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艺术”学科里,我们对选题“台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台湾”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创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全球价值生产的空间组织:以苹果手机供应链为例. 刘清;杨永春;蒋小荣. 地理研究,2020,12
新闻传播社会学视域下的台湾苹果动新闻考察. 王汉熙;刘凯;万成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互利共赢:两岸服务贸易开放举措与闽台农业科技融合路径. 陈晓琴;于立新;张梵楠. 对外经贸实务,2019,02
客家优良传统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刘加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中国台湾“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及其对大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周政旭. 国际城市规划,2014,03
日据时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规训之术:日据时期的台湾高山族教育. 董建辉;张雪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1945年之前台湾回教研究. 范景鹏;马世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台湾莎士比亚戏剧百年历史背后的权力隐喻. 孙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文化“理蕃”:日本对台湾原住民族的殖民统治. 董建辉;郑伟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台湾乡土小说中的“杂语”现象. 张卫中. 兰州学刊,2012,06
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化研究与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耦合. 孔苏颜;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身份认同与冷战语境视角下的马森剧作论. 胡明华. 齐鲁学刊,2019,05
论台湾民众两岸“共同体感”的建构. 孙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论“台湾学”的建立及其研究方法. 朱双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特色与挑战. 洪馨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多元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欧洲的中国新移民:规模及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宋全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国际人口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启示. 沈可;王丰;蔡泳. 国际经济评论,2012,01
产权多元化背景下台湾都市更新中的权利变换制度及其启示. 郭湘闽;冀萱;王冬雪;颜晓娜. 国际城市规划,2020,03
战略规划意义之两岸比较. 刘昭吟;林德福;潘陶. 国际城市规划,2013,04
意定监护制度框架下的老龄人财产信托. 官玉琴. 东南学术,2019,02
海峡两岸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陆发展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应对ECFA服务贸易的对策. 杨素琳;容静文. 对外经贸实务,2014,07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在台湾举行. 殷勇. 地理科学进展,2011,11
2011年海峡两岸都市农业与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 任国柱. 地理科学进展,2011,11
“2010海峡两岸休闲产业与乡村旅游”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召开. 任国柱. 地理科学进展,2010,10
海峡两岸2012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纪要. 李开封;朱诚. 地理学报,2013,01
全球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服务贸易成本测算:来自全球40个经济体及19个服务部门的经验研究——基于WIOD数据库的Novy(2013)成本测算方法分析. 龚静;尹忠明.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03
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特色与挑战. 洪馨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台湾地区产业承接与产业转移. 陈斯. 价格月刊,2011,02
我国“两岸四地”价格水平差距的比较研究——基于世界银行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的分析. 余芳东. 世界经济研究,2015,05
战略规划意义之两岸比较. 刘昭吟;林德福;潘陶. 国际城市规划,2013,04
现代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化”之后的东亚农业和农村社会——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案例及其历史意蕴. 张玉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台湾地区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经验及其启示. 张乔棻.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5
试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涉台公共政策体系构建. 刘国深;郭伟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再现式想象: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旅游经验中的现实中国形象. 赵小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地方性、存在感与魔幻色彩——中国台湾地区新乡土小说管窥. 郭俊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文化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化研究与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耦合. 孔苏颜;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论中国经典中“中国”概念的涵义及其在近世日本与现代台湾的转化. 黄俊杰. 开放时代,2010,09
台湾80后世代的历史书写与文化认同. 张帆. 东南学术,2017,03
文本与社会、历史的联结——从朱立立的文学批评看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想视域. 林秀琴. 东岳论丛,2018,06
1980年以降台湾文学史的建构与身份认同研究. 张羽. 东南学术,2012,03
历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历史地图专题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刘传飞. 地理研究,2014,09
略论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途径——兼评台湾省出版的两部《历史地理学》. 毛曦;高松凡. 地理研究,2012,11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蒋介石笔下的孙中山(1917—1927). 罗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战后70年两岸抗日历史认知的差异及对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影响. 陈颖.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明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和西域僧团——兼谈汉藏佛教史研究的语文学方法. 沈卫荣;安海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意识形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蒋介石笔下的孙中山(1917—1927). 罗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复合权力结构与中国统一问题——兼论“两制”台湾方案探索. 夏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尼采在中国(1902—2000). 马立安·高利克;林振华. 江汉学术,2016,02
从“华尔街”、香港“中环”到台湾“立法院”的青年占领运动——兼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精神家园的诉求与批判. 贺才乐;秘金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台湾文学史”书写的两岸互看——从“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命题谈起. 朱双一;何随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传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西古代亲属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当代中国亲属制度的建构. 金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政府福利责任的边界:基于华人社区公众福利态度的比较研究. 臧其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望春风》与格非的写作. 格非;王中忱;解志熙;旷新年;孟悦;李旭渊;吕正惠;森冈优纪;叶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在台湾举行. 殷勇. 地理科学进展,2011,11
客家优良传统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刘加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融合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望春风》与格非的写作. 格非;王中忱;解志熙;旷新年;孟悦;李旭渊;吕正惠;森冈优纪;叶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新闻传播社会学视域下的台湾苹果动新闻考察. 王汉熙;刘凯;万成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互利共赢:两岸服务贸易开放举措与闽台农业科技融合路径. 陈晓琴;于立新;张梵楠. 对外经贸实务,2019,02
武汉与台湾生物产业合作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刘红鸣. 对外经贸实务,2019,0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王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成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蒋介石笔下的孙中山(1917—1927). 罗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论台湾20世纪中叶怀乡思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黄红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
在职读研英语教师的“研究投入”:来自台湾的启示. 王琦;张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台湾“后新电影”与“新电影”运动互文性关系探析.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新兴市场投资者情绪与价值溢价异象——基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比较分析. 张婷;于瑾;吕东锴. 国际金融研究,2013,01
传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明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和西域僧团——兼谈汉藏佛教史研究的语文学方法. 沈卫荣;安海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传承与异质:中国大陆与台湾通俗文学观辨析. 康鑫.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客家优良传统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刘加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统一国语与建构国族:台湾光复初期山地国语运动的思考脉络. 陈建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台湾“后新电影”与“新电影”运动互文性关系探析.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主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望春风》与格非的写作. 格非;王中忱;解志熙;旷新年;孟悦;李旭渊;吕正惠;森冈优纪;叶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刘大中经济思想研究——以《美国经济评论》的5篇论文为中心. 宋丽智.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张栻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论坛综述——纪念张栻诞辰880周年. 刘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在台湾花莲召开.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12,07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张兵;陈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香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2011年度JCR的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数据. 赵歆. 地理学报,2012,07
政府福利责任的边界:基于华人社区公众福利态度的比较研究. 臧其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台港地区对张謇及其事业的研究概况. 羽离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汤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张栻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论坛综述——纪念张栻诞辰880周年. 刘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新世纪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构. 王帅;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台湾“后新电影”与“新电影”运动互文性关系探析.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新世纪以来台湾的左翼政治小说. 古远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新世纪台湾两大政党文艺政策剖析. 古远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叙事比较——以《金水婶》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例. 李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构. 王帅;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台湾“后新电影”与“新电影”运动互文性关系探析.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空间拓展·时间跨越·性别转向——论侯孝贤电影创作的转变. 周仲谋. 北京社会科学,2017,12
从话语批评到文化批评——“边缘话语与社会”研究. 丁建新. 江西社会科学,2013,09
新缣故素. 朱红. 读书,2018,11
传统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政府福利责任的边界:基于华人社区公众福利态度的比较研究. 臧其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明清宗教宝卷中的西王母形象与信仰. 刘永红. 青海社会科学,2011,05
传统文化视域下方言保护的法律限度及其治理——基于对我国台湾地区相关“立法”的借鉴与反思. 段泽孝. 求索,2018,03
文化互文性的两岸台湾古典文学史撰述研究. 何李. 求索,2015,11
认知暴力下民族意识与文化的自觉——再读《原乡人》. 蓝天. 求是学刊,2014,06
冷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美日学术界关于冷战时期琉球群岛问题研究的演进(下). 崔丕;崔修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美日学术界关于冷战时期琉球群岛问题研究的演进(上). 崔丕;崔修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身份认同与冷战语境视角下的马森剧作论. 胡明华. 齐鲁学刊,2019,05
冷战后欧盟对台政策内涵及其前景分析. 金茜;房乐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中国加盟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与对外政策转型(1978—1986). 田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台湾”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许常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评陈万鼐先生《〈清史稿·乐志〉研究》兼谈学术规范. 方祎. 音乐研究,2013,01
沿着许常惠先生的足迹——海峡两岸传统音乐学术交流亲历记. 杨民康. 人民音乐,2020,06
《台中县音乐发展史》编撰的特征及困境. 田可文. 中国音乐学,2019,03
许常惠《台湾音乐史初稿》的历史语境.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9,02
台湾作曲家陈泗治及其钢琴音乐创作. 张娟. 人民音乐,2012,02
小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台湾“老歌仔戏”:“小戏”向“大戏”的过渡形态. 潘培忠. 台湾研究集刊,2014,04
论日本侵占时期台湾内台歌仔戏的海派倾向. 简贵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同构与嬗变 闽台客家采茶戏的艺术特征初探. 赵如. 中国戏剧,2014,04
清末民初豫剧发展之初探. 师东坡. 戏剧文学,2014,06
台湾老歌子戏《山伯英台》之研究. 游素凰. 戏曲艺术,2013,04
蔡明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现代性——以台湾新电影的三位作者导演为考察中心. 张诵圣;金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反叛与突破:蔡明亮电影的艺术边界. 朱峰;袁萱. 当代电影,2019,07
电影是属于一个人的作品 对话导演蔡明亮. 蔡明亮;霍廷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01
东亚电影文化的对话与共鸣——以《爱情万岁》《空房间》《祈祷落幕时》为例. 徐榛.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06
论蔡明亮电影的长镜头表现手法. 崔睿. 电影文学,2013,07
类型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现代性——以台湾新电影的三位作者导演为考察中心. 张诵圣;金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类型电影的开拓与深耕——台湾导演陈正道电影作品评述. 宋华. 当代电影,2014,12
近期台湾青春片的主题与类型研究. 杜沛. 当代电影,2014,06
从台湾电影政策演变看台湾类型电影的兴衰. 陈彦君.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03
“北上”之路的探索与突围——叶伟民导演电影研究. 余韬;陈朝彦. 当代电影,2016,09
女性形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不幸的夏娃”到“自觉的信女”——论中国台湾女作家陈若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钱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台湾文学期刊《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研究. 徐英春. 学习与探索,2016,05
驱散菲勒斯中心主义的阴霾——论当代台湾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孙慰川;王欣. 江苏社会科学,2012,05
琼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微. 邓玲. 语文建设,2014,05
论海峡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张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国族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台湾大学接收改造中的“国界”与“省界”——基于《罗宗洛日记》(1945—1946)的观察. 何卓恩.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从民俗描摹到国族认同——当代台湾小说中妈祖书写的变迁. 陈美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ECFA时代合拍片中“情牵两岸”题材的文化认同构建. 王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7,01
夹着风暴和闪电的台湾文学论争与事件. 古远清. 南方文坛,2013,01
“反服贸”背后的贫富分化与阶级政治. 郑振清. 文化纵横,2014,03
赖声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华文化对赖声川现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蓝天. 戏剧文学,2010,04
浅析实验戏剧形式与内容关系——以《水中之书》为例. 穆瑞锋;张婧瑶. 戏剧文学,2019,03
赖声川新剧《隐藏的宝藏》创作论. 胡明华. 戏剧文学,2018,06
创造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新路线——赖声川戏剧述评. 陶庆梅. 南方文坛,2020,06
台湾政治文化社会“乱象”讽喻下的赖声川戏剧美学建构. 蔡明宏. 台湾研究集刊,2014,03
青春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台湾电影演变. 沈义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时间断层与空间“优位”: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 孙丽;宗伟刚. 四川戏剧,2017,03
解析台湾“超过世代”青春电影的崛起. 朱怡璇. 电影文学,2012,06
诗意的想象——《盛夏光年》导演手法分析. 李峤雪. 当代电影,2014,12
近期台湾青春片的主题与类型研究. 杜沛. 当代电影,2014,06
电影产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时间断层与空间“优位”: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 孙丽;宗伟刚. 四川戏剧,2017,03
跨域景观中的身份位置——从“北上合拍”华语电影的地域空间看“本土”文化认同. 陈亦水.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05
当下内地电影的反同质化策略及“台湾动力”. 赵卫防. 当代电影,2012,02
台湾本土历史的影像建构与主体性追寻. 姜军. 电影文学,2017,17
从《艋舺》看台湾电影产业的华丽转身. 曹旭;苟莉莉.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6
解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制造业产品全球价值链的解构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方法. 马风涛;李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01
狂欢与嬉戏:台湾诗人管管的语言喜剧. 杨小滨. 江汉学术,2021,03
中美双边贸易利益分配格局解构——基于GVC分解的视角. 葛明;赵素萍;林玲. 世界经济研究,2016,02
近现代大学校歌与儒家文化及大同精神——以南大、清华、浙大校歌为中心的讨论. 翟奎凤. 东岳论丛,2018,12
泛娱乐化时代的网络恶搞. 刘雪玉. 东吴学术,2017,03
商业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商品化与专业化之间——错综复杂的教科书品质问题. 周淑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泛娱乐化时代的网络恶搞. 刘雪玉. 东吴学术,2017,03
文化再生: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文化复兴实践. 谭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8
政治化、商业化及二者的兼容——两岸三地电影源流、主流比较. 郭大勇;禹秀玲. 社会科学家,2011,10
台湾妈祖信俗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发展研究. 宋建晓. 世界宗教研究,2019,04
书法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郭尚先在闽行迹、书法交游及与台湾书法之关系述论. 蔡清德. 东南学术,2013,05
汉字艺术 源远流长——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京开幕. 萧声. 美术观察,2010,11
中国的心理测量发展史. 张厚粲;余嘉元. 心理科学,2012,03
台湾地区散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朱凤玉. 敦煌学辑刊,2018,02
台湾故宫藏明本《真禅内印顿证虚凝法界金刚智经》(卷上)初探. 闫雪. 中国藏学,2012,02
纪录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志考察及影像拍摄中的“迭影”现象. 胡台丽;邓启耀. 民族艺术,2017,04
何以“小清新”?——从台湾纪录片的意识变迁看台湾当代社会思潮. 李晨. 南方文坛,2020,06
“女性述史”:都市文化时空的影音呈现——以台湾纪录片《跳舞时代》为例. 林少雄. 江苏社会科学,2012,05
行在当下,功在千秋台湾环境生态纪录片的社会介入. 迟月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4
论台湾萤火虫映像体纪录片的创作与美学. 罗袆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04
文化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化研究与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耦合. 孔苏颜;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论中国经典中“中国”概念的涵义及其在近世日本与现代台湾的转化. 黄俊杰. 开放时代,2010,09
台湾80后世代的历史书写与文化认同. 张帆. 东南学术,2017,03
文本与社会、历史的联结——从朱立立的文学批评看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想视域. 林秀琴. 东岳论丛,2018,06
1980年以降台湾文学史的建构与身份认同研究. 张羽. 东南学术,2012,03
多元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解严”后台湾家族书写的特征与意义. 朱云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从台湾和国际文创案例看昆仑文创发展的潜力. 罗美兰. 青海社会科学,2014,05
遏制“语言台独”. 李行健. 读书,2017,11
中国现当代作家外语创作的归属问题. 倪婷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文化中国的影像建构及其矛盾——论李安电影的中国想象. 向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身份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身份认同与冷战语境视角下的马森剧作论. 胡明华. 齐鲁学刊,2019,05
论20世纪90年代台湾小说中“酷儿书写”的现代性. 罗显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反抗虚无、身份认同与历史言说的葛藤——陈映真“文学左翼”意味及省思. 傅修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台湾乡土小说中的“杂语”现象. 张卫中. 兰州学刊,2012,06
新世纪以来台湾回忆叙述中的历史构图与认同测绘. 陈舒劼. 东南学术,2016,06
《海角七号》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话语批评到文化批评——“边缘话语与社会”研究. 丁建新. 江西社会科学,2013,09
“后海角时代”台湾新导演作品中的在地精神与身份表述——魏德圣、钮承泽比较研究. 黄诗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海角七号》及其意识形态建构. 聂欣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海角七号》:台湾身份的认同和确认. 郭亮亮;段鸣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新世纪台湾新锐导演创作研究. 许娅. 电影文学,2014,23
冷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美日学术界关于冷战时期琉球群岛问题研究的演进(下). 崔丕;崔修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美日学术界关于冷战时期琉球群岛问题研究的演进(上). 崔丕;崔修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身份认同与冷战语境视角下的马森剧作论. 胡明华. 齐鲁学刊,2019,05
冷战后欧盟对台政策内涵及其前景分析. 金茜;房乐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中国加盟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与对外政策转型(1978—1986). 田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新世纪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构. 王帅;孙慰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台湾“后新电影”与“新电影”运动互文性关系探析. 郭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新世纪以来台湾的左翼政治小说. 古远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新世纪台湾两大政党文艺政策剖析. 古远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叙事比较——以《金水婶》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例. 李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稿约.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纪弦(路易士)与香港诗坛关系考论. 刘奎. 江汉学术,2018,05
论20世纪90年代台湾小说中“酷儿书写”的现代性. 罗显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地方性、存在感与魔幻色彩——中国台湾地区新乡土小说管窥. 郭俊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糖业文化书写研究. 张羽.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