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唱腔”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艺术”学科里,我们对选题“唱腔”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唱腔”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调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弋阳腔〔香罗带〕类曲牌音乐辨析. 杨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论苗族歌鼟的艺术美. 王育霖;蒋美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木雅藏戏帮腔音乐功能与色彩的微观研究. 杨华;王莉. 四川戏剧,2014,06
山西四大梆子唱腔调式研究. 张燕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04
从音乐形态学视角谈广西牛娘剧的创新. 王广国. 四川戏剧,2017,06
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社会变革与戏剧革新——重审“五四”戏曲论争的议题与难题. 胡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对岭南木鱼歌几个学术问题的辨析. 黎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论广西北部湾京族民歌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黄宇鸿;邓佳权. 广西社会科学,2016,11
冀皮影戏影卷的审美文化分析. 宋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音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弋阳腔〔香罗带〕类曲牌音乐辨析. 杨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论“非遗”剧种汉调桄桄的戏曲音乐特性. 李康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苯教音乐与《格萨尔》史诗唱腔之渊源考析. 郭晓虹. 青海社会科学,2014,03
论苗族歌鼟的艺术美. 王育霖;蒋美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对岭南木鱼歌几个学术问题的辨析. 黎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莎士比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莎士比亚喜剧的跨文化演绎——京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与“福氏喜剧”精神. 李伟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05
在场与不在场、写实与写意的审美建构——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冬天的故事》的越剧改编. 李伟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戏与非戏之间: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与川剧《马克白夫人》. 李伟民. 四川戏剧,2013,02
“何必非真”的审美原则与黄梅戏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 李伟民. 外国语文,2011,06
台湾京剧的跨文化与跨界流变——以《艳后和她的小丑们》为个案. 朱玉宁. 四川戏剧,2018,02
传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传承还是改编:入围“非遗”的尴尬. 李建宗. 读书,2010,07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及传播. 郭琳. 河南社会科学,2020,02
试论四川清音唱腔流派的形成与流变. 江黛骐. 四川戏剧,2015,03
试析河南曲剧的唱腔艺术特征. 李庆勋. 四川戏剧,2015,02
陕西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研究——以华阴老腔为例. 蒋晶. 四川戏剧,2014,09
苏州弹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苏州弹词“蒋调”流派的创腔特点. 吴磊. 音乐研究,2020,03
论依字行腔在苏州弹词流派唱腔中的表现. 杨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
论长篇苏州弹词《三笑》的流派渊源. 夏夕燕. 艺术百家,2014,S1
从三个腔系探索苏州弹词音乐的起源. 施王伟. 文化艺术研究,2015,02
表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论“非遗”剧种汉调桄桄的戏曲音乐特性. 李康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传承还是改编:入围“非遗”的尴尬. 李建宗. 读书,2010,07
1950年代陈伯华与汉剧《宇宙锋》的艺术革新. 李松;冯紫璇. 湖北社会科学,2021,02
冀皮影戏影卷的审美文化分析. 宋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曲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弋阳腔〔香罗带〕类曲牌音乐辨析. 杨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中国古代民间俗曲曲牌、曲词及曲谱考释》(附CD光盘). 板俊荣;张仲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论“非遗”剧种汉调桄桄的戏曲音乐特性. 李康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孙家国. 音乐研究,2013,02
高甲戏传统曲牌结构的动力系统研究. 檀革胜. 音乐研究,2014,02
戏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社会变革与戏剧革新——重审“五四”戏曲论争的议题与难题. 胡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论“非遗”剧种汉调桄桄的戏曲音乐特性. 李康燕.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1950年代陈伯华与汉剧《宇宙锋》的艺术革新. 李松;冯紫璇. 湖北社会科学,2021,02
冀皮影戏影卷的审美文化分析. 宋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字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晋中方言与晋剧韵白及唱腔旋律的关系. 樊凤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
论依字行腔在苏州弹词流派唱腔中的表现. 杨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
豫西调的历史与传承. 靳莎莎. 中国戏剧,2015,07
口传艺术视野下的兰州鼓子腔词关系研究. 王宇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03
歌仔戏音乐“福建过台湾”考证. 陈新凤. 戏曲艺术,2015,02
创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1950年代陈伯华与汉剧《宇宙锋》的艺术革新. 李松;冯紫璇. 湖北社会科学,2021,02
论沈铁梅对传统川剧的创新演绎. 秦勤. 江淮论坛,2014,03
论地方戏曲的“同质化”倾向及其应对之策. 周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
铸就经典之轨迹——京剧现代戏《红灯记》创作历程述略. 李宗阳. 戏剧文学,2019,03
演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戏四大唱腔的流传和变异. 俞为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论苗族歌鼟的艺术美. 王育霖;蒋美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论地方戏曲的“同质化”倾向及其应对之策. 周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
论我国乐器仿唱艺术的源起、现状与意义. 傅定远. 人民音乐,2017,06
梅派京剧“咬字吐字”和“润腔”技巧在京歌中的运用——以京歌《梅兰芳》的演唱为例. 韩菽筠. 人民音乐,2016,07
晋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晋剧折子戏《三上轿》崔秀英表演艺术分析谈. 齐红梅. 戏剧文学,2018,11
晋中方言与晋剧韵白及唱腔旋律的关系. 樊凤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
晋剧《太白醉写》表演探索. 闫飞瑜. 中国戏剧,2015,03
转益多师是吾师 我与晋剧大师丁果仙的戏缘. 谢涛. 中国戏剧,2010,02
晋剧方言字调与唱腔调型关系之窥探. 荆晶. 戏曲艺术,2018,01
剧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及传播. 郭琳. 河南社会科学,2020,02
论地方戏曲的“同质化”倾向及其应对之策. 周爱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
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孙家国. 音乐研究,2013,02
高甲戏传统曲牌结构的动力系统研究. 檀革胜. 音乐研究,2014,02
晋剧折子戏《三上轿》崔秀英表演艺术分析谈. 齐红梅. 戏剧文学,2018,11
语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苗族歌鼟的艺术美. 王育霖;蒋美仕.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戏曲儿童剧创作状况及策略初探. 刘叙武;李金凤. 戏剧文学,2020,04
梅兰芳舞台艺术的身体语言新解. 赵婷婷. 戏剧艺术,2013,04
湘西土家族音乐的特色与价值. 胡茵. 贵州民族研究,2016,08
论贾平凹创作的音乐感兴. 盛梅. 天津社会科学,2018,06
曲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对岭南木鱼歌几个学术问题的辨析. 黎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论戏曲“代言”. 袁国兴. 广东社会科学,2019,03
浅论:呐子吹腔艺术的规范与发展. 单振岳. 人民音乐,2017,11
梅派京剧“咬字吐字”和“润腔”技巧在京歌中的运用——以京歌《梅兰芳》的演唱为例. 韩菽筠. 人民音乐,2016,07
试论四川清音唱腔流派的形成与流变. 江黛骐. 四川戏剧,2015,03
柳琴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徐州柳琴戏音乐研究. 李爱真. 民族艺术,2010,03
拉魂的“柳琴戏”. 杨柳松. 中国戏剧,2014,07
扎根泥土的“拉魂腔” 浅析民歌小调对地方柳琴戏唱腔的影响. 宋辉;刘洪连. 中国戏剧,2013,01
柳琴戏的渊源与演变. 杜景茂;侯长侠. 艺术百家,2011,S2
柳子戏与山东戏曲腔系关系辨析. 何丽丽. 戏曲艺术,2013,03
伴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及传播. 郭琳. 河南社会科学,2020,02
平遥弦子书伴奏音乐探析. 乔志亮. 民族艺术,2010,03
河南光山花鼓戏音乐特征探微. 仇博. 四川戏剧,2014,12
重庆土家族薅草歌的文化特质与艺术特征. 张昕. 人民音乐,2011,01
从音乐形态学视角谈广西牛娘剧的创新. 王广国. 四川戏剧,2017,06
戏曲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戏曲“代言”. 袁国兴. 广东社会科学,2019,03
浅论:呐子吹腔艺术的规范与发展. 单振岳. 人民音乐,2017,11
戏曲儿童剧创作状况及策略初探. 刘叙武;李金凤. 戏剧文学,2020,04
现代京剧唱腔元素的“器乐化”演绎——以民族器乐合奏《乱云飞》的指挥实践为例. 戴路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4,03
汲取昆曲艺术精华 促进民族声乐教学. 王爱红. 四川戏剧,2011,04
二人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解构主义视域下漫瀚剧唱腔音乐的建构与分析. 李建军. 民族艺术研究,2020,04
二人台戏曲形态刍议. 陈楠. 中国戏剧,2019,05
二人台本体结构与分析——以二人台《走西口》为例. 王芳;白思敏;吴路遥. 音乐创作,2017,11
内蒙古西部方言字调配音规律研究. 刘丽;孙丽娟. 音乐创作,2018,12
小舞台,大成就——府谷二人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淡文珍访谈录. 樊文军. 文化遗产,2019,04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唱腔”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苏州弹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苏州弹词“蒋调”流派的创腔特点. 吴磊. 音乐研究,2020,03
论依字行腔在苏州弹词流派唱腔中的表现. 杨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
论长篇苏州弹词《三笑》的流派渊源. 夏夕燕. 艺术百家,2014,S1
从三个腔系探索苏州弹词音乐的起源. 施王伟. 文化艺术研究,2015,02
人物塑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沈铁梅对传统川剧的创新演绎. 秦勤. 江淮论坛,2014,03
川剧表演中技与戏的关系. 白玲;梁勇. 四川戏剧,2017,07
在人物分析中塑造鲜活的戏剧形象——以川剧《白蛇传》中许仙的人物塑造为例. 何洪庆. 四川戏剧,2017,11
川剧《飘蓬万里张大千》导演构思阐析. 田勇. 四川戏剧,2019,07
电影《白毛女》之音乐分析. 刘茜. 电影文学,2014,24
变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二人转曲牌【老四平调】【三节板】【大鼓四平调】及【花四平】的源流辨析. 马劲;李昂. 戏剧文学,2018,04
京剧打击乐的节奏与结构特点. 彭瑜.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多元汇就的海峡悲歌——歌仔戏【哭调】唱腔源流考. 严永福. 戏曲艺术,2016,01
论粤剧唱腔曲牌的传承与发展. 孔庆夫;金姚. 文化遗产,2019,06
凉山彝族歌舞音乐“朵乐荷”研究. 陈波. 文艺争鸣,2010,24
艺术特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唱腔与戏剧特点研究——以《入藏》《小昭寺》《耕织》唱段为例. 李晨. 四川戏剧,2018,03
唱不如做,做不如悟,悟不如人. 郑雷. 中国戏剧,2019,11
浅谈琼剧唱腔结构及其艺术特点. 黄志启. 戏曲艺术,2015,01
民间俗信仪式中的说唱艺术——山西霍州书的形态研究. 赵海英. 中国音乐,2011,02
沅陵山歌的艺术特征与赏析. 吴海华. 音乐创作,2012,11
变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戏四大唱腔的流传和变异. 俞为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明清曲律家对魏良辅改革崑山腔的矫正和完善. 俞爲民. 文史,2013,01
论依字行腔在苏州弹词流派唱腔中的表现. 杨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
满汉民族音乐艺术的多元交融. 崔伟. 民族艺术,2010,04
豫剧中方言特征的传承与变异. 段纳. 戏剧文学,2016,01
四川清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试论四川清音唱腔流派的形成与流变. 江黛骐. 四川戏剧,2015,03
四川清音在四川民歌中的运用. 李雪玲. 四川戏剧,2017,01
四川清音曲本创作改革思路. 罗承松. 四川戏剧,2013,06
四川清音演唱的发展探索. 付琪. 四川戏剧,2013,07
四川清音“李派”传人的集体记忆. 陈缨. 四川戏剧,2019,09
歌仔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对歌仔戏唱腔艺术的实践与传承. 庄必芳. 中国戏剧,2011,11
歌仔戏音乐“福建过台湾”考证. 陈新凤. 戏曲艺术,2015,02
多元汇就的海峡悲歌——歌仔戏【哭调】唱腔源流考. 严永福. 戏曲艺术,2016,01
传统与变异——台湾野台歌仔戏音乐的两种品格. 严永福. 戏曲艺术,2017,01
“哭调”的魅力:以歌仔戏《安安寻母》为例——歌仔戏研究(之一). 林纯纯. 中国音乐,2015,03
莎士比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莎士比亚喜剧的跨文化演绎——京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与“福氏喜剧”精神. 李伟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05
在场与不在场、写实与写意的审美建构——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冬天的故事》的越剧改编. 李伟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戏与非戏之间: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与川剧《马克白夫人》. 李伟民. 四川戏剧,2013,02
“何必非真”的审美原则与黄梅戏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 李伟民. 外国语文,2011,06
台湾京剧的跨文化与跨界流变——以《艳后和她的小丑们》为个案. 朱玉宁. 四川戏剧,2018,02
梅兰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梅派京剧“咬字吐字”和“润腔”技巧在京歌中的运用——以京歌《梅兰芳》的演唱为例. 韩菽筠. 人民音乐,2016,07
梅兰芳舞台艺术的身体语言新解. 赵婷婷. 戏剧艺术,2013,04
解读梅兰芳大师“移步不换形”之慨(下) 梅兰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祭. 齐致翔. 中国戏剧,2014,11
《大树西迁》在当代语境中的延展. 张永明. 戏剧文学,2018,07
梅剧程韵 求新求变——新版京剧程派《穆桂英挂帅》的创作思考. 李佩红. 戏剧艺术,2020,04
艺术价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古代民间俗曲曲牌、曲词及曲谱考释》(附CD光盘). 板俊荣;张仲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1950年代陈伯华与汉剧《宇宙锋》的艺术革新. 李松;冯紫璇. 湖北社会科学,2021,02
论广西北部湾京族民歌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黄宇鸿;邓佳权. 广西社会科学,2016,11
试析河南曲剧的唱腔艺术特征. 李庆勋. 四川戏剧,2015,02
木雅藏戏帮腔音乐功能与色彩的微观研究. 杨华;王莉. 四川戏剧,2014,06
源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藏族史诗《格萨尔》说唱音乐源流初考. 郭晓虹. 西藏研究,2014,02
弦索腔曲牌[驻云飞]与弋阳腔渊源关系考. 张英华. 中国音乐学,2019,04
金元散曲般涉调套曲及曲牌源流考. 陈文革.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02
二人转曲牌【老四平调】【三节板】【大鼓四平调】及【花四平】的源流辨析. 马劲;李昂. 戏剧文学,2018,04
河南曲剧之【阳调】源流考辨. 吉莉. 民族艺术研究,2014,03
二人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解构主义视域下漫瀚剧唱腔音乐的建构与分析. 李建军. 民族艺术研究,2020,04
二人台戏曲形态刍议. 陈楠. 中国戏剧,2019,05
二人台本体结构与分析——以二人台《走西口》为例. 王芳;白思敏;吴路遥. 音乐创作,2017,11
内蒙古西部方言字调配音规律研究. 刘丽;孙丽娟. 音乐创作,2018,12
小舞台,大成就——府谷二人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淡文珍访谈录. 樊文军. 文化遗产,2019,04
音乐特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河南光山花鼓戏音乐特征探微. 仇博. 四川戏剧,2014,12
朔州大秧歌声腔类型及其音乐特征. 李岩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8,03
合江民歌艺术特征研究. 肖成英. 四川戏剧,2013,04
南阳鼓词唱词句式及板式结构研究. 别松梅. 四川戏剧,2018,04
口传艺术视野下的兰州鼓子腔词关系研究. 王宇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03
音乐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钢琴作品中少数民族素材研究. 李文;赖政兵. 贵州民族研究,2018,12
满汉民族音乐艺术的多元交融. 崔伟. 民族艺术,2010,04
辽南影调戏音乐特征探究. 张丽娜. 音乐创作,2015,05
地方戏唱腔音乐改革浅谈——以豫剧、评剧、吕剧为例. 徐锵. 戏曲艺术,2015,03
声学视域下的京剧颤音研究. 韩启超. 艺术百家,2017,03
润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梅派京剧“咬字吐字”和“润腔”技巧在京歌中的运用——以京歌《梅兰芳》的演唱为例. 韩菽筠. 人民音乐,2016,07
“润腔”研究四十年. 郭克俭. 音乐研究,2019,01
论苏州弹词“蒋调”流派的创腔特点. 吴磊. 音乐研究,2020,03
淮剧陈派创腔研究. 吴艳. 中国音乐学,2019,04
万象贞滇剧演唱艺术风格特征. 赵嘉禄. 民族艺术研究,2020,05
艺术风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融合跨界艺术风格 创新声乐教学模式——评《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 杨凡.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04
万象贞滇剧演唱艺术风格特征. 赵嘉禄. 民族艺术研究,2020,05
粤西高州单人木偶戏考述. 党劲. 民族艺术,2011,02
浅析京胡的伴奏与演奏. 宋婷婷. 中国戏剧,2015,04
乡野清新的守望与超越——曲剧王(秀玲)派艺术的审美探析. 季红莉. 中国戏剧,2012,08
柳琴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徐州柳琴戏音乐研究. 李爱真. 民族艺术,2010,03
拉魂的“柳琴戏”. 杨柳松. 中国戏剧,2014,07
扎根泥土的“拉魂腔” 浅析民歌小调对地方柳琴戏唱腔的影响. 宋辉;刘洪连. 中国戏剧,2013,01
柳琴戏的渊源与演变. 杜景茂;侯长侠. 艺术百家,2011,S2
柳子戏与山东戏曲腔系关系辨析. 何丽丽. 戏曲艺术,2013,03
二人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二人转《大西厢》三千六百句疏正(十). 苏景春. 戏剧文学,2020,10
二人转曲牌【西口韵】的来源与发展. 李昂;马劲. 戏剧文学,2018,03
二人转曲牌【老四平调】【三节板】【大鼓四平调】及【花四平】的源流辨析. 马劲;李昂. 戏剧文学,2018,04
黝黝黑土地,深深关东情——浅谈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梁燕. 戏剧文学,2013,06
二人转中的“文“”武”戏——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 苏景春. 戏剧文学,2012,10
字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晋中方言与晋剧韵白及唱腔旋律的关系. 樊凤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
论依字行腔在苏州弹词流派唱腔中的表现. 杨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
豫西调的历史与传承. 靳莎莎. 中国戏剧,2015,07
口传艺术视野下的兰州鼓子腔词关系研究. 王宇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03
歌仔戏音乐“福建过台湾”考证. 陈新凤. 戏曲艺术,2015,02
民族音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越剧女小生唱腔研究. 曾嵘. 文化艺术研究,2017,04
湘西土家族音乐的特色与价值. 胡茵. 贵州民族研究,2016,08
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论秦腔. 杜倩萍. 贵州民族研究,2018,03
钢琴作品中少数民族素材研究. 李文;赖政兵. 贵州民族研究,2018,12
少数民族原生态唱法的生成逻辑、内容体系和实践效果研究. 王亚辉. 贵州民族研究,2019,06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