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关于“词”的选题发现报告
2021-08-02 17:55:13生成 | 点击登录,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文学”学科里,我们对选题“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词”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词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鼙鼓声中涉江人——沈祖棻词赏析集.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6

南北宋之争与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演进.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

雍乾学人群体风貌与清代词学复兴的进境. 曹明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清词整理研究的新进境——论《全清词·雍乾卷》.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论清代嘉道词风之新变. 刘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词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雍乾学人群体风貌与清代词学复兴的进境. 曹明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清词整理研究的新进境——论《全清词·雍乾卷》.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蒋春霖词的苦难书写. 杨柏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民国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朱惠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宋代无名氏词中的孤调及其词史意义. 刘尊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隐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汉语“这/那”的类同定指用法. 吴早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现代汉语诗歌的隐喻策略——以“词”为着眼点. 范云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老子“论”道之言说方式研究. 何玉国.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汉语“实词+叠词”结构的语法化现象认知解析. 廖福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叶斯柏森论语言的起源. 黄弋桓;肖娅曼.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语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先天完成时”与“本质”的表达式——从海德格尔思想到关于亚里士多德“本质”概念的理解之争. 靳希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4

晚宋“骚雅”词论与江西诗学. 孙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汉藏语系四音格词语音模式及韵律和谐研究. 李春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互联网下7C原则在提升外贸函电沟通效率中的应用. 王妍. 对外经贸实务,2021,04

中药产品出口贸易中商务英语应用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高春红. 对外经贸实务,2021,04

姜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北宋之争与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演进.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

现代学术史上的刘永济. 陈文新. 齐鲁学刊,2018,04

名流印可、文人干谒与南宋诗歌风貌. 丁楹. 齐鲁学刊,2016,03

诗显而词隐 诗直而词婉——从陆游、辛弃疾、姜夔的咏梅诗词解读诗词互渗. 许芳红.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清末民初虞山张鸿词初论. 张幼良;曹辛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文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汤世潆《东厢记》的剧本形态暨戏剧观念. 张小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胡祗遹的散曲创作及“词曲有别”的文体观念. 韩波. 齐鲁学刊,2016,02

金代遗民词刍论——以民族文化融合为视角. 于东新. 齐鲁学刊,2013,02

作为职业的诗人——宋末元初诗坛发生了什么?. 内山精也;张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微文本叙述的声音机制及其象征意义. 唐忠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清代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东亚视野下的“侍卫”:清代侍卫制探源. 陈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3

南北宋之争与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演进.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

雍乾学人群体风貌与清代词学复兴的进境. 曹明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清词整理研究的新进境——论《全清词·雍乾卷》.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论清代嘉道词风之新变. 刘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温庭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温庭筠情景交融词境形成的意象解读. 赵春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千年词学通论——中国倚声填词的前世与今生. 施议对.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论“花间”词调及其奠定的词体特色. 王卫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唐五代词中的“屏山”意象考论. 王卫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李贺对南朝诗歌的继承与创变——以艳诗为对象的考察. 汪艳菊. 北京社会科学,2015,12

民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鼙鼓声中涉江人——沈祖棻词赏析集.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6

民国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朱惠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化”学术交流会综述. 胡开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清太祖名为“努尔哈齐”论. 张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同光体词人群体考论. 赵家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自然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李文堂.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春蚕梦”与“簪花照镜”中的人生体悟——古生物学家石声汉先生两组词作赏析. 叶嘉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洛特曼艺术符号模式化研究. 高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风、风声、风刺以及《风》名的出现. 马银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梦窗词“瘦”意象的美学意蕴. 陈昌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宋代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东坡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与分析. 刘尊明. 齐鲁学刊,2018,05

论《红楼梦》中的元宵节意象. 刘相雨. 齐鲁学刊,2015,02

作为职业的诗人——宋末元初诗坛发生了什么?. 内山精也;张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淮西”地名考释. 杨文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赣语昌都片方言中古入声字今读特点与演变规律. 卢继芳;张晓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女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花间词意象特色论. 魏玮;刘锋焘. 齐鲁学刊,2012,02

论金笠诗嘲戏风格和女性题材的汉诗渊源. 刘青海. 齐鲁学刊,2011,06

五四小说与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书写探索. 王佳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在地化”书写的疏漏——大陆版台湾文学史对1950年代台湾女性小说的叙述. 周海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制造吕碧城:晚清女性公共形象的生成与传播. 秦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朱彝尊与清初文献传承. 张宗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5

清词整理研究的新进境——论《全清词·雍乾卷》.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蒋春霖词的苦难书写. 杨柏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洛特曼艺术符号模式化研究. 高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水绘园中寄哀思——论全椒吴氏与如皋冒氏交游及其对吴烺的影响. 吕贤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价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李文堂.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时调唱歌与清末之社会启蒙运动. 李秋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动词重叠式的现实性句法特征演变. 张赪.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儒家责过伦理思想管窥. 涂可国. 齐鲁学刊,2018,03

蔡陈“双簧信”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陈志华. 齐鲁学刊,2014,05

明代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东亚视野下的“侍卫”:清代侍卫制探源. 陈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3

南北宋之争与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演进.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

“元曲”观念在元明两代的差异与衍变. 张婷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动词重叠式的现实性句法特征演变. 张赪.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倭语”之戏:曹寅《日本灯词》研究. 唐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风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雍乾学人群体风貌与清代词学复兴的进境. 曹明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晚宋“骚雅”词论与江西诗学. 孙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中药产品出口贸易中商务英语应用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高春红. 对外经贸实务,2021,04

清华简《厚父》新探——兼谈用字和书写之于古书成篇与流传的重要性. 黄国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论刘克庄的词学观点. 姚红彩. 齐鲁学刊,2014,02

意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梦窗词“瘦”意象的美学意蕴. 陈昌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论《红楼梦》中的元宵节意象. 刘相雨. 齐鲁学刊,2015,02

花间词意象特色论. 魏玮;刘锋焘. 齐鲁学刊,2012,02

基于语料库的《唐诗三百首》英译本研究. 胡筱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温庭筠情景交融词境形成的意象解读. 赵春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诗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水绘园中寄哀思——论全椒吴氏与如皋冒氏交游及其对吴烺的影响. 吕贤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元曲”观念在元明两代的差异与衍变. 张婷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盛唐盛世对于王维及其诗歌的造就. 王志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论杜甫的歌. 孙雪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论双音词转型视角下的十九首与建安五言诗. 木斋;傅璇琮.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审美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清代嘉道词风之新变. 刘深.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盛唐盛世对于王维及其诗歌的造就. 王志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梦窗词“瘦”意象的美学意蕴. 陈昌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胡祗遹的散曲创作及“词曲有别”的文体观念. 韩波. 齐鲁学刊,2016,02

论刘克庄的词学观点. 姚红彩. 齐鲁学刊,2014,02

词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东坡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与分析. 刘尊明. 齐鲁学刊,2018,05

宋代无名氏词中的孤调及其词史意义. 刘尊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渔家傲》的“翻唱”及其文体学意义. 杨晓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刘荣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词调三分与词学转型. 陈水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词”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黄庭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黄庭坚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何世剑;吴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自编词集与晏几道词的深隐寄寓. 马里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吕本中“活法”诗论针对性探微. 祝尚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词史流变视野下的黄庭坚词. 郭凌云;程郁缀.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

黄庭坚词四首系年新证——兼谈《南乡子》(落帽晚风回)、《点绛唇》(几日无书)的作者. 李金荣. 湖北社会科学,2010,05

李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李渔河西之行及其诗作考释. 朱瑜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解读李渔“变死音为活曲”的美学内涵. 黄彦. 人民音乐,2010,07

论析黄媛介评《意中缘》传奇. 王馨蔓. 戏剧艺术,2016,03

文学研究传统方法的回归——读杜书瀛先生《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孙少华. 社会科学战线,2013,10

一段层累造成的文坛佳话——李渔与蒲松龄交往辨误. 邹宗良. 文史哲,2010,06

欧阳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欧阳修对扬州平山堂景观的建构与书写. 王兆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

《周南·螽斯》诗教义发微. 周春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仁宗朝词坛新变及成因探析. 郭凌云. 求索,2013,06

欧阳修佛教观“好名而欺心”辨析. 李黎. 江西社会科学,2012,01

论欧阳修词学观与词创作的背趋性. 周建军;伍玖清. 江西社会科学,2012,11

温庭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温庭筠情景交融词境形成的意象解读. 赵春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千年词学通论——中国倚声填词的前世与今生. 施议对.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论“花间”词调及其奠定的词体特色. 王卫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唐五代词中的“屏山”意象考论. 王卫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李贺对南朝诗歌的继承与创变——以艳诗为对象的考察. 汪艳菊. 北京社会科学,2015,12

姜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北宋之争与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演进.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

现代学术史上的刘永济. 陈文新. 齐鲁学刊,2018,04

名流印可、文人干谒与南宋诗歌风貌. 丁楹. 齐鲁学刊,2016,03

诗显而词隐 诗直而词婉——从陆游、辛弃疾、姜夔的咏梅诗词解读诗词互渗. 许芳红.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清末民初虞山张鸿词初论. 张幼良;曹辛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胡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明与文化:后五四时代梁漱溟与胡适的争论.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现代学术史上的刘永济. 陈文新. 齐鲁学刊,2018,04

“以文为诗”与诗界革命的诗学追求. 胡峰. 齐鲁学刊,2014,04

“被发明的传统”——《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 罗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3

“绝对的开端”:“新诗”创生的诠释与自我诠释. 孟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辛弃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晚宋“骚雅”词论与江西诗学. 孙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辛弃疾论. 胡建次. 齐鲁学刊,2020,06

稼轩词五首系年考辨. 王兆鹏;吴琼. 齐鲁学刊,2016,06

论宋词长调“金曲”《满江红》的风格特征. 刘尊明. 齐鲁学刊,2016,01

辛弃疾闲适词的生态美学解读. 田劲松;何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李清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鼙鼓声中涉江人——沈祖棻词赏析集.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6

北宋太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以王禹偁为个案. 杨晓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李清照爱国者形象的历史还原. 魏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

李清照《醉花阴》词的含蓄美在英译中的传达. 闫朝晖.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1

词史流变视野下的黄庭坚词. 郭凌云;程郁缀.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

常州词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北宋之争与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演进. 陈昌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

王鹏运与晚清词学群体. 查紫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竹屋词的升沉起伏与清代词学的演进. 黄浩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词之言长”——王国维与常州词派之二. 罗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清末民初虞山张鸿词初论. 张幼良;曹辛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残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黄丹青;黄文虎;曹顺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再建抒情美学——王德威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沈宏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元义”遮蔽和误读的宿命与文化转型. 高圣兵.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从欧洲中心主义到全球文明——国际法中“文明标准”概念的起源、流变与现代性反思. 韩逸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祖国:一项基于近代西方语境的概念史考察. 于京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3

《人间词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词之言长”——王国维与常州词派之二. 罗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被发明的传统”——《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 罗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3

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及其现代传承. 陈水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人间词话》与中国现代词学. 陈水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王国维“境界”的时间之维. 朱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柳永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金笠诗嘲戏风格和女性题材的汉诗渊源. 刘青海. 齐鲁学刊,2011,06

论宋词长调“金曲”《满江红》的风格特征. 刘尊明. 齐鲁学刊,2016,01

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模式化特征. 苗菁. 齐鲁学刊,2014,06

论张先词“韵高”的美学建构. 曹章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论柳永后期词艺术风格的表现手法. 庞维跃.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诗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风、风声、风刺以及《风》名的出现. 马银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文镜秘府论》几种对属论研究. 卢盛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试论北宋诗学批评中的“考索”. 宋皓琨;齐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归宁”释义与“归宁”礼俗的演变. 马银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王质的词学观及其创作实践. 宫洪涛. 齐鲁学刊,2013,03

生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倭语”之戏:曹寅《日本灯词》研究. 唐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全宋词》黄定小传订补. 钟振振.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王鹏运词集“独缺甲稿”缘由考论. 朱存红;沈家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论毛友、毛幵父子诗作及其特色. 张福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中国文化定义”说的渊源、蕴义与践履——近代学术嬗变脉络下的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李旭.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苏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晚宋“骚雅”词论与江西诗学. 孙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东坡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与分析. 刘尊明. 齐鲁学刊,2018,05

论金笠诗嘲戏风格和女性题材的汉诗渊源. 刘青海. 齐鲁学刊,2011,06

傅干《注坡词》三题. 赵晓兰;佟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从诗歌注释的视野看王文诰的苏诗批评. 何泽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唐诗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盛唐盛世对于王维及其诗歌的造就. 王志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论李白王维在曲词写作上的分野——兼论盛唐诗歌为中国文学的第二次自觉. 木斋. 齐鲁学刊,2011,02

基于语料库的《唐诗三百首》英译本研究. 胡筱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论孟郊诗歌的复古取向. 范新阳;顾建国. 齐鲁学刊,2013,03

韦庄《又玄集》的编纂特点. 黎文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词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东坡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与分析. 刘尊明. 齐鲁学刊,2018,05

宋代无名氏词中的孤调及其词史意义. 刘尊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渔家傲》的“翻唱”及其文体学意义. 杨晓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刘荣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词调三分与词学转型. 陈水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王国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纳兰词在清代的接受及其经典化要素. 曹明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在时间之外——王国维论宋诗. 周景耀.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词之言长”——王国维与常州词派之二. 罗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映梦窗 零乱碧——吴文英词艺术价值论. 周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被发明的传统”——《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 罗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3

诗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晚宋“骚雅”词论与江西诗学. 孙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作为职业的诗人——宋末元初诗坛发生了什么?. 内山精也;张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试论北宋诗学批评中的“考索”. 宋皓琨;齐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再建抒情美学——王德威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沈宏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从诗歌注释的视野看王文诰的苏诗批评. 何泽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意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诗词英译中的心理观照与建构. 蒋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

陈廷焯的词学创作论. 邱美琼;胡唯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

在时间之外——王国维论宋诗. 周景耀.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被发明的传统”——《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 罗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3

王国维词学与罗振常、樊炳清之关系. 彭玉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消费提示
确认查看将消耗您个金币
开通VIP会员可免费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金币支付
开通会员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设置跟踪
跟踪设置成功

内容更新时我们会发消息提醒您及时查看。

取消跟踪请到个人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

提示
该词范围较大,请搭配其他关键词一起查看或输入范围更小的关键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