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力”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文学”学科里,我们对选题“张力”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张力”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政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持枪权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释和吸纳. 江振春;任东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从“祖业观”到“集体观”: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地权观念演变——基于江西余江的考察. 邱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社会心态质性分化的伦理特征及其精神机制. 张廷干.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研究. 朱海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中国文学外译的学科范式:软实力视角的反思. 陈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历史际遇与审美暗示:再评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潘水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中国文学外译的学科范式:软实力视角的反思. 陈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读者意识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话语症候. 雷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再建抒情美学——王德威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沈宏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渗透的现代型变. 王佳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范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文学外译的学科范式:软实力视角的反思. 陈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公众舆论嵌入国家外交的理论演绎与现实张力. 张铁云;张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再建抒情美学——王德威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沈宏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明清通俗小说江南传播及其经典化进程. 冯保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目的与方法的张力:心理学走向分裂的哲学与历史根源. 舒跃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樱桃园》阐释史看经典的艺术张力. 董晓.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5
大众媒介当代艺术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困境. 谭小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影”与“戏”的协商——管海峰《红粉骷髅》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陈建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董卉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再建抒情美学——王德威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沈宏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悖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持枪权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释和吸纳. 江振春;任东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网络化生存的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赵红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董卉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以赛亚·伯林自由观的悖论:在多元与一元之间. 程同顺;张国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辩证法”的隐身与当代学术思想的浅薄化趋向——以刘清平儒家“悖论”批判为分析例据. 韩德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二元对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网络化生存的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赵红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主持人语. 吴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归化异化翻译中的张力作用. 徐世昌;孙旭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
感性与理性的变奏——论西方审美主义思想的衍变. 章长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形而上学问题——兼驳海德格尔对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的批评. 宋友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01
乌托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网络化生存的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赵红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乌托邦吗?——兼论马克思与波普尔关于未来社会思考的方法论差异. 薛俊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陈兴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别现代: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 肖明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新时期小说魔幻叙事中的“异境”想象与建构. 曾利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意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古代小说中的夜琴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楚爱华. 齐鲁学刊,2013,04
祖国:一项基于近代西方语境的概念史考察. 于京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3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程国君;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看张”的“张力”——当代“张学”扫描,兼评《零度看张》. 龚浩敏. 江汉学术,2016,02
《楚辞》原型意象英译策略研究——以许渊冲和卓振英译本为例. 李红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审美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王国维审美现代性话语张力及其历史生成. 陶运宗;彭海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
《邱园记事》与现代性问题. 付昌玲;胡友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现代性视域中的孙犁及其创作. 闫春宇. 东岳论丛,2014,02
试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启示. 李妍妍. 东岳论丛,2010,06
“新潮演剧”:中国戏剧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施旭升. 广东社会科学,2010,04
文化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国家建构、族际政治整合与公民教育. 王宗礼.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民族认同、国族认同与抗战时期西南边疆伪造兵役文书案. 徐德莉. 求索,2017,07
文化认同的世界历史语境. 余晓慧;张禹东. 东南学术,2011,02
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 朱培丽. 湖北社会科学,2015,05
论艺术与市场的张力关系. 蒋述卓;李石.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01
现实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公众舆论嵌入国家外交的理论演绎与现实张力. 张铁云;张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古典主义”阐释. 潘水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论柳青的存在现实主义文学. 谷鹏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陈兴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论王跃文小说创作的纯文学品格. 晏杰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话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历史际遇与审美暗示:再评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潘水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以“外国”为鉴:新生活运动中蒋介石的外国想象. 刘文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中国文学外译的学科范式:软实力视角的反思. 陈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读者意识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话语症候. 雷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公众舆论嵌入国家外交的理论演绎与现实张力. 张铁云;张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人文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主体之位:唐君毅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思考. 黄冠闵.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历史际遇与审美暗示:再评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潘水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秩序生成与信仰建构. 王小丁. 求索,2012,10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福利的理论分析. 徐小霞;钟涨宝. 理论月刊,2012,07
现代中国语言变革的文化逻辑之争——重审吴稚晖与章太炎“万国新语”论战. 赵黎明. 江汉论坛,2020,08
文学批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闻一多民主理念下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 王东东. 江汉学术,2019,04
论魏晋南北朝批评姿态与文体的风貌意味. 邓心强. 北京社会科学,2020,09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情感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与文学批评. 肖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论李健吾的文学“观察”思想. 范水平. 青海社会科学,2013,06
反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董卉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游戏与创造:庄子的美学精神. 颜翔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程国君;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秋兴八首》之形式美发微. 俞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文学性”的两副面孔——雅各布森与英美新批评的语言诗学比较. 江飞. 南京社会科学,2017,02
审美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樱桃园》阐释史看经典的艺术张力. 董晓.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5
历史际遇与审美暗示:再评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潘水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闲情偶寄·种植部》: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的典范文本. 薛富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读者意识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话语症候. 雷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渗透的现代型变. 王佳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诗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再建抒情美学——王德威的《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沈宏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隐藏的视点:中西“张力”范畴再辨. 杨果. 江汉学术,2013,05
保罗·策兰的对话诗学. 张子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反镜像的自恋诗学——戴望舒诗歌中的记忆修辞与自我的精神分析. 米家路;赵凡. 江汉学术,2017,04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诗画分界问题. 杨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文学语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渗透的现代型变. 王佳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诗歌翻译——艺术创造性的再阐释. 李英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悬疑幕布后的隐秘与神奇——麦家小说特色评析. 张建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论陌生化文本的审美张力——以张爱玲的创作为例. 欧阳静. 江西社会科学,2013,07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新书推荐.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3
伦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科学何以成为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关于科学划界与科学形相反区隔化建构的思考. 刘翠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主体之位:唐君毅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思考. 黄冠闵.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资本下乡与经营“脱嵌”. 何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社会心态质性分化的伦理特征及其精神机制. 张廷干.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孝道与“亲亲互隐”:德性伦理学视野下的诠释——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金小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6
互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在“逃离”与“加入”之间:从“吴将军”传说看山地族群的国家认同. 刘秀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互文性”思想研究. 范水平. 青海社会科学,2011,04
索象于图:明代听审插图的文化解读. 杜金;徐忠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斯诺报告文学的多重视域结构分析. 阮礼义. 东南学术,2014,01
拜师与暗算:民国武侠世界中师徒关系的文化宿命. 刘卫英. 贵州社会科学,2017,10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张力”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文学语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与文体渗透的现代型变. 王佳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诗歌翻译——艺术创造性的再阐释. 李英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悬疑幕布后的隐秘与神奇——麦家小说特色评析. 张建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论陌生化文本的审美张力——以张爱玲的创作为例. 欧阳静. 江西社会科学,2013,07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新书推荐.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3
莎士比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灵魂中的木马——《哈姆雷特》与古典世界. 罗峰. 读书,2019,10
《凤凰与斑鸠》中的多重悖论与情感张力. 方芳;刘迺银. 江淮论坛,2013,03
莎士比亚喜剧的跨文化演绎——京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与“福氏喜剧”精神. 李伟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05
身体的两歧性——《理查三世》悲剧的神学源起. 丁鹏飞. 国外文学,2018,04
论莎剧意象的符号性美学特征. 徐群晖. 社会科学战线,2010,08
文学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读者意识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话语症候. 雷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诗歌翻译——艺术创造性的再阐释. 李英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文学性”的两副面孔——雅各布森与英美新批评的语言诗学比较. 江飞. 南京社会科学,2017,02
文学、文学性与话语光谱. 南帆. 东南学术,2017,01
陌生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程国君;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秋兴八首》之形式美发微. 俞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论陌生化文本的审美张力——以张爱玲的创作为例. 欧阳静. 江西社会科学,2013,07
散文文体的张力与魅力. 王兆胜. 东吴学术,2020,01
现代诗语:陌生化张力的新思考. 陈仲义. 东吴学术,2012,06
审美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王国维审美现代性话语张力及其历史生成. 陶运宗;彭海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
《邱园记事》与现代性问题. 付昌玲;胡友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现代性视域中的孙犁及其创作. 闫春宇. 东岳论丛,2014,02
试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启示. 李妍妍. 东岳论丛,2010,06
“新潮演剧”:中国戏剧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施旭升. 广东社会科学,2010,04
海德格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先天完成时”与“本质”的表达式——从海德格尔思想到关于亚里士多德“本质”概念的理解之争. 靳希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4
论阿伦特对海德格尔决断论与纯粹之思的批判. 马成昌.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现代性,海德格尔与四十年文化思潮——以韩少功为中心的一种刻画. 廖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形而上学问题——兼驳海德格尔对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的批评. 宋友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01
现象学究竟是不是一种方法?——亨利对现象学的反思与批判及其对现象学的逆转. 江海全. 江汉论坛,2017,06
人文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主体之位:唐君毅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思考. 黄冠闵.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历史际遇与审美暗示:再评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潘水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秩序生成与信仰建构. 王小丁. 求索,2012,10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福利的理论分析. 徐小霞;钟涨宝. 理论月刊,2012,07
现代中国语言变革的文化逻辑之争——重审吴稚晖与章太炎“万国新语”论战. 赵黎明. 江汉论坛,2020,08
文学批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闻一多民主理念下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 王东东. 江汉学术,2019,04
论魏晋南北朝批评姿态与文体的风貌意味. 邓心强. 北京社会科学,2020,09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情感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与文学批评. 肖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论李健吾的文学“观察”思想. 范水平. 青海社会科学,2013,06
诗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王跃文小说创作的纯文学品格. 晏杰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游戏与创造:庄子的美学精神. 颜翔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诗的梦行为:试论徐玉诺无意识写作的现代性. 李海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中博弈——文学与造型艺术张力论. 潘桂林. 江汉论坛,2013,05
“样板戏”再评价. 吴子林. 江汉论坛,2013,03
意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兴高流:论韩元吉的人生与诗歌艺术. 曾维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论肖斯塔克维奇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 廖西琳. 江汉学术,2013,01
论现代性的印象主义品格. 魏来. 求索,2012,03
论陌生化文本的审美张力——以张爱玲的创作为例. 欧阳静. 江西社会科学,2013,07
古诗意境的认知与阐释机制. 颜方明. 求索,2012,06
节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空间与城市正义:理论张力和现实可能. 陈忠;爱德华·索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中国文人画的音乐韵律及境界研究. 王新. 江汉学术,2017,01
色彩·速度·神性——论海子诗歌中爱欲与死亡的审美意象. 高爽. 东岳论丛,2018,07
隐性的起承转合——《在乡下》之叙事时间策略. 张坤. 江西社会科学,2018,09
区隔化族群制度在民主改革中的失败与苏联解体. 林超.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02
文化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国家建构、族际政治整合与公民教育. 王宗礼.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民族认同、国族认同与抗战时期西南边疆伪造兵役文书案. 徐德莉. 求索,2017,07
文化认同的世界历史语境. 余晓慧;张禹东. 东南学术,2011,02
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 朱培丽. 湖北社会科学,2015,05
论艺术与市场的张力关系. 蒋述卓;李石.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01
互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在“逃离”与“加入”之间:从“吴将军”传说看山地族群的国家认同. 刘秀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互文性”思想研究. 范水平. 青海社会科学,2011,04
索象于图:明代听审插图的文化解读. 杜金;徐忠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斯诺报告文学的多重视域结构分析. 阮礼义. 东南学术,2014,01
拜师与暗算:民国武侠世界中师徒关系的文化宿命. 刘卫英. 贵州社会科学,2017,10
反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 董卉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游戏与创造:庄子的美学精神. 颜翔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程国君;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秋兴八首》之形式美发微. 俞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文学性”的两副面孔——雅各布森与英美新批评的语言诗学比较. 江飞. 南京社会科学,2017,02
现实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公众舆论嵌入国家外交的理论演绎与现实张力. 张铁云;张昆.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古典主义”阐释. 潘水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论柳青的存在现实主义文学. 谷鹏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陈兴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论王跃文小说创作的纯文学品格. 晏杰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悲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语境下的悲剧特征新论. 林玮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论肖斯塔克维奇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 廖西琳. 江汉学术,2013,01
情感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与文学批评. 肖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论韩国作家金周荣小说叙事的审美张力. 张光芒. 东吴学术,2015,06
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五向度. 童庆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乌托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网络化生存的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赵红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乌托邦吗?——兼论马克思与波普尔关于未来社会思考的方法论差异. 薛俊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陈兴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别现代: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 肖明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新时期小说魔幻叙事中的“异境”想象与建构. 曾利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二元对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网络化生存的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赵红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主持人语. 吴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归化异化翻译中的张力作用. 徐世昌;孙旭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
感性与理性的变奏——论西方审美主义思想的衍变. 章长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形而上学问题——兼驳海德格尔对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的批评. 宋友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01
隐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与“浑沌”的治理逻辑. 冯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诗歌翻译——艺术创造性的再阐释. 李英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程国君;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两岸关系的清晰与模糊——基于“两岸一家亲”隐喻的考察. 马天航;桑玉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史铁生作品中的神性理想及诗意建构. 邓齐平. 江西社会科学,2015,05
意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古代小说中的夜琴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楚爱华. 齐鲁学刊,2013,04
祖国:一项基于近代西方语境的概念史考察. 于京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3
知性美与“新诗现代化”——论穆旦与“九叶”诗人的诗美追求与实践. 程国君;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看张”的“张力”——当代“张学”扫描,兼评《零度看张》. 龚浩敏. 江汉学术,2016,02
《楚辞》原型意象英译策略研究——以许渊冲和卓振英译本为例. 李红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