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间”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历史、地理”学科里,我们对选题“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空间”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空间生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政策与市场双重逻辑下的城市空间与景观演化. 孙俊桥;古希.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5
空间的力量:广场舞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地方认同效应. 姚华松;周春山;黄耿志;陈昆仑;邵小文. 地理研究,2019,05
传承与嬗变:广州市小洲村的空间转换. 方远平;易颖;毕斗斗. 地理研究,2018,11
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进展. 周春山;杨高. 地理科学进展,2016,05
中国农民工“同乡村”研究:空间生产与社会融合——以深圳“四川村”为例. 杨高;周春山. 地理科学,2019,10
空间格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遥感方法的长白山地区植被物候期变化趋势研究. 李明;吴正方;杜海波;宗盛伟;孟祥君;张莲芝. 地理科学,2011,10
外部成本对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空间格局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 地理科学,2011,11
福建省经济空间增长变异特征及驱动机制. 李婷婷;伍世代;李永实;王强;骆骐. 地理科学,2010,06
东北三省城市拟态与现实人居环境时空耦合协调特征与机制. 田深圳;李雪铭;杨俊;张威;郭建科. 地理学报,2021,04
基于土地利用格局重建的区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张学儒;周杰;李梦梅. 地理学报,2020,01
城市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图谱特征的中国典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陈菁;罗家添;吴端旺. 地理科学,2011,11
东北地区古代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背景与进程. 郐艳丽. 地理科学,2010,01
政策与市场双重逻辑下的城市空间与景观演化. 孙俊桥;古希.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5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枢纽—网络结构. 朱艳硕;王铮;程文露. 地理学报,2019,08
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大连市城市韧性评估. 修春亮;魏冶;王绮. 地理学报,2018,12
GIS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氮磷输出风险控制的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于兴修;李建华;刘前进;吴元芝;孙棋棋;高燕. 地理科学,2013,09
基于创新企业的中国城市网络联系特征. 黄晓东;马海涛;苗长虹. 地理学报,2021,04
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马历;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戈大专. 地理学报,2018,12
三峡库区规模农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梁鑫源;李阳兵. 地理学报,2018,09
2003年以来长春市城市功能用地演替. 周国磊;李诚固;张婧;罗凤龙;申庆喜. 地理学报,2015,04
影响因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吉林省春季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杰;刘珂;任红玲;唐晓玲;李健;王颖. 地理科学,2012,06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唐文跃. 地理科学,2011,10
基于图谱特征的中国典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陈菁;罗家添;吴端旺. 地理科学,2011,11
长江三角洲典型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徐明星;周生路;王晓瑞;吴绍华;曹伟;张红富. 地理科学,2010,06
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及其成因. 周鹏;邓伟;彭立;张少尧. 地理学报,2019,11
城市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图谱特征的中国典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陈菁;罗家添;吴端旺. 地理科学,2011,11
地铁城市人口分布演变规律研究——以日本福冈市为例. 王纯彬;外尾一则. 地理科学,2010,04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 樊杰;王亚飞;梁博. 地理学报,2019,12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 郭庆宾;张中华. 地理学报,2017,10
基于DLS模型的城市土地政策生态效应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吴健生;冯喆;高阳;彭建. 地理学报,2014,11
广州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热力重心的广州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孙芹芹;吴志峰;谭建军. 地理科学,2010,04
日本专业主妇视角下的广州城市宜居性评价. 刘云刚;周雯婷;谭宇文. 地理科学,2010,01
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 地理学报,2018,08
广州拾荒者的身体实践与空间建构. 陶伟;王绍续;朱竑. 地理学报,2017,12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 吴健生;刘浩;彭建;马琳. 地理学报,2014,06
社会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何深静;刘玉亭. 地理科学,2010,04
南京内城商业绅士化发育特征研究. 宋伟轩;孙洁;陈艳如;尹上岗;陈培阳. 地理学报,2020,02
资本下乡与经营“脱嵌”. 何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甄峰;王波;陈映雪. 地理学报,2012,08
终结过程中的裂变与新生——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综论. 李兴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大数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 方创琳;王振波;马海涛. 地理学报,2018,04
基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家与省级点-轴结构解析. 王亚飞;樊杰. 地理研究,2019,07
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网络分析——以国庆-中秋长假和腾讯迁徙数据为例. 潘竟虎;赖建波. 地理研究,2019,07
基于专利转移网络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城际技术流动的时空演化. 刘承良;管明明. 地理研究,2018,05
基于POI大数据的天津市居民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振坡;牛家威;王丽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2
聚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农户生计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个典型乡镇355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丁建军;金宁波;贾武;易肖肖;王永明. 地理研究,2019,08
大城市郊区乡村转型与重构的典型模式分析——以天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 臧玉珠;杨园园;曹智. 地理研究,2019,03
开平碉楼与村落防御功能格局的时空演变. 梁雄飞;阴劼;杨彬;宋铮. 地理研究,2017,01
基因遗传视角下川西林盘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黎秋杉;石川幹子;卡比力江·吾买尔.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3
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进展. 周春山;杨高. 地理科学进展,2016,05
北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沟域经济的地域类型识别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刘春腊;张义丰;徐美;刘沛林. 地理科学,2012,01
基于租金的北京城市办公活动经济空间结构解析. 张景秋;陈叶龙;孙颖. 地理科学,2010,06
基于创新企业的中国城市网络联系特征. 黄晓东;马海涛;苗长虹. 地理学报,2021,04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枢纽—网络结构. 朱艳硕;王铮;程文露. 地理学报,2019,08
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 地理学报,2018,08
上海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外部成本对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空间格局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 地理科学,2011,11
基于创新企业的中国城市网络联系特征. 黄晓东;马海涛;苗长虹. 地理学报,2021,04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枢纽—网络结构. 朱艳硕;王铮;程文露. 地理学报,2019,08
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 地理学报,2018,08
枢纽港口城市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以上海市为例. 曹有挥;梁双波;吴威;陈欢;叶士琳. 地理学报,2017,12
边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科学何以成为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关于科学划界与科学形相反区隔化建构的思考. 刘翠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基于创新企业的中国城市网络联系特征. 黄晓东;马海涛;苗长虹. 地理学报,2021,04
1970-2015年大别山区生态服务价值尺度响应特征及地理探测机制. 黄木易;岳文泽;方斌;冯少茹. 地理学报,2019,09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 樊杰;王亚飞;梁博. 地理学报,2019,12
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北京市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 秦静;李郎平;唐鸣镝;孙岩;宋昕芮. 地理学报,2018,08
南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唐文跃. 地理科学,2011,10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5
南京内城商业绅士化发育特征研究. 宋伟轩;孙洁;陈艳如;尹上岗;陈培阳. 地理学报,2020,02
基于机器学习的南京市旅游地个性及其文化景观表征. 张郴;黄震方;张捷;葛军莲. 地理学报,2017,10
学做服务工:中国都市青年、职业学校和新阶层的形成. 伍宁;丁百仁;王刘飞.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西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方法与实证. 邓羽;刘盛和;蔡建明;鲁玺. 地理学报,2014,10
基于森林详查与遥感数据降尺度技术估算中国林龄的空间分布. 戴铭;周涛;杨玲玲;贾根锁. 地理研究,2011,01
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成宇;张士强;张伟. 地理科学,2018,12
中国省域碳强度空间依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刘贤赵;高长春;张勇;张东水;谢金宁;宋焱;王志强. 地理科学,2018,05
1980~2010年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可达性演化研究. 王武林;黄晓燕;曹小曙. 地理科学,2016,01
地缘政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贸易格局分析. 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 地理研究,2015,05
地缘结构:理论基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胡志丁;陆大道. 地理科学,2019,07
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党琴;胡伟;葛岳静;丁时洪;冶莉;王淑芳. 地理学报,2020,10
基于轨距的亚欧大陆铁路地缘系统格局及形成机理. 王成金;李绪茂;陈沛然;谢永顺;刘卫东. 地理学报,2020,08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综合研究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石. 樊杰. 地理学报,2018,04
移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空心化村落的共同体生活何以可能:一种空间治理的视角——基于W县乡村留守老年人群社会组织方式的调查. 连雪君;吕霄红;刘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深圳市人口分布的细网格动态特征. 毛夏;徐蓉蓉;李新硕;王煜;李程;曾波;何宇华;刘锦泉. 地理学报,2010,04
空间的力量:广场舞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地方认同效应. 姚华松;周春山;黄耿志;陈昆仑;邵小文. 地理研究,2019,05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 孙九霞;周尚意;王宁;朱竑;周大鸣;甄峰;刘行健;杨晶晶;陈敬复;杨茜好. 地理研究,2016,10
从城市史看杭州城市文化的发展. 李正爱.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公共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居住隔离与农民工职业表现——来自七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证据. 叶俊焘;孙中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中国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研究进展. 余玲;刘家明;李涛;朱鹤. 地理学报,2018,10
1990年以来广州市摊贩空间政治的规训机制. 黄耿志;薛德升. 地理学报,2011,08
走向文化治理:乡村治理的新转向. 袁君刚;李佳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杭州下沙高教东区学生行为时空特征研究. 祁黄雄;陈立章. 地理研究,2010,07
权力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地图绘制与国家建构——卡西尼地图与近代法兰西的国家测绘工程. 于京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6
吸纳式合作机制在社区治理中为何失效?——基于H小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个案分析. 叶娟丽;韩瑞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2
论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的政府监护. 邢鸿飞;孙海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全球地方化视角下旅游地尺度重组——以浙江乌镇为例. 陆林;张清源;许艳;黄剑锋;徐雨晨. 地理学报,2020,02
资本下乡与经营“脱嵌”. 何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美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遥感和像元二分模型的内蒙古正蓝旗植被覆盖度格局和动态变化. 马娜;胡云锋;庄大方;张学利. 地理科学,2012,02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5
全球人才流动网络复杂性的时空演化——基于全球高校留学生流动数据. 侯纯光;杜德斌;刘承良;翟晨阳. 地理研究,2019,08
福特家族:转动车轮的产业巨子(上). 张锐. 对外经贸实务,2019,11
“施坚雅模式”与近代江南市镇的空间分布. 胡勇军;徐茂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空间”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全球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陆地与海洋——“空间革命”与世界历史的“麦金德时代”. 强世功. 开放时代,2018,06
在徽州发现中国:徽学研究的出处与归处. 梁仁志. 南京社会科学,2018,10
论思想史的“全球转向”. 邓京力;林漫.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新革命史”:由来、理念及实践. 李金铮. 江海学刊,2018,02
论文化产业的本质——重建文化产业的认知维度. 胡惠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明清时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三峡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 龚胜生;林月辉;戈大专. 地理学报,2013,12
近六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与城镇体系格局演变分析. 覃丽君;金晓斌;蒋宇超;薛樵风;成一农;龙瀛;杨绪红;周寅康. 地理研究,2019,05
明清江南观音香汛的地域系统. 张伟然. 地理研究,2019,06
“国权”:“下县”与“不下县”之间——析明清政府对江南市镇的管理. 张海英.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商人与经济史、文化史及文学史. 朱万曙.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历史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图尼埃小说中“倒错”的书写与构建——以《桤木王》叙事模式为例. 陈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贵州仡佬族精英的民族身份认同及其建构. 杜芳娟;朱竑. 地理研究,2010,11
历史传承与文化共享:西藏江孜达玛节的展演式保护探析. 马宁;刘玉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传统中国自然与政治的逻辑关联及历史面相. 张首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1
清代蒙古行记:地理空间的展现与地方性知识书写. 赵延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集体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藏族村落地名的空间格局、生成机制与保护策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 李巍;杨斌. 地理研究,2019,04
呈现与审视:“解严”后台湾家族书写中的创伤叙事. 朱云霞. 齐鲁学刊,2015,01
再现台湾田野的集体记忆——社会运动与再现论考察下的台湾报导文学史. 须文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上海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的记忆、地方感与“士绅化”实践. 潘天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弱者的游戏——2003年以来“南湖新村”空间改造的成与败. 胡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古村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传承与嬗变:广州市小洲村的空间转换. 方远平;易颖;毕斗斗. 地理研究,2018,11
古村落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以江西省婺源古村落为例. 武启祥;朱连奇;韩林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6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李亚娟;陈田;王婧;汪德根. 地理研究,2013,08
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 冯淑华. 经济地理,2013,11
旅游种群的入侵、继替与古村落空间秩序重组研究——以徽州古村落宏村为例. 余汝艺;梁留科;李德明;朱红兵;朱生东. 经济地理,2013,08
宋代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宋代科举弥封誊录制度与书法意趣变化的关系. 陶小军;王菡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杨家将”娱乐审美与伦理道德主题的分化与合流. 沈文凡;聂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先秦至唐宋屋舍之税嬗变研究. 吴晓亮;王浩禹;赵大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思不出位”观念与宋代士大夫议政. 陈晔.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为史学开出光焕之新景——纪念通儒吴天墀先生.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地缘政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贸易格局分析. 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 地理研究,2015,05
地缘结构:理论基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胡志丁;陆大道. 地理科学,2019,07
中国与南美洲国家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党琴;胡伟;葛岳静;丁时洪;冶莉;王淑芳. 地理学报,2020,10
基于轨距的亚欧大陆铁路地缘系统格局及形成机理. 王成金;李绪茂;陈沛然;谢永顺;刘卫东. 地理学报,2020,08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综合研究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石. 樊杰. 地理学报,2018,04
壁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图写神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与辞赋宫殿书写的转变. 高莉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早期中国墓葬内部装饰及社会功能探析. 董睿.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明清时期山海关的姜女庙与孟姜女传说——以朝鲜燕行文献的记载为中心. 皮庆生. 求是学刊,2017,03
唐代敦煌莫高窟净土宗经变画建筑艺术空间构建. 吕亚泽;吕金光. 求索,2012,06
程抱一《天一言》中的中国画元素. 陈静. 东岳论丛,2020,06
民族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走向新世界: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世界”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邱伟云;郑文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5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与关系性存在论——张一兵与大卫·哈维的对话. 张一兵;大卫·哈维;杨乔喻.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1
出版文化、民族主义与上海文化场域——鲁迅与内山完造的交往史. 赵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民族主义话语的媒介建构策略研究. 熊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地区关系以及地区民族主义的嬗变. 王建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西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方法与实证. 邓羽;刘盛和;蔡建明;鲁玺. 地理学报,2014,10
基于森林详查与遥感数据降尺度技术估算中国林龄的空间分布. 戴铭;周涛;杨玲玲;贾根锁. 地理研究,2011,01
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成宇;张士强;张伟. 地理科学,2018,12
中国省域碳强度空间依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刘贤赵;高长春;张勇;张东水;谢金宁;宋焱;王志强. 地理科学,2018,05
1980~2010年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可达性演化研究. 王武林;黄晓燕;曹小曙. 地理科学,2016,01
清代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杨家将”娱乐审美与伦理道德主题的分化与合流. 沈文凡;聂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近代南疆城市规模的变化与制约因素论析. 何一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肯定情欲:荀子人性观在儒家思想史上的意义. 颜世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01
清代民间庙会文化与地方社会发展建构——以鄱阳县张王庙会为例. 程宇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
论清代江南家族女性的空间书写. 娄欣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明代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杨家将”娱乐审美与伦理道德主题的分化与合流. 沈文凡;聂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近六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与城镇体系格局演变分析. 覃丽君;金晓斌;蒋宇超;薛樵风;成一农;龙瀛;杨绪红;周寅康. 地理研究,2019,05
明代禁小说令与小说的发展. 张晓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士风、学风、藏书风转变造就的文学奇观——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汇编繁盛原因新探. 刘天振.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顺题成文”与“因体立格”——明代八股文的结撰模式及创作空间. 刘尊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江南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明清江南观音香汛的地域系统. 张伟然. 地理研究,2019,06
农用地整治对产能影响的特征预测及评估:方法与实证. 范业婷;金晓斌;项晓敏;杨绪红;黄学锋;周寅康. 地理研究,2016,10
“施坚雅模式”与近代江南市镇的空间分布. 胡勇军;徐茂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国权”:“下县”与“不下县”之间——析明清政府对江南市镇的管理. 张海英.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近50年安徽省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及区划研究. 王胜;田红;谢五三;唐为安;丁霞. 地理科学进展,2012,01
明清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生存需求、政策引导、经济转型与技术革新:明清苏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因探析. 冷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三峡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 龚胜生;林月辉;戈大专. 地理学报,2013,12
近六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与城镇体系格局演变分析. 覃丽君;金晓斌;蒋宇超;薛樵风;成一农;龙瀛;杨绪红;周寅康. 地理研究,2019,05
明清江南观音香汛的地域系统. 张伟然. 地理研究,2019,06
“国权”:“下县”与“不下县”之间——析明清政府对江南市镇的管理. 张海英.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佛教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明清江南观音香汛的地域系统. 张伟然. 地理研究,2019,06
滇藏川毗连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的教派地域分异研究. 王丽萍;周智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03
有关寂护姓名、身份、生卒年等疑问的考述. 顾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拉卜楞属寺在安多藏区的地域扩展研究. 梁姗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宋元禅寺中住持的象征与权力. 王大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俞孔坚;奚雪松. 地理科学进展,2010,08
身体地理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实践. 陶伟;蔡浩辉;高雨欣;张楚婧;江映珍. 地理学报,2020,10
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以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朱鹤;刘家明;桑子文;魏文栋;魏宗财. 地理学报,2017,06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李蕊蕊;赵伟;陈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6
苏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研究. 吴媛媛;颜节礼.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5
聚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农户生计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个典型乡镇355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丁建军;金宁波;贾武;易肖肖;王永明. 地理研究,2019,08
大城市郊区乡村转型与重构的典型模式分析——以天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 臧玉珠;杨园园;曹智. 地理研究,2019,03
开平碉楼与村落防御功能格局的时空演变. 梁雄飞;阴劼;杨彬;宋铮. 地理研究,2017,01
基因遗传视角下川西林盘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黎秋杉;石川幹子;卡比力江·吾买尔.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3
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进展. 周春山;杨高. 地理科学进展,2016,05
大数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 方创琳;王振波;马海涛. 地理学报,2018,04
基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家与省级点-轴结构解析. 王亚飞;樊杰. 地理研究,2019,07
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网络分析——以国庆-中秋长假和腾讯迁徙数据为例. 潘竟虎;赖建波. 地理研究,2019,07
基于专利转移网络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城际技术流动的时空演化. 刘承良;管明明. 地理研究,2018,05
基于POI大数据的天津市居民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振坡;牛家威;王丽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2
移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空心化村落的共同体生活何以可能:一种空间治理的视角——基于W县乡村留守老年人群社会组织方式的调查. 连雪君;吕霄红;刘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深圳市人口分布的细网格动态特征. 毛夏;徐蓉蓉;李新硕;王煜;李程;曾波;何宇华;刘锦泉. 地理学报,2010,04
空间的力量:广场舞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地方认同效应. 姚华松;周春山;黄耿志;陈昆仑;邵小文. 地理研究,2019,05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 孙九霞;周尚意;王宁;朱竑;周大鸣;甄峰;刘行健;杨晶晶;陈敬复;杨茜好. 地理研究,2016,10
从城市史看杭州城市文化的发展. 李正爱.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广州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热力重心的广州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孙芹芹;吴志峰;谭建军. 地理科学,2010,04
日本专业主妇视角下的广州城市宜居性评价. 刘云刚;周雯婷;谭宇文. 地理科学,2010,01
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 地理学报,2018,08
广州拾荒者的身体实践与空间建构. 陶伟;王绍续;朱竑. 地理学报,2017,12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 吴健生;刘浩;彭建;马琳. 地理学报,2014,06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