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关于大学生与就业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大学生*就业"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蒋承(18篇),武毅英(8篇),高岳涵(8篇),范皑皑(7篇),马廷奇(7篇),丁小浩(7篇),钟云华(7篇),杨钋(6篇),叶宝娟(6篇),程玮(5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33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17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14篇),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13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11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1篇),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10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9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8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8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教育与职业》(410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43篇),《黑龙江高教研究》(124篇),《中国高校科技》(70篇),《江苏高教》(62篇),《人民论坛》(61篇),《中国教育学刊》(60篇),《中国高等教育》(53篇),《高教探索》(53篇),《教育发展研究》(47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蒋承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专业匹配对高校毕业生工资起薪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研究 2021
拼证能否提薪?——通用型证书的收入效应和信号发送机制研究 2020
社会资本与基层就业大学生的个人收入——基于“拜年网”的实证研究 2020
高考录取方式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基于北京市高校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2019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趋势分析:2003—2017 2018
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区分社会资本存量与使用量的实证分析 2018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北京大学学生的调查 2018
高校学生社会性参与对就业起薪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2018
如何才能“用得上、留得住”——对基层就业大学生工作状态的定量研究 2017
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认知失调现象研究 2017
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培养吗——基于本科四年发展数据的动态分析 2017
对基层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016
户籍差异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经验研究 2016
大学生就业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 2016
政策感知与大学生基层就业——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视角 2015
我国林业人才供给不足原因探析——从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视角 2015
大学生就业预期匹配程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2014
基层就业期望与落实情况对比研究——以北京市大学生为例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71573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71573008)的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71573008)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双调整研究》(项目编号:12JGC089)的成果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71573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资助项目(x1420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双调整研究”(编号:12JGC0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课题号:71573008)。课题主持人:蒋承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机制研究”(CDA12065)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DA120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研究”(项目编号:71473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71573008)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北京市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机制研究”(CDA12065)
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策略研究”(GJK20170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新常态下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研究”(16JJD880005)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创新能力国际比较研究”(AIA120003)部分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008)
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
2. 武毅英 厦门大学
论文成果:
两岸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分析——基于福建省和台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 2017
高校毕业生就业性别差异的叙事分析 2017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精英情结与社会排斥——一个典型的个案研究 2015
改造工作论视域下的大学生“低层次就业” 2014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再审视——基于对某省两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 2014
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 2013
现行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 2013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项目批准号为:BIA11006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BIA11006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11JJD880026)
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大学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BIA11006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妇女、性别学课程和学科建设”(1300—ZK1002)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项目批准号:11JJD880026)
厦门大学妇女研究基地繁荣社科计划课题“两岸大学生就业流动与阶层分化的性别差异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11JJD88002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机理研究,课题批准号(BIA150401)
3. 高岳涵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论文成果:
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兼谈就业优先政策 2019
西北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教育投入与就业意愿实证研究 2018
甘肃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力资本投入情况调研 2017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2017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化研究 2016
国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2015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2015
甘青两所高校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现状调查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甘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地点预期研究”(2017-GMC-037)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14LZUJBWZD004)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15JZD043)阶段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15JZD043)阶段成果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期西北地区民族问题研究”(15LZUJBWZD005)
2015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会转型期西北地区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号:15LZUJBWZD005)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甘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地点预期研究”(项目编号:2017-GMC-03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15JZD04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JZD043)
4. 范皑皑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职业成熟度、职业准备与职业选择:大学三年级学生发展的主题词 2015
大学生的职业准备策略——基于北京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5
大学生就业预期匹配程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2014
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与就业选择 2014
文凭膨胀: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与选择 2013
谁的文凭贬值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 2013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103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007)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学历人才集聚地区过度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1103007);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项目编号:71103008)的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项目编号:71103008)和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学历人才集聚地区过度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1103007)的阶段性成果
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9QZD058)的部分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9&ZD058)
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DA10112)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DA1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00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9&ZD058)的部分成果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DA12065)
5. 马廷奇 武汉理工大学
论文成果:
大学本科教育的适应与超越——兼论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 2017
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生就业体制变革 2015
大学生就业援助: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 2014
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 2014
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 2013
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创新 2013
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BGL040)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体系研究”(10BGL040)的部分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0BGL040)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体系研究”(10BGL040)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2-Ib-056)
国家社科基金(10BGL04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体系研究”(10BGL040)
6. 丁小浩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大学生实习参与方式与就业关系研究 2018
“双习”投入对高校毕业生起薪的影响研究 2018
大学生“双习”时间投入配置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2017
大学生自主创业及高校实践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7
大学生实习失度与就业满意度分析 2017
谁的文凭贬值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视角下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 2013
预期收入、风险与教育选择——来自北京六所高校的经验证据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93005)的部分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103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大学生就业——基于理论和经验的研究”(10YJCZH083)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生实习失度性研究”(项目号:71473005)
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9QZD058)的部分成果
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DA101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630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与特征分析”(71073004/G0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生实习失度性研究”(71473005)的部分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生实习失度性研究”(71473005)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65项,其中2011年立项13项,2012年立项8项,2010年立项7项,2009年立项5项,2008年立项5项,2013年立项4项,2017年立项3项,2014年立项3项,2007年立项3项,2022年立项2项,2021年立项2项,2020年立项2项,2018年立项2项,2016年立项2项,2015年立项2项,2005年立项1项,2003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8项属于一般项目,19项属于青年项目,10项属于西部项目,5项属于重点项目,2项属于教育部重点,1项属于一般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互嵌与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发展研究.徐姗姗 中央民族大学 202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景气监测与高校就业促进工作绩效评估研究.邓峰 北京理工大学 2022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校表现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杨中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2021
数字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机制研究.黄兆信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精准脱贫后家庭大学生就业干预机制跟踪研究.王丹 吉林师范大学 2020
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路径研究.李雨晴 广东金融学院 2020
招聘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不平等研究.刘浩 南开大学 2018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和提升路径研究.王慧 福建江夏学院 2018
我国革命老区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质量异质性测度与精准脱贫防返贫研究.季俊杰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互联网经济下大学生就业的职业选择研究.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 2017
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双重驱动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风险研究.高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7
大众创业背景下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机理研究.谭建伟 重庆理工大学 2016
“就业困境”对中国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高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阶层壁垒视角下新生代大学生就业公平与公共政策促进研究.谢宝国 武汉理工大学 2015
法治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协同联动研究.吴成国 重庆交通大学 2015
人口转变视角下教育结构失衡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苗国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2014
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927—1937).谭玉秀 吉林师范大学 201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王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4
少数民族文化转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江承凤 塔里木大学 2013
阶层固化趋势下农村户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吴克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研究.王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差异及其政策干预.揭爱花 浙江大学 2013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马永霞 北京理工大学 2012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对成功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个体与群体层面的影响.刘艳 武汉大学 2012
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方略研究.岳德军 山东财经大学 2012
青海省高校藏族大学生就业取向和价值观研究.张凯 青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教研室 2012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马永霞 北京理工大学 2012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对成功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个体与群体层面的影响.刘艳 武汉大学 2012
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方略研究.岳德军 山东财经大学 2012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实证调查与对策研究 .周伟 四川大学 2012
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测评研究.周德禄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所 2011
“逆城市化”现象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补偿教育机制研究----以冀、湘、皖三省为例.杨会芹 石家庄学院 2011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叶文振 福建江夏学院 2011
高校人才培养分化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刘小强 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 2011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反隐形性别歧视问题研究.张琳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2011
双向搜寻、匹配博弈与大学生就业研究.陆义敏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2011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大学生返乡就业状况调查研究.韦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11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促进问题研究.张留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1
“逆城市化”现象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补偿教育机制研究----以冀、湘、皖三省为例.杨会芹 石家庄学院 2011
人才筛选标准异化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李光红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201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与就业结果的关系研究.乔志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11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李全胜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促进问题研究.张留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1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相关政策研究.张抗私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10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贾利军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2010
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体系研究.马廷奇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率提高的综合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伊继东 云南师范大学 2010
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汪霞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2010
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题抽样调查研究.戴斌荣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0
合理引导大学生创业类型与就业有效性关系机制研究.卢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0
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谢晋宇 复旦大学 2009
大学生就业促进:需求、供给、匹配与政策.杨伟国 中国人民大学 2009
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张体勤 山东经济学院 2009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和机制.李幼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09
基于企业/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王雅荣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09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调查的经验研究.孟大虎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 2008
二元结构、制度缺陷与大学生就业困境突破——基于托达罗模型的分析
.周骏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8
和谐社会进程中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刘春雷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8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王霆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2008
二元结构、制度缺陷与大学生就业困境突破——基于托达罗模型的分析
.周骏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8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西部大学生就业研究:基于社会网研究视角.尹小俊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2007
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就业市场化趋势的研究.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提高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的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广西为例.曾冬梅 广西大学教育评估办公室 2007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綦群高 新疆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2005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2003
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60项,其中2010年立项13项,2009年立项12项,2012年立项8项,2011年立项8项,2021年立项5项,2015年立项3项,2013年立项3项,2018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2020年立项1项,2019年立项1项,2017年立项1项,2016年立项1项,2014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6项属于青年项目,26项属于规划项目,2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1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1项属于自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创新研究.姚东 成都锦城学院 2022
动机、目标导向的大学生“慢就业”行为研究.唐蕾 广州大学 2021
就业优先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李言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基于劳动力市场新形态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张丽 吉林警察学院 2021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及其教育引导研究.余卉 西南交通大学 2021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创新研究.巴特尔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就业优先背景下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高岳涵 天津大学 2020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徐月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机理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学习的视角.陈勇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18
挑战性-阻碍性就业压力源的测量及对大学生前瞻性职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林叶 湖北大学 2018
大学生就业倍增效应与层级式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万长云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17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结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牛欣欣 临沂大学 2016
大学生性别逆转及其对教育和就业的影响.曹长德 安庆师范学院 2015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社会排斥风险及其发展性对策研究.吴立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贫困大学生就业增权研究.罗筑华 南华大学 2015
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周岚峰 莆田学院 2014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研究.徐顽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高质量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研究.刘敏 西安工程大学 20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引导、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裴以明 钦州学院 201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研究.赵杨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危机及干预研究.耿俊茂 桂林理工大学 2012
农村户籍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社会流动的视角.吴克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大学生就业景气指数与分析模型研究.楼世洲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监测网络体系的研究.吕何新 浙江树人学院 2012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职业生涯教育研究---以西部地方高校为例.程利娜 陕西理工学院 2012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TMSC心理干预模式研究.田守花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12
开设改善就业应对方式课程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进行干预的研究.刘蕾 北华大学 2012
高校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就业的实现机理与政策选择.胡瑞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内隐心理原因及对策探析.连淑芳 上海政法学院 2011
我国聋人大学生职业竞争力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童欣 天津理工大学 2011
大学生就业中的政策供求研究.罗建河 南昌大学 2011
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及其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吴立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王霆 中国政法大学 2011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机理及仿真评价研究.余长春 南昌航空大学 2011
高校大学生求职行为与就业模式研究.樊立三 山东工商学院 2011
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基于政策转型的视角.江岩 山东经济学院 2010
大学生“预就业”机制研究.胡晓兵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大学生就业——基于理论和经验的研究.廖娟 北京大学 2010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武汉模式”研究.刘喆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社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先赋与习得因素的实证研究.林群 沈阳师范大学 2010
大学生就业与西部边疆民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李雪静 新疆艺术学院 2010
基于提升就业力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驱动机制研究.徐颖云 浙江理工大学 2010
高校教学模式变革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影响机制研究.边文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聋人大学生就业学校支持模式研究.李强 天津理工大学 2010
基于分工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模型研究.王永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0
基于区域吸引力的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机理研究.孙祥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武汉地区为例.邓晓红 湖北大学 2010
大学生网络就业胜任力模型及其培养.李宏利 河北大学 2010
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就业及生存状况与政府应对措施研究--以浙江为例.应广兴 浙江传媒学院 2009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张静 南开大学 2009
大学生向职场过渡的机制及其就业促进政策支持系统研究.张再生 天津大学 2009
女大学生就业劣势的影响因素及性别歧视研究.胡永远 湖南大学 2009
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杨春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
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新政执行效能及长效机制研究——以吉林省高校为研究对象.孙德超 吉林大学 2009
大学生就业促进法律机制研究.杨德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09
我国聋人高等教育与聋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韩梅 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包豪斯模式”与“实践嵌入式”结合对增强设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刘洪帅 大连大学 2009
基于TSMC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的行为学干预研究.江晓玲 南方医科大学 2009
毕业即就业:成功谋职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研究.阳荣威 湖南大学 2009
高校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李彬 南京工业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