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伤记忆”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文学”学科里,我们对选题“创伤记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创伤记忆”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美国南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创伤、历史和记忆之场:《喧哗与骚动》的记忆研究. 王欣. 当代文坛,2012,05
论娜塔莎·特里瑟维诗歌中的历史记忆书写. 李涛. 当代外国文学,2019,04
美国南方创伤小说研究. 王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创伤小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美国南方创伤小说研究. 王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救赎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温特森《正常就好,何必快乐》的空间解读. 王桃花;罗海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战争·创伤·救赎——目取真俊笔下的冲绳小说评解. 丁跃斌.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3
《中途》的心理创伤与救赎之道. 史永红. 贵州社会科学,2015,01
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 刘靖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闫书颖. 外语学刊,2016,04
新批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重农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张洁“厌性情结”的精神发生学分析. 张建伟. 齐鲁学刊,2014,04
民族记忆危机的文学疗救——论1993年乌热尔图与扎西达娃的小说告别.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14,04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论阿来小说的地域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以《空山:天火》为例. 刘燕. 江汉学术,2016,01
《远山淡影》中的战争创伤书写与代际差异. 郑亚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伤痕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当代文学体验结构的整体性考察——以“伤痕文学”为例. 任翔. 天津社会科学,2011,03
伤痕文学的创伤记忆与性别政治. 马春花.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04
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创伤叙事形态探析. 张婧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01
《爵士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记忆中的历史书写——《爵士乐》中的新奴隶叙述研究. 王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爱与创伤的奏鸣曲——莫里森作品《爵士乐》的创伤叙事分析. 杨澜. 出版广角,2017,05
家庭伦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 刘靖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民国初年的共和主体、私密文学与文化转型. 陈建华. 现代中文学刊,2017,01
爱与创伤的奏鸣曲——莫里森作品《爵士乐》的创伤叙事分析. 杨澜. 出版广角,2017,05
创伤叙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论洛丽·摩尔《楼梯口的门》中的创伤叙事. 孔瑞. 当代外国文学,2015,01
论帕特·巴克战争小说中的创伤书写. 刘胡敏. 当代外国文学,2020,02
海外华裔文学的创伤叙事研究. 刘丹. 社会科学辑刊,2012,03
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 刘靖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身份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记忆与族群身份的寓言化想象——以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李长中. 青海社会科学,2012,06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赵静蓉. 读书,2016,01
无法触底的创伤记忆——从右派形象的嬗变探索王蒙创作的精神源流与归宿. 王爱侠. 文史哲,2012,05
台湾外省第二代李国修戏剧中的创伤记忆与超越. 胡明华. 台湾研究集刊,2014,04
历史问题“安全化”及其对21世纪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 汪舒明. 国际政治研究,2016,03
鲁迅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正统”的意义:苏雪林的反鲁症结及其悲剧性. 罗义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鲁迅的创伤记忆及其创作心理. 魏巍. 齐鲁学刊,2018,03
“朝花”何以“夕拾”:恋爱契机与鲁迅的主体重构. 仲济强. 文学评论,2019,03
历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记忆危机的文学疗救——论1993年乌热尔图与扎西达娃的小说告别.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14,04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论阿来小说的地域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以《空山:天火》为例. 刘燕. 江汉学术,2016,01
《远山淡影》中的战争创伤书写与代际差异. 郑亚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正统”的意义:苏雪林的反鲁症结及其悲剧性. 罗义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南京大屠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 李昕. 江海学刊,2017,05
民族创伤与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人性叙事. 王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论析. 严海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南京大屠杀的仪式叙事与社会记忆. 王山峰.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04
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中、日、美、英“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14年)的内容分析. 余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华裔美国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喜福会》中的创伤记忆与家庭模式. 顾悦. 当代外国文学,2011,02
华裔美国文学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以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和林永得的《南京大屠杀诗抄》为例. 张平凡. 华文文学,2021,02
见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记忆危机的文学疗救——论1993年乌热尔图与扎西达娃的小说告别.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14,04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战争·重建·记忆:论《大进军》中的历史叙事伦理. 朱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作为方法论的创伤记忆. 赵静蓉. 江西社会科学,2016,02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叙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记忆危机的文学疗救——论1993年乌热尔图与扎西达娃的小说告别.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14,04
论阿来小说的地域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以《空山:天火》为例. 刘燕. 江汉学术,2016,01
失独人群文化创伤:形成过程、演化逻辑和再造. 徐晓军;彭扬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战争·重建·记忆:论《大进军》中的历史叙事伦理. 朱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创伤与记忆:“慰安妇”的私密创伤与公共记忆重构. 刘喜涛;曹大臣. 南京社会科学,2018,11
主体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龙脉之殇——论古代中国之阉宦与政制. 黄帅. 探索与争鸣,2016,05
从语言暴力到精神重构——中国男篮“8·9”事件的媒体话语解读.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4,01
铭写在身体上的时间和记忆:《身体艺术家》. 姜小卫. 国外文学,2011,02
离奇体验的复原——纪录实践中的动画模仿. 徐亚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8
阁楼上的“疯男子”:《身体艺术家》中的塔特儿先生. 姜小卫. 外国语文,2010,05
文化创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远山淡影》中的战争创伤书写与代际差异. 郑亚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失独人群文化创伤:形成过程、演化逻辑和再造. 徐晓军;彭扬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 陶东风. 当代文坛,2011,05
海外华裔文学的创伤叙事研究. 刘丹. 社会科学辑刊,2012,03
身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辜鸿铭的受辱:民族主义与创伤记忆. 程巍. 山东社会科学,2017,01
重大灾疫情景下大众体育参与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引导——基于习近平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重要讲话的思考. 毛迪;刘连发. 体育与科学,2020,06
铭写在身体上的时间和记忆:《身体艺术家》. 姜小卫. 国外文学,2011,02
阿多诺辩证法理论中的身体问题与记忆机制. 刘坛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创伤记忆”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家庭伦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 刘靖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民国初年的共和主体、私密文学与文化转型. 陈建华. 现代中文学刊,2017,01
爱与创伤的奏鸣曲——莫里森作品《爵士乐》的创伤叙事分析. 杨澜. 出版广角,2017,05
《爵士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记忆中的历史书写——《爵士乐》中的新奴隶叙述研究. 王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爱与创伤的奏鸣曲——莫里森作品《爵士乐》的创伤叙事分析. 杨澜. 出版广角,2017,05
政治诉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论娜塔莎·特里瑟维诗歌中的历史记忆书写. 李涛. 当代外国文学,2019,04
鲁迅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正统”的意义:苏雪林的反鲁症结及其悲剧性. 罗义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鲁迅的创伤记忆及其创作心理. 魏巍. 齐鲁学刊,2018,03
“朝花”何以“夕拾”:恋爱契机与鲁迅的主体重构. 仲济强. 文学评论,2019,03
伤痕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当代文学体验结构的整体性考察——以“伤痕文学”为例. 任翔. 天津社会科学,2011,03
伤痕文学的创伤记忆与性别政治. 马春花.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04
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创伤叙事形态探析. 张婧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01
华裔美国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喜福会》中的创伤记忆与家庭模式. 顾悦. 当代外国文学,2011,02
华裔美国文学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以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和林永得的《南京大屠杀诗抄》为例. 张平凡. 华文文学,2021,02
重农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新批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创伤小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美国南方创伤小说研究. 王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救赎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温特森《正常就好,何必快乐》的空间解读. 王桃花;罗海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战争·创伤·救赎——目取真俊笔下的冲绳小说评解. 丁跃斌.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3
《中途》的心理创伤与救赎之道. 史永红. 贵州社会科学,2015,01
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 刘靖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闫书颖. 外语学刊,2016,04
美国南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重农主义到新批评:美国南方知识分子的话语演变. 王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创伤、历史和记忆之场:《喧哗与骚动》的记忆研究. 王欣. 当代文坛,2012,05
论娜塔莎·特里瑟维诗歌中的历史记忆书写. 李涛. 当代外国文学,2019,04
美国南方创伤小说研究. 王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主体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龙脉之殇——论古代中国之阉宦与政制. 黄帅. 探索与争鸣,2016,05
从语言暴力到精神重构——中国男篮“8·9”事件的媒体话语解读.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4,01
铭写在身体上的时间和记忆:《身体艺术家》. 姜小卫. 国外文学,2011,02
离奇体验的复原——纪录实践中的动画模仿. 徐亚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8
阁楼上的“疯男子”:《身体艺术家》中的塔特儿先生. 姜小卫. 外国语文,2010,05
身份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记忆与族群身份的寓言化想象——以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李长中. 青海社会科学,2012,06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赵静蓉. 读书,2016,01
无法触底的创伤记忆——从右派形象的嬗变探索王蒙创作的精神源流与归宿. 王爱侠. 文史哲,2012,05
台湾外省第二代李国修戏剧中的创伤记忆与超越. 胡明华. 台湾研究集刊,2014,04
历史问题“安全化”及其对21世纪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 汪舒明. 国际政治研究,2016,03
南京大屠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 李昕. 江海学刊,2017,05
民族创伤与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人性叙事. 王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论析. 严海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南京大屠杀的仪式叙事与社会记忆. 王山峰. 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04
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中、日、美、英“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14年)的内容分析. 余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创伤叙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论洛丽·摩尔《楼梯口的门》中的创伤叙事. 孔瑞. 当代外国文学,2015,01
论帕特·巴克战争小说中的创伤书写. 刘胡敏. 当代外国文学,2020,02
海外华裔文学的创伤叙事研究. 刘丹. 社会科学辑刊,2012,03
家庭伦理视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创伤叙事. 刘靖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见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记忆危机的文学疗救——论1993年乌热尔图与扎西达娃的小说告别.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14,04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战争·重建·记忆:论《大进军》中的历史叙事伦理. 朱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作为方法论的创伤记忆. 赵静蓉. 江西社会科学,2016,02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文化创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远山淡影》中的战争创伤书写与代际差异. 郑亚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失独人群文化创伤:形成过程、演化逻辑和再造. 徐晓军;彭扬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 陶东风. 当代文坛,2011,05
海外华裔文学的创伤叙事研究. 刘丹. 社会科学辑刊,2012,03
身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辜鸿铭的受辱:民族主义与创伤记忆. 程巍. 山东社会科学,2017,01
重大灾疫情景下大众体育参与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引导——基于习近平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重要讲话的思考. 毛迪;刘连发. 体育与科学,2020,06
铭写在身体上的时间和记忆:《身体艺术家》. 姜小卫. 国外文学,2011,02
阿多诺辩证法理论中的身体问题与记忆机制. 刘坛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时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时间之流中的创伤再现——通过严歌苓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分析其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 王一波. 宁夏社会科学,2012,03
无法触底的创伤记忆——从右派形象的嬗变探索王蒙创作的精神源流与归宿. 王爱侠. 文史哲,2012,05
纳粹大屠杀纪念日的确立及其英雄主义内涵. 艾仁贵. 学海,2014,03
铭写在身体上的时间和记忆:《身体艺术家》. 姜小卫. 国外文学,2011,02
具身脱离与影像修辞:试论“人类学动画”的自我转向. 孙少华. 当代电影,2019,09
叙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记忆危机的文学疗救——论1993年乌热尔图与扎西达娃的小说告别. 顾广梅. 齐鲁学刊,2014,04
论阿来小说的地域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以《空山:天火》为例. 刘燕. 江汉学术,2016,01
失独人群文化创伤:形成过程、演化逻辑和再造. 徐晓军;彭扬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战争·重建·记忆:论《大进军》中的历史叙事伦理. 朱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创伤与记忆:“慰安妇”的私密创伤与公共记忆重构. 刘喜涛;曹大臣. 南京社会科学,2018,11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