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关于社会工作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定义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2. 研究动态
下图是"社会工作"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徐选国(38篇),何雪松(27篇),张威(27篇),王思斌(25篇),童敏(24篇),文军(18篇),徐永祥(17篇),李迎生(17篇),彭华民(16篇),张昱(15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121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69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59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48篇),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46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43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41篇),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3篇),华东理工大学(27篇),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6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社会工作》(519篇),《社会建设》(171篇),《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4篇),《学海》(42篇),《人民论坛》(38篇),《浙江工商大学学报》(37篇),《学习与实践》(35篇),《教育与职业》(28篇),《中国青年研究》(27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徐选国 华东理工大学
论文成果:
走出三重依附:中国社会工作学科自主性的历史建构 2021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韧性”的生产机制与“韧性社区”的目标构建——基于对重大疫情防控的经验研究 2021
嵌入何以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嵌入观的流变与再构 2020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实务模式与本土取向 2020
专业自觉与体系之外:社会工作介入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防控的双重逻辑及其反思 2020
社会工作的核心属性之争及其路径调适 2020
从政社关系到党社关系: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情景变迁与理论转向 2020
从专业性、社会性迈向学科自主性——新时代我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转向 2020
从社会正义迈向生态正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拓展与范式转移 2019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保护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 2019
迈向共享发展: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结构转向 2018
社会性、主体性与社会工作知识结构及实务模式的反思性建构——来自福柯的启示 2018
绿色社会工作:迈向生态环境关怀的社会工作新论述——兼论对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8
城市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机制——以深圳市Z街“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项目为例 2018
社会创新与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趋势——评赵环《社会工作与社会创新》 2018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东莞市横镇的经验研究 2018
人工智能时代的多重挑战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 2018
我国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困境及其路径重构 2018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性转向 2017
“回归”抑或“超越”: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历史-当代关系辨析 2017
“社会工作理论:哲理反思与文化自觉”笔谈 2017
社会理性与新社会服务体系建构 2017
社会理性与城市基层治理社会化的视角转换——基于上海梅村的“三社联动”实践 2017
走向双重嵌入:城市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机制演变——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经验研究 2016
双向嵌入:理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新视角 2016
农村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介入与整合性治理——兼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向 2016
从专业性、本土性迈向社区公共性:理解社会工作本质的新线索 2016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 2016
嵌入性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对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批判性反思 2015
宗教领域社会工作:国内外镜像与本土路径建构 2015
迈向服务型社区治理:整体性治理与社会再组织化 2015
社会工作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因、空间与策略 2014
探寻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政治逻辑——读弗雷德·鲍威尔的《社会工作政治学》 2014
农村社区灾后生计发展项目的社会工作介入——一个整合性脱贫行动的分析框架 2014
社会工作、社会承认与生活世界的重构 2014
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何以可能?——迈向经验解释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2014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理论创新与经验反思——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分析视角 2014
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展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民政部2016年度全国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理论研究项目“‘三社联动’与基层治理社会化逻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差异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CSH057)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社会学建设项目”(编号:B50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阶段性成果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02BSH04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2016ESH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项目批准号:02BSH0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2016M59161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号:16ZDA08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
201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ESH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项目编号:20YJC840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32014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课题“政府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关系研究——基于上海、广东两地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13JG033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的阶段性成果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17CSH051)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3—2014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课题“政府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JG033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3-2014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课题“政府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JG033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
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501-1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差异性均衡权力体系架构下社区社会治理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BSH011)
201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2016ESH0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嵌入性治理视角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M59161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17CSH05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SH002&10CSH049)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3-2014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课题“儒家社会思想在社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编号:13SW2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17CSH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WE1524304)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项目编号:02BSH041)
民政部2015年度社会工作研究部级课题“嵌入性治理视角下的‘三社联动’研究——以深圳市H社区实践为例”(2015MZR017-02)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501-14)的阶段性成果
民政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部级研究课题(2016-MZSG-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嵌入性治理视角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机制研究”(2016M59161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号:17CSH051)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号:2016ESH00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SH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CSH0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完美特设博士生项目“贝克的个体化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14ZHFD14)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区”(15ZDC02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7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项目号:20YJC840020)
民政部2015年度社会工作研究部级课题“嵌入性治理视角下的‘三社联动’研究——以深圳市H社区实践为例”(课题编号:2015MZR017-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政部2015年度社会工作研究部级课题(编号:2015MZR017-02)
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编号:WE15243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号:17CSH05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差异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号:18CSH05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号:16ZDA07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号: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
2020年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项目“新文科:社会工作与人工智能”(项目编号:JGE00201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项目编号:02BSH04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社区及其治理研究”(14CSH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17CSH05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2016ESH00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ESH00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
2. 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
论文成果:
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的标准化——以上海的三个机构为例 2021
新文科建设、循证实践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021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与定位:以城乡社会学为视角 2021
主持人语 2021
儿童社会工作者的儿童保护报告倾向 2021
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设计、实施与样本描述 2020
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国际社区行动网络——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干预 2020
积极而非激进:宏观社会工作的中国图景 2020
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2020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结构-行动”的视角 2019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政治、文化与实践 2019
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之中的“分”与“合”——以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为案例的研究 2018
社会工作的社会理论:路径与议题 2018
系统评价:证据为本社会工作的方法基础 2017
“社会工作理论:哲理反思与文化自觉”笔谈 2017
社会工作的关系视角 2017
大数据驱动的社会工作:前景与挑战 2017
社会工作的理论追求及发展趋势 2017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惯习建构 2016
基层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 2016
情感治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治理维度 2016
共享发展:宏观社会工作的当代取向 2016
用依恋视角去“理解”——评《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 2015
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小组干预 2015
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2015
社会工作的“文化自觉” 2014
社会工作的“时势权力”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儒家关系思想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融合研究”(项目编号:18CSJJ2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号: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面上项目(编号:LZUJBKY-2016-69);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16LZUJBWTD013)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灾害脆弱性视角下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研究”(2020ESH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模式探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编号: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ESH00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4)
3. 张威 四川大学
论文成果:
古典社会工作理论:盖尔图特·波尔摩的社会教育学思想 2020
公正与美好生活:迪特·吕的社会工作理论 2020
社会福利服务开端:Alice Salomon古典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2019
德国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的法律体系 2019
简·亚当斯的古典社会工作理论 2019
德国社会工作的特征 2018
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弱化现象以及现代社会工作的战略性应对 2018
克服个人危机与社会危机:Lothar B?hnisch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 2018
现代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构建方向 2018
杰美因与吉特曼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 2018
社会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工作——Silvia Staub-Bernasconi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解析 2017
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兼论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战略意义 2017
社会工作能否标准化和指标化?——兼论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与科学属性 2017
社会工作科学化: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思想与启示 2017
论“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工作”立法的思想基础 2017
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性专业性”与核心职业能力——对“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思考 2017
社会工作咨询与临床咨询的结构性特征与差异 2016
德国家庭专业社会服务及其法律体系发展规律 2016
专业性社会工作督导对助人者自我成长的推动作用——以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小组督导为例 2016
国家模式及其对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德国和美国为例 2016
助人者个人特质对社会工作咨询的影响——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 2016
德语世界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概念发展脉络与相互关系——兼论社会工作的教育学取向 2016
中国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结构性特征与问题分析——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家庭教育咨询案例分析 2015
社会教育学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新探索——以“华仁模式”为例 2015
从辅助性原则看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以德国公立型和自由型社会工作机构为例 2015
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国际发展与国内现状 2015
家庭教育咨询中求助者与助人者的行为特征和互动方式分析与思考——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咨询性社会工作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委托的2016年课题《发达国家家庭福利政策理论、政策法规与服务体系研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笔者负责《德国家庭专业社会服务及其法律体系发展规律》专题
4. 王思斌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中社会资本的协作再生产 2021
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介入社会危机事件的专业情怀和专业理性 2020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 2020
社会工作要在防控治理新冠肺炎疫情中履行专业责任 2020
“重大疫情治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笔谈 2020
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分析 2020
政府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角色 2020
金融增能: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和能力建设 2019
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讨论 2019
时段理论和结构-建构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2018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参与研究 2017
社会工作学术创新刍议 2017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及其发展——兼论“大农村社会工作” 2017
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2016
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 2016
农村反贫困的制度-能力整合模式刍议——兼论社会工作的参与作用 2016
期望与回应: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的历史使命 2015
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网络型服务治理 2015
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种基础—服务型社会治理 2014
袁方教授的社会工作教育思想与学科建设实践 2014
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 2014
社会服务的结构与社会工作的责任 2014
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 2013
走向承认: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2013
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跨域实践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批准号:09JZD0026)
新疆大学校院联合资助项目(XY110211)的阶段性成果
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09JZD0026)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课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项目号:09JZD0026)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09JZD0026)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09JZD0026)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项目号:09JZD002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项目号:09JZD0026)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课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课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09JZD0026)阶段性成果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资助课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5. 童敏 厦门大学
论文成果:
从嵌入到共生:社会工作的组织场域探析——基于深圳医务社会工作的考察 2021
抗逆力理论的文化审视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构建 2021
大党建与社会工作:党建社会工作实践的现代性反思 2021
基层治理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构 2021
“半专业”的专业性:本土社会工作督导清单及知识观考察 2020
空间思维的实践转向: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何以可能 2020
理情还是情理:社会工作理论的“中国框架”及其哲学依据 2020
双重责任与意义重构:家属照顾者的临终关怀研究 2019
专业化的“陷阱”:三社联动下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服务的反思 2019
从需求导向到问题导向:社会工作“中国道路”的专业合法性考察 2019
新时代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回顾与前瞻 2019
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困境与本土道路 2019
深度社会工作的百年审视与本土理论体系建构 2019
疾病管理还是健康管理——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实践的批判与反思 2018
如实感知中的心灵解放:增能策略的东方视角 2018
个案工作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中国本土化框架选择 2018
长期陪伴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批判与反思 2017
专业化背景下社工机构督导的本土定位和分工——基于厦门A社工机构的个案分析 2017
“社会工作理论:哲理反思与文化自觉”笔谈 2017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本土框架和理论依据——一项本土专业服务场域的动态分析 2017
项目服务的专业逻辑: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本土路径 2016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一项历史和社会结构的考察 2016
参与式实务研究的经验与反思:一项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研究 2015
从问题视角到问题解决视角——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再审视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晚期癌症患者的善终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20YJC840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体系建构研究》(15ASH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SH06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建设”(18BSH151)
2019年度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城市居家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痛应对策略研究”(2019GF02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设”(童敏主持,编号为18BSH151)的阶段性成果
马尾区社区治理创新模式(2019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SH15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嵌入性治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ESH003)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建设”(18BSH15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建设”(18BSH151)
深圳市南山区精神卫生社区康复(多学科主动式社区治疗项目)创新提升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建设”(编号:18BSH151)
福建省首届社会工作初级督导培育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6. 文军 华东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社区为本: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及其反思 2021
“乡村振兴与社会工作介入”专题 2021
“重大疫情治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笔谈 2020
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模式的比较与反思——以抗击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虫媒病毒的社区防控模式为例 2020
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取向的比较与反思 2020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9
在理论追求中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品质 2018
社会工作专业化: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2018
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 2016
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2016
从社区导向到社区为本:重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2016
关系重构:社会工作实务取向的分歧根源及其超越 2016
超越分歧:社会工作整合理论及其应用 2016
社会工作“选择性服务”现象及其反思 2016
近八年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5
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反思——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整合服务为例 2015
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14
交互分析理论模式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12;13&ZD043)
2020年度华东师范大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专项课题资助项目(2020ECNU-FZZX-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项目编号:13&ZD04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项目编号:13BSH002)等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701070005E00041)
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包容性城市发展思路研究(19JJD840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13BSH002)等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包容性城市发展思路研究”(19JJD8400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项目编号:13&ZD04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13&ZD04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13BSH002)等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SH002)的资助
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资助项目(PY2015023)等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
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2017010705E0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走出‘结构’的迷思: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12YJA710021)的部分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43)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都市的底层社会及其公共治理研究》(13JJD840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13&ZD0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13BSH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8400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项目编号:13BSH002)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都市的底层社会及其公共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3JJD840009)
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201701070005E000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9JJD840001)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13&ZD043)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包容性城市发展思路研究”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都市的底层社会及其公共治理研究”(13JJD840009)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都市底层社会及其公共治理研究”(13JJD840009)
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201701070005E00041)
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201701070005E00041)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回到马克思:西方社会结构理论的比较与反思”(13BSH002)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都市的底层社会及其公共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3JJD840009)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96项,其中2021年立项21项,2019年立项18项,2015年立项18项,2017年立项14项,2016年立项13项,2022年立项12项,2018年立项12项,2013年立项12项,2014年立项11项,2012年立项11项,2020年立项9项,2011年立项9项,2010年立项7项,2007年立项7项,2006年立项6项,2009年立项5项,2008年立项3项,2005年立项2项,2002年立项2项,2003年立项1项,2000年立项1项,1993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04项属于一般项目,76项属于青年项目,7项属于重点项目,5项属于西部项目,3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无;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智能居家照护的循证实践研究.朱媛媛 广东工业大学 2022
社会工作者工作压力的风险评估与干预机制研究.李正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2
社会工作助力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刘宏宇 中南民族大学 2022
复元视角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郭英慧 重庆大学 2022
西南民族地区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在地化发展模式研究.崔娟 广西科技大学 2022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乡村转向及城乡协同演进机制研究.卫小将 中国人民大学 2022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孤独感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转型升级研究.李玉芬 常州大学 2022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与机制研究.付会洋 郑州大学 2022
发展型社会工作推进进城务工女性经济赋权的策略与机制研究.陈安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困境儿童多重伤害的预防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龚茴茴 湖南大学 2022
聚焦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过程的“多节点”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毛绪朋 华东理工大学 2022
欠发达地区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社会工作整合介入模式研究.玉苗 桂林理工大学 2022
社会治理视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禁毒社会工作发展及路径研究.刘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史研究.徐其龙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新时代群团组织与社会工作的嵌合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高丽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1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脆弱性评估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陈相云 河南科技大学 2021
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工作整合性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汪鸿波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路径研究.王杰 福州大学 2021
嵌合视角下农村发展型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何宇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的赋权评估实践体系研究.刘江 南京理工大学 2021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本土实践模式的构建研究.程明明 上海大学 2021
老年健康服务中的社会工作者角色与功能研究.隋玉杰 中国人民大学 2021
残疾人家庭内生动力培育的社会工作行动研究.姚进忠 集美大学 2021
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第三方评估及其外溢性研究.徐盈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知识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王海洋 东莞理工学院 2021
农村妇女自组织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闫红红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双轨服务模式研究.季庆英 上海交通大学 2021
基于情感视角提升失独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张宇迪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轻度认知障碍的社会工作整合干预循证研究.陈虹霖 复旦大学 2021
中国特色的发展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黄锐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社会工作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合法性困境研究.黄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1
农村患癌群体的流动就医与健康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陈泽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困境儿童家庭韧性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王梦怡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马威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心理创伤儿童复原力提升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艾战胜 广东财经大学 2020
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生存的叙事研究.张洋勇 厦门大学 2020
城市精神障碍患者未成年子女生存境遇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许冰 郑州大学 2020
基层治理中的社会工作多向嵌入式发展及其整合研究.何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退役军人社会工作的历史、经验与模式研究.吴炜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中国循证社会工作本土知识体系及其应用研究.康姣 甘肃政法大学 2020
社会工作者替代性创伤之形成历程与应对策略研究.沈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学科的历史与体系研究.林顺利 河北大学 2020
社会工作循证实践教学模式: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李雪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创伤产生机制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李丹 河南师范大学 2019
农村留守儿童多重伤害风险预警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高丽茹 南京财经大学 2019
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杨慧 中央民族大学 2019
少数民族特困地区贫困救助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王丽华 吉首大学 2019
城市老年慢性病群体健康管理的社会工作干预机制研究.李晓芳 郑州大学 2019
基于循证实践的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证据的整理、转化与启示研究.童峰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
精准扶贫背景下社会工作驱动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刘艳霞 华东理工大学 2019
我国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阳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19
新疆牧区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柴雪 石河子大学 2019
基于循证实践的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区康复研究.梁露尹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新时代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研究.蒋俊明 江苏大学 2019
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社会适应及社会工作服务路径研究.庄勇 贵州大学 2019
精神残障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与模式创新研究.高万红 云南大学 2019
社会工作参与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的实践模式与行动策略研究.席小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19
临夏州稳定脱贫内生动力的培育路径与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马忠才 西北民族大学 2019
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儿童社会工作的实践现状与模式创新研究.孙亚娟 大理大学 2019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研究.顾东辉 复旦大学 2019
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职业稳定性及其制度保障研究.唐斌 江西财经大学 2018
我国城市残障儿童及家庭服务困境识别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何欣 中国人民大学 2018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 20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主导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研究.查明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18
福利治理视野下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与建构研究.韩央迪 复旦大学 2018
农村精准扶贫对象能动性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陈岩燕 复旦大学 2018
我国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体系的本土化研究.雷杰 中山大学 2018
新时代的场景实践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研究.童敏 厦门大学 2018
社会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差异与模式创新研究.侯利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18
中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者领导力实践模式研究与本土化理论建构研究.张欢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中国社会工作循证实践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研究.陈伟杰 中华女子学院 2018
抗逆力视角下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彭瑾 西安交通大学 2018
社区生活空间视域下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压力模型建构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李晓凤 深圳大学 2017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创新及其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徐选国 华东理工大学 2017
困境儿童抗逆力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王淼 天津理工大学 2017
证据为本视域下校园欺凌影响机制和社会工作干预研究.祝玉红 中国人民大学 2017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有效互动研究.范雅娜 延安大学 2017
社会工作原型理论与实务模式的建构研究.刘平 沈阳师范大学 2017
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研究.任国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女性特殊从业人员工作场所的社会交换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董云芳 山东财经大学 2017
城市高风险家庭儿童保护性因素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华红琴 上海大学 2017
城市老年人自杀风险监测与社会工作干预体系研究.陈家琪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社会工作机构趋同现象的形成机制研究.郑广怀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社区能力建设为本的社会工作行动研究.卓彩琴 华南农业大学 2017
实践场域内社会工作本土知识及提升路径研究.安秋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性别理念与结构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妇女工作研究.丁瑜 中山大学 2017
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研究.徐道稳 深圳大学 2016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伦理研究.卜长莉 长春理工大学 2016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综融性服务模式研究.刘梦 中华女子学院 2016
从灾害复原力视角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应急服务机制之研究.张粉霞 华东政法大学 2016
农村避灾迁移人口生计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谭祖雪 西南石油大学 2016
社会工作介入孤儿群体的途径和模式研究.李晓玲 吉林大学 2016
社会工作与少年司法的互动研究.杨旭 华东政法大学 2016
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治理机制研究.王金山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
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卢时秀 湖北工程学院 2016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中国学派”研究.齐钊 西北大学 2016
新常态下珠三角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洪泸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残疾人家庭抗逆力生成机制的社会工作研究.姚进忠 集美大学 2016
城市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均衡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杨彩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卫小将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督导的知识体系建构与标准化建设研究.张洪英 山东大学 2015
HAPA理论框架下老年慢性结核病患者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许奕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公私协力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公办福利机构转型的新路径研究.谭磊 广东工业大学 2015
运用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曾富生 东北石油大学 2015
“乡治”传统与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研究.侯俊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朝向美好社会的西藏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刘红旭 西藏民族学院 2015
儿童保护联动机制建构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研究.卢玮 广东财经大学 2015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孟亚男 华北电力大学 2015
西南地区民族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卢露 广西大学 2015
优化制度环境与提升我国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研究.张丽芬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
双重制度嵌入视角下的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制度与社区工作模式研究.黄晓星 中山大学 2015
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儿童保护制度与服务研究.韦克难 西南财经大学 2015
风险社会视域下青少年艾滋病易感机制及其防治的社会工作研究.刘斌志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失独家庭重建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黄耀明 闽南师范大学 2015
城市老人临终关怀实务模式的构建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唐咏 深圳大学 2015
基于循证实践的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研究.翟进 南京大学 2015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评估与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陶双宾 沈阳师范大学 2015
运用社会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研究.李精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14
社会工作与吸毒人群矫治研究.刘柳 南京大学 2014
农村留守少年权益保护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王玉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014
社会工作视野下西部农村残疾人婚姻家庭研究.杨晶 贵州省贵州大学 2014
适度伦理原则在解决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中的应用研究.袁君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核心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肖萍 南京大学 2014
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花菊香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劳教制度废止背景下社会工作融入社区矫正研究.熊贵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4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纪德尚 河南工程学院 2014
“个人—家庭—社会”结构的老年人照顾体系建构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李颖奕 华南农业大学 2014
失独父母边缘化的内在逻辑及其社会再融入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张必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背景下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研究.陈红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我国城市老年人临终关怀需求评估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程明明 上海大学 2013
社会工作机构多元组织网络建设研究.方英 广州大学 2013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对策研究.勾学玲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13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林顺利 河北大学 2013
“承认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循证研究.王君健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民族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马永清 云南民族大学 2013
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研究.彭惠青 武汉科技大学 2013
中国佛教社会工作研究.杜立婕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体系研究.陈天柱 乐山师范学院 2013
艾滋高危人群性风险认知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裴谕新 中山大学 2013
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权利保护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刘玉兰 常州大学 2013
社会工作介入与农民工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建构研究 .刘艳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 2012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研究 .谢敏 桂林理工大学 2012
城市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及社会工作介入战略研究 .韩晓燕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12
生态系统视域下隔离社群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卓彩琴 华南农业大学 2012
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张学东 石家庄学院 2012
生态系统视域下隔离社群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卓彩琴 华南农业大学 2012
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李滨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2
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 .李霞 云南警官学院禁毒学院 2012
留守经历对农村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学校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徐云 中南民族大学 2012
员工帮助计划与企业社会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张宏如 常州大学 2012
族群认同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胡彬彬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2
西部农民工“乡-城”循环流动社会需求与构建发展型社会工作模式研究.向荣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1
社会工作证照制度研究:理论、实证与对策.章长城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1
虐待老年人问题调查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刘春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1
中国共产党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研究.李春耕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2011
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发展研究.彭善民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2011
本土社会工作伦理建构的探索性研究.沈黎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应用研究.方劲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2011
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体系研究.陈世海 宜宾学院法学院 2011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研究.蒋国河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011
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研究.刘继同 北京大学 2010
流动儿童问题调查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侯静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0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制度构建和创新发展研究.向德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2010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和制度体系建设研究.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010
当前我国开展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席小华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010
社会工作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边慧敏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 2010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端研究(1840-1949).孙志丽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0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关系研究.沈新坤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2009
社会工作促进精神健康及社会和谐的作用研究--经济危机之下的社会工作模式新探索.杨锃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09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政府激励及其运作机制--沪深赣三地的比较研究.唐斌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2009
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刘斌志 重庆师范大学 2009
社会工作促进精神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服务为例.高万红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9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研究--企业工会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张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 2008
美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隋玉杰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008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偏差青少年社会关系干预研究.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2008
变迁社会中的问题流浪儿童生活经验叙述与社会适应研究--从社会工作辅导的角度.李晓凤 深圳大学 2007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的战略与对策研究--基于广州、上海、香港三地的实证调查比较.罗观翠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007
医疗社会工作对医患冲突的介入性调解机制研究.郭永松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07
社会工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戴利朝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2007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应用研究.刘念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 2007
趋同与趋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周利敏 广州大学 2007
趋同与趋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周利敏 广州大学 2007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本土探索:上海经验实证研究.王瑞鸿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2006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社会福利的制度创新与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策略研究.钱宁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6
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分析及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黄晓燕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006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张大均 西南大学 2006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社会福利的制度创新与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策略研究.钱宁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6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性突发性事件精神救助系统构建研究.柯佳敏 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2006
社会转型下的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研究--社会工作发展及对反福利依赖的介入研究.周昌祥 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2005
社区为本的戒毒社会工作模式探索.钟莹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 2005
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机制研究.孙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 2003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徐永祥 华东理工大学 2002
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王思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2
社会工作转型与社会良性运行-关于济南民政工作改革的实证研究.宋协娜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00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夏学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1993
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何雪松 华东理工大学
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86项,其中2010年立项11项,2019年立项8项,2009年立项8项,2021年立项7项,2017年立项7项,2014年立项7项,2020年立项6项,2011年立项6项,2022年立项5项,2013年立项5项,2012年立项5项,2018年立项4项,2016年立项4项,2015年立项3项;立项项目中,43项属于青年项目,29项属于规划项目,8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4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1项属于重大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社会工作证照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章长城 中南民族大学 2022
精神障碍患者未成年子女抗逆力生成机制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张余慧 井冈山大学 2022
循证社会工作介入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机制与模式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赵迪 南京工程学院 2022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整合型轻度认知障碍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李冰玉 深圳大学 2022
社会工作介入安宁疗护的优逝服务策略优化研究.周建荣 重庆医科大学 2022
生命历程视角下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陈蓓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新冠肺炎疫情对空巢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秦楠 广东财经大学 2021
循证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器人居家照护实践模式研究.朱媛媛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照护困境及社会工作干预研究.侯慧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家庭本位视角下社会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研究.刘风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我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越轨的预防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龚茴茴 湖南大学 2021
新时代社会工作介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曾秀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1
晚期癌症患者的善终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王杰 福州大学 2020
社会工作视野中困境儿童正面成长保护因子的识别及干预研究.袁芮 四川大学 2020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刘振 天津理工大学 2020
学科化与本土实践双重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方香廷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
关系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整合性实践模式研究.杨超 临沂大学 2020
基于沟通理论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宿舍冲突的实践研究.王青 江西财经大学 2020
基于循证社会工作理念的老年抑郁症协同防治证据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拜争刚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社会工作督导伦理守则建构之研究——基于上海经验的实证探析.沈黎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政府购买中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及绩效研究.王明 东莞理工学院 2019
社会工作实践知识发展的行动研究:以D市为例.王海洋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2019
中国基层柔性治理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研究.吴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弱势群体生计改善的案例研究:干预策略与结构性障碍.何宇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基于知识网络的社会工作学衍生与发展研究.姚尚满 山西医科大学 2019
社会工作中个人治疗与社会变革的争议及整合研究.李伟 扬州大学 2019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培育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程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音乐支持性团体活动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研究.钟莉萍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2018
基于循证实践的社会工作介入老人长期照护证据整理、转化与启示研究.童峰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
打击“毒品下乡”背景下农村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的实证研究.郑一瑾 武汉科技大学 2018
行动者的力量:基层治理中社会工作者临床自主性的研究.刘勇 广东工业大学 2017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创伤的小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李丹 河南师范大学 2017
流动儿童抗逆力生成机制的社会工作研究.高丽茹 南京财经大学 2017
流浪青少年的救助与保护研究:外展社会工作的视角.徐从德 青岛科技大学 2017
灾害社会工作者团体抗逆力模型构建及提升机制研究.石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社会工作记忆容量的发展轨迹及与心理理论关系.高在峰 浙江大学 2017
精准脱贫背景下农村贫困治理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杨亮承 天津理工大学 2017
新常态下社会工作介入劳资关系治理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曾秀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
社会工作参与西北连片贫困区精准扶贫研究.金昱彤 兰州文理学院 2016
情绪劳动与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王上 上海海洋大学 2016
失能老人智慧社区养老模式优化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许晓芸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6
社会质量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研究:以江西为例.仰和芝 井冈山大学 2015
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与发展型社会工作建构研究.李棉管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随迁老人城市生活适应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孙丽 安徽工程大学 2015
我国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性知识及其提升策略研究.安秋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与社区治理秩序协同构建研究.吕青 江南大学 2014
我国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陈为智 青岛科技大学 2014
社区社会工作者双重身份实践研究——以内蒙古B市为例.谢冰雪 北京大学 2014
西北少数民族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以东乡族为例.王怡 兰州城市学院 2014
西部地区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探索.龙玲 宜宾学院 2014
基于医患双重视角的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构建及推进策略研究.袁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4
标准化案主:社会工作临床技能教育的模式研究.臧其胜 南通大学 2013
社会工作发展范式的国际比较研究——从英美范式到欧陆范式.王亚芳 上海大学 201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张翼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建构:以广东省为例.雷杰 中山大学 2013
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介入: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吴填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2013
基督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工作.左芙蓉 北京联合大学 2012
90后大学生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工作介入:理论视野与实践路径.李爱萍 上海政法学院 2012
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任文启 甘肃政法学院 2012
法律孤儿心理创伤康复的记忆社会工作干预.王君健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张义烈 宜宾学院 2012
社会工作与未成年解教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黄诚 湖南农业大学 2011
社区为本:多维风险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治理机制研究.邓玮 集美大学 2011
断裂与支持:地域内社会流动中农村青少年犯罪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姜立强 山东建筑大学 2011
我国农村“隔代留守家庭”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孙奎立 泰山医学院 2011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有效性研究——以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项目为例.张曙 南京理工大学 2011
社会工作视野下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模式研究.刘玉兰 常州大学 2011
矫正社会工作在中国社区矫正中的本土化介入模式研究.范燕宁 首都师范大学 2010
低学业成就学生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基于西部地区中学社会工作经验的实证分析.刘莹 西北大学 2010
重构知识框架: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契合研究.黄耀明 漳州师范学院 2010
社会工作人才评价的制度安排研究.章长城 中南民族大学 2010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企业员工压力缓解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朱贵平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0
第三方力量:社会工作促进医患双方利益协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安民兵 安庆师范学院 2010
国家中的社会: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研究.余冰 广东工业大学 2010
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北京协和医院医疗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及其推广.张岭泉 河北大学 2010
中国社会福利运行机制对社会工作岗位缺失和社会工作人才流失的影响分析.刘海燕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10
民国医院社会工作研究.王春霞 浙江大学 2010
社会工作在艾滋病反歧视中的作用研究.徐莉 中南民族大学 2010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模型研究:基于上海社会工作者的实证研究.沈黎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为例.彭善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社会工作介入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应用研究.何晓红 襄樊学院 2009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王思斌 北京大学 2009
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江、浙地区若干企业为例.周沛 南京大学 2009
社会工作视野下青少年精神健康的社会支持研究.花菊香 南京师范大学 2009
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关系与整合模式研究.彭华民 南开大学 2009
城市社区和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发展的研究——专业化和本土化的路径考察.童敏 厦门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