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经济”学科里,我们对选题“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农业现代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张英男;龙花楼;戈大专;屠爽爽;曲艺. 地理学报,2018,03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 张香玲;李小建;朱纪广;史焱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03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测评与分析. 赵颖文;吕火明;刘宗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区研究——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 程绍铂;杨桂山;李大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4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李裕瑞;王婧;刘彦随;龙花楼. 地理学报,2014,02
城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 地理研究,2015,0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铁站点综合服务能力评价——以武汉市地铁二号线为例. 陆潮;胡守庚;童陆亿;迟彬;钱春蕾.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6
泛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演化特征及门槛效应. 胡美娟;李在军;丁正山;周年兴;郭向阳;李欣. 地理科学,2020,05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初楠臣;张平宇;李鹤;李欣. 地理科学,2018,07
传统村落景观脆弱性及其定量评价——以湖南省新田县为例. 邹君;刘媛;谭芳慧;刘沛林. 地理科学,2018,08
循环经济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樊元;刘国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1
基于DEA-Malquist指数的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王俊岭;戴淑芬.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2
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段学慧.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03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效率的量化评价. 王曙光;李桂香;崔兆杰;朱丽. 工业技术经济,2013,06
丘陵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四川丘陵六市为例. 罗吉.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生态文明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足迹家族的改进及其在新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的应用. 赵先贵;马彩虹;赵晶;肖玲;姑丽努尔·艾山. 地理研究,2016,12
环太湖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张腊娥;段进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基于AHP-Fuzzy模型的京津冀生态文明评价: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 余茹;成金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06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何成军;李晓琴;银元.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5
国内外关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指标的评述. 赵霞;孔垂婧;温宏坚;宋旖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京津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能级提升的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陆相林;马凌波;孙中伟;谢爱良.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4
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 袁媛;王仰麟;马晶;魏海;彭建. 地理科学进展,2014,01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 彭建;魏海;李贵才;陈昕;袁媛. 地理研究,2015,01
基于AHP-Fuzzy模型的京津冀生态文明评价: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 余茹;成金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06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何仁伟;谢磊;孙威.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6
绩效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广东省与山西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郭彤梅;吴孝芹.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02
基于公共价值的农地整治绩效评价——以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北省的调查为例. 徐雯;赵微.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5
“双高计划”院校办学绩效评估及建设策略. 马欣悦;汤霓;石伟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中国邮轮旅游竞争潜力测度. 蔡晓霞;牛亚菲. 地理科学进展,2010,10
山东省绿色发展水平绩效评价与驱动机制——基于17地市面板数据. 郭付友;吕晓;于伟;任嘉敏;初楠臣. 地理科学,2020,02
制造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协调性分析——基于制造业五个细分行业100家企业的数据. 赵丰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云制造模式对集团企业的组织敏捷性影响机理探析——基于TCRS分析视角. 霍春辉;刘建基.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城市群背景下长江中游四省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 李小玉;李华旭.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主导工业产业效率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袁晓玲;白天元;李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理论与经验证据. 杨栋旭;于津平. 国际经贸探索,2021,03
社会责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AHP-Fuzzy法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刘学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白酒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基于BSC和熵权的改进TOPSIS模型. 陈一君;胡文莉;武志霞.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基于绿色发展的中国经济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陈婕.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05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王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李武武;王晶. 旅游学刊,2013,03
信息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欠发达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连云港企业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 张宏远;吴价宝;朱国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武汉城市圈空间演变的社会经济机制分析. 刘承良;曾菊新;颜琪.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4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李裕瑞;王婧;刘彦随;龙花楼. 地理学报,2014,02
中国内陆中心城市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以西安与郑州为例. 薛东前;郭晶;党淑英.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 范德志;王绪鑫.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6
城市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长株潭地区农业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谭雪兰;安悦;苏洋;周国华;贺艳华. 地理科学,2018,05
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段小薇;李璐璐;苗长虹;胡志强. 地理科学,2016,05
城市修建主题公园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闫闪闪;梁留科;余汝艺;王伟. 地理科学,2016,02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发展演进与系统耦合机制. 王圣云;罗颖;李晶;廖纯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张英男;龙花楼;戈大专;屠爽爽;曲艺. 地理学报,2018,03
电子商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电子商务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22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证据. 李征.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05
中小企业选择跨境电商平台选择研究. 吴珍彩.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1
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 王艳玮;王拖拖;常莹莹. 经济与管理,2013,04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段禄峰;唐文文. 价格月刊,2016,09
贵州贸易便利化水平测度与推进研究. 黄正松;杨乐意. 价格月刊,2018,10
竞争力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VRIO修正模型的长三角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郑奇洋;年福华;张海萍.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01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李玉民;刘旻哲;郭利利.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2
世界核电工业发展及地理格局综合解析. 张晓平;陆大道;陈明星;高珊珊;吴爱萍. 地理研究,2021,03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时间演变分析. 陈岗;雷磊;邹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1
基于资源和距离的旅游国际竞争潜力评价理论与实践. 万绪才;钟静;丁敏. 地理研究,2011,05
技术创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公共价值的农地整治绩效评价——以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北省的调查为例. 徐雯;赵微.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5
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协调性分析——基于制造业五个细分行业100家企业的数据. 赵丰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泛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演化特征及门槛效应. 胡美娟;李在军;丁正山;周年兴;郭向阳;李欣. 地理科学,2020,05
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段小薇;李璐璐;苗长虹;胡志强. 地理科学,2016,05
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 韩玉刚;焦华富;李俊峰. 地理研究,2011,05
高技术产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辽宁省综合科技实力分析. 陈瑾玫;李桂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时空差异——基于四大经济区域数据的分析. 徐波;万国伟;杨丽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2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科技金融效率差异实证研究. 甘星;甘伟. 宏观经济研究,2017,11
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体制研究. 白雪飞;温凤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4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 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 技术经济,2013,07
商业银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河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韩景旺;陈小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03
政府持股比例与金融机构资源配置的“绿色化”——基于银行业的研究. 杜莉;周津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基于25家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巧霞. 会计之友,2018,10
基于决策树—BP神经网络的高净值客户价值评价. 周毓萍;蔡文娟;黄彬. 会计之友,2014,16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研究. 刘跃;彭晓娅. 会计之友,2013,34
创新能力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段小薇;李璐璐;苗长虹;胡志强. 地理科学,2016,05
新时代旅游强省的科学内涵及其评价体系构建. 王冲;司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辽宁省综合科技实力分析. 陈瑾玫;李桂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城市群背景下长江中游四省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 李小玉;李华旭.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研究. 刘建华;李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05
科技创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度空间差异分析. 祝恩元;李俊莉;刘兆德;李姗鸿.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6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潘启龙;刘合光.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1
河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韩景旺;陈小荣.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03
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基于DPSIR-TOPSIS模型. 施生旭;童佩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0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柯燕青.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01
新型城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 地理研究,2015,0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铁站点综合服务能力评价——以武汉市地铁二号线为例. 陆潮;胡守庚;童陆亿;迟彬;钱春蕾.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6
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测评与分析. 赵颖文;吕火明;刘宗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 彭建;魏海;李贵才;陈昕;袁媛. 地理研究,2015,01
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研究. 王云霞;南灵.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2
产业集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山东省绿色发展水平绩效评价与驱动机制——基于17地市面板数据. 郭付友;吕晓;于伟;任嘉敏;初楠臣. 地理科学,2020,02
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 韩玉刚;焦华富;李俊峰. 地理研究,2011,05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述评. 惠宁;李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GEMS模型框架下海洋渔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秦宏;陈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研究. 方永恒;肖建业;王婷. 工业技术经济,2013,09
区域创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研究. 刘建华;李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05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 蒋天颖;刘程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6
中国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的区域差异研究. 王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区域创新能力测度比较研究——来自贵州省资源清查的证据. 邹康.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03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江曼琦;仇什.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02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PSR模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县级海岛综合承载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 狄乾斌;顾宸.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03
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朱一中;曹裕. 经济地理,2011,08
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孙利娟;邢小军. 价格月刊,2010,01
我国绿色民航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PSR模型的分析. 田利军;于剑.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0
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 刘海龙;谢亚林;贾文毓;石培基. 经济地理,2018,05
绿色发展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山东省绿色发展水平绩效评价与驱动机制——基于17地市面板数据. 郭付友;吕晓;于伟;任嘉敏;初楠臣. 地理科学,2020,02
环太湖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张腊娥;段进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评判与影响因素分析. 朱斌;吴赐联.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4
黄河流域生态经济走廊绿色发展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识别. 郭付友;佟连军;仇方道;李一鸣. 地理学报,2021,03
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基于DPSIR-TOPSIS模型. 施生旭;童佩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02
空间分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分异演化及影响因素. 周笑;王鹏飞. 地理研究,2018,08
山东省绿色发展水平绩效评价与驱动机制——基于17地市面板数据. 郭付友;吕晓;于伟;任嘉敏;初楠臣. 地理科学,2020,02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李雪铭;郭玉洁;田深圳;白芝珍;刘贺. 地理科学,2019,08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初楠臣;张平宇;李鹤;李欣. 地理科学,2018,07
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张爱平;钟林生;徐勇;周彬. 地理科学,2015,03
空间差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 地理研究,2015,01
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张爱平;钟林生;徐勇;周彬. 地理科学,2015,03
广东省市际金融排斥度综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 张国俊;周春山;许学强. 地理科学,2014,12
典型年洞庭湖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帅红;李景保. 地理科学,2014,02
黄淮海平原耕地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张英男;龙花楼;戈大专;屠爽爽;曲艺. 地理学报,2018,03
耦合协调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关系分析. 李娜;孙才志;范斐.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4
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协调性分析——基于制造业五个细分行业100家企业的数据. 赵丰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浙江县域“四化同步”与居民幸福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徐维祥;李露;黄明均;刘程军. 地理科学,2019,10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李雪铭;郭玉洁;田深圳;白芝珍;刘贺. 地理科学,2019,08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 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邓素婷;谢雪梅. 地理科学,2014,09
京津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能级提升的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陆相林;马凌波;孙中伟;谢爱良.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4
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 袁媛;王仰麟;马晶;魏海;彭建. 地理科学进展,2014,01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 彭建;魏海;李贵才;陈昕;袁媛. 地理研究,2015,01
基于AHP-Fuzzy模型的京津冀生态文明评价: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 余茹;成金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06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何仁伟;谢磊;孙威.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6
创新驱动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度空间差异分析. 祝恩元;李俊莉;刘兆德;李姗鸿.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6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总体评价——基于2003—2014年增长率视角. 和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中国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的区域差异研究. 王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柯燕青.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01
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测度与阶段甄别. 陈海波;姚依倩. 工业技术经济,2017,03
突变级数法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例. 赵宏波;马延吉;苗长虹. 地理科学,2015,12
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及辐射研究. 林晓;韩增林;郭建科;赵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6
河北省综合承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史宝娟;郑祖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杨仲基;王宏起;武建龙. 工业技术经济,2018,01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型网络公司成长期价值评估. 陈玉荣;吴洪杰. 会计之友,2014,33
资源型城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东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赵林;韩增林;马慧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2
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王中亚;陈卫东;张广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6
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 何丹;金凤君;周璟. 地理研究,2011,04
灰关联分析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王中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资源型城市人口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分析——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刘瑞清;潮洛濛;樊齐.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3
旅游产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可达性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分析. 胡浩;王姣娥;金凤君. 地理科学进展,2012,06
山西省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邓椿.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3
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刘英;刘晓静;梁宗正.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3
1995-2011年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度分析. 杜傲;刘家明;石惠春. 地理科学进展,2014,02
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 范红艳;薛宝琪.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4
城镇化质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成渝地区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张雪茹;尹志强;姚亦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03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高顺成.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3
河南省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 雒海潮;李国梁.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3
高新园区产城融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 苏林;郭兵;李雪. 工业技术经济,2013,07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张引;杨庆媛;李闯;杨孟禹. 经济地理,2015,07
区域差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化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匹配. 曾通刚;赵媛. 地理研究,2019,06
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李巍. 地理科学,2020,05
广东省市际金融排斥度综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 张国俊;周春山;许学强. 地理科学,2014,12
中国县级海岛综合承载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 狄乾斌;顾宸.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03
山西省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邓椿.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3
灰色关联分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紧凑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能耗的作用机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韩刚;袁家冬;张轩;冯学良. 地理科学,2019,07
省域旅游化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 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 经济地理,2014,04
京津冀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差异研究. 单晨;陈艺丹. 经济与管理,2020,03
我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谢琨;庞凤娇;陈高敏;何闯.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9
基于灰色关联的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测度研究. 刘红峰;刘惠良.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数据包络分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DEA的财政支持江西新农村建设效应评价研究. 王勇;黄新建;卢杰;姜睿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P2P网络借贷平台效率的综合评价——基于AHP-DEA方法. 朱宗元;王景裕. 南方金融,2016,04
基于DEA-Malquist指数的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王俊岭;戴淑芬.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知识溢出视角下的分析. 王雯;郭华.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8
中国陆海系统协调度及经济互动效率评价研究. 徐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
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 曹兴;张伟;张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分异. 梁威;刘满凤. 经济地理,2017,04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现状述评. 顾强;董瑞青.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3
基于CiteSpace图谱量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热点分析. 汪涛;郑婷予;彭瑜欣. 技术经济,2020,05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 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 技术经济,2013,07
灰色关联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石油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动态演变及调控途径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杨艳茹;王士君;陈晓红. 地理科学,2015,04
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 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 地理科学,2015,05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协同发展演进与系统耦合机制. 王圣云;罗颖;李晶;廖纯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章家清;朱艳.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06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范宏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动态评价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动态评价. 周彬;钟林生;陈田;赵宽. 地理研究,2015,02
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 周彬;钟林生;陈田;张爱平. 地理科学,2015,05
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路振华;张军连;李宪文;汪秀莲;白晓飞;张嘉.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2
河南省区域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研究. 刘明华;赵爽;杨秀花.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4
基于改进熵值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李景刚;张效军;高艳梅;臧俊梅.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4
组合赋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樊元;刘国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1
基于集对分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域集约利用研究. 柯丽娜;阴曙升;武红庆;韩增林;王权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4
绿色供应链下基于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TOPSIS法对供应商评价选择的研究. 王燕茹;姜坤. 工业技术经济,2016,12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 曹兴;张伟;张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成熟度评价及差异分析. 邓楚雄;孙惠芳;刘唱唱;李忠武;张慧. 经济地理,2020,03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低碳背景下区域土地合理利用评价研究. 孙宇杰;张宇辰;李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5
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 何丹;金凤君;周璟. 地理研究,2011,04
精品旅游景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磊;王晓峰;宋光飞;包珺玮.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6
高新园区产城融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 苏林;郭兵;李雪. 工业技术经济,2013,07
FAHP视角下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西藏地区为研究对象. 吴洁伟. 会计之友,2013,21
新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足迹家族的改进及其在新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的应用. 赵先贵;马彩虹;赵晶;肖玲;姑丽努尔·艾山. 地理研究,2016,12
基于社会脆弱性的中国高温灾害人群健康风险评价. 谢盼;王仰麟;刘焱序;彭建. 地理学报,2015,07
新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穆哈拜提·帕热提;左停;周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03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新疆36个产业部门竞争力研究. 戴磊;孙慧;任巍;欧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