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关于“词典”的选题发现报告
2021-08-02 20:17:34生成 | 点击登录,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语言、文字”学科里,我们对选题“词典”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词典”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编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个体量词编纂疏误. 麻爱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宋代类书《海录碎事》考略. 王映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贵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例释. 卢庆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颜色词释义与收词的比较研究. 崔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3

词典多义词义项关系与词义区分. 肖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词典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金文复音词的词典学价值例析. 孙银琼. 湖北社会科学,2015,05

基于学习者视角词典编纂自动释义的理据. 王纯磊. 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训诂术语“犹”的释义特点与字典辞书义项的设立. 张新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阿普列相整合描写理论与同义形容词的释义程式研究. 于峻嵘;张淑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研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钟兰凤;张璘.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语料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词典多义词义项关系与词义区分. 肖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多义动词的词义消歧策略. 林进展;王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汉英词典100核心词释义对比研究. 李仕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晋代偏正式复音新词系统的特征和产生规律初探. 宋琳. 东岳论丛,2011,01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汇互借研究. 陈燕. 湖北社会科学,2011,12

二语习得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第二语言个性的心理词汇构建模式探究. 徐睿. 外语学刊,2019,04

基于二语认知视角的词典需求分析与多维释义研究——兼谈《新理念英汉双解活用词典》的释义特征. 章宜华. 外语界,2013,06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行为与语义韵研究:动向、视角与方法. 支永碧;徐晓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现代汉语词范畴认知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 王仁强. 外国语文,2011,01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名搭配行为特征的研究——Ability的个案研究. 夏立新;夏韵;李茜. 外语教学,2014,01

词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大词典》失收六朝墓志词语考释六则. 刘志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现代汉语偏正式“动·动”复合词研究. 史维国;王婷婷. 江汉学术,2018,05

汉英双语概念对应的实证研究. 刘扬;陆顾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佛经词语札记——语素“分”及其合成词“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示例. 呼叙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汉语“有+名”构式的整合层级与认知理据. 李文浩.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

释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建“字形状貌格”(字形格)刍议——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关词条及其释义. 张炼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中古新兴虚词. 曹利华;黄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4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偏误及应遵循的原则. 胡丽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万历野获编》历史词语补释. 杨继光.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5

湖北新洲方言词语考释十三则. 罗庆云;金燕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5

语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口语交际策略使用的差异性研究——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汉语学习者为例. 闫丽萍;雷晔.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基于评价系统理论的汉语评价词典构建. 何伟. 江汉学术,2016,06

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 徐正考;张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现代汉语偏正式“动·动”复合词研究. 史维国;王婷婷. 江汉学术,2018,05

汉英双语概念对应的实证研究. 刘扬;陆顾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词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代中日同形词“学会”的语义演变. 朱棠.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论“Umwelt”概念的传承流变. 唐珂. 江汉论坛,2013,07

“充耳不闻”词源考. 车淑娅. 江海学刊,2015,05

基于“HSK常用词汇”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统计研究. 张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国民性”一词在中国. 李冬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对外汉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认知主义视界的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宗守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05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概观与展望. 曹爽. 理论月刊,2015,07

谈高级口语教材生词选取与编排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以《高级汉语口语》(北大版)为例. 董琳莉.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02

功能词典学理论下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构建. 李睿;王衍军.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0,01

对外汉语词表的系统性及义类体系的作用. 李安. 语言文字应用,2017,03

搭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多义词义项粒度与区别性特征的梯级建构. 刘筱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

量词“幅”的义项发展及用法的认知分析. 郭晓沛. 兰州学刊,2013,02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概观与展望. 曹爽. 理论月刊,2015,07

四字成语中“一”的数字配合使用研究. 张金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从现代汉语词汇看基本范畴词汇的特点. 高兵;杨同用. 甘肃社会科学,2010,06

语言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的语言观. 胡潇元.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互动交际中现代汉语动词的等级关系类型探析. 赵毅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基于评价系统理论的汉语评价词典构建. 何伟. 江汉学术,2016,06

汉英词典100核心词释义对比研究. 李仕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论《何典》的语料价值. 王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新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北京话语料看介词“跟”的发展. 杜道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中国现代新词与流行词的日语偏向——以“颜”为例. 柯克雷.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02

《汉语大词典》未录词语释证. 杨遗旗. 求索,2012,04

晋代偏正式复音新词系统的特征和产生规律初探. 宋琳. 东岳论丛,2011,01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 林丽君. 东岳论丛,2010,02

释义模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颜色词释义与收词的比较研究. 崔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3

基于二语认知视角的词典需求分析与多维释义研究——兼谈《新理念英汉双解活用词典》的释义特征. 章宜华. 外语界,2013,06

基于论元结构构式的多维释义探讨. 章宜华. 现代外语,2015,05

双音节动宾式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衍生方式及语义类型. 王楠. 中国语文,2013,05

多模态英语学习词典图文释义模式探究. 罗永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例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个体量词编纂疏误. 麻爱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互动交际中现代汉语动词的等级关系类型探析. 赵毅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朴通事谚解》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语料价值. 马梅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最新俄语同义词解释词典》述评. 陈秀利;李尧.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量词“幅”的义项发展及用法的认知分析. 郭晓沛. 兰州学刊,2013,02

外来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汇互借研究. 陈燕. 湖北社会科学,2011,12

基于“HSK常用词汇”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统计研究. 张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英源外来词使用状况考察. 刘荣;潘贵生. 语言文字应用,2019,01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 . 古汉语研究,2020,01

《现代汉语词典》应该积极反映客观语言生活. 孙宏开. 中国语文,2013,01

近义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义词五种差异类型的习得难度考察. 洪炜.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02

基于自动标引的自然语言检索方法研究. 王丹;杨晓蓉;马健. 图书馆杂志,2016,06

简洁,就是语文的姿态——访《简洁语文教学的守望与探寻》作者梁增红. 刘青松. 基础教育课程,2015,01

语素因素对留学生近义词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 洪炜.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01

汉语二语者近义词差异的习得考察. 洪炜;陈楠. 语言文字应用,2013,02

易混淆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蒙古学习者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及其母语影响因素. 周琳;萨仁其其格. 语言文字应用,2013,01

外向型词语辨析词典的搭配设计原则. 孟凯. 汉语学习,2014,04

针对性: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研编要则. 张博. 世界汉语教学,2013,02

基于型式搭配视角的高频易混淆抽象名词辨析研究. 方清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04

CSL学习者词语跨类混淆的分布特征与认知动因. 刘竹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

《汉语大词典》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大词典》失收六朝墓志词语考释六则. 刘志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个体量词编纂疏误. 麻爱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待”、“得”、“待得”解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书证之失. 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中古新兴虚词. 曹利华;黄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4

贵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例释. 卢庆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译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面向中西交流的翻译史研究——《从词典出发:法律术语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的翻译史研究》简评. 许多;许钧.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5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文本中专名译名汉字译写不一致问题. 许多会. 语言与翻译,2016,01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英源外来词使用状况考察. 刘荣;潘贵生. 语言文字应用,2019,01

中西法律文化交流视角下的翻译史研究——《从词典出发:法律术语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的翻译史研究》评述. 刘金龙. 中国翻译,2014,03

名不经“传” 译有止境——谈英汉词典中的译名改进问题. 高永伟. 上海翻译,2010,01

辨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机用义项库在词义标注中的作用及其完善. 苏新春;李安;洪桂治.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量词“幅”的义项发展及用法的认知分析. 郭晓沛. 兰州学刊,2013,02

“弱”义组同义词释义关联研究. 于峻嵘;赵欣欣.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对terminography的两种解读. 叶其松. 外语学刊,2011,06

我国首部具有析误匡谬功能的汉英英汉专科词典问世. . 上海翻译,2010,04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词典”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易混淆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蒙古学习者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及其母语影响因素. 周琳;萨仁其其格. 语言文字应用,2013,01

外向型词语辨析词典的搭配设计原则. 孟凯. 汉语学习,2014,04

针对性:易混淆词辨析词典的研编要则. 张博. 世界汉语教学,2013,02

基于型式搭配视角的高频易混淆抽象名词辨析研究. 方清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04

CSL学习者词语跨类混淆的分布特征与认知动因. 刘竹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

近义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义词五种差异类型的习得难度考察. 洪炜.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02

基于自动标引的自然语言检索方法研究. 王丹;杨晓蓉;马健. 图书馆杂志,2016,06

简洁,就是语文的姿态——访《简洁语文教学的守望与探寻》作者梁增红. 刘青松. 基础教育课程,2015,01

语素因素对留学生近义词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 洪炜.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01

汉语二语者近义词差异的习得考察. 洪炜;陈楠. 语言文字应用,2013,02

异形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日语中的“异形词”现状分析. 孙娜.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或然语气副词“约摸”的来源及词汇化——兼论在汉语词典辞书中的词形标注. 汪银峰;张渊. 语言研究,2019,03

异形词社会使用调查与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五、六两版整理规范为例. 赵翠阳. 语言文字应用,2017,03

“订做”与“定做”——《现代汉语词典》“订”“定”同音词条的处理. 张美霞. 语言文字应用,2010,01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出版. . 中国语文,2012,04

释义模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颜色词释义与收词的比较研究. 崔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3

基于二语认知视角的词典需求分析与多维释义研究——兼谈《新理念英汉双解活用词典》的释义特征. 章宜华. 外语界,2013,06

基于论元结构构式的多维释义探讨. 章宜华. 现代外语,2015,05

双音节动宾式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衍生方式及语义类型. 王楠. 中国语文,2013,05

多模态英语学习词典图文释义模式探究. 罗永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外来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汇互借研究. 陈燕. 湖北社会科学,2011,12

基于“HSK常用词汇”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统计研究. 张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英源外来词使用状况考察. 刘荣;潘贵生. 语言文字应用,2019,01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 . 古汉语研究,2020,01

《现代汉语词典》应该积极反映客观语言生活. 孙宏开. 中国语文,2013,01

词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代中日同形词“学会”的语义演变. 朱棠.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论“Umwelt”概念的传承流变. 唐珂. 江汉论坛,2013,07

“充耳不闻”词源考. 车淑娅. 江海学刊,2015,05

基于“HSK常用词汇”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统计研究. 张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国民性”一词在中国. 李冬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字母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医患医学字母词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周华. 语言文字应用,2018,03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英源外来词使用状况考察. 刘荣;潘贵生. 语言文字应用,2019,01

《现代汉语词典》应该积极反映客观语言生活. 孙宏开. 中国语文,2013,01

反映本土文化的汉语字母词解析. 黄睿. 语文建设,2016,14

“汉语危机”论可以休也. 陆俭明. 中国语文,2013,01

译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面向中西交流的翻译史研究——《从词典出发:法律术语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的翻译史研究》简评. 许多;许钧.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5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文本中专名译名汉字译写不一致问题. 许多会. 语言与翻译,2016,01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英源外来词使用状况考察. 刘荣;潘贵生. 语言文字应用,2019,01

中西法律文化交流视角下的翻译史研究——《从词典出发:法律术语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的翻译史研究》评述. 刘金龙. 中国翻译,2014,03

名不经“传” 译有止境——谈英汉词典中的译名改进问题. 高永伟. 上海翻译,2010,01

例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个体量词编纂疏误. 麻爱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互动交际中现代汉语动词的等级关系类型探析. 赵毅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朴通事谚解》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语料价值. 马梅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最新俄语同义词解释词典》述评. 陈秀利;李尧.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量词“幅”的义项发展及用法的认知分析. 郭晓沛. 兰州学刊,2013,02

书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待”、“得”、“待得”解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书证之失. 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中古新兴虚词. 曹利华;黄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4

南朝小说词语考释. 范崇高.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朴通事谚解》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语料价值. 马梅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条收录问题举证. 华树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二语习得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第二语言个性的心理词汇构建模式探究. 徐睿. 外语学刊,2019,04

基于二语认知视角的词典需求分析与多维释义研究——兼谈《新理念英汉双解活用词典》的释义特征. 章宜华. 外语界,2013,06

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行为与语义韵研究:动向、视角与方法. 支永碧;徐晓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现代汉语词范畴认知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 王仁强. 外国语文,2011,01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名搭配行为特征的研究——Ability的个案研究. 夏立新;夏韵;李茜. 外语教学,2014,01

辨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机用义项库在词义标注中的作用及其完善. 苏新春;李安;洪桂治.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量词“幅”的义项发展及用法的认知分析. 郭晓沛. 兰州学刊,2013,02

“弱”义组同义词释义关联研究. 于峻嵘;赵欣欣.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对terminography的两种解读. 叶其松. 外语学刊,2011,06

我国首部具有析误匡谬功能的汉英英汉专科词典问世. . 上海翻译,2010,04

搭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多义词义项粒度与区别性特征的梯级建构. 刘筱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

量词“幅”的义项发展及用法的认知分析. 郭晓沛. 兰州学刊,2013,02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概观与展望. 曹爽. 理论月刊,2015,07

四字成语中“一”的数字配合使用研究. 张金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从现代汉语词汇看基本范畴词汇的特点. 高兵;杨同用. 甘肃社会科学,2010,06

新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北京话语料看介词“跟”的发展. 杜道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中国现代新词与流行词的日语偏向——以“颜”为例. 柯克雷.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02

《汉语大词典》未录词语释证. 杨遗旗. 求索,2012,04

晋代偏正式复音新词系统的特征和产生规律初探. 宋琳. 东岳论丛,2011,01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 林丽君. 东岳论丛,2010,02

对外汉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认知主义视界的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宗守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05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概观与展望. 曹爽. 理论月刊,2015,07

谈高级口语教材生词选取与编排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以《高级汉语口语》(北大版)为例. 董琳莉.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02

功能词典学理论下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构建. 李睿;王衍军.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0,01

对外汉语词表的系统性及义类体系的作用. 李安. 语言文字应用,2017,03

《汉语大词典》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大词典》失收六朝墓志词语考释六则. 刘志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个体量词编纂疏误. 麻爱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待”、“得”、“待得”解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书证之失. 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中古新兴虚词. 曹利华;黄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4

贵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例释. 卢庆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词典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金文复音词的词典学价值例析. 孙银琼. 湖北社会科学,2015,05

基于学习者视角词典编纂自动释义的理据. 王纯磊. 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训诂术语“犹”的释义特点与字典辞书义项的设立. 张新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阿普列相整合描写理论与同义形容词的释义程式研究. 于峻嵘;张淑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研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钟兰凤;张璘.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语言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的语言观. 胡潇元.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互动交际中现代汉语动词的等级关系类型探析. 赵毅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基于评价系统理论的汉语评价词典构建. 何伟. 江汉学术,2016,06

汉英词典100核心词释义对比研究. 李仕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论《何典》的语料价值. 王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语料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词典多义词义项关系与词义区分. 肖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多义动词的词义消歧策略. 林进展;王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汉英词典100核心词释义对比研究. 李仕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晋代偏正式复音新词系统的特征和产生规律初探. 宋琳. 东岳论丛,2011,01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汇互借研究. 陈燕. 湖北社会科学,2011,12

释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创建“字形状貌格”(字形格)刍议——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关词条及其释义. 张炼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中古新兴虚词. 曹利华;黄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4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偏误及应遵循的原则. 胡丽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万历野获编》历史词语补释. 杨继光.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5

湖北新洲方言词语考释十三则. 罗庆云;金燕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5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消费提示
确认查看将消耗您个金币
开通VIP会员可免费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金币支付
开通会员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设置跟踪
跟踪设置成功

内容更新时我们会发消息提醒您及时查看。

取消跟踪请到个人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

提示
该词范围较大,请搭配其他关键词一起查看或输入范围更小的关键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