史上汉藏茶马贸易与“中国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文献考察研究.王晓燕 西南大学 2013
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兼并重组研究 .李贤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2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研究 .杨悦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2
朝鲜半岛汉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因素研究 .孙惠欣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2
中国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崔平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2
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农民形象审美嬗变研究 .张丽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李建中 武汉大学 2012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林春逸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 .徐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2
中国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左鹏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2012
当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 .马诗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2
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兼并重组研究 .李贤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2012
中国文化资助现状分析及制度设计研究.黄玉蓉 深圳大学 2012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牛维麟 中国人民大学 201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矛盾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张谨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1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桂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杨利英 安阳工学院 2011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张凤琦 重庆社会科学院 2011
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茅盾研究.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11
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对策研究.雷兴长 兰州商学院 2011
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韩建业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2010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韩骏伟 中国传媒大学 2010
中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尹鸿 清华大学 2010
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中国文化产业产权理论与产权制度研究.王声平 浙江万里学院 2009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及对策研究.邴正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2009
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郭沫若.刘悦坦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9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及对策研究.花建 上海社科院 2008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问题研究.孙鹤 辽东学院 2008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中国文化.郑燕虹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8
公共财政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齐勇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2006
《毛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王长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06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检讨.李康化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006
中西比较下的20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张昭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2006
当代中国文化安全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研究.肖安鹿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 2005
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的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研究.袁明 北京大学 2005
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制度改革.徐嵩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003
国际文化竞争中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加入WTO与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问题.祁述裕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 2002
新世纪中国文化产业的开拓与发展.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2
中欧早期交往与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理解(16-18世纪).张国刚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2001
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严建强 浙江大学历史系 1999
《周易》与中国文化.王葆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98
商务印书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周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997
米修与中国文化.杜青钢 四川外语学院 1996
莎士比亚的跨文化阐释--莎士比亚与中国文化的互渐研究.杨林贵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1996
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杨匡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96
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崔大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96
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吕大吉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 1996
古代中国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研究.朴文一 延边大学 1994
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化研究--当代中国文学与汉语形式.南帆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9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国唯物论史.张岱年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1992
梁漱溟与现代中国文化思潮.郑大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2
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许正林 上海大学
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
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67项,其中2012年立项7项,2022年立项6项,2016年立项6项,2013年立项6项,2009年立项6项,2018年立项5项,2011年立项5项,2020年立项4项,2019年立项4项,2015年立项4项,2014年立项4项,2010年立项4项,2021年立项3项,2017年立项3项;立项项目中,28项属于规划项目,25项属于青年项目,5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4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2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自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淮南子》翻译问题研究.丁立福 淮南师范学院 2022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中国文化形象自塑话语研究.陈瑜敏 中山大学 2022
赛珍珠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多重角色研究.姚望 南京师范大学 2022
青花瓷的中国文化符号身份构建与传播研究.李锋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2
逆全球化背景下移动短视频对外传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研究.王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贸易增长潜力、结构调整与实现路径研究.周銮平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2022
海外中国文化艺术展览发展历史与提升对策研究.孔达 复旦大学 2021
中国文化情境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基于社会比较情绪的分析研究.孙秀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当代科幻小说海外经典化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生产研究.张立友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文化产业效率变革的演化机理与时空分异研究.张肃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移动互联网产品消费中的隔代反向代际影响研究:老年人心理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整合视角.费显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董文静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2020
“交谈理论”视阈下的托马斯·默顿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李侠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从马克思语言哲学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隐喻语言及其中国文化思想内涵研究.李雪 郑州大学 2019
新媒体时代美国电子报的中国文化与形象的传播与变异研究.王苗苗 华北电力大学 2019
20世纪以来美国戏剧中的中国文化操演性研究.张秋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晚清传教士汉诗英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译介研究.李红绿 怀化学院 20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中国文化镜像研究——基于3年千名国际学历生研究论文数据分析.王晓华 浙江工商大学 2018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杨菁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ICU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研究.沈永青 河北中医学院 2018
新时代西方戏剧治疗视角下中国文化自信研究.吴宗会 同济大学 2018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教材与数据库建设研究.于小植 北京语言大学 2018
基于原型理论的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本体研究.陈晨 广东工业大学 2017
中国文化自信与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研究.林全民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英语创意写作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钟书能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价值研究.卢文忠 广东警官学院 2016
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国际认同研究.陈莉 扬州大学 2016
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话语实践与中国文化形象.尹延安 浙江农林大学 2016
美国主流教育体系下的中国文化传播新模式研究.鲁宇征 北京语言大学 2016
早期汉语《圣经》对勘研究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王硕丰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谦卑型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作用机理: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王红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16
中国文化背景下服务业信任破坏与信任修复机制研究.刘建华 南开大学 2015
为何“知而不言”?——中国文化视角下员工建言行为的跨层次研究.李嘉 南京大学 2015
意识形态视角下美国电视剧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张洋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5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武铁传 洛阳理工学院 2015
中国文化情境下团队领导社会网络的形成机制及对团队创造力的动态影响研究.王艳子 山西大学 2014
安乐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之策略研究.谭晓丽 衡阳师范学院 2014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运行效率及其创新研究.张肃 长春理工大学 2014
立足中国文化的人际自立特质对人际信任的积极作用及其心理与脑机制研究:控制西方人格.夏凌翔 西南大学 2014
对外传播视角下的中国文化经典标识元素的挖掘与呈现的研究.朱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3
基于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视觉表征研究.朱永海 淮南师范学院 2013
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数量测度与提升路径:基于合成景气指数的研究.胡渊 湖北工业大学 2013
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传统.杨春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形象”研究.吴翔宇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当代中国文化民生保障机制研究.张博 黑龙江大学 2013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圈子与自我-品牌连结的关系:基于差序格局视角的研究.叶生洪 暨南大学 2012
中国文化情境下的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形成机制与管理策略:基于长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李杰义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中国文化背景下基于李克特量表的潜变量测评--设计原则和效度改进.贾新明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2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宁德业 湖南大学 2012
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林语堂模式”研究.冯智强 天津工业大学 2012
中国文化对外输出导向下的汉译英研究——以卢曼的功能系统理论为视角.刘向军 上海财经大学 201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及其对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陈敏 深圳大学 2012
WTO体制下中国文化政策法规的困境与出路.马冉 郑州大学 2011
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元青 南开大学 2011
参与群体行动:中国文化背景下群体行动驱动的社会心理机制.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中国文化产业评估指标与内涵式发展战略研究.李涛 浙江财经学院 2011
鸳鸯蝴蝶派与早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1919-1930).李斌 苏州科技学院 2011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俞思念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江南—杭州:“天堂”叙事与八世纪后中国文化认同——兼论江南的文化意义.刘光宁 浙江财经学院 2010
中国文化转型期人性变迁、质态测度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李长江 浙江师范大学 2010
中国文化产业跨行业国际运作特性、功能及发展策略研究.李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与中国文化传承研究.刘洪权 安徽大学 2009
席勒、歌德笔下的“中国女英雄”与1800前后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德影响研究.谭渊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中国文化精神与汉语熟语的跨文化传播.胡晓研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中国文化视角下的汉语政论文英译研究.余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以《纽约时报》(1990-1999)为主要研究文本.杨松芳 沈阳师范大学 2009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行为研究.施长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