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艺术”学科里,我们对选题“死亡”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死亡”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女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浪人形象·女性气质·死亡冥思——象征派诗人诗歌的“颓废”趋向与读者批评. 田源. 江汉学术,2021,02
《裂镜》的精神分析解读. 王喆.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小说《简爱》中包藏的历史隐喻. 马小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农村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临终照料研究. 左冬梅;郭晓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人口构成研究. 陈靓;薛新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家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全球化环境中的世界人口与中国的选择. 王丰. 国际经济评论,2010,06
自我救赎与伦理情怀——《布朗德》中的道德困境与伦理选择. 张连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01
基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生存水平研究. 章伟芳;陈定湾;周欢;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
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来自西藏的例证分析. 徐爱燕;贺晓;滕永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器官捐赠的文化敏感性与中国实践. 余成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权利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确定. 王晓东. 齐鲁学刊,2015,04
《民法总则》重要条文的理解与适用. 梁慧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H.T.恩格尔哈特“允许原则”及启示——基于医患矛盾的对治. 周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伦理视野下的自杀权. 罗艳. 北京社会科学,2014,08
南宋“女合得男之半”分产法探究. 魏道明. 青海社会科学,2018,05
生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伤痕”深处的存在主义——以《今天》(1978—1980)小说为例. 亚思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拉康:朝向原乐的伦理学. 吴琼.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论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三种跨越. 曹章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清明节与中华民族的生死超越. 王能昌;周爱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王小环. 齐鲁学刊,2013,06
教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化及乡村振兴对策. 郭远智;周扬;韩越. 地理研究,2019,03
基于城乡视角的我国人口健康不平等及改进路径研究. 刘慧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新疆各地人力资源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季峰;魏先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新冠肺炎疫情下临床医学生的管理与思考. 俞鸿雁;胡春燕;陈韶华;梁廷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我国农村地区孝道式微的原因、规律及危害. 王向清;杨真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价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伤痕”深处的存在主义——以《今天》(1978—1980)小说为例. 亚思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的创伤经历与助人职业偏好. 许丹;李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论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三种跨越. 曹章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王小环. 齐鲁学刊,2013,06
论《易传》的“生生”思想及其生态意义. 乔清举.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身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对中国当下体验诗歌的美学透视. 王昌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海市蜃楼》中的心象风景研究. 张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基于城乡视角的我国人口健康不平等及改进路径研究. 刘慧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死亡:在象征交换与二元对立之间. 马新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从《击壤集》看邵雍的身体意识. 刘春雷.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理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转变了的灾难:黑死病社会文化影响初探. 刘美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论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三种跨越. 曹章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凶宅买卖的效果构造. 尚连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5
重与轻:论安·兰德的生命观. 孙旭;赵炎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H.T.恩格尔哈特“允许原则”及启示——基于医患矛盾的对治. 周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信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明节与中华民族的生死超越. 王能昌;周爱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王小环. 齐鲁学刊,2013,06
“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中的《列仙传》人物类型解读. 苟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地理术数与社会互动——《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评述. 李龙. 地理学报,2019,05
灵魂的构造——骆一禾、海子诗歌时间主题与死亡主题比较研究. 西渡. 江汉学术,2013,05
成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影响我国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因素研究——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证据. 林兰;尚勇敏. 上海经济研究,2016,09
大地神话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 高森远;陈刚. 青海社会科学,2013,03
精神导师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李宗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比较文学未来发展之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李斌.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06
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空间保护机制研究. 牛亚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1
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童话诗人”对顾城诗歌全貌的遮蔽. 张厚刚. 齐鲁学刊,2013,04
论文学的生殖性与承继性变异——以《哈姆雷特》与《若森与吉尔德之死》为例. 崔明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艺术何以救赎?. 李祥文.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对“文学终结”问题的再认识——兼论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辛楠.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2
海子诗歌的深渊圣徒情结与救赎之路. 万孝献. 江汉学术,2018,02
主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心理动力学视角下的创伤经历与助人职业偏好. 许丹;李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论明清四部长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三个匣子”背后的怜悯与恐惧. 陆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曹禺戏剧中的死亡意识. 王俊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弗罗洛夫的生死观及其人学启示. 姚颖. 齐鲁学刊,2019,03
存在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伤痕”深处的存在主义——以《今天》(1978—1980)小说为例. 亚思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黑色幽默下的死亡阴影——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死亡主题. 崔雅萍;陈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论文学的生殖性与承继性变异——以《哈姆雷特》与《若森与吉尔德之死》为例. 崔明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个体生命的自我体认——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话语及创作主张. 皮进. 求索,2014,09
柏拉图为什么需要另一个世界?——舍斯托夫对柏拉图哲学的存在主义解释. 徐凤林. 求是学刊,2013,01
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陶渊明生命意识的三种跨越. 曹章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直面生死,感悟人生——对杨元元、朱蔷薇人生抉择的生死学考察. 张三夕;安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小说《简爱》中包藏的历史隐喻. 马小朝.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论乔伊斯《死者》与曼斯菲尔德《陌生人》的幻灭书写. 赵文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自我救赎与伦理情怀——《布朗德》中的道德困境与伦理选择. 张连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01
人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荀子、韩非子、庄子性恶意识初议. 颜世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以“物”见“文”——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成就和旨趣初探. 毕德广. 齐鲁学刊,2011,03
论明清四部长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维吾尔文学经典长诗《福乐智慧》的死亡观研究. 卢兆旭.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阎连科小说色彩化权力书写与解构策略. 许心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英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法总则》重要条文的理解与适用. 梁慧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从加缪《鼠疫》看瘟疫后的自然-社会伦理重建. 高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中国神话、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研究. 张苇杭;胡立耘. 宁夏社会科学,2011,04
藏族悲剧文化的传承和书写——次仁罗布小说中的“三苦叙事”. 李美萍. 东吴学术,2017,04
英雄、神明与秩序——理解赫克托尔的死亡. 刘麒麟. 求是学刊,2011,02
悲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明清四部长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关于生与死——论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 李玉明;郑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论文学的生殖性与承继性变异——以《哈姆雷特》与《若森与吉尔德之死》为例. 崔明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美与特征之辩——论由希尔特“特征论”引发的美学思考. 王静;张典. 北京社会科学,2013,05
伦理身份与人的责任——重读《小艾友夫》. 李纲;张晓舒.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01
终极关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关于生与死——论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 李玉明;郑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儒者之死——曾子临终言行的死亡哲学义蕴探析. 李祥俊. 齐鲁学刊,2018,04
艺术何以救赎?. 李祥文.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的探索——伊格尔顿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柴焰. 兰州学刊,2011,09
论儒道释生命观及其现代价值. 梁玉敏. 求索,2013,09
象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秦风·黄鸟》的死亡鸟与黄色鸱鸮. 张哲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死亡:在象征交换与二元对立之间. 马新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死亡控制与权力诞生——评鲍德里亚对权力产生根源的分析. 王晓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浪人形象·女性气质·死亡冥思——象征派诗人诗歌的“颓废”趋向与读者批评. 田源. 江汉学术,2021,02
宋金交互视域中的徽宗之死. 王建生. 北京社会科学,2021,01
女性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一代人的病与痛——80后女作家身体写作探析. 管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雌雄同体背后的死亡——论伍尔夫《奥兰多》中的死亡意识. 李萌;弋睿仙. 外语学刊,2019,01
自然的死亡与复活——卡罗琳·麦茜特的自然观探析. 张今杰;谢扬真.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06
论生命伦理学中身体理论的重构. 程新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论阿特伍德作品中的冥河意象. 佴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死亡”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身体叙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身份认同与走出“身份”——当代“女性诗歌”话语特征新论. 董迎春. 甘肃社会科学,2012,04
驯顺、缄默与死亡:鲁迅小说的女性身体叙事. 张清祥. 广西社会科学,2013,01
新世纪中国先锋戏剧的身体叙事. 陈吉德. 戏剧艺术,2020,01
视觉盛宴:影视作品中的身体叙事. 程娟娟. 电影文学,2020,04
没有痛感的身体——论1950-19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的受虐叙述. 刘传霞. 文艺争鸣,2013,05
灾难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灾难片的美学价值. 李琳. 河北学刊,2012,04
电影《乘客》:谁来抚平死亡带来的恐惧. 李莹. 电影文学,2014,10
死亡隽永:影片《流浪地球》的末日美学呈现. 王艳妃. 电影文学,2019,10
影片《一九四二》映射出的人性闪光点. 刘宝成;陈瑞琳. 电影文学,2014,02
动画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寻梦环游记》的主题立意. 李淑杰. 电影文学,2018,04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格雷马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创新. 田龙过;张芳. 电影新作,2019,05
油画式叙事类型解构《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赵翠玲;苏丽. 电影评介,2018,03
时代洪流之下的“疯狂正义”——动画电影《浪客剑心追忆篇》主题浅析. 陈晨. 电影评介,2010,23
蒂姆·伯顿动画片的哥特风格. 李婧. 电影文学,2015,17
晚期风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幻影”之谜:舒伯特晚期艺术歌曲中的死亡书写. 瞿枫. 中国音乐学,2019,02
以“晚期风格”叩寻威尔第暮年之作——论连续性歌剧《奥赛罗》. 瞿枫.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3
晚期风格:永不和解的另类美感. 李竹梅. 当代文坛,2016,03
鲁迅杂文的“晚期风格”. 牟利锋. 鲁迅研究月刊,2013,03
艺术的唯美着光——评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三部曲. 布莉莉;郭全照. 电影评介,2012,06
《谜一样的双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谜一样的双眼》:爱与死亡的对峙. 侯伟新. 电影文学,2013,24
解析佩德罗电影作品《谜一样的双眼》. 王颖慧. 电影文学,2015,15
《时时刻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解读电影《时时刻刻》的深层结构. 郭玉越. 电影文学,2010,21
论《时时刻刻》中女性的自我抗争与自我觉醒. 申冬梅. 电影文学,2011,20
生命意识的流动——解读影片《时时刻刻》. 郑皖春. 电影评介,2012,09
写给《奥兰多》的情书,来自伍尔夫的时时刻刻——电影语境中伍尔夫的精神观照. 李沐杰. 电影评介,2010,08
《时时刻刻》:跨越时空的女性自我焦虑. 彭瑾;任静. 电影文学,2016,01
狂欢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作者、读者与阐释的边界. 南帆. 社会科学战线,2017,02
奥尼尔《诗人的气质》:充满狂欢精神的戏剧. 周丽萍. 四川戏剧,2018,08
视觉盛宴:影视作品中的身体叙事. 程娟娟. 电影文学,2020,04
论影片《末代皇帝》的狂欢化色彩. 张雪晗. 电影文学,2011,21
《文明路上的先锋站》之狂欢化人物解析. 刘艳. 语文建设,2016,02
时间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屈原心理情结和诗歌创作的美学关联. 刘奕;颜翔林.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2
时间是什么——剖析西方几位著名哲学家的时间观. 杨寿堪. 湖南社会科学,2018,03
本有现象学:后期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探索. 杨春时;仲霞. 学术月刊,2013,03
真理中的生存与生存中的真理——一种基于可能性视角的分析. 尚文华. 学术研究,2020,10
“艺术之死”的时间性误判——或论丹托的“诡计”. 王峰. 社会科学辑刊,2013,04
叙事结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仿真现实与临界写作——论余华的《第七天》. 陈博;史丹丹. 广西社会科学,2016,05
论芥川龙之介小说《齿轮》的空间叙事结构. 李东军.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3
传记电影的叙事主体与客体:多层次生命写作的选择. 张英进. 文艺研究,2017,02
杜涯的乡村写作——兼论杜涯的挽歌情调和死亡意识. 连晓霞. 当代文坛,2011,06
回归之路——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旅行叙事. 田俊武;张扬. 当代外国文学,2016,04
黑格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美与特征之辩——论由希尔特“特征论”引发的美学思考. 王静;张典. 北京社会科学,2013,05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观研究. 张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02
论齐泽克的视差辩证法——康德、黑格尔与拉康的视差解读. 李西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4
哲学的命运与无产阶级的救赎——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释义. 刘同舫;陈晓斌. 广东社会科学,2013,06
时间是什么——剖析西方几位著名哲学家的时间观. 杨寿堪. 湖南社会科学,2018,03
梦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海子诗歌的深渊圣徒情结与救赎之路. 万孝献. 江汉学术,2018,02
永不陨落的文学星辰——萧红文学创作综论. 季红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当代俄罗斯短篇小说中契诃夫式的梦想者. 孙超. 俄罗斯文艺,2010,04
论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张兆琦. 求实,2010,S1
格温朵琳笔下精神死亡表现类型与原因刍议. 胡其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女性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一代人的病与痛——80后女作家身体写作探析. 管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雌雄同体背后的死亡——论伍尔夫《奥兰多》中的死亡意识. 李萌;弋睿仙. 外语学刊,2019,01
自然的死亡与复活——卡罗琳·麦茜特的自然观探析. 张今杰;谢扬真.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06
论生命伦理学中身体理论的重构. 程新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论阿特伍德作品中的冥河意象. 佴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终极关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关于生与死——论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 李玉明;郑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儒者之死——曾子临终言行的死亡哲学义蕴探析. 李祥俊. 齐鲁学刊,2018,04
艺术何以救赎?. 李祥文.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的探索——伊格尔顿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柴焰. 兰州学刊,2011,09
论儒道释生命观及其现代价值. 梁玉敏. 求索,2013,09
图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哭”的记忆与救赎——读杨键《哭庙》. 陈建华. 东吴学术,2016,02
Photoshop人像技术的视觉文化解析. 张红翠. 河南社会科学,2013,02
21世纪西方文学走向及其特征. 曾艳兵. 广东社会科学,2011,01
语象叙事与视觉寓言——再论《黑暗的心》主题的呈现方式. 王欣;陈凡. 外国语文,2020,05
良渚神徽的物质文化和神话图像. 胡建升. 民族艺术,2013,06
浪漫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情感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与文学批评. 肖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中国神话、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研究. 张苇杭;胡立耘. 宁夏社会科学,2011,04
“克服困难所得的喜悦”——闻一多《死水》集的写作学意义. 荣光启. 江汉论坛,2010,03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儿童文学创作浅谈. 郑娟. 语文建设,2017,32
玛格丽特和陈白露女性自我意识比较. 姚月英. 社会科学战线,2012,05
亲情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自我救赎与伦理情怀——《布朗德》中的道德困境与伦理选择. 张连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01
藏族悲剧文化的传承和书写——次仁罗布小说中的“三苦叙事”. 李美萍. 东吴学术,2017,04
架构隐喻视域下新冠肺炎防疫宣传语研究. 张艺. 江淮论坛,2020,04
生死场中:亲情何为,意义何在?——论皮皮《渐行渐远·背影》的深层叙述结构. 杨波;闵靖阳. 当代作家评论,2020,05
战争、政治与生命意识:哈罗德·品特诗歌中的死亡书写. 王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02
摄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第三种现实中的凝视. 王艺. 读书,2021,04
“金山梦”的现实空间——早期海外华人移民及流散群体影像志再读. 邓启耀. 民族艺术,2020,04
罗兰·巴尔特论俳句——从片段式书写通向伦理诗学视域下的中性写作. 惠天羽. 当代外国文学,2020,01
朝向他者的哀悼与摄影——解读德里达的《罗兰·巴特之死》. 苏林. 文学评论,2019,06
《廊桥遗梦》:爱情的刹那与永恒. 田伟. 电影文学,2014,14
生命意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的探索——伊格尔顿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柴焰. 兰州学刊,2011,09
乞讨虚无:《祝福》与鲁迅生存困境的自我体认. 唐东堰. 东岳论丛,2011,01
儒、道二家生死观之比较与互渗. 费艳颖;曹广宇. 贵州社会科学,2015,10
海峡两岸大学生生命意义比较研究——以广州市与台中市为例. 纪玉足;张敏强;刘晶;毕宇晴;王碧瑶. 心理学探新,2013,05
大地悲歌:论雷平阳诗集《云南记》的死亡意识. 李骞. 当代文坛,2011,06
死亡意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王小环. 齐鲁学刊,2013,06
论《瓦解》的死亡叙事艺术. 张武;杜志卿. 外国语文,2015,05
死亡、美与反意识形态——坡与波德莱尔诗歌的比较. 刘庆松.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3
虚构死亡:张翎近年来的叙事转向与文本策略. 张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海涅诗歌中死亡意象分析及文化蕴含. 扈明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人类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山西芮城清凉寺新石器时代墓地人口构成研究. 陈靓;薛新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仪式符号与文化功能——豫西地区西水头村建氏族丧葬礼仪个案的考察. 建红英. 求索,2011,03
先秦儒家丧礼观及其现代价值. 曹建墩. 河南社会科学,2014,12
倾听生命的故事. 余成普. 开放时代,2018,03
“金山梦”的现实空间——早期海外华人移民及流散群体影像志再读. 邓启耀. 民族艺术,2020,04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