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世纪”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艺术”学科里,我们对选题“新世纪”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新世纪”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美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外部环境与中国宏观调控两难问题. 陆磊. 南方金融,2010,05
美国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张莉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世纪之交旅美文学华人家园观的变化. 孙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的老年模态与西部精神重构. 胡碧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欧洲难民危机与美国民主输出的悖论. 李翠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创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德育理论的中国探索与转型之路(1949—2019). 叶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政策之审思. 张乐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叶朗“意象美学”学说的系统述评及得失检讨. 祁志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地缘合作中的陆疆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 柳江;武瑞东;何大明. 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中国修辞学的历史源流与新世纪多元取向的思考. 刘焕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转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德育理论的中国探索与转型之路(1949—2019). 叶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终结过程中的裂变与新生——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综论. 李兴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基于小尺度五普数据的南京旧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吴启焰;吴小慧;Chen Guo;Hammel J D;刘咏梅;刘丹. 地理科学,2013,10
专业化与学科化共生: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公共关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刘晓程;李旭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
美学重建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四大形态. 赵奎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构. 王帅;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现代启蒙精神的式微与大众娱乐理念的狂欢——论新世纪的第五代导演. 贾冀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意识形态批评及其对电影研究的价值. 陈吉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从类型杂糅走向叙事突围——论当下革命谍战剧的制作策略. 陆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文化趋向探讨. 沈维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价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宗教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契合与寻求. 钢夫.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终结过程中的裂变与新生——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综论. 李兴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论“儒道互补”文化维度之“以人为本”及其当代启示. 李养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镇为中心. 张天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念浅议. 张云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
全球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宗教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契合与寻求. 钢夫.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儒学的现代建构与反思——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 李妍妍. 齐鲁学刊,2011,01
地缘合作中的陆疆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 柳江;武瑞东;何大明. 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关于世界城市研究的两场争论及其对相关研究的影响. 薛德升;黄鹤绵. 地理科学进展,2013,08
苏东剧变以来瑞典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周华平;郭太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价值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价值观研究. 余芳;程样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标新”与“立旧”——新世纪小说的双动向. 耿传明;李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新世纪中国儿童校园小说的多维透视与前瞻. 山丹;侯颖. 江汉学术,2020,03
诗人的“主观个体”与萧开愚的“综合意识”. 梁小静. 江汉学术,2014,01
基于价值观变迁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试探. 廖小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新时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情境教育四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王灿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鲁迅文学院与新时期的文学生态. 叶炜. 齐鲁学刊,2018,04
苏东剧变以来瑞典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周华平;郭太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从内容到形式:“社会性别”研究的新路径. 孙桂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文化趋向探讨. 沈维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多元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家安何处:当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与居住现实. 风笑天.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新地区主义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协调. 于春海;雷达. 国际经济评论,2014,04
美国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基于行业的分析. 何茵;沈明高;徐忠. 国际经济评论,2010,04
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 刘海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新世纪以来叙事学在中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 付臻;范武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音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时期中国合唱艺术的民族化发展瓶颈及出路. 武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承认什么,何种政治?. 汪晖. 读书,2016,11
崔健、摇滚神话与历史的隐秘脉络. 艾未来. 读书,2013,04
新世纪艺术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问题综述. 柏红秀. 江淮论坛,2013,06
基于特色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之意义. 魏鹏举.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叙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读者意识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话语症候. 雷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底层写作”中的“动物叙事”——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一个考查维度. 陈佳冀.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新世纪欧美新移民小说中的“东北叙事”. 戴瑶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
论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构. 王帅;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崛起及其意义. 王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当代中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叶朗“意象美学”学说的系统述评及得失检讨. 祁志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美学重建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四大形态. 赵奎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历程——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刘悦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福利三角、去商品化与当代中国农民医疗社会权利的保障. 程胜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范式转换与批评史学科重构——试探以关键词为纲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 胡红梅;胡晓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意识形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意识形态批评及其对电影研究的价值. 陈吉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生态电影:中国西部电影的新内涵与新使命. 杨乘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当前我国“三农”题材文学创作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彭维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9·11文学”:新世纪美英文学的审美转向?. 张和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
看不见的手——泰州学派功利主义思想实质及其理论效应. 马新文;张再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启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儒道互补”文化维度之“以人为本”及其当代启示. 李养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关于世界城市研究的两场争论及其对相关研究的影响. 薛德升;黄鹤绵. 地理科学进展,2013,08
新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如何三面应战——德克·卜德晚年讲稿的启示. 李浩. 江汉学术,2016,03
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间——文艺学学科反思与重构研究聚焦. 席志武;于瑞. 江汉学术,2014,01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理论70年的发展与启示. 李家祥;王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反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儒学的现代建构与反思——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 李妍妍. 齐鲁学刊,2011,01
论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构. 王帅;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美学重建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四大形态. 赵奎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苏东剧变以来瑞典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周华平;郭太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结构主义先生”与奇想文学——重读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奇想:一个文学样式的结构研究》. 王腊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叙事策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中的苦难叙事及其多元姿态——以《那儿》《苦楝树》的写作主题和叙事策略为观察中心. 马治军;晋海学. 东岳论丛,2020,03
“非虚构”写作:个体经验与公共经验的困窘. 林秀琴.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
论山东新世纪电视剧的宏大叙事策略. 房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主旋律电影的“今世前生”——简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旋律电影的流变. 马潇. 当代文坛,2011,01
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差异性”表达. 韩文淑. 学习与探索,2013,11
传统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儒道互补”文化维度之“以人为本”及其当代启示. 李养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儒学的现代建构与反思——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 李妍妍. 齐鲁学刊,2011,01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价值观研究. 余芳;程样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的老年模态与西部精神重构. 胡碧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21世纪“龙学”的三大发展. 戚良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
英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十年来成长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 龙慧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新世纪以来台湾的左翼政治小说. 古远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诗人的“主观个体”与萧开愚的“综合意识”. 梁小静. 江汉学术,2014,01
英雄叙事的坚守与中国精神的高扬——试论新世纪军旅小说中的当代军人形象塑造. 郑丽娜;宋依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的时代精神再读. 苗祥瑞;潘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武侠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过度铺陈的风格化诉求——论近几年的中国武侠电影. 李钦彤. 北京社会科学,2013,02
“历史”的逃逸、“自然”仿像性与“景观”的自我殖民——新世纪武侠电影的另类迷失与出路选择. 张乐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新世纪武侠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及反思. 余习惠. 求索,2015,01
流行与循环:新世纪武侠电影十年. 肖显惠. 电影文学,2011,11
试论中国武侠电影冷兵器影像符号的视觉流变. 吴超.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4
女性意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世纪性别意识下文学的电影化传播. 魏李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家国离乱中的女性命运——姚金成的传统戏改编策略及成就. 李红艳. 戏剧文学,2019,02
马来西亚华文女性小说的创作特征/. 刘征. 学术界,2015,0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 魏天无;魏天真. 外国文学研究,2011,03
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新时期女性婚恋小说发展变化探析. 孟文彬.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新世纪”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女性导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女性视角”的电影呈现. 李兰英. 东吴学术,2018,02
新世纪性别意识下文学的电影化传播. 魏李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感受“张曼君旋风”. 李春喜. 中国戏剧,2013,01
论中国女性导演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变化. 李静. 电影文学,2014,03
新世纪的西班牙电影研究. 傅郁辰. 当代电影,2016,05
女性意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世纪性别意识下文学的电影化传播. 魏李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家国离乱中的女性命运——姚金成的传统戏改编策略及成就. 李红艳. 戏剧文学,2019,02
马来西亚华文女性小说的创作特征/. 刘征. 学术界,2015,0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 魏天无;魏天真. 外国文学研究,2011,03
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新时期女性婚恋小说发展变化探析. 孟文彬.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都市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杭州影像的某种倾向. 张勇.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02
浅析新世纪中国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的外在表现及内在动因. 邹建. 当代电影,2015,10
欲望都市:名流效应商品化与新世纪都市电影. 孔朝蓬. 当代电影,2014,08
被塑造与被排除的:当代都市电影中的身体改造逻辑. 陈琰娇.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06
向内转: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电影的空间批判. 林玮. 当代电影,2016,09
审美特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叙事”思考. 赵淑华. 东岳论丛,2016,12
论中国散文的民族性. 辛晓玲. 中州学刊,2010,01
狩猎文化的式微与狩猎文学的勃兴. 郭茂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抗战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周晓风;凌孟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草原题材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曾颖. 当代电视,2017,02
张艺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史可扬;邢祥虎. 民族艺术研究,2017,01
张艺谋在电影营销时代的开拓意义. 李琼. 电影文学,2015,15
电影《影》的艺术风格赏析. 齐建明. 电影文学,2018,23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转向. 赵贵清. 电影文学,2018,24
光影作赋,意境真切——与赵小丁谈《影》的影像创作. 刘娟. 电影艺术,2018,06
后现代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价值观研究. 余芳;程样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间——文艺学学科反思与重构研究聚焦. 席志武;于瑞. 江汉学术,2014,01
谁是“颠倒了的本质主义者”?——新世纪特里·伊格尔顿本质主义立场发微. 阴志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4
符号的伦理与美学的伦理——从莱辛《拉奥孔》的中国接受谈起. 赵彦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4
从苏联语文学家到西方后现代学术明星——伊格尔顿眼中的巴赫金. 曾军. 人文杂志,2015,05
农村题材电视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文化视角的迁移. 张新英. 电影文学,2013,06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淡”美风格诉求. 史伟. 电影文学,2011,01
真实、深刻: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前景. 徐占品;王汝芹. 电影评介,2013,12
近年来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和农民受众认同分析. 董涛;周由强. 艺术百家,2016,06
角色·身份·意义——新世纪都市家庭伦理剧中的农民形象解读. 张新英. 中国电视,2015,11
电影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生态电影:中国西部电影的新内涵与新使命. 杨乘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论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大片战略的风险. 邱章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
情理中和与完整传播——新世纪中国电影传播的审美人类学观照. 王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2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特殊性及流变. 李春. 民族艺术研究,2012,03
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的艺术探索. 张茜;孙姝彬. 民族艺术研究,2013,02
台湾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构. 王帅;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戒严·解严·新世纪:台湾电影中政治地景的意象转变. 黄诗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01
何以为家:新世纪以来台湾新移民的影像呈现与文化建构. 李晓红;鲍士将. 台湾研究集刊,2019,06
时间断层与空间“优位”: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 孙丽;宗伟刚. 四川戏剧,2017,03
新世纪台湾新锐导演创作研究. 许娅. 电影文学,2014,23
青春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时间断层与空间“优位”: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 孙丽;宗伟刚. 四川戏剧,2017,03
解析台湾“超过世代”青春电影的崛起. 朱怡璇. 电影文学,2012,06
《七月与安生》的后青春电影美学. 张成良. 电影文学,2017,16
新世纪大陆青春电影“初恋现象”探讨. 罗丽媛. 电影文学,2017,10
台湾新青春电影的文化身份与地域想象. 陈娟. 当代电影,2014,07
女性形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家庭走向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赵卫防;侯东晓. 东吴学术,2020,04
“女性视角”的电影呈现. 李兰英. 东吴学术,2018,02
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嬗变. 李晓梅. 江汉论坛,2018,04
新世纪以来学院型女作家两性关系书写. 王文胜. 江苏社会科学,2019,01
独立电影《蛋糕》的女性形象剖析. 陆凤珍. 电影文学,2017,06
青春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侯吉歌. 电影文学,2016,19
略论类型电影中的道德问题. 褚儒;高攀. 当代电影,2017,02
可复制/不可复制:新世纪中泰青春爱情电影一探——以泰国GTH青春片为例. 鲜佳. 当代电影,2014,01
青春影像·社会镜像——易智言电影研究. 张燕. 当代电影,2017,03
在青春的俗套里成长——好莱坞青春喜剧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杨柳. 当代电影,2014,06
武侠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过度铺陈的风格化诉求——论近几年的中国武侠电影. 李钦彤. 北京社会科学,2013,02
“历史”的逃逸、“自然”仿像性与“景观”的自我殖民——新世纪武侠电影的另类迷失与出路选择. 张乐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新世纪武侠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及反思. 余习惠. 求索,2015,01
流行与循环:新世纪武侠电影十年. 肖显惠. 电影文学,2011,11
试论中国武侠电影冷兵器影像符号的视觉流变. 吴超.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4
消费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艺美学与当代人的生存——试论新世纪文艺美学研究的意义. 向华江;陶水平.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1
从书斋走向荒原——新世纪乡土小说消费化表征探析. 李明燊. 宁夏社会科学,2016,01
想象与进入世界的多重维度——新世纪以来宁夏女作家小说创作观察. 杨慧娟. 宁夏社会科学,2019,06
论当代文学文献史料的大众化. 罗昌智. 东南学术,2013,05
网络文艺场域中的女性文化与主体新世界. 夏烈. 东吴学术,2020,04
叙事策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中的苦难叙事及其多元姿态——以《那儿》《苦楝树》的写作主题和叙事策略为观察中心. 马治军;晋海学. 东岳论丛,2020,03
“非虚构”写作:个体经验与公共经验的困窘. 林秀琴.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
论山东新世纪电视剧的宏大叙事策略. 房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主旋律电影的“今世前生”——简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旋律电影的流变. 马潇. 当代文坛,2011,01
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差异性”表达. 韩文淑. 学习与探索,2013,11
华语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西部电影”类型片创建前瞻.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海外华语电影研究寻踪. 欧阳文风;康莹. 湖南社会科学,2012,05
新世纪北美外语片市场与华语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基于北美外语片市场的实证研究(2000—2012年). 陈林侠. 学术研究,2014,05
华语电影的国族形象建构与传播. 惠恭健. 河南社会科学,2015,05
新世纪华语电影中的名著改编问题. 周仲谋. 四川戏剧,2013,10
类型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真实威胁:美国对互联网恐吓言论的认定研究. 卢家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新西部电影”类型片创建前瞻.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标新”与“立旧”——新世纪小说的双动向. 耿传明;李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她江湖”文学场与新媒体时代的“女性向”方式. 孙桂荣.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试论三种网络小说新类型. 苏晓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本土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心理传记学的历史与展望. 舒跃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中韩“鸡仔文学”比较. 宗先鸿;于仲慧.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新世纪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研究综述. 黄天弘. 河南社会科学,2013,08
新世纪新闻学的体系重建与学派拓展. 郝雨.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从资本逻辑到人民逻辑:生命政治本土化的主题与方向. 李爱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1
现实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喧嚣背后的乡愁——以新世纪乡土小说及诗歌为例. 李明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标新”与“立旧”——新世纪小说的双动向. 耿传明;李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的时代精神再读. 苗祥瑞;潘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从亚里士多德到J·L·奥斯汀:伊格尔顿对现实主义的反思路径. 阴志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略萨小说《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对西方文明的批判. 张伟劼.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流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学自觉与迟子建小说的创作流变. 陈东辉. 齐鲁学刊,2013,02
意识形态批评及其对电影研究的价值. 陈吉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台湾“后新电影”与“新电影”运动互文性关系探析.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亲历者与旁观者:身份转换背景下的叙事流变——论新世纪短篇小说的“文革”叙事. 林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新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如何三面应战——德克·卜德晚年讲稿的启示. 李浩. 江汉学术,2016,03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