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据”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历史、地理”学科里,我们对选题“考据”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考据”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新考据学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专精和考据:新考据学派的治学取向——兼与史观学派比较. 董恩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徐复观的考据观和考据方法述论. 邵华;陈勇. 江海学刊,2014,06
傅斯年对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 徐国利.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新考据学派与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董恩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近代中国史学转型期的传统派史家——张尔田史学思想简论. 张笑川. 史学理论研究,2011,04
戴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戴震的“通经”与“明道”. 周云芳;谭忠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戴震的王道思想探析. 郭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戴震反理学的“实学”方法论与其“权”论取向. 王明兵. 求是学刊,2012,06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西方科技对明末清初传统“考工”学研究的影响——以戴震的《考工记图》为中心. 张庆伟. 东岳论丛,2012,08
清代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张笑龙. 齐鲁学刊,2012,06
中日两国历史学疑古思潮的比较. 乔治忠;时培磊. 齐鲁学刊,2011,04
皇权调控与士人转向:清代江南考据学派成因新论. 王坚.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04
从文化诘难到制度反思——清代《论语》诠释发展进程论. 柳宏;宋展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以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典范意义为视角. 陈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清代学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张笑龙. 齐鲁学刊,2012,06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清初《左传》研究复兴原因及其表现探析. 孙锡芳. 青海社会科学,2011,02
清代学术思想史重思与清初朱子学的历史地位. 方遥. 东南学术,2016,06
“偶然”的背后:试说梁任公著述《清代学术概论》之心意. 张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经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张笑龙. 齐鲁学刊,2012,06
从文化诘难到制度反思——清代《论语》诠释发展进程论. 柳宏;宋展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顾颉刚史学通识视域中的经学认知探析. 王红霞. 齐鲁学刊,2018,04
戴震的“通经”与“明道”. 周云芳;谭忠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儒家经典诠释史建构的路径及其意义. 王慧茹;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汉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霍克思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张婷. 齐鲁学刊,2013,06
试论林伯桐的汉宋兼采思想. 孙运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以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典范意义为视角. 陈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陈寅恪与佛教和西域语文学研究. 沈卫荣.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乾嘉学者训诂意义的选择与思想导向——由阮元《论语》“贯”义训诂说开. 郭院林. 兰州学刊,2020,07
史学研究方法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谷霁光先生的治学特点. 邵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数字技术与史学观念——中国历史数据库与史学理念方法关系探析. 申斌;杨培娜. 史学理论研究,2017,02
《中国会馆史论》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借鉴与挑战. 鲁洋;黄文平. 出版广角,2018,08
浪漫派和批判派的碰撞与融合——塞尔维亚民族史学构建(1873—1940年). 洪羽青. 史学理论研究,2022,05
宋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试论林伯桐的汉宋兼采思想. 孙运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从文化诘难到制度反思——清代《论语》诠释发展进程论. 柳宏;宋展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学案体与作为理想境界的宋学——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清学观再探. 吴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乾嘉学者训诂意义的选择与思想导向——由阮元《论语》“贯”义训诂说开. 郭院林. 兰州学刊,2020,07
义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试论林伯桐的汉宋兼采思想. 孙运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戴震的“通经”与“明道”. 周云芳;谭忠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智者光芒 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周积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儒家经典诠释史建构的路径及其意义. 王慧茹;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钱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张笑龙. 齐鲁学刊,2012,06
学案体与作为理想境界的宋学——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清学观再探. 吴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 陈启云. 河北学刊,2010,01
钱穆清代理学观述论. 姜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乾嘉考据学源起之新探. 刘黎;郭芹纳. 社会科学家,2010,08
方东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乾嘉考据学家与桐城派关系考论. 漆永祥. 文学遗产,2014,01
方东树经世思想研究. 张元;丁三青;李晓宁. 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汉宋兼容论的开新及其学术意义——方东树《汉学商兑》探析. 田丰. 江苏社会科学,2013,06
“义理”、“考据”辨. 王小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从汉宋之争到礼融汉宋——以朱熹晚年的学术转捩为途径. 李少鹏;孙赫男. 文艺争鸣,2017,11
胡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林损离职与学风转移. 王晴飞. 北京社会科学,2013,02
“官二代”与“一流大学”. 张会杰. 读书,2013,07
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罗志田. 读书,2018,05
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 陈启云. 河北学刊,2010,01
徐复观的考据观和考据方法述论. 邵华;陈勇. 江海学刊,2014,06
校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四库全书》的文化与遗产价值. 陈晓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简帛医书文献用字考据与古籍文献整理研究. 杨艳辉;张显成. 东南学术,2014,02
试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得以问世的客观条件. 李慧玲. 东南学术,2013,01
钱大昕与清代金石考据学. 刘心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新唐书·地理志》标点勘误一则. 林生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朴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四库全书》的文化与遗产价值. 陈晓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属辞比事 以例释礼——自朱熹以来徽派礼学家治礼之特色. 张帅. 求索,2018,02
重读《从理学到朴学》. 曹鑫. 读书,2013,03
西学和古谶对章太炎的学术纠缠. 耿振东. 东岳论丛,2018,01
经世致用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家学渊源与学术传承——从程颂万到程千帆. 印兴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清代西域竹枝词及兴盛原因考论. 贠娟;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
属辞比事 以例释礼——自朱熹以来徽派礼学家治礼之特色. 张帅. 求索,2018,02
略论宋代的考据笔记. 刘宇. 江西社会科学,2011,12
经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家学渊源与学术传承——从程颂万到程千帆. 印兴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清代西域竹枝词及兴盛原因考论. 贠娟;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
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余悦. 江西社会科学,2011,03
属辞比事 以例释礼——自朱熹以来徽派礼学家治礼之特色. 张帅. 求索,2018,02
章学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历史文本的独断读法——章学诚的《史记》《汉书》解读. 诸雨辰. 求索,2016,10
“第三条路”:民国孙德谦的诸子学研究. 陈志平. 江汉论坛,2014,05
学术宗旨与史学批评——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一个考察. 刘开军. 江海学刊,2018,03
存异与求同——以章学诚和柯林伍德的比较研究为例. 张汝伦. 人民论坛,2011,32
俞正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俞正燮对“室女守贞”现象的批判及其特点. 郑雯. 理论月刊,2013,02
论俞正燮女性人物考据的方法和特点. 余敏辉;孙建美. 安徽史学,2011,06
试论俞正燮对俄罗斯研究的贡献. 余敏辉;张扬. 史学史研究,2012,03
简论俞正燮棉花、烟草考. 张扬;余敏辉. 中国农史,2013,01
儒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皇权调控与士人转向:清代江南考据学派成因新论. 王坚.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04
日本江户荀学史与清朝荀学史之不约而同——以荻生徂徕的《读荀子》为中心. 林少阳. 东岳论丛,2011,12
论《日知录》的史论性质. 赵旸. 河北学刊,2014,02
清代考据学受惠于日本的古学?——从伊藤仁斋《语孟字义》看中日学术思想的互动. 王晴佳;屠含章. 江海学刊,2018,01
钱穆清代理学观述论. 姜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历史事实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戴震反理学的“实学”方法论与其“权”论取向. 王明兵. 求是学刊,2012,06
戴溪《石鼓论语答问》的诠释特色. 唐明贵. 浙江社会科学,2017,05
叙述角度与历史事实——西方史学理论下的中国传统考据学之思. 王东. 学术界,2012,07
论档案记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丁华东. 档案管理,2012,06
《满洲实录》成书考. 杨勇军. 清史研究,2012,02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考据”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史学研究方法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谷霁光先生的治学特点. 邵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数字技术与史学观念——中国历史数据库与史学理念方法关系探析. 申斌;杨培娜. 史学理论研究,2017,02
《中国会馆史论》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借鉴与挑战. 鲁洋;黄文平. 出版广角,2018,08
浪漫派和批判派的碰撞与融合——塞尔维亚民族史学构建(1873—1940年). 洪羽青. 史学理论研究,2022,05
新考据学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专精和考据:新考据学派的治学取向——兼与史观学派比较. 董恩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徐复观的考据观和考据方法述论. 邵华;陈勇. 江海学刊,2014,06
傅斯年对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 徐国利.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新考据学派与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董恩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近代中国史学转型期的传统派史家——张尔田史学思想简论. 张笑川. 史学理论研究,2011,04
方东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乾嘉考据学家与桐城派关系考论. 漆永祥. 文学遗产,2014,01
方东树经世思想研究. 张元;丁三青;李晓宁. 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汉宋兼容论的开新及其学术意义——方东树《汉学商兑》探析. 田丰. 江苏社会科学,2013,06
“义理”、“考据”辨. 王小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从汉宋之争到礼融汉宋——以朱熹晚年的学术转捩为途径. 李少鹏;孙赫男. 文艺争鸣,2017,11
金石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朱彝尊与清初的访碑活动. 王珅. 齐鲁学刊,2016,05
从文字到图像:艺术体系中石雕观念的近代转向. 王方晗. 民族艺术,2017,02
章学诚碑志文体刍议. 何诗海. 文学遗产,2010,02
遥祭汉唐魄力——鲁迅与汉石画像. 杨义. 学术月刊,2014,02
古典的蜕变到新风的滥觞——论隆万之变与金石书画运动. 张见. 学术界,2018,07
章学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历史文本的独断读法——章学诚的《史记》《汉书》解读. 诸雨辰. 求索,2016,10
“第三条路”:民国孙德谦的诸子学研究. 陈志平. 江汉论坛,2014,05
学术宗旨与史学批评——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一个考察. 刘开军. 江海学刊,2018,03
存异与求同——以章学诚和柯林伍德的比较研究为例. 张汝伦. 人民论坛,2011,32
历史事实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戴震反理学的“实学”方法论与其“权”论取向. 王明兵. 求是学刊,2012,06
戴溪《石鼓论语答问》的诠释特色. 唐明贵. 浙江社会科学,2017,05
叙述角度与历史事实——西方史学理论下的中国传统考据学之思. 王东. 学术界,2012,07
论档案记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丁华东. 档案管理,2012,06
《满洲实录》成书考. 杨勇军. 清史研究,2012,02
俞正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俞正燮对“室女守贞”现象的批判及其特点. 郑雯. 理论月刊,2013,02
论俞正燮女性人物考据的方法和特点. 余敏辉;孙建美. 安徽史学,2011,06
试论俞正燮对俄罗斯研究的贡献. 余敏辉;张扬. 史学史研究,2012,03
简论俞正燮棉花、烟草考. 张扬;余敏辉. 中国农史,2013,01
乾嘉学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略论郝懿行《山海经笺疏》. 沈海波. 青海社会科学,2017,03
论乾嘉学风对徐灏训诂思想的影响. 马慧. 宁夏社会科学,2017,06
乾嘉学派与清中叶曲学——以扬州为中心的考察. 相晓燕. 浙江社会科学,2011,09
章学诚“即器明道”的易学观. 刘雄伟. 社会科学战线,2016,08
“史事宗”易学:一种中国式方法范式的确立与传承. 曾华东;杨效雷. 江西社会科学,2019,03
词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智者光芒 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周积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林损离职与学风转移. 王晴飞. 北京社会科学,2013,02
金景芳文章选摘. 金景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国难之际浙江大学文学院的合与分. 张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余悦. 江西社会科学,2011,03
钱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张笑龙. 齐鲁学刊,2012,06
学案体与作为理想境界的宋学——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清学观再探. 吴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 陈启云. 河北学刊,2010,01
钱穆清代理学观述论. 姜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乾嘉考据学源起之新探. 刘黎;郭芹纳. 社会科学家,2010,08
校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四库全书》的文化与遗产价值. 陈晓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简帛医书文献用字考据与古籍文献整理研究. 杨艳辉;张显成. 东南学术,2014,02
试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得以问世的客观条件. 李慧玲. 东南学术,2013,01
钱大昕与清代金石考据学. 刘心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新唐书·地理志》标点勘误一则. 林生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经世致用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家学渊源与学术传承——从程颂万到程千帆. 印兴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清代西域竹枝词及兴盛原因考论. 贠娟;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
属辞比事 以例释礼——自朱熹以来徽派礼学家治礼之特色. 张帅. 求索,2018,02
略论宋代的考据笔记. 刘宇. 江西社会科学,2011,12
胡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林损离职与学风转移. 王晴飞. 北京社会科学,2013,02
“官二代”与“一流大学”. 张会杰. 读书,2013,07
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罗志田. 读书,2018,05
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 陈启云. 河北学刊,2010,01
徐复观的考据观和考据方法述论. 邵华;陈勇. 江海学刊,2014,06
宋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试论林伯桐的汉宋兼采思想. 孙运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从文化诘难到制度反思——清代《论语》诠释发展进程论. 柳宏;宋展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学案体与作为理想境界的宋学——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清学观再探. 吴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乾嘉学者训诂意义的选择与思想导向——由阮元《论语》“贯”义训诂说开. 郭院林. 兰州学刊,2020,07
清代学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钱穆、余英时对清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张笑龙. 齐鲁学刊,2012,06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清初《左传》研究复兴原因及其表现探析. 孙锡芳. 青海社会科学,2011,02
清代学术思想史重思与清初朱子学的历史地位. 方遥. 东南学术,2016,06
“偶然”的背后:试说梁任公著述《清代学术概论》之心意. 张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儒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皇权调控与士人转向:清代江南考据学派成因新论. 王坚.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04
日本江户荀学史与清朝荀学史之不约而同——以荻生徂徕的《读荀子》为中心. 林少阳. 东岳论丛,2011,12
论《日知录》的史论性质. 赵旸. 河北学刊,2014,02
清代考据学受惠于日本的古学?——从伊藤仁斋《语孟字义》看中日学术思想的互动. 王晴佳;屠含章. 江海学刊,2018,01
钱穆清代理学观述论. 姜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戴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戴震的“通经”与“明道”. 周云芳;谭忠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戴震的王道思想探析. 郭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戴震反理学的“实学”方法论与其“权”论取向. 王明兵. 求是学刊,2012,06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西方科技对明末清初传统“考工”学研究的影响——以戴震的《考工记图》为中心. 张庆伟. 东岳论丛,2012,08
朴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四库全书》的文化与遗产价值. 陈晓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 王萌. 理论月刊,2014,10
属辞比事 以例释礼——自朱熹以来徽派礼学家治礼之特色. 张帅. 求索,2018,02
重读《从理学到朴学》. 曹鑫. 读书,2013,03
西学和古谶对章太炎的学术纠缠. 耿振东. 东岳论丛,2018,01
经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家学渊源与学术传承——从程颂万到程千帆. 印兴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清代西域竹枝词及兴盛原因考论. 贠娟;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
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余悦. 江西社会科学,2011,03
属辞比事 以例释礼——自朱熹以来徽派礼学家治礼之特色. 张帅. 求索,2018,02
义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史学与宋学——以陈垣先生为例. 牛润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试论林伯桐的汉宋兼采思想. 孙运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戴震的“通经”与“明道”. 周云芳;谭忠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智者光芒 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周积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儒家经典诠释史建构的路径及其意义. 王慧茹;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