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关于汉赋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汉赋"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许结(12篇),王思豪(7篇),孙少华(6篇),蒋晓光(4篇),牛海蓉(4篇),何新文(3篇),许结(3篇),易闻晓(3篇),田胜利(3篇),张新科(3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南京大学文学院(21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1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9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篇),湖北大学文学院(6篇),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6篇),湖南大学文学院(6篇),华侨大学文学院(5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4篇),北京大学中文系(4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文学遗产》(14篇),《文学评论》(8篇),《文史哲》(7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篇),《语文建设》(5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篇),《中华文化论坛》(4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篇),《浙江学刊》(4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许结 南京大学
论文成果:
礼乐制度与楚汉辞赋的演变 2021
相如赋经典化史述 2021
汉赋“象体”论 2020
《豳风》文图与诗赋传统的演变 2019
汉赋“蔚似雕画”说 2018
汉代文学与图像关系叙论 2017
汉代赋用论的成立与变迁 2016
论东汉赋的历史化倾向 2016
西经东史:汉赋演进之学术思考 2015
民国赋论“文学性”问题考察 2014
宾祭之礼与赋体文本的构建及演变 2014
明代的选学与赋论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49)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的中期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ZDA2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辞赋与图像关系研究”(批准号:16AZW008)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辞赋与图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6AZW008)的阶段性成果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4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立项号17ZDA2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 王思豪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论文成果:
《诗经》经解用汉赋章句考论 2019
汉赋用《诗》“四言”之拟效与改造 2017
新世纪以来赋学研究的开拓与反思 2017
文学化的无“音”之乐——汉赋用《诗》乐考论 2016
汉赋尊体与《诗》之“六义” 2015
一个被遮蔽的语体结构选择现象——论汉赋用《诗》“《诗》曰”的隐去 2013
论汉赋文本中的“大汉继周”意识书写——以汉赋用《诗》为中心的考察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项目号:14CZW07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W07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项目编号14CZW07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项目编号:14CZW072)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9)阶段性成果
3. 孙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论文成果:
“皇权”与“不死”——汉赋早期两大文本主题与“梁园文学”之兴起 2021
胡义周《统万城铭》的文本结构与赋体意义 2020
由“讽上”到“颂德”——以《鲁灵光殿赋》为例论汉赋文学功能的变化 2017
“拟作传统”与“文学缺席”——郤正《释讥》的文体考察与文学史定位 2017
汉代赋论的文学实践与时代转换——以赋心、赋神、赋情为中心 2015
先秦两汉诸子“辞”“理”之辩的理论范畴与文学实践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3&ZD1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ZW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14ZDB07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丛子》的文献价值与秦汉子书的学术传统研究”(10CZW02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赋文本与理论研究”(19AZW006)的阶段性成果
4. 蒋晓光 华侨大学
论文成果:
《广成颂》与东汉礼制及赋体文学的变迁 2021
日藏马融《上林颂》残篇校勘及考证 2019
思想史视阈下的“赋者古诗之流” 2019
宾祭之礼与赋体文本的构建及演变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专项课题“华文文献学的构建与实践”(HQHRZD2019-0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49,南京大学许结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代礼制与赋体文学关系研究”(15CZW03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4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代礼制与赋体文学关系研究”(15CZW032)的阶段性的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代礼制与赋体文学关系研究”(15CZW03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的阶段性成果
5. 牛海蓉 湖南大学
论文成果:
论明赋之演进历程 2021
“第十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9
论朝鲜李朝前期的骚体赋 2019
元代辞赋南北差异、变化及融合的历史趋向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7ZDA2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赋学编年史”(17ZDA240)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金元赋史”(11YJC751059)
6. 何新文 湖北大学
论文成果:
汉赋称引孔子考论 2018
班固的“赋颂”理论及其《两都赋》“颂汉”的赋史意义 2015
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论“不歌而诵谓之赋”——马积高先生《赋史》关于赋体论述的启示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康达维与《文选》赋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7C1279)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汉赋"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1项,其中2014年立项3项,2021年立项2项,2019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2018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2008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6项属于一般项目,3项属于青年项目,1项属于重点项目,1项属于西部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汉赋名物考释及研究.蒋晓光 华侨大学 2022
简牍所见秦汉赋税体系研究.朱圣明 厦门大学 2021
汉赋文本的“知识考古”及赋学理论问题研究.刘成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汉赋文本与理论研究.孙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9
汉赋学史研究.何世剑 南昌大学 2019
汉赋纪事文献传播与叙事结构研究.刘祥 西安交通大学 2018
汉画像和汉赋比较研究.曾祥旭 南阳师范学院 2014
考古发现与汉赋研究.彭春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王思豪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2014
汉赋作家生存状况及精神风貌研究.高一农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09
简牍与秦汉赋役研究.臧知非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2008
与"汉赋"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2项,其中2013年立项1项,2012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项属于规划项目,1项属于青年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汉赋系年考证.彭春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13
文学思想史视阈中的汉赋研究.余江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2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