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经济 >

关于劳动力与劳动力流动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劳动力*劳动力流动"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樊士德(8篇),陆铭(7篇),樊士德(6篇),侯明利(6篇),纪韶(5篇),陈利锋(5篇),史清华(4篇),丁一(4篇),刘伟江(4篇),韩佳丽(4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15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15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1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11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10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10篇),南京大学经济学院(10篇),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9篇),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篇),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9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统计与决策》(17篇),《经济研究》(17篇),《管理世界》(15篇),《中国人口科学》(15篇),《经济问题探索》(15篇),《西北人口》(13篇),《农村经济》(12篇),《财经科学》(12篇),《经济问题》(11篇),《商业研究》(11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樊士德 南京审计大学
论文成果:
中国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贫困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2021
中国劳动力流动对家庭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效应研究——基于面板Logit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2020
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户福利的多维度考察:基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 2020
农村劳动力流动、务工收入与家庭贫困——基于东部欠发达县域878户农户的实证研究 2019
劳动力流动、家庭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8
城市化、市场化与劳动收入占比演变——兼论劳动收入占比“U型”演变规律的成因 2017
中国农村家庭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2016
劳动力外流对中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的视角 2016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与政策研究”(编号:18BJL124)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办师﹝2017﹞5号)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办师〔2017〕5号)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苏教办师[2017]5号)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经济学专业TMPP教学团队”的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福利效应研究”(16YJA790012)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效应研究”(编号:2014SJD149)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城市便利性、城市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收入:理论、实证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政策究”(16YJC79013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8BJL124)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便利性人口迁移过程中劳动力收入演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6KJB580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福利效应研究”(编号:16YJA790012)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福利效应研究”(编号:No.658)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编号:2014ZDIXM016)
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项目“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与政策研究”(编号:BRA2017460)
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编号:2014ZDIXM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福利效应研究”(编号:16YJA7900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与政策研究”(18BJL124)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2014年度长三角改革发展研究课题“长三角流动人口政策评估及其比较研究”(编号:CELAP2014-YZD-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与政策研究”(18BJL124)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2014ZDIXM016)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2.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
论文成果:
求解中国农业困局:国际视野中的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竞争力 2021
集聚与服务业发展——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的视角 2020
发展与平衡的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2019
跨越世纪的城市人力资本足迹——历史遗产、政策冲击和劳动力流动 2019
教育、城市与大国发展——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区域战略 2016
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 2015
中国经济的欧洲化——统一货币区、央地关系和地方政府债务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动因、效应和对策研究:中国的视角”(13JJD790004)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我国人力资本投入研究”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和人口福利基金会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容性的城市发展:人口规模、人力资本外部性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7127305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小城镇的转型发展与治理研究”(7183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数据视野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与有效治理”(72073094)的阶段性成果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834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CZH1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804132;71273289;7183400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8G030027)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小城镇的转型发展与治理研究”(71834005)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3NDJC085YB)的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015)和重点项目(12AZD04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根本途径和政策选择研究”(13&ZD015)的阶段性成果
3. 樊士德 南京审计学院
论文成果: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刚性与产业区际转移——基于核心—边缘模型拓展的数值模拟和经验研究 2015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建构 2014
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劳动力流动的微观经济政策范式探究 2014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 2014
中国外流劳动力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调研的经验分析 2014
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吗——基于区域递归视角的经验验证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与面上资助项目(2012T50477、2011M50088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11CJY015)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ZDIXM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1CJY015)
2011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KT18)
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新产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研究”(批准号14ZDA023)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YSXKKT18)阶段性成果
2011年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2T5047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M500881)
2013年度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新产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江苏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新产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人才发展)重点课题“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不同层次人才异质性分解的视角”(批准号15SRA-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批准号2014ZDIXM016)
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新产业革命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更高层次协调发展研究”(10EYB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CJY015)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的阶段性成果
4. 侯明利 河南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互动关系测度——基于内生PVAR模型的验证 2020
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关联特点、影响因素及破解路径 2013
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协调研究 2013
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内在机理研究 2013
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 2013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的学理探究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研究》(11CJL0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研究”(11CJL02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JL026)
国家社科基金《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研究》(11CJL0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L0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土地流转的互动发展研究”(15BJY087)
5. 纪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论文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制度、政策演进和创新 2019
基于北京案例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 2014
城市群农村劳动力净迁移率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影响因素研究——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的分析 2013
“二阶段”框架下农村劳动力流向多元化的微观机制研究 2013
中国省际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演变及经济合理性研究:1995-2010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JL020)
国务院地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全国招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9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六普数据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六普数据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51)
6. 陈利锋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论文成果:
劳动力流动、结构转型与货币政策:一个模拟分析 2017
劳动力流动模式、宏观经济波动与社会福利——基于包含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NK-DSGE模型 2017
部门冲击、劳动力流动与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基于NK-DSGE的模拟分析 2017
异质性技能、岗位匹配与就业动态 2016
异质性雇佣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失业的持续性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ZDC012)的资助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视角”(项目编号:GD14XYJ02)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4XYJ0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视角(GD14XYJ02)》的阶段性成果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劳动力,劳动力流动"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23项,其中2011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3项,2021年立项2项,2018年立项2项,2013年立项2项,2012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2019年立项1项,2017年立项1项,2015年立项1项,2010年立项1项,2008年立项1项,2007年立项1项,1996年立项1项,1992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1项属于一般项目,9项属于青年项目,3项属于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劳动力流动与集聚的虚拟化问题研究.王楚红 阳光学院 2022
劳动力流动视角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乔雪 中国人民大学 2021
劳动力流动视角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史清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研究.杨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19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与政策研究.樊士德 南京审计大学 2018
海峡两岸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与劳动权益保障研究.席恒 西北大学 2018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东盟国家间劳动力流动法律制度研究.李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农户分化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土地流转的互动发展研究.侯明利 河南师范大学 2015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态变化与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刘新争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低碳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刘望辉 湖北经济学院 2013
加工贸易、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距对收入差距影响的机制研究 .王怀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2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高文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012
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集聚的机制及演变趋势研究.余吉祥 安徽科技学院 2011
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集聚的机制及演变趋势研究.余吉祥 安徽科技学院 2011
后人口红利时代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孙晓芳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11
转型时期政策调整、农户就业与劳动力流动跟踪调查研究.王春超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010
产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工返乡现象研究.汪玉奇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009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土地制度改革研究.邵夏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009
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内陆山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增长效应研究.张鹏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2009
移民视角下的劳动力流动研究.谢桂华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008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张永丽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007
东西部地区资金、劳动力流动、技术扩散及其影响.杨云彦 中南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1996
国际劳动力流动与商品、资本流动.佟家栋 天津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 1992
与"劳动力,劳动力流动"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17项,其中2012年立项4项,2010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3项,2020年立项1项,2019年立项1项,2018年立项1项,2017年立项1项,2016年立项1项,2014年立项1项,2011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3项属于青年项目,4项属于规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减贫的作用研究.伍骏骞 西南财经大学 2020
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居住证制度背景的研究.钱雪亚 浙江大学 2019
劳动力流动视角下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研究.何鑫 湖南文理学院 2018
农村劳动力流动、生产要素重配与农业供给反应机制研究.朱丽莉 金陵科技学院 2017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福利效应研究.樊士德 南京审计学院 2016
土地供应的经济学研究:城市发展、产业迁移与劳动力流动.陈沁 复旦大学 2014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刘雅南 厦门大学 2012
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城乡家庭时间要素配置研究-基于职业异质的视角.胡军辉 浙江财经学院 2012
劳动力流动与农民工市场一体化研究.李晓峰 中国农业大学 2012
劳动力流动重构教育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张利萍 山西大学 201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模型与实证研究.阳义南 中山大学 2011
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谢长青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0
劳动力流动、财政外部性和收入再分配政策研究.董理 上海金融学院 2010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动与家庭养老模式变革--来自中部省份农村地区的研究.陈华帅 湘潭大学 2010
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敖荣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创造机制——基于湖北、广东两地农民工调查的研究.王春超 暨南大学 2009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与中宏观效应研究——基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视角的考察.樊士德 南京审计学院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