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言”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艺术”学科里,我们对选题“方言”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方言”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语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谈元曲中“肐”的使用. 刘力耘.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西北方言重点调查研究刍议——以甘宁青新四省区为主. 邢向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近代汉语副词“没的”再考. 王群. 齐鲁学刊,2017,06
试论周秦之际“书同文、语同音”的发展轨迹. 任敬文;汤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四川雅安地区方言的历史形成及其与地理和移民的关系. 周及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普通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分布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调研分析为例. 秦海燕. 齐鲁学刊,2015,02
论语言生态伦理视域下的领域语言. 曾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从北京话语料看介词“跟”的发展. 杜道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 田明. 地理科学,2017,07
湘乡话单字调实验研究. 曾春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北方言重点调查研究刍议——以甘宁青新四省区为主. 邢向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试论周秦之际“书同文、语同音”的发展轨迹. 任敬文;汤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叙事策略、民间人物及其审美品性——比较《锦城旧事》、《成都方脑壳传奇》和《小时候》的方言叙事. 汪坚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有关方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思考. 申慧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
“布鲁斯-方言”批评理论与“黑人性”表述. 罗虹;程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地域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叙事策略、民间人物及其审美品性——比较《锦城旧事》、《成都方脑壳传奇》和《小时候》的方言叙事. 汪坚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地方因素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 田明. 地理科学,2017,07
近30年湖南汉语方言比较研究述评. 李康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从方言和地域文化看海峡两岸的文缘. 李如龙;林天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黑撒”方言摇滚阐释. 袁西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传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赣语昌都片方言中古入声字今读特点与演变规律. 卢继芳;张晓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语言生态伦理自律价值实现的前提与对策. 潘世松;郑小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
论语言生态伦理视域下的领域语言. 曾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山西晋城瞽目艺人反切语研究. 余跃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专题研究. 常文昌.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06
音韵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都昌方言与邻县方言的关系及其成因. 卢继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论合音与汉语音节构成及语音规则的关联——基于中原官话28个方言点的语料. 孙红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乔全生教授与他的晋方言研究团队.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从城阳方言看《中原音韵》知庄章三系声母的分合. 付新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1
《新订中州全韵》音系研究. 陈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思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有关方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思考. 申慧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
有限差序的社会结合及其现代性转化——基于新化数码快印“同乡同业”的思考. 谭同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江南船拳的形成与历史演变——兼论“船拳”的苏州发源问题. 罗时铭;秦琦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语法的钥匙. 陆俭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论新湘语和老湘语的特征——基于若干项音韵词汇标准的讨论. 李康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身份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安坊上回民亲属称谓语变异及身份认同. 董洪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川籍藏族流行音乐人与其文化身份认同. 叶姿含.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台湾乡土小说中的“杂语”现象. 张卫中. 兰州学刊,2012,06
文化多样性与民间金融:基于方言视角的经验研究. 张博;范辰辰. 金融研究,2018,07
想象镜照:闽南语电影片与台湾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型. 林清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保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至民国四川乡土教材《大全杂字》的版本、作者及特点. 王建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族群认同视域下闽南方言的跨境传播. 王曦.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山西晋城瞽目艺人反切语研究. 余跃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乔全生教授与他的晋方言研究团队.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电视新闻的语言选择及其社会意义. 李荣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文化传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四川客家方言与文化传承现状调查——以四川仪陇县客家族群为例. 王春玲. 贵州社会科学,2015,04
论方言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提升——以武汉方言栏目剧《都市茶座》为例. 张贞. 江汉学术,2013,02
四川方言电视剧《幸福耙耳朵》文化分析. 唐仁跃. 四川戏剧,2014,01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 古汉语研究,2018,03
新媒体在语言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杨慧君. 语言文字应用,2017,0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周一民. 北京社会科学,2011,05
“非遗”视阈下原生态民歌的艺术架构与生存路径——以马渡乡民歌为例. 赵栅凌.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语言保护论纲. 周庆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理论话语建构. 彭修银;熊青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 王春玲. 贵州社会科学,2018,12
语言特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金瓶梅词话》中泰州方言通假考. 高菁菁.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范紫东秦腔剧本所见民国时期关中方音特点. 王怀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南侗民歌分类新探. 苏金梅. 人民音乐,2012,10
甘肃永登薜家湾“邵句”记略. 李蓝. 方言,2016,02
嘉绒藏区语言研究. 多尔吉. 中国藏学,2015,04
戏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明嘉靖本《荔镜记》方言词缀研究. 王曦. 东南学术,2014,02
民谣,民谣(一九九四——二○○九)——“六十年三地歌”之十(下). 李皖. 读书,2012,05
梁启超小说戏曲中的粤语现象及其文体意义. 左鹏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冀皮影戏影卷的审美文化分析. 宋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论清末民初改良戏曲语言风格的嬗变. 赵得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电影方言译制的形态与意义. 郑宜庸. 东南学术,2014,04
诙谐中的消解与坚守——论近期喜剧电影中的方言言说. 贺彩虹. 东岳论丛,2010,02
想象镜照:闽南语电影片与台湾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型. 林清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论影视字幕中隐语的英译——以《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话”为例. 邹李炜. 中国翻译,2016,01
从语境“替代”中探索电影台词翻译对等法——翻译国产影片《大山里的没眼人》之感悟. 潘月明;郭秀芝. 上海翻译,2011,03
方言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安方言剧与城市形象建设. 周东华;许晓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舞台语言的地域化调适——传统戏剧当下存活与发展路径探索. 刘红娟. 戏剧文学,2010,11
方言剧《文化站长》上演三十年的坚守. . 党建,2014,11
一部方言剧热播引发的思考. 叶川. 电影文学,2010,19
唯有真情最动人 从饰演《八珍汤·问苍天》谈锡剧老旦的表演技巧. 孙黎健. 中国戏剧,2019,02
地方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绊脚石还是语言命脉——方言于地方戏曲之意义辨析. 邱剑颖.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
方言多样性与市场一体化:基于城市圈的视角. 丁从明;吉振霖;雷雨;梁甄桥. 经济研究,2018,11
东北方言特点与吉剧艺术魅力的关系阐释. 董振邦;李轶伟. 戏剧文学,2020,01
从言语社区视角谈地方戏改革中的语言选用问题——以黄梅戏为例. 方寅. 语言文字应用,2014,04
关于广西地方戏曲保护的几点思考. 阙真. 南方文坛,2015,02
本土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广告语言类型对广告态度之影响研究. 刘世雄;梁秋平;姜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左翼乡土小说语言及句法的本土化. 田丰. 兰州学刊,2017,06
群众口语与“十七年新诗”的语言基座. 颜同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
移民城市语言变异的本土化——以包头昆都仑区鼻韵尾变异为例. 刘英;徐大明. 语言研究,2012,01
根植南洋:原上草短篇小说中的本土化(英文). 朱文斌;潘碧丝. 外国文学研究,2016,01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有限差序的社会结合及其现代性转化——基于新化数码快印“同乡同业”的思考. 谭同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理论话语建构. 彭修银;熊青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想象镜照:闽南语电影片与台湾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型. 林清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自居边缘的文化策略——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动因论之三. 孙叶林. 社会科学家,2011,04
《海上花列传》的跨文本流传及其意义生成——以方言版、译注版和电影版为考察对象. 李婕;谢家顺. 社会科学,2019,08
唱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民间音乐中唱词的“双音谱”传习探索. 苏侨. 人民论坛,2015,33
壮族末伦. 廖汉波;莫福校;农莉. 民族艺术,2020,04
山歌《对鸟》的艺术特色. 陈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02
论广西牛娘剧的艺术特色. 黄嘉清. 广西社会科学,2012,10
兰州鼓子:民间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困境. 杨阳;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黄梅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言语社区视角谈地方戏改革中的语言选用问题——以黄梅戏为例. 方寅. 语言文字应用,2014,04
安庆市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刘丽华. 中国戏剧,2013,08
地方戏曲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视角. 丁慧. 中国戏剧,2015,11
黄梅戏唱词的语言特点浅析. 金相莉. 中国戏剧,2019,10
黄梅戏舞台方言的语音变异考察. 鲍红. 戏曲艺术,2017,04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方言”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藏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藏与甘肃藏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普及状况调查对比分析. 袁伟;付帅. 语言文字应用,2017,04
藏族三大传统地理区域形成过程探讨. 石硕. 中国藏学,2014,03
白马音乐田野研究报告. 张凯. 四川戏剧,2017,04
清代进藏西人著述中的藏族音乐. 宫宏宇.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01
写实影像观下的藏地人文与日常——以影片《阿拉姜色》为分析对象. 黄望莉;李艺蘅. 电影新作,2019,01
底层叙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方言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底层叙事. 刘杰. 电影文学,2015,22
深耕在地性——论近年来台湾电影中的底层叙事. 叶勤. 当代电影,2020,06
贾樟柯电影中方言的意义与价值分析. 孙宏吉;路金辉. 当代电影,2016,06
方言影片对于底层叙事的修辞意义. 杨哲芬. 电影评介,2017,20
黄梅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言语社区视角谈地方戏改革中的语言选用问题——以黄梅戏为例. 方寅. 语言文字应用,2014,04
安庆市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刘丽华. 中国戏剧,2013,08
地方戏曲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视角. 丁慧. 中国戏剧,2015,11
黄梅戏唱词的语言特点浅析. 金相莉. 中国戏剧,2019,10
黄梅戏舞台方言的语音变异考察. 鲍红. 戏曲艺术,2017,04
音乐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演唱技巧及艺术特征分析——评《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与艺术风格探析》. 王音. 高教探索,2020,04
客家山歌源流新探. 邓育文. 艺术百家,2011,04
论湖南民歌之“辣”. 张志敏. 艺术百家,2010,S2
试论西府曲子“五更”歌调的音乐艺术研究. 王莹. 音乐创作,2014,03
江南二胡风格与江南文化的关系研究. 胡小莉. 艺术百家,2012,04
喜剧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诙谐中的消解与坚守——论近期喜剧电影中的方言言说. 贺彩虹. 东岳论丛,2010,02
喜剧电影表演之运用方言的价值. 李立宏;孙德元. 当代电影,2012,05
冯小刚与宁浩电影的喜剧风格比较. 孙宏哲. 电影文学,2015,23
一切只为“闹着玩……”. 常伟. 电影评介,2010,12
论大陆喜剧片的文化传播策略——由《疯狂的石头》谈起. 黄平. 电影新作,2013,04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有限差序的社会结合及其现代性转化——基于新化数码快印“同乡同业”的思考. 谭同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理论话语建构. 彭修银;熊青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想象镜照:闽南语电影片与台湾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型. 林清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自居边缘的文化策略——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动因论之三. 孙叶林. 社会科学家,2011,04
《海上花列传》的跨文本流传及其意义生成——以方言版、译注版和电影版为考察对象. 李婕;谢家顺. 社会科学,2019,08
艺术特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非遗”视阈下原生态民歌的艺术架构与生存路径——以马渡乡民歌为例. 赵栅凌.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旦歌:跨越中越边界的骆越天谣. 农瑞群;梁伟华;何明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变奏在欢声笑语间——《喜神》类型化模式分析. 李杨. 当代电影,2011,06
客家山歌源流新探. 邓育文. 艺术百家,2011,04
民间俗信仪式中的说唱艺术——山西霍州书的形态研究. 赵海英. 中国音乐,2011,02
晋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晋中方言与晋剧韵白及唱腔旋律的关系. 樊凤龙.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
曲牌【万年欢】的传统继承与当代表达. 熊樱侨. 中国戏剧,2018,05
晋剧方言字调与唱腔调型关系之窥探. 荆晶. 戏曲艺术,2018,01
晋剧在清代形成与蓬勃发展的原因探析. 张燕丽. 中国音乐,2015,02
润腔及其在晋剧唱腔中的运用. 樊凤龙. 中国音乐学,2016,01
身份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安坊上回民亲属称谓语变异及身份认同. 董洪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川籍藏族流行音乐人与其文化身份认同. 叶姿含.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台湾乡土小说中的“杂语”现象. 张卫中. 兰州学刊,2012,06
文化多样性与民间金融:基于方言视角的经验研究. 张博;范辰辰. 金融研究,2018,07
想象镜照:闽南语电影片与台湾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型. 林清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影视作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保护和开发非主流语言文化——方言影视作品热引发的思考. 付欣晴. 江西社会科学,2013,01
地域性语言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的原因及优劣. 张颖. 四川戏剧,2015,02
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浅析. 褚红. 新闻爱好者,2011,21
方言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影响. 陈华. 新闻爱好者,2010,22
影视作品用方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于宝莹. 语文建设,2013,23
唱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族民间音乐中唱词的“双音谱”传习探索. 苏侨. 人民论坛,2015,33
壮族末伦. 廖汉波;莫福校;农莉. 民族艺术,2020,04
山歌《对鸟》的艺术特色. 陈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02
论广西牛娘剧的艺术特色. 黄嘉清. 广西社会科学,2012,10
兰州鼓子:民间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困境. 杨阳;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方言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安方言剧与城市形象建设. 周东华;许晓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舞台语言的地域化调适——传统戏剧当下存活与发展路径探索. 刘红娟. 戏剧文学,2010,11
方言剧《文化站长》上演三十年的坚守. . 党建,2014,11
一部方言剧热播引发的思考. 叶川. 电影文学,2010,19
唯有真情最动人 从饰演《八珍汤·问苍天》谈锡剧老旦的表演技巧. 孙黎健. 中国戏剧,2019,02
文化传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四川客家方言与文化传承现状调查——以四川仪陇县客家族群为例. 王春玲. 贵州社会科学,2015,04
论方言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提升——以武汉方言栏目剧《都市茶座》为例. 张贞. 江汉学术,2013,02
四川方言电视剧《幸福耙耳朵》文化分析. 唐仁跃. 四川戏剧,2014,01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 古汉语研究,2018,03
新媒体在语言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杨慧君. 语言文字应用,2017,02
语言特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金瓶梅词话》中泰州方言通假考. 高菁菁.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范紫东秦腔剧本所见民国时期关中方音特点. 王怀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南侗民歌分类新探. 苏金梅. 人民音乐,2012,10
甘肃永登薜家湾“邵句”记略. 李蓝. 方言,2016,02
嘉绒藏区语言研究. 多尔吉. 中国藏学,2015,04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北京话儿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周一民. 北京社会科学,2011,05
“非遗”视阈下原生态民歌的艺术架构与生存路径——以马渡乡民歌为例. 赵栅凌.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语言保护论纲. 周庆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理论话语建构. 彭修银;熊青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 王春玲. 贵州社会科学,2018,12
地方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绊脚石还是语言命脉——方言于地方戏曲之意义辨析. 邱剑颖.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
方言多样性与市场一体化:基于城市圈的视角. 丁从明;吉振霖;雷雨;梁甄桥. 经济研究,2018,11
东北方言特点与吉剧艺术魅力的关系阐释. 董振邦;李轶伟. 戏剧文学,2020,01
从言语社区视角谈地方戏改革中的语言选用问题——以黄梅戏为例. 方寅. 语言文字应用,2014,04
关于广西地方戏曲保护的几点思考. 阙真. 南方文坛,2015,02
本土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广告语言类型对广告态度之影响研究. 刘世雄;梁秋平;姜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左翼乡土小说语言及句法的本土化. 田丰. 兰州学刊,2017,06
群众口语与“十七年新诗”的语言基座. 颜同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
移民城市语言变异的本土化——以包头昆都仑区鼻韵尾变异为例. 刘英;徐大明. 语言研究,2012,01
根植南洋:原上草短篇小说中的本土化(英文). 朱文斌;潘碧丝. 外国文学研究,2016,01
幽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叙事策略、民间人物及其审美品性——比较《锦城旧事》、《成都方脑壳传奇》和《小时候》的方言叙事. 汪坚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010年北京研究文摘. . 北京社会科学,2010,04
认知视域下的方言人物词探析. 李仙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论当代影视剧作品方言幽默机制之构建. 张晓苏. 求索,2012,04
何祚欢小说的方言运用与评书特色. 周建民. 理论月刊,2017,01
戏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明嘉靖本《荔镜记》方言词缀研究. 王曦. 东南学术,2014,02
民谣,民谣(一九九四——二○○九)——“六十年三地歌”之十(下). 李皖. 读书,2012,05
梁启超小说戏曲中的粤语现象及其文体意义. 左鹏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冀皮影戏影卷的审美文化分析. 宋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论清末民初改良戏曲语言风格的嬗变. 赵得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传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赣语昌都片方言中古入声字今读特点与演变规律. 卢继芳;张晓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语言生态伦理自律价值实现的前提与对策. 潘世松;郑小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
论语言生态伦理视域下的领域语言. 曾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山西晋城瞽目艺人反切语研究. 余跃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专题研究. 常文昌.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06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