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文学 >

关于女性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女性"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郑连斌(30篇),戴雪红(20篇),杨菊华(18篇),宇克莉(17篇),侯杰(17篇),熊欢(16篇),李咏兰(16篇),刘爱玉(15篇),佟新(15篇),风笑天(15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9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86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79篇),南开大学文学院(67篇),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65篇),吉林大学文学院(60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60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54篇),北京大学中文系(54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52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电影文学》(998篇),《妇女研究论丛》(468篇),《语文建设》(457篇),《电影评介》(375篇),《当代电影》(184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63篇),《领导科学》(157篇),《青年记者》(150篇),《文艺争鸣》(146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29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郑连斌 天津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湖南、湖北、贵州土家族成人的体成分比较 2021
中国14个特殊旁系族群的头面部特征比较 2021
基诺族体质特征及35年来体质的变化 2021
门巴族、珞巴族与夏尔巴人身体成分特点及比较 2021
从体型特征来探讨中国夏尔巴人的族源 2021
中国蒙古族的体型特征 2020
布朗族成人的身体成分分析 2020
中国白马人的体质特征 2020
中国汉族人的身体围度 2020
中国汉族人的皮下脂肪发育 2019
黎族的体成分与体质特征 2019
城市汉族的瘦体质量和脂肪质量 2018
四川凉山彝族的人体测量学 2018
黎族人的瘦体与脂肪质量指数 2018
中国人身体质-量指数的地理性分布 2018
中国汉族乡村成年人的身高与体质量的地理性分布 2018
西双版纳傣族的人种学特点:来自人体测量学的数据 2017
从体质特征看中国南方汉族的人种归属 2017
贵州家人的体型 2017
中国乡村汉族脂肪质量指数与瘦体质量指数的地理性分布 2017
海南临高人身体成分分析 2017
中国八甲人与空格人的体质特征 2017
中国巴尔虎人的体质特征 2016
闽南人的体质特征 2015
家人的体质特征 2015
海南琼海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 2015
江西赣州城市成年客家人体型及其年龄变化 2015
安徽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的研究 2014
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头面部特征 2014
中国图瓦人体质特征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270)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3NS0518)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671245)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1700-3)
天津师范大学通识选修课程建设项目“人类生物学导论”;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52XQ1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31671245,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671245,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31271283,316712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31671245,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9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2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283,317713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6712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30830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83006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第一课题(SS2012AA021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83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3083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83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1283)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1700)资助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7MS03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71283)
2. 戴雪红 南京大学
论文成果:
弗雷泽“波兰尼女性主义”探究 2021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判新探——基于帝国主义危机控制理论的视角 2021
性别与进化的对话——达尔文主义的女性主义的历史与逻辑 2020
哈特与内格里“情感劳动”概念的女性主义解读 2020
马尔库塞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9
科学、技术与性别的博弈——论唐娜·哈拉维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2018
媒介形态变迁与女性受众研究范式演进的历史与逻辑——基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视角 2018
英国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关键人物与重要思想 2018
论公共领域的多维重构——基于弗雷泽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女性主义批判 2017
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批判与重构——基于弗雷泽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视域 2017
葛兰西思想的女性主义解读 2016
女性主义的实用主义转向——弗雷泽与罗蒂的论争探析 2016
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发展谱系研究 2016
女性公共领域与跨国空间正义的建构——弗雷泽女性主义公共领域理论探析 2016
为女性的需要而斗争——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文化政治转向 2016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女性气质、身体和情感的逻辑变迁与重塑 2015
“主体之死”与女性主体性重构——弗雷泽、本哈比和巴特勒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2015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社会权利和性别正义:对话南希·弗雷泽 2014
南茜·弗雷泽的女性主义福利思想评介 2014
自我与他者的永恒辩证——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伦理论争探究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MLB0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编号:15BZX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15BZX017)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15BZX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15BZX017)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ZX017)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妇女政治发展观的当代中国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4MLB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15BZX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女性主义视阈中的正义——以南希·弗雷泽的性别正义观为例的研究》(编号:14YJAZH06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项目编号:15BZX017)
江苏社科基金项目(14MLB005)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双一流”建设第三批“百层次”项目(14914203)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双一流”建设第三批“百层次”预研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15BZX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ZX01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15BZX017)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妇女政治发展观的当代中国特色研究”(14MLB00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ZX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项目号:15BZX017)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双一流”建设第三批项目“哈特与奈格里‘情感劳动’概念的女性主义解读”[项目编号:14914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项目编号:15BZX017]
3. 杨菊华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论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母职双重税赋” 2019
女性人口学研究动态:基于2006-2017年中国硕博学位论文的文本分析 2019
新中国70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析 2019
“性别—母职双重赋税”与劳动力市场参与的性别差异 2019
生育支持与生育支持政策:基本意涵与未来取向 2019
边界与跨界:工作-家庭关系模式的变革 2018
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与改革思路: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研究 2018
部分国家生育支持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7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理论思考 2017
“普二新政”下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的挑战及其应对 2016
健全托幼服务 推动女性工作与家庭平衡 2016
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1990-2010年国民学习时间的性别差异研究 2015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四要素:一个省级层面的纵向分析 2015
“单独两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潜在影响及应对思考 2014
近20年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 2014
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1990~2010年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 2014
传续与策略:1990—2010年中国家务分工的性别差异 2014
累计劣势与老年人经济安全的性别差异:一个生命历程视角的分析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普二新政’下家庭友好政策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关系研究”(项目编号:71673287)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普二新政’下家庭友好政策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关系研究”(71673287);项目负责人:杨菊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328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普二新政’下家庭友好政策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关系研究”(7167328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课题“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17ZDA1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10@ZH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研究”(08JZDH0025),项目负责人:翟振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普二新政’下家庭友好政策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关系研究”(7167328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课题“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17ZDA122)联合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普二新政’下家庭友好政策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关系研究”(项目编号:71673287)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研究”(08JZDH002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特征、规律与前景——老龄社会的人口学基础研究”(批准号:7149073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生育选择机制研究”(15BRK010),项目负责人:宋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7ZDA12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7ZDA122)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从硕博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内容看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发展——基于2006-2015年相关数据的分析”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真的陷入生育危机了吗?——基于生育意愿的研究”(16XNH094);项目负责人:杜声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普二新政’下家庭友好政策与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关系研究”(71673287)
4. 宇克莉 天津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湖南、湖北、贵州土家族成人的体成分比较 2021
中国14个特殊旁系族群的头面部特征比较 2021
基诺族体质特征及35年来体质的变化 2021
门巴族、珞巴族与夏尔巴人身体成分特点及比较 2021
从体型特征来探讨中国夏尔巴人的族源 2021
布朗族成人的身体成分分析 2020
中国白马人的体质特征 2020
四川凉山彝族的人体测量学 2018
黎族人的瘦体与脂肪质量指数 2018
中国人身体质-量指数的地理性分布 2018
西双版纳傣族的人种学特点:来自人体测量学的数据 2017
从体质特征看中国南方汉族的人种归属 2017
中国乡村汉族脂肪质量指数与瘦体质量指数的地理性分布 2017
海南临高人身体成分分析 2017
闽南人的体质特征 2015
安徽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的研究 2014
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头面部特征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6712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30830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67124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第一课题(SS2012AA021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31271283,316712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830062)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17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83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83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31671245,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671245,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401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71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71283)
5. 侯杰 南开大学
论文成果:
清末民初媒体视域中的名媛宦妇形象——以吴芝瑛为例 2020
地图与女性:美国进步时代女性的批判性制图实践及其社会功用 2019
日常生活的咏叹:近代儿童性别意识启蒙——以20世纪初儿歌为中心 2018
女堂倌与晚清上海社会新论——以“周小大案”为中心 2018
清末民初女学性别空间探析 2018
改良年画与近代中国的视觉启蒙 2017
从妇女/性别中发现当代中国史学建构的真谛——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学建构中的性别议题:新理论、新视域、新解析”学术论坛综述 2017
媒体视域中的好莱坞华裔女影星形象——以黄柳霜为例 2017
抗战时期国统区“妇女合作运动”探析(1942—1945)——以《妇女合作运动》为中心 2016
从传统到近代:民间年画与中国女性生活——以杨柳青年画为中心的考察 2016
基督宗教与清末中国不缠足运动——以海洋亚洲为视域 2015
文本·信仰·再现:辰巳山庙会研究——以鲁中三镇缠足女性信仰生活调查为中心 2015
缠足女性的身体改造与婚姻家庭生活解析——以山东省淄博地区部分村落为中心 2015
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宋棐卿与“妇女国货年”——以《方舟》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2014
晋察冀妇女歌谣与抗战动员 2014
近代中国缠足女性身体解放研究新探——以山东省淄博市部分村落为例 2013
新闻典范的历史构建——以《世界日报·妇女界》为中心的考察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天津市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9世纪美国文学地图和海洋空间生产”(项目编号:ZX20190140)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日常生活(1840-1911)”(项目编号:14JJD770010)的阶段性成果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海洋亚洲:近代基督宗教与性别研究——以澳门、香港、广州、宁波、上海、天津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AS13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70HD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S0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700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63182024)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日常生活”(项目编号:14JJD770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文学地理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项目编号:16ZDA197)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日常生活》(14JJD770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到明墓葬所见民间信仰暨近现代华北民间信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日常生活”的阶段性成果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AS1304)
6. 熊欢 华南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农村妇女健康促进的体育行动与策略——基于广东省清远市J村妇女的行动研究 2021
社会学视域下育龄妇女健康体育干预的综合效应与社会机制研究 2021
我国女性运动健康促进策略与路径研究 2021
运动身体社会文化研究的新范式:Physical Cultural Studies 2021
性别身体的挑战与重塑——健身场域中女性身体实践与反思 2020
新中国妇女体育70年发展的社会动力与历史经验 2020
女性体育参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2020
性别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建构与重塑——以湖北土家族“撒尔嗬”为例 2020
体育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质性研究 2018
女大学生户外徒步运动体验的口述研究 2017
中国体育报纸中女运动员形象的时代变化及其符号意义 2017
我国女性大众体育发展目标选择的思考 2016
体育运动中性骚扰的界定、表现形式及类型 2015
体育背景下性别的理论化——论女性主义范式对女性体育研究的建构 2014
“自由”的选择与身体的“赋权”——论体育对女性休闲困境的消解 2014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运动身体理论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重大问题法理学研究”(18ZDA33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12SS13073)
2016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质性研究的应用与实践》,项目号:2338SS16075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338SS1607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38SS1607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912SS1307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14FTY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TY048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育龄妇女健康体育干预研究”(17BTY048)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维视角下的女性大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912SS13073)
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912SS1307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BTY0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TY048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TY0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育龄妇女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17BTY048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育龄妇女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7BTY048)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女性"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336项,其中2019年立项31项,2018年立项28项,2020年立项26项,2022年立项25项,2016年立项25项,2017年立项21项,2012年立项21项,2015年立项20项,2013年立项20项,2014年立项18项,2021年立项17项,2011年立项16项,2009年立项12项,2010年立项10项,2008年立项8项,2007年立项7项,2006年立项7项,2004年立项5项,2002年立项3项,1996年立项3项,2000年立项2项,1998年立项2项,1993年立项2项,2005年立项1项,2003年立项1项,2001年立项1项,1999年立项1项,1997年立项1项,1995年立项1项,1994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08项属于一般项目,87项属于青年项目,27项属于西部项目,11项属于重点项目,2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无;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当代青年女性生育社会心态培育及生育支持体系的建设研究.李祚山 重庆师范大学 2022
同期群视角下职业女性生育意愿演变、影响机制与精准提升策略研究.孙奎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22
农村女性初婚年龄模式的时空演进及农村婚姻市场生态研究.李艳 西安工程大学 2022
关于职业女性生育支持的劳动权益保障及优化研究.王郁芳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2022
人口发展关键转折期家庭友好政策提升职业女性生育水平的路径研究.李孜 重庆工商大学 2022
青海涉藏地区宁玛派女性密咒师组织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仁青多杰 兰州大学 2022
明清女性别集序跋辑录与女性诗学的承传新变研究.宋清秀 浙江师范大学 2022
清代女性词学位相研究.乔玉钰 东南大学 2022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的女性身体书写研究.舒奇志 湘潭大学 2022
英国18世纪蓝袜女性的多重文化身份建构研究.潘建 湖南工商大学 2022
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下女性劳动参与变化及养老金补偿制度研究.王翌秋 南京农业大学 2022
乡村振兴中农村留守妇女性别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蔡弘 安徽建筑大学 2022
职业女性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张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22
青年女性生育焦虑与生育意愿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徐文健 四川大学 2022
媒介化社会女性生育意愿的阻碍因素及引导机制探究研究.李雨蒙 江西师范大学 2022
近代女性法律人及其身份构建研究.王瑞超 华东理工大学 2022
健康传播视域下青年女性“两癌”防治传播建模与干预研究.肖喜珠 青岛大学 2022
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与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关爱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22
社会变迁下明代女性相关法律研究.王雪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22
中俄近现代妇女报刊中女性概念的历时建构研究.刘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2
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刘秋兰 常州工学院 2022
发展型社会工作推进进城务工女性经济赋权的策略与机制研究.陈安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人口红利消减时代低龄老年女性灵活就业实现路径研究.徐茅娣 西南财经大学 2022
近代图像文献中的女性书写研究.彭敏哲 中国海洋大学 2022
儒家伦理角色与女性道德人格的养成研究.姜丽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女性叙事研究.卢新燕 福州大学 2021
中国苗族女性头饰设计应用研究.张红颖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女性围生期抑郁风险预测及干预策略构建研究.陈晓莉 武汉大学 2021
数字经济下女性创业与婚姻困境研究.裴谕新 中山大学 2021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70后”留守女性的生活世界研究.范会芳 郑州大学 2021
新时代农村女性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家庭代际关系韧性研究.乌静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抗战史料整理与研究.周立英 云南大学 2021
英美女性诗歌中的神话改写研究.曾巍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社会融入视角下甘青川藏族出家女性的社交媒介使用研究.拉毛央金 青海民族大学 2021
中国现当代女性戏剧史.宋宝珍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
区域零工经济发展影响育龄女性就业机理、效应评价和支持体系研究.王菁 浙江工业大学 2021
新科技革命中女性在IT行业中的职业发展研究.周培勤 南京大学 2021
新媒体技术与女性农民工职业发展研究.孙琼如 华侨大学 2021
俄国女性写作中的性别意识及其演进研究.陈方 中国人民大学 2021
身体哲学视角下中国女性体育发展研究.李有强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女性赋权及其社会影响研究.许汉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
近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女性犯罪研究.艾晶 广西民族大学 2021
移动互联时代中国城镇女性的母职重构与职业发展研究.王鹏 山东大学 2020
低生育率背景下构建职业女性“生育友好型”就业支持体系研究.王玥 辽宁大学 2020
新时代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风尚中的引领作用研究.王蕾 深圳大学 2020
西南地区村落生态秩序建构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参与问题研究.王静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少数民族女性新媒体赋能研究.马婷 河北大学 2020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镇女性“生育—就业”服务体系的建构研究.蒋美华 郑州大学 2020
基于育龄女性需求偏好的生育支持社会政策研究.杨小军 西安交通大学 2020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女性参与村庄治理研究.陈丽琴 海南大学 2020
中国女性电影艺术家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1949—1964).万笑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
近现代女性词编年史.徐燕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女性文学流变研究.董丽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多元视野中的新中国70年女性戏剧研究.苏琼 厦门大学 2020
拜占庭世俗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李韦豫 吉林大学 2020
女性高管参与度的薪酬纠偏效应及其企业绩效促进机制研究.张长征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民族文化对新生代女性择业观和职业选择机制的影响研究.王艺霖 青海大学 2020
基于女性“就业—生育”平衡的多元社会政策系统构建研究.王若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近百年女性词及文献研究.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20
20世纪中国女性图书馆学家思想研究.刘菡 中山大学 2020
唐墓壁画中的女性图像研究.冯筱媛 中山大学 2020
数字时代女性创业的障碍及政策支持机制研究.黄扬杰 温州医科大学 2020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女性形象建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研究.黄晓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20
魏晋至隋唐女性碑刻整理与研究.曾晓梅 阿坝师范学院 2020
农村贫困女性教育扶贫的政策效应和提升策略研究.郑育琛 闽南师范大学 2020
川滇藏区农村女性生计能力减贫调查与政策支持研究.沈茂英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
中国女性内衣史.季晓芬 浙江理工大学 2020
当代英美左翼女性主义家庭伦理思想研究.鹿锦秋 山东理工大学 2020
明清华北女性碑刻搜集、整理与研究.姚春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9
19世纪美国女性财产权的确立及其影响研究.孙晨旭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美国女性“南京大屠杀”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仇蓓蓓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9
异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束莉 安徽大学 2019
美国民权运动时期非裔女性作家政治书写研究.方幸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改革开放40年女性体育身体观的图像史证.杨雪 暨南大学 2019
社会生态模型视角下不同社会阶层女性休闲体育参与研究.韩勤英 河南师范大学 2019
身体哲学视角下中国女性体育发展路径研究.潘丽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9
青海牧区藏族女性职业发展研究.兰伊春 青海师范大学 2019
美国非裔女性作家的日常生活书写研究(1964—2000).王辰晨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辽金女性研究.王姝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2019
20世纪英美女性主义思潮及其时尚表达研究.王赳 丽水学院 2019
抗战时期中国电影业与都市女性日常生活研究.赵莹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明代女性作家考录.张清华 北京开放大学 2019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本土化研究.王宇 厦门大学 2019
认知女性主义视域下美国南方女作家的社会焦虑研究.刘玉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德国女性文学创伤叙事模式与修复机制研究.张帆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基于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的创新设计研究.周梦 中央民族大学 2019
新时代职业女性生育率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康传坤 山东财经大学 2019
中国女性发展权法律保障体系研究.王新宇 中国政法大学 2019
2020年后农村女性非收入贫困问题及其干预策略研究.东波 东北石油大学 2019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女性职业流动研究.童梅 西安交通大学 2019
全面两孩政策下家庭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研究.吴燕华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及社会支持政策研究.谭江蓉 重庆工商大学 2019
延迟退休、隔代照料与中国育龄女性生育行为研究.顾和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中国佛教石窟女性信仰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徐婷 四川大学 2019
青少年女性数字媒介文化实践研究.马中红 苏州大学 2019
百年中国文学女性形象谱系与现代中华文化建构整体研究.王宇 厦门大学 2019
女性视角下我国低生育率困境成因及干预机制研究.王小洁 中国海洋大学 2019
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对女性生育及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刘玮玮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对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测度及对策研究.李善乐 山东管理学院 2019
加拿大法语文学女性写作研究.冯琦 贵州师范大学 2018
中国女性微创业的制度环境评价与政策优化研究.赵西 青岛大学 201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华人女性移民比较社会学研究.陈琮渊 华侨大学 2018
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女性生活变迁研究.玉荣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18
西南边境少数民族村寨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社会适应策略与帮扶机制研究.尚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西南少数民族女性身体经历的民族志研究.谭晓静 三峡学院 2018
简帛文献与秦汉妇女/性别史研究.夏增民 华中科技大学 2018
当代欧美女性主义忧郁理论研究.赵靓 江西师范大学 2018
平成时代日本女性文学研究.叶琳 南京大学 2018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媒体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研究.曾丽红 广州大学 2018
基于自媒体的女性参与赋能机制研究.杨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8
古代晚期地中海世界贵族女性权力研究.刘榕榕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18
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转型研究.郭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当代美国奇卡诺女性小说中的“跨界”研究.袁雪芬 中南民族大学 2018
边缘书写与中国故事:东南亚华文女性文学研究.刘征 宁夏医科大学 2018
出土简牍所见秦汉家庭与社会中的女性研究.程博丽 湖南大学 2018
中国近代女性小说叙录及考论.鲁毅 济南大学 2018
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跨国女性“汇款效应”研究.陈雪 云南大学 2018
家庭化迁移与新生代流动女性就业能力研究.罗恩立 华东理工大学 2018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经济能人社会发展作用调查研究.张宗敏 宁夏大学 2018
辽金女性群体研究.张宏 吉林师范大学 2018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叙事流变研究.曲圣琪 南京财经大学 2018
当代美国女性环境书写的左翼思想研究.韦清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幼女性权利的刑法保护研究.苏雄华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2018
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女性话语价值转向研究.万小谈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徽州乡村女性婚姻家庭生活地位变化研究(1949—2016).马路 安徽师范大学 2018
全面两孩政策下家庭责任对城镇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肖洁 南京工业大学 20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女性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构建研究.王雪梅 宁夏大学 2018
中国残疾女性贫困的现状、影响因素与精准扶贫对策研究.侯晶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女性参与治理行为与家族企业成长研究.郭萍 华南农业大学 2017
“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性围产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轨迹、预测模型及干预研究.曹枫林 山东大学 2017
女性主义叙事阐释方法研究.程丽蓉 浙江工商大学 2017
乡村治理中农村女性组织化发展问题研究.黄粹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精准扶贫体系中农村贫困女性的行动角色与减贫路径研究.苏海 山东女子学院 2017
城镇职业女性生育代价及其补偿机制研究.陈煜婷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7
文化交融视野下的蒙元文学女性人物研究.王素敏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7
中日韩女性的战争体验叙述与历史认知研究.李贞玉 南开大学 2017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宋元女性文学研究.刘双琴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017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女性创业模式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周必彧 浙江工业大学 2017
女性农民工迁移婚姻风险的评估与防范研究.仰和芝 井冈山大学 2017
基于工作生命表估计的中国女性“生育代价”研究.刘金菊 北京城市学院 2017
女性特殊从业人员工作场所的社会交换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董云芳 山东财经大学 2017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研究.钱激扬 苏州大学 2017
近代日本女性作家的“国家”认知研究.曾婷婷 吉林大学 2017
日本近现代女性文学的精神记忆与肉体记忆研究.黄芳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
基于图像史料的宋代女性文化研究.郁葱葱程郁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当代女性写作中的乡土伦理观研究.郑斯扬 长福建社会科学院 2017
以青铜器为中心的西周女性墓葬研究.孙晓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学史研究.乔以钢 南开大学 2017
社会转型期女性农民工群体就业适应度研究.张芮菱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16
新疆穆斯林女性体育参与的社会适应研究.乔凤杰 清华大学 2016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女性符号消费的伦理研究.汪怀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
孔子直系女性后裔德育生活史研究.姜丽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全面两孩”政策对城镇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张樨樨 中国海洋大学 2016
中国城市女性生育成本建构机制研究.杜江勤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我国老年女性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健康影响研究.夏辛萍 广西科技大学 2016
当代藏族女性作家作品研究.南色 青海民族大学 2016
西方女性主义性别正义理论范式研究.茅根红 华南师范大学 2016
儒家女性伦理研究.王堃 北京大学 2016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对女性经济权益的影响研究.张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
女性深度休闲体育行为研究.邱亚君 浙江大学 2016
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译介研究.章汝雯 浙江财经大学 2016
英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城市书写研究.王桃花 湖南科技大学 2016
藏汉英性别语言中的女性地位异同研究.尼玛普赤 西藏大学 2016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陈静 济南大学 2016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文化研究.舒红霞 大连大学 2016
儒家仁学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对话研究.彭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就业保障的实现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何雅菲 桂林理工大学 2016
“全面两孩”政策、生育代价与我国女性就业参与程度研究.肖承睿 西南财经大学 2016
女性就业视阈下我国性别失衡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余玲铮 广州大学 2016
中国近现代女性体育观念谱系研究.关景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欧洲中世纪晚期女性宗教写作研究.杜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6
西方女性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问题研究.王玉珏 集美大学 2016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研究.尹小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6
劳动力外流背景下农村因婚迁移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李艳 西安工程大学 2015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对城镇女性就业的影响机理研究.杨慧 全国妇联 2015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城市健身圈建设研究.周毅刚 郑州大学 2015
20世纪韩国女性文学发展史论.郑冬梅 山东大学 2015
异域影响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赵树勤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承研究.黄晓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5
弗雷泽女性主义批判理论的逻辑谱系及其现实启示研究.戴雪红 南京大学 201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代际时间转移对已育年轻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李云荣 西南财经大学 2015
西部地区农村老年女性家庭养老类型及其影响研究.郭秋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英国殖民历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周子玉 长沙理工大学 2015
西藏阿里普兰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伍金加参 西藏大学 2015
基于语料库的两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论.刘泽权 河南大学 2015
东南地区畲族女性学校教育研究.兰俏梅 丽水学院 2015
非正规就业女性生育保险问题研究.庄渝霞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
“单独二孩”政策对已婚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及社会应对策略研究.郝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英国工业化时期女性犯罪及其社会反应研究.宋严萍 江苏师范大学 2015
历代女性文章总集研究.唐新梅 四川大学 2015
清代女性文学书写方式建立研究.黄晓丹 江南大学 2015
新疆女性恐怖活动犯罪研究.古丽燕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15
中国历代藏族女性文化人物研究.华毛 西北民族大学 2015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女性化区域比较研究.黄鹂 安徽大学 2014
伊利加雷女性主义身体哲学及其现实启示研究.吴秀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美国南方女性小说解读研究.肖明文 南昌大学 2014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应对策略与认同管理路径研究.管健 南开大学 2014
安吉拉·卡特的女性政治书写研究.冯海青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陈英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4
明清女性文学在东亚的接受与影响研究.乔玉钰 东南大学 2014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李先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4
清末民初民间习惯视野下北方女性日常生活研究.王蕊 山东社会科学院 2014
空巢女性老人养老需求与老年福利供给性别策略研究.吴宏洛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晚清女子教育与女性形象建构研究.秦方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研究.程倩 暨南大学 2014
希伯来圣经女性传统研究.方蔚林 南京大学 2014
宋元时期女性神灵的塑造研究.易素梅 中山大学 2014
新疆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思潮与维吾尔族女性发展研究.阿丽努尔·阿不力孜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14
20世纪印度女性文学研究.王春景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明代女性著述整理研究.王雪萍 黑龙江大学 2014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社会网络重构中的社会认同研究.焦璨 深圳大学 2014
两战之间英国女性文学的伦理观与现代性探析.金小天 四川大学 2013
西方汉学家的中国传统女性文学与经典化研究.殷晓燕 成都学院文新学院 2013
清代八旗女性文学创作研究.詹颂 首都师范大学 2013
革新时期的越南女性文学.黄以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当代东北女性文学的文化研究.王东 长春师范学院 2013
明清文人女性观的嬗变(1530—1840).庞雯予 贵州师范学院 2013
历代女性总集叙录与文献整理.赵厚均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女性镜像与当代中国的主体认同(1940-2010).贺桂梅 北京大学 2013
当代台湾女性参政的制度研究.林小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民族旅游发展对黎族女性的影响研究.陈丽琴 海南大学 2013
婚姻迁移模式对农村女性发展的影响研究.韦艳 西安财经学院 2013
抗战时期的女性精英群体研究.宋青红 上海理工大学 2013
中国近现代女性观的演变与文学内外的新女性形象研究.颜浩 中国传媒大学 2013
女性主体地位凸显的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杨云 中山大学 2013
明末清初女性作品总集编刊研究.付湘龙 湖南大学 2013
21世纪初年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崛起及其意义.王宇 厦门大学 2013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女性员工工作适应与职业成长的作用机理研究.何辉 北京工商大学 2013
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杨雪 沈阳体育学院 2013
村庄女性化背景下的治理困境及路径优化.郭夏娟 浙江大学 2013
女性流动人口生育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罗阳 中南大学 2013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圈女性价值观比较研究 .拉毛措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学所 2012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研究 .潘迎华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2
当代女性诗歌写作的变革与转型研究 .赵彬 吉林大学文学院 2012
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话语系统研究 .王侃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12
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吴惠芳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2012
市场、制度与网络:女性农民工职业发展研究 .孙琼如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2
我国城市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婚姻质量研究 .张会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012
中产阶层化过程中女性社会空间建构研究 .郭爱妹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2012
满通古斯语民族民间口述资源的女性研究 .郭淑梅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2
藏族《格萨尔》女性文学研究.伦珠旺姆 西北民族大学 2012
维吾尔族女性作家与作品研究.古丽仙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12
华北及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问题研究 .岳谦厚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2
西方伦理思想的女性主义解读 .肖巍 清华大学哲学系 2012
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 .徐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2
后殖民视域下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品译介研究 .章汝雯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2
唐代墓志中女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焦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抗战时期女性文学叙事研究 .程亚丽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妇女解放思潮互动关系研究 .马超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2012
都市职业女性体育休闲方式及体育休闲产业研究 .马纯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2
朱迪斯·巴特勒的后结构女性主义文论研究 .都岚岚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清代女性别集叙录 .宋清秀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12
我国农村中老年女性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机制研究.孙晓明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011
转型期女性流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王立波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2011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宗教信仰现状调查研究.姚学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老年家庭照料对城市中青年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马焱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2011
中国女性文学转型期(1900-1919)的文学创作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郭延礼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1
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谭渊 华中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德语系 2011
东亚视阈中的日本古代女性散文体叙事文学研究.张龙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1
台湾女性小说性别叙事转型研究.艾尤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交叉理论视角下的女性农民工收入歧视研究.周亚平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011
劳动过程中的性别冲突与职业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聂春雷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2011
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谭渊 华中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德语系 2011
魏晋南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王路平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2011
社会排挤与女性婚姻家庭权益的法律保障.王歌雅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2011
中国女性文学转型期(1900-1919)的文学创作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郭延礼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1
当代两岸四地女性文学整合研究.王艳芳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中国现当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及其文化张力研究.陆兴忍 武汉纺织大学 2011
全民健身与女性休闲健身文化推广普及研究.杨斌 湖南城市学院 2010
中国当代职业女性自杀问题研究.田丽丽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学系 2010
比较视域下的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王纯菲 辽宁大学文学院 2010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绘画的研究.孔紫 中国国家画院 2010
中国朝鲜族女性跨国婚姻与民族认同研究.全信子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0
民族地区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李玫 贵州财经学院 2010
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徐琴 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 2010
人口流动进程中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社会融合研究.仰和芝 井冈山大学 2010
多元政治文化视野下的英国反女性主义运动研究(1880-1918).王赳 丽水学院 2010
社会性别与女性休闲体育研究.邱亚君 浙江大学 2010
英国早期女性小说家研究:从阿芙拉·贝恩到简·奥斯丁.宋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晚明知识女性的社会交往研究.柳素平 中原工学院 2009
移动、秩序与性别:宋代女性行旅及相关问题研究.铁爱花 兰州大学 2009
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进史.孙艳红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变迁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以云南怒江为例.宋建峰 昆明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系 2009
西北地区信仰伊斯兰教女性历史、现状与发展--以甘肃临夏地区为个案.马亚萍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2009
法律职业中的女性及女性价值.孙菲菲 济南大学法学院 2009
女子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王翠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09
法律职业中的女性及女性价值.孙菲菲 济南大学法学院 2009
矛盾性别偏见对女性的社会阻隔和自我阻隔作用.陈志霞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2009
中国当代女性导演研究.赵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
中国古代女性书法文化史.常春 西安美术学院 2009
“十七年”时期女性媒介形象研究.韩敏 西南大学 2008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黄晓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08
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实证研究--以对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政策的参与为例.鲍静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2008
中国道学女性伦理思想研究.刘玮玮 天津医科大学 2008
性别与知识:女性主义知识论研究.魏开琼 中华女子学院 2008
女性主义公民资格与社会正义.宋建丽 厦门大学 2008
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艾晶 沈阳师范大学 2008
论德国浪漫主义女性诗学的现代转型.张帆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2008
日本女性道德观的衍变--以中国女训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为中心.王慧荣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俄罗斯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和比较.陈方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中古道教女性出家制度研究.杨莉 上海大学 2007
印象管理对女性健身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张立敏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07
宋代妇女史研究--以女性身体为视角.杨果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2007
台湾女性文学史.林丹娅 厦门大学中文系 2007
中国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研究.宁本荣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07
城市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周海旺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2006
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问题研究.刘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2006
城镇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及社会支持模式研究.唐斌尧 济南大学法学院 2006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论.常彬 河北大学 2006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女性叙事研究.屈雅君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
女性社会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杨国才 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部 2006
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的知识建构.张李玺 中华女子学院 2006
两岸女性小说创作形态比较研究.樊洛平 郑州大学 2005
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刘群伟(荒林)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离婚女性研究.易松国 深圳大学 2004
邪教中的女性群体研究.李霞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04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女性职业变动的研究.蒋美华 郑州大学 2004
中国女性文学形象塑造及对女性文化人格的影响研究.何向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04
市场转型中的精英女性--珠江三角洲女私营企业家研究.刘林平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200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西比较研究.林树明 贵州师范大学 2002
入世后的中国女性就业研究.石彦芳 河北省妇联《女子世界》编辑部 2002
当代哲学前沿有关问题--当代的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肖巍 清华大学 2002
艾丽斯·沃克与当代美国女性文学.王晓英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1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研究.乔以钢 南开大学中文系 2000
社会性别研究与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政治理论.何佩群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2000
世纪之交海峡两岸的女性文学比较研究.王敏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9
江苏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现状及婚恋观研究.黄润龙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1998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史论.樊洛平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1998
当前女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调查研究.郑新蓉 北京师范大学 1997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散文研究.刘思谦 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96
中西女性文学审美建构比较研究.马晓玲 湖北省社科院文学所 1996
跨世纪女性领导干部培养问题研究.王红、李慧英 中共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 1996
美国当代黑人女性文学研究.翁德修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1995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吴宗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1994
新时期中国女性领导人才成长和开发研究.叶忠海 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1993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林丹娅 厦门大学中文系 1993
与"女性"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210项,其中2010年立项27项,2011年立项20项,2017年立项18项,2012年立项18项,2022年立项17项,2013年立项17项,2018年立项16项,2019年立项15项,2014年立项15项,2015年立项13项,2009年立项11项,2020年立项9项,2016年立项8项,2021年立项6项;立项项目中,102项属于青年项目,84项属于规划项目,16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7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1项属于重大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李先瑞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2
当代非裔美国女性科幻小说的未来书写研究.齐佳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2
中国近现代女性漆艺家的艺术话语构建研究(1920-2010年).陈晶 闽江学院 2022
黄梅戏女性主义叙事及影像重构研究.李倩 安徽艺术学院 202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女性创业互动机制研究.周婕妤 厦门大学 2022
育龄女性生育决策的困境、心理影响因素及生育助推策略研究.赵翠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2
明清女性别集传播考论.唐新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22
年龄-时期-队列视角下生育和女性劳动参与研究:从就业数量到就业质量.翁宇雷 西北大学 2022
人工智能应用对中国女性就业的影响:理论、经验及政策研究.王小霞 天津财经大学 2022
中国老年家庭低消费倾向问题的研究:基于女性丧偶风险与子女购房负担的视角.王驹飞 浙江工商大学 2022
数量质量双重视角下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周颖 广东财经大学 2022
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性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研究.包莉 南京邮电大学 2022
妇幼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对农村女性生育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聂景春 陕西师范大学 2022
健康本源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积极分娩体验促进策略研究.张晶 杭州师范大学 2022
健康关口前移的女性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及保障机制研究.王丽 山东大学 2022
乡村振兴战略下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机制与赋能路径研究.吴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22
美国东南欧女性移民经济参与活动与社会融入研究(1880-1920年).杨静 重庆师范大学 2022
近代报刊女性词整理与研究.孙欣婷 济南大学 2021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小说中的物质书写研究.刘齐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
歌剧艺术女性主题阐释——红色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记忆研究.赵世兰 三亚学院 2021
社交媒体女性主义话语形态与形塑机制研究.凌绮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基于性别规范的女性劳动供给增加机制:一项实验研究.王乙杰 山东大学 2021
家庭友好政策对我国职业女性生育决策影响机理及生育支持路径研究.王国友 重庆工商大学 2021
新世纪女性写作重建总体性认识与性别认同的新趋势研究.梁盼盼 广州大学 2020
犹太女性的历史主体性重建——20世纪美国犹太女作家的文学叙事研究.陈娴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农业女性化下新时代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研究.蔡弘 安徽建筑大学 2020
十九世纪歌剧女性形象塑造及当代实践研究.李晶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新兴百美图与近代新女性形象建构研究.刘秋兰 常州工学院 2020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劳动参与激励政策分析研究:理论、实证与模拟.刘生龙 清华大学 2020
从继承到领航:家族企业女性继承人身份建构研究.梁果 浙江万里学院 2020
中国女性预防〝两癌〞风险之健康传播研究.秦美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中美大学女性校长群体比较研究.牛蒙刚 盐城师范学院 2020
性别与形象:近代中国女性犯罪研究(1912-1937).马静 西北民族大学 2019
论现代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由歧视女性走向性别平等.董美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晚清民国女性词集研究.徐燕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女性与革命:延安时期知识女性群体研究.马慧芳 延安大学 2019
中国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思潮与文献整理研究(1900-1949).杨联芬 中国人民大学 2019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中国化历程研究.马春花 中国海洋大学 2019
中庸思维对女性领导者应对角色冲突的影响及效果:基于角色理论视角的多方法研究.尹俊 北京大学 2019
生育政策调整下养育压力与女性职业发展研究:性别平等观的权变效应.徐嘉 武汉大学 2019
职业女性孕期工作重塑的作用机制——基于社会身份转变视角的动态追踪研究.吴华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职业变动的空间建构研究.蒋美华 郑州大学 2019
计划生育实践中的身体生成:基于农村女性生育行为变迁的研究.沈洁 河南师范大学 2019
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阅读研究.金琼 广州大学 2019
战时日本女性作家的中国叙事与战争思想研究.李炜 中央财经大学 2019
清代家集中的女性传记与家族文化记忆的构建研究.朱君毅 兰州财经大学 2019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研究.刘娟 北京师范大学 2019
中国现代女性异域经验与文学建构研究.刘堃 南开大学 2018
德国女性文学史论研究.张帆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日本女性作家战争记忆、战争责任与历史认知研究(1931-1995).李晓霞 大连交通大学 2018
北非女性文学:杰巴尔笔下的“间隙”与身份建构研究.吴丹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新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女性传承人研究.赵欢 石河子大学 2018
明清古典文学中女性服饰与社会风尚研究.尹志红 武汉纺织大学 2018
明清女性画家群体研究.洪胜利 安徽大学 2018
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研究.苏华山 南京财经大学 2018
减贫的女性赋权模式及其推进路径研究.陈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8
近代中医药期刊视角下的民国女性身体观念的嬗变研究.朱凌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8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城市职业女性体力活动促进研究.肖全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美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共同体意识研究.赵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
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孕期职业女性体育健康促进研究.孟祥新 临沂大学 2018
女性装扮对性侵犯社会认知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黄喜珊 华南师范大学 2018
体育锻炼与女性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关系——来自ERP的研究.谭晓缨 上海体育学院 2018
现代英国女性小说家文学地图及其殖民思想研究.沈洁玉 合肥师范学院 2018
中国近代女性游记文献整理与研究.王凤仙 济南大学 2017
中国最早女性译者研究.王晓莺 华南师范大学 2017
中国女性词之批评史论.习婷 中南大学 2017
清末和民国时期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早期电影.徐雅宁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建国以来版画中的女性形象变迁研究.左国华 黄冈师范学院 2017
战争与性别:抗战时期内迁西南大后方女性研究.王微 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1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研究.翟晶 首都师范大学 2017
明清女性戏曲史研究.王馨蔓 太原理工大学 2017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空间诗学.张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美国来华传教士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建构研究.李秀梅 江苏科技大学 2017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的生育代价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研究.甘春华 广东金融学院 2017
女性与家具:性别视野下《红楼梦》中的家具研究.申明倩 江苏理工学院 2017
人类文化学视野下伊吾木卡姆女性鼓手文化阐释.牛欢 新疆师范大学 2017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女性就业和工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与政策研究.郑妍妍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就业流动的个体化选择及社会支持研究.严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全面“二孩”下女性职业生命周期移动及公共政策取向研究.王玥 辽宁大学 2017
土司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女性精英的危机应对与家国情愫.赵秀丽 三峡大学 2017
性别和权力理论在女性感染HPV风险研究中的应用及实证.周雯娟 中南大学 2017
在中西汇流中的抉择与失误——中国女性主义批判.肖丽华 宁波大学 2016
中国女性绘画形象图像史研究.李新生 河南师范大学 2016
晚清民国女性报刊对国民性别观的现代性启蒙研究.温彩云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福柯身体观及其在女性主义视域内的展开.周冏 上海财经大学 2016
身份构建与女性生存:加拿大当代女作家研究.付筱娜 辽宁大学 2016
西部农村女性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选择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陕西的实证.秦秋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留守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文化逻辑研究.连芙蓉 兰州大学 2016
文化转型期女性民俗与女性文化形象构建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毛海莹 宁波大学 2016
职业女性工作时间匹配与幸福体验的双路径模型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饶敏 暨南大学 2015
职业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女性学研究.李静雅 集美大学 2015
服务业变迁中女性劳动者的身份认同研究.苏熠慧 上海财经大学 2015
中国农村女性创业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的双重视角.童梅 西安交通大学 2015
美国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研究.孙文恺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文化研究视角下中国互联网女性形象研究.荀洁 盐城师范学院 2015
运用参与性方法评估农村妇女性健康状况及以“PLA”为核心的分层干预研究.才运江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15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的时空叙事研究.于杰 潍坊学院 2015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在中国接受史(1949-2014).姚晓鸣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2015
19世纪中期美国女性作家的伦理探索及其当下意义.崔娃 吉林大学 2015
中国历代女性琴人史料考订与研究.戴微 上海音乐学院 2015
性别审视: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的女性主义视角考察.范银花 扬州大学 2015
20世纪美国女性单亲家庭福利政策研究.吕洪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家族企业女性接班人的社会资本特征及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李成彦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女性文化特征转变研究.乔玉红 天津师范大学 2014
当代西方左翼女性主义正义理论研究.鹿锦秋 山东理工大学 2014
女性劳动参与、生育行为选择与人口红利.顾和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戏剧家的艺术创作与身份认同研究.黄坚 长沙理工大学 2014
声音的权威:美国黑人女性小说叙述策略研究.方小莉 四川大学 2014
中国当代女性电影发展研究(1978-2013).刘敬 闽江学院 2014
心理辅导对女性戒毒及防复吸应用模式与效果评估的研究.姜峰 山西医科大学 2014
区域文化视角下清及近代长三角地区女性文学研究.段继红 上海电机学院 2014
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正义----以南希.弗雷泽的性别正义观为例的研究.秦美珠 华东理工大学 2014
高校女性青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研究.周萍 江南大学 2014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明清女性文人研究.李澜澜 西南科技大学 2014
农村女性传统手工艺市场化开发的限制与策略研究.朱利峰 中华女子学院 2014
性别视野下的汉族女性服饰文化研究.吴聪 中原工学院 2014
女性形象在中国近现代油画中的历史流变研究.谭永石 广西艺术学院 2014
敦煌文献中的女性角色研究.邵文实 东南大学 2013
比较视域下的东亚近代“女性”话语建构.何玮 华东理工大学 2013
民国回族报刊视阈下的回族女性发展问题研究.刘莉 宁夏大学 2013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心理实证研究.谭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2013
后结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主体性分析:以生活史研究为依托.柯晓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文本建构与家内秩序:明代女性碑传文研究.王雪萍 黑龙江大学 2013
女性民俗学的“情境化”研究实践——以鲁东南地区乡村女性交往习俗为中心.王均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娱乐休闲行业外来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基于浙江省10城市的调查.袁红清 宁波大学 2013
后现代女性主义书写理论研究.张玫玫 吉林大学 2013
爱尔兰问题与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王苹 南京审计学院 2013
犹太女性文化身份的自我书写与重构:美国犹太女作家研究.郑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朱迪斯·巴特勒与女性主义伦理批评.王楠 北京师范大学 2013
身体理论视阈下性别隔离行业职业女性社会地位获得的阻隔机制研究.李叔君 浙江农林大学 2013
羌族女性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杨俊 西南科技大学 2013
明清女性戏曲创作与理论批评.刘奇玉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女性主义法学社会性别论探究---以"流派嬗变"为主线.曹智 广州大学 2013
女性主义音乐批评与中国实践.宋方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英译宋词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黄立 西南民族大学 2012
大理院婚姻继承司法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以民初女性权利变化为中心.王坤 广东商学院 2012
住宿餐饮业女性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工作满意度研究.沈涵 复旦大学 2012
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竞争力构建研究.国晓丽 中华女子学院 2012
中国女性期刊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吴敏娟 浙江万里学院 2012
新中国女性作曲家创作研究.杨秋仪 襄樊学院 2012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张妮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2
技术与性别:女性主义技术哲学研究.易显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2
新中国文艺作品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信仰表达.裴亚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政治、法律与社会习俗之间的博弈——近代中国女性财产继承权演变研究.温慧辉 中国计量学院 2012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与社会认同研究.刘霞 青岛农业大学 2012
巴特勒和西苏理论比较研究:以身体、语言、女性性为中心.郭乙瑶 北京师范大学 2012
战争文学与女性意识——美国一战女作家的战争文学创作研究.李公昭 杭州师范大学 2012
日本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表达与价值取向.肖霞 山东大学 2012
20世纪英美女性城市小说中的现代性叙事.尹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2
20世纪印度女性文学中的宗教与政治.王春景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后民权运动时期美国少数族裔女性小说中的记忆研究.蒋欣欣 湘潭大学 2012
经学背景下的明清女性观与女性写作研究.黄晓丹 江南大学 2012
女性人才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成长研究.李燕萍 武汉大学 2011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性别歧视与女性毒品违法犯罪的关系研究——以云南为例.蒋凌月 云南警官学院 2011
特定历史文化场域中的精神诉求——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王璐 吉林大学 2011
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理论研究.章梅芳 北京科技大学 2011
后现代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法律性别问题研究——以我国法律体系为文本的分析.马姝 华东政法大学 2011
女性文章与明清社会.唐新梅 四川大学 2011
基于专业学术团体的协作组网络体系对促进女性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研究.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 2011
性别与教育再生产—广西农村女性社会流动的教育因素研究.蒋文宁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高校知识女性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演进中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金风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1
近代中国报刊媒体世界的女性身体建构.李从娜 华东交通大学 2011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社会网络研究——以北京地区家政服务员为例.李春霞 北京大学 2011
达菲诗歌女性主义研究.周洁 山东财政学院 2011
波伏娃与张爱玲之比较研究——基于女性观的视角.张向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1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下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吴丽 济南大学 2011
不同的声音:网络虚拟社区中国女性的情感话题传播研究.李晓梅 山东科技大学 2011
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苏琼 厦门大学 2011
新中国工笔画中女性形象研究(1949——2010).王鹏 北京师范大学 2011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性文学的文化研究.王东 长春师范学院 2011
近30年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专题研究.严英秀 甘肃联合大学 2011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女性问题叙事研究——以同期性别文化思潮和运动史实为参照.张文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11
女性就业权的平等保护.郭延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女性主义世界秩序理论研究.苏云婷 大连交通大学 2010
妇女解放与民国女性的社会生活——以妾为中心的考察.余华林 首都师范大学 2010
和谐社会建设中特殊女性群体----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研究.沈文捷 南京财经大学 2010
中国女性的财产权研究—女性主义法学视角.廖艳嫔 中山大学 2010
图像时代的女性镜像研究.蒋建梅 南京财经大学 2010
明清江南女性文化与文学.赵厚均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效率、平等与女性教育机会研究——女性主义视角探析.敬少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市场经济转型对中国农村女性贫困的影响和作用.王爱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0
网络意识对女性网民行为的影响研究.蒋美华 郑州大学 2010
进化论对二十世纪之交美国女性小说的影响研究.潘志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0
后现代语境下的主流与边缘——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王宗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20世纪以来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研究.潘建 湖南商学院 2010
朱迪斯巴特勒女性主义思想研究.都岚岚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伊迪斯·华顿小说研究:女性主义和反女性主义视角.程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美国女性诗歌研究.顾晓辉 徐州师范大学 2010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服饰文化比较与研究.陶辉 武汉科技学院 2010
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作品的引语体系及功能研究.刘娟 北京师范大学 2010
东南亚女性政治参与研究.范若兰 中山大学 2010
中国清代女性诗史.李雷 北京工业大学 2010
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研究.王宇 厦门大学 2010
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确立.潘华凌 宜春学院 2010
现代中国女性话语的乌托邦研究.刘钊 长春师范学院 2010
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像、建构与文学叙述.程亚丽 重庆师范大学 2010
社会性别意识与新世纪女性写作的转型.张莉 天津师范大学 2010
民初(1912-1919)小说界女性作者群体的生成研究——以报刊业文化生态为视野.薛海燕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及发展对策研究.佟新 北京大学 2010
民初女性权利变化研究——以大理院婚姻、继承判解为中心.徐静莉 广东商学院 2009
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实践研究.吴琳 中南大学 2009
职场性别冲突与女性职业隔离机制研究.聂春雷 东南大学 2009
新时期主要文学期刊的女性小说研究.高玉秋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王纯菲 辽宁大学 2009
女性创业的决策过程与企业成长特征研究.王飞绒 浙江工业大学 2009
困境与突围——文学产业化语境下的当代德语女性写作研究.何宁 北京语言大学 2009
西班牙当代女性成长小说.王军 北京大学 2009
当代台湾地区政治发展与女性参政研究.林小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唐代女性与宗教.焦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以秋红吟社为中心的清中期女性交游研究.刘舒曼 南京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