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关于大学生与心理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大学生*心理"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张大均(17篇),叶宝娟(12篇),王良玉(9篇),潘秀刚(6篇),辛自强(6篇),樊富珉(6篇),杨强(6篇),张继玉(5篇),毛志雄(5篇),梅萍(5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3篇),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8篇),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6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15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4篇),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4篇),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4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2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12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12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教育与职业》(290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44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28篇),《黑龙江高教研究》(127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15篇),《思想教育研究》(72篇),《思想理论教育》(66篇),《教育理论与实践》(66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63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62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张大均 西南大学
论文成果:
重复性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2021
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与正性负性情绪的外显和内隐相关 2019
大学生心理素质全国常模的建立 2019
婴儿与成人同面孔多表情图库的初步建立 2019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新生抑郁情绪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18
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对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 2018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基于双因子模型 2018
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17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大学生及其心理素质中的有效性研究 2016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来自心理学的研究 2016
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知觉偏向 2016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关系的meta分析 2016
自我复杂性的压力缓冲效应:基于日常烦心事和重大生活事件的探讨 2015
压力、自我复杂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六个月的追踪 2015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 2014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 2014
大学生情绪应对策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华东交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654102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0JHQ003)
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启动科研项目(BS2020L004)
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10JHQ003),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0774)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151BAB2150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TY020)的资助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课题(2017qh5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港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追踪及对比研究”(16CSH049),项目负责人:迟新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10JHQ003),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190003)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XLX045)
贵州省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黔学位合字ZDXK[2015]号)
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LJ2020018)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0-GJ-051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CJY036)
贵州省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黔学位合字ZDXK[2015]号)的建设成果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流动语境下安徽农村大学生就业去向研究”(AHSK11-12D93),项目负责人:程家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10JHQ003),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课题“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的情绪敏感性特点”(2017qh52),项目负责人:张娟
安徽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积极心理干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新方向”(SK2016JD05),项目负责人:王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28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ZH105)
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项目(黔科全平台人才[2017]5726-16)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青年项目(GJJ150317)
2. 叶宝娟 江西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父母支持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心理资本和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作用 2021
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0
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和自杀意念的关系: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和受欺负的调节作用 2019
正念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尊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2018
压力知觉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18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18
压力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2018
心理资本对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2017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职业生涯探索与职业成熟度的中介作用 2017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同伴支持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 2017
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2015
感恩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项目(XL1519)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50369)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课题的资助
江西省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项目(2016RC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190029)
江西省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项目(2013RC18)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工作研究课题(ZJ172201)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2016KY29)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8ZD010、19YB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909)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15JY08)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2013KY08)
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压力知觉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研究”(JD17078)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SDJG1818、JXSDJG18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BSH071)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JY09)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5-053)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14JY3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均等化视角下的省级义务教育政策绩效评估研究”(DFA130249)
江西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3ZD3L011)
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资助计划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1550、JD170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16,3136023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13YJC190029)
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13ZD3L011)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8ZD01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17078)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8JY09、17JY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0909,31360237)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JS2019095)
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度第二批青年成长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7XXL04)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155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IA170213)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5031,YG2015032,YG20150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0535)
3. 王良玉 汕头市中心医院
论文成果: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人格的视角 2020
文化潮流与社会转型:影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及现实策略 2020
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20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再思考:访谈证据 2017
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的地区差异比较研究 2017
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学生的认知与评价 2017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思考:访谈证据 2017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元分析 2016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项目“《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JJDXLX004
4. 潘秀刚 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成果: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0
大学生体育规范行为意向量表编制及应用 2020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政策态度的测量研究 2019
大学生体育社团参与现状及其影响作用研究 2015
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扎根理论:基于阳光体育的质性研究 2015
锻炼动机量表(MPAM-R)简化版的构建和信效度分析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TY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TY036)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SGH1224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P00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类自由探索与自主创新项目(sk20120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BTY001)
5. 辛自强 中央财经大学
论文成果:
群体决策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在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中的应用 2020
当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变迁趋势 2020
公正世界信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解释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2019
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8~2015 2018
计算难度和知识背景对消费者百分数基数忽略的影响 2015
温暖环境的人更信任吗?温度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身份及其表征对信任的影响”(14JJD190006)
中华女子学院校级重大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研究”(CBA120105)
中央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的资助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CDA141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5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心理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AZD057)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0-0869)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D057)“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心理建设研究”
6. 樊富珉 清华大学
论文成果:
中国团体心理治疗发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7
舞动团体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 2015
Kaufman领域创造力量表中文版的验证及初步应用 2015
心理潜能训练课程在拔尖学生培养中的效果初探:来自量化和质性的证据 2014
叙事心理治疗及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2014
亚隆模式团体中“替罪羊”现象解析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金
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及促进技术研究(SCW2015-17)
基金项目:人际和谐心理健康促进技术研究(D151100002315002)
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金(DX-023)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54项,其中2009年立项7项,2014年立项6项,2007年立项5项,2012年立项4项,2008年立项4项,2020年立项3项,2018年立项3项,2021年立项2项,2019年立项2项,2017年立项2项,2013年立项2项,2006年立项2项,2005年立项2项,1992年立项2项,2016年立项1项,2015年立项1项,2010年立项1项,2004年立项1项,2003年立项1项,2002年立项1项,2001年立项1项,2000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8项属于一般项目,16项属于青年项目,4项属于西部项目,2项属于重点项目,2项属于教育部重点,1项属于一般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家校协同模式研究.蔡丽丽 武昌理工学院 2021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网络群体认同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靳宇倡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的社会心理研究.张冬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策略研究.倪建均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公共卫生危机下大学生心理干预的体能响应机制研究.张剑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警与干预研究.王菲菲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心理机制及内化策略研究.陈京军 湖南科技大学 2019
大学生自杀意念向自杀行为转变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薛朝霞 山西医科大学 2018
交往交流交融对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董莉 新疆师范大学 2018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和途径研究.苏昊 石河子大学 2018
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李彤彤 天津师范大学 2017
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动态测评与促进研究.陈永涌 青海师范大学 2017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社交对大学生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田录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大学生乐观情绪建构与抗逆力提升研究.桑志芹 南京大学 2015
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不当使用及其心理需要缺陷机制研究.刘翔平 北京师范大学 2014
当代大学生心态变化特点与心理疏导模式创新研究.梅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多层次培育路径研究.朱婷婷 南京医科大学 2014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迪丽娜尔·阿不力孜 新疆农业大学 2014
回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构建研究.汤波 宁夏医科大学 2014
大学生抑郁症的易感性:社会心理因素与基因多态性的共同作用.胡义秋 湖南农业大学 20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张育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病理心理研究.卢宁 深圳大学 2013
当前大学生对宗教的关注度及心理取向研究 .邢国忠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研究.黄四林 中央财经大学 2012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研究.黄四林 中央财经大学 2012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机制构建问题研究.李雪章 云南民族大学马列部 2012
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市民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王伯超 佛山大学 2010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蒋京川 南京师范大学 2009
推进大学生创业力心理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车丽萍 上海理工大学 2009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蒋京川 南京师范大学 2009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实证研究.许海元 河北经贸大学 2009
推进大学生创业力心理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车丽萍 上海理工大学 2009
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009
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实证研究.许海元 河北经贸大学 2009
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有效性研究.孙颖 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 2008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何慧星 石河子大学 2008
职业专长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心理学研究.胡谊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008
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刘春雷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应激-应对-心理和谐模型建构及干预策略研究.李欢欢 中山大学 2007
大学生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罗晓路 北京师范大学 2007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杨金江 云南农业大学 2007
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心理健康培养现状与促进的对策研究--以苗族、布衣族等为例.王洪礼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7
大学生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罗晓路 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心理研究.张庆宗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
高校健康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冯永丽 南开大学体育部 2006
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基础阶段跟踪研究.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 2005
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姚本先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5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防御机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陈中永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2004
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探索生命意义的压力应对作用.李虹 清华大学 2003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承受力的现状及教育疏导机制的研究.车文博 吉林大学 2002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研究.赵崇莲 广东商学院 2001
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文化认同与人格建构.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0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教育对策研究.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 1992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胡启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 1992
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72项,其中2021年立项11项,2022年立项10项,2015年立项7项,2010年立项7项,2020年立项6项,2012年立项6项,2011年立项5项,2009年立项5项,2019年立项4项,2017年立项4项,2013年立项3项,2014年立项2项,2018年立项1项,2016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9项属于青年项目,17项属于规划项目,6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社会心理视域下大学生中国民族音乐偏好的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刘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基于家庭治疗理论的家庭处境不利大学生心理干预与教育策略研究.戴吉 湖南工商大学 2022
基于24小时活动行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模式构建研究.黄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22
智媒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生成机制及培育路径研究.王文娟 湖州师范学院 202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谢诗思 华南师范大学 202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量表开发与应用研究.施秀梅 重庆工商大学 2022
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机制研究.何泰伯 渭南师范学院 2022
社会支持视域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协同防控支持系统构建研究.乔云莉 武汉理工大学 2022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心理健康的追踪及干预研究.赵冬梅 中南民族大学 2022
基于校园行为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研究.林佳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022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测及运动干预的理路研究.薛海红 西安工程大学 2021
基于皮质醇昼夜节律变化的心理健康素养干预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影响的研究.张诗晨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新时代广东大学生心理现状及与5-HTR1A基因-1019C/G多态性关联研究.潘伟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机制研究.黄云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2021
过渡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适应的促进:基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干预研究.陈蒲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1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石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1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群体心理与网络思政教育研究.孟玲 厦门理工学院 2021
认同心理视域下陕西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周瑾昱 西安医学院 2021
高校党建活动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作用研究.冯婧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表达性艺术治疗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蒋惠君 中国美术学院 2021
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机制研究.赵小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机制研究.张灵 绍兴文理学院 2020
新时代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心理机制及教育研究.李瑞瑞 安徽大学 2020
态度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教育研究.张季屏 宁波大学 2020
健康中国背景下“阳光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王搏 文华学院 2020
自我肯定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许琼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童年期父母缺位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科学干预机制研究.叶海燕 西南大学 2020
网络非正义信息对大学生社会正义感影响的心理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李志专 阜阳师范学院 2019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网络暴力的心理机制及干预模式研究.詹鋆 福建农林大学 2019
聋人大学生公平感的心理机制研究.杜雪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生命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薛春艳 武汉科技大学 2019
心理治疗取向的学校艺术活动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体系研究.方涛 长沙师范学院 2018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及其推进策略的研究.裴学进 浙江理工大学 2017
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轨迹及干预研究.袁红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大学生常规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张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数据库及移动互联体系研究.刘萍 丽水学院 2017
基于藏族性文化与藏族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教育对策研究.陈君程 西南民族大学 2016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求助的研究.郝志红 天津医科大学 2015
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机制研究.杨帅 重庆邮电大学 2015
大陆与台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心理及行为研究.胡冰 华侨大学 2015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邱致燕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
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心理疏导价值干预研究.于钦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研究.梁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5
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偏好与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刘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基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欧旭理 中南大学 2014
应对方式与情绪适应关系视域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模型构建研究.郭冬梅 烟台大学 20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维整合型视域及其建构策略研究.裴学进 浙江理工大学 2013
苏美意识形态心理战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以勃列日涅夫时期大学生思想为例.凌霞 北京联合大学 2013
大学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变化对心理健康和学习动机的影响.程刚 贵州师范大学 2013
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赵跃先 山西师范大学 2012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宋宝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培养路径与建构策略研究.陈毕晟 浙江理工大学 2012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胡凯 中南大学 2012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及其对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张凡迪 沈阳大学 2012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TMSC心理干预模式研究.田守花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12
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内隐心理原因及对策探析.连淑芳 上海政法学院 2011
积极心理取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朱翠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1
大学生生涯发展受阻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傅安国 海南大学 2011
心理训练和体育锻炼联合干预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颜军 扬州大学 2011
大学生求职意愿缺失的心理机制及预警体系.汪玲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多元文化情境下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心理反应(以大学生为例).陈侠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标准化体系研究.王晓刚 浙江工商大学 2010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姜巧玲 长沙学院 2010
中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测量、现状、作用及开发研究:比较分析与追踪调查.柯江林 北京师范大学 2010
心理拓展训练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陈海波 江南大学 2010
民族院校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心理形成机制及政策建议.王磊 中南民族大学 2010
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武汉地区为例.邓晓红 湖北大学 2010
大学生心理求助的预测因素研究与干预实验.郝志红 天津医科大学 2009
大学生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协同开发研究.陈建安 武汉大学 200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生物-心理-社会机制及特色校本课程俱乐部干预研究.胡耿丹 广州体育学院 2009
大学生盗窃犯罪心理问题研究.李秀云 中国政法大学 2009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视角.姚月红 浙江工商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