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社科其他”学科里,我们对选题“大学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大学生”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性别角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变革时代传统的延续:大学生恋爱伴侣的选择. 贺光烨. 求索,2019,04
大学生父亲在位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蒲少华;卢宁;卢彦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大学生性别、性别角色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 姜晓琳;王鹏;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3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蒋奖;鲁峥嵘;蒋苾菁;许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1
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丁倩;张永欣;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02
自尊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及辅导建议. 同雪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内外控与童年遭受体罚的关系. 张建玲;赵宏祥;田录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津巴多时间洞察力类型划分:基于聚类分析的结果. 吕厚超;杜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压力、自我复杂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六个月的追踪. 龚玲;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邱小艳;唐君. 求索,2011,02
创业意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城市认同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 梁祺;王影;雷星晖.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04
在校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的调查分析——以新疆大学为例. 陈兵;赵箭;季峰;潘勇承.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研究. 范明;肖璐. 农业经济问题,2012,05
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 贾建锋;朱珠;周梦泉. 技术经济,2014,11
创业教育、创业意愿与大学生创业绩效——基于235份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尹飞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2
幸福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幸福感测量. 朱振亚;汪阳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抗逆力、总体幸福感及抑郁的影响. 吴九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大学生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行为自主的中介效应. 于晓波;陈俊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调查研究. 李雅儒;毛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生活事件、思维风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 张晓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社会资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家庭背景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吗?——基于国内外41项定量研究的元分析. 童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陈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论朋辈群体对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王臣兰;李佳孝.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志愿服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李阳;赵永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当代大学生信任问题研究——基于某高校的调查. 赵文龙;王夏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新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浅谈新疆多民族高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问题. 吐尔逊·沙吾尔.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
新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浅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匡延昌;张旭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防御宗教势力向新疆高校渗透的对策研究. 周达疆.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幸福感相关性研究. 张爱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新疆高校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 石涛;厉欣.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主观幸福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生活事件、思维风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 张晓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大学生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姜永杰;谭顶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作用. 赵玉芳;黄金华;陈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时间洞察力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 雷鸣;宁维卫;江贻戌.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苑雅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亲社会行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参考群体规范影响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来自西藏地区的证据. 师晓娟;杜青龙.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丛文君. 江西社会科学,2014,02
弱势引发亲社会行为——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乐国安;李文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怀旧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方建东;常保瑞.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03
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 周治金;顾嘉佳;张文雅.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3
社会支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基于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的比较分析. 王卓;莫丽平;曹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家庭背景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吗?——基于国内外41项定量研究的元分析. 童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作用. 赵玉芳;黄金华;陈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构建. 郭洪芹.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03
我国女性选择工程教育的意愿和路径研究. 王昕红;张晓明;赵荣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人力资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陈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的阶段性关联研究. 张士斌;王祯敏.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04
家庭地位、人力资本与政策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宋国恺;武天;李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维度与测量. 江岩;张体勤;耿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志愿服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李阳;赵永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消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国外学生化研究评述及其对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孙洁;谷浩;余思奇. 国际城市规划,2019,06
大学生红色旅游消费行为及其营销策略. 朱东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网络零售品牌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研究——以淘宝网为例. 刘玉芽;陈星强.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08
“互联网+”视阈下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谢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空间因素在网络购物中的作用——基于广州市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实证分析. 宋周莺;肖童. 经济地理,2020,08
信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网络零售品牌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研究——以淘宝网为例. 刘玉芽;陈星强.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08
作为“信仰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燕连福;范高社;魏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 沈潘艳;万黎;夏凌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关系现状调查. 李进;吴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志愿服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李阳;赵永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扎根理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精英大学中的“寻游者”——关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另一种言说. 刘祎莹. 北京社会科学,2019,11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内涵因素研究. 周敏;程铄博;赵超. 广西社会科学,2017,12
大学生创业网络的影响因素探索性研究. 刘晓敏. 广西社会科学,2016,09
大学生创业软实力指标模型构建及提升策略. 王竞一.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2
生态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基于大学生生态化学习行为的扎根理论研究. 宋东清;付瑛.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4
中介作用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归因的中介作用. 侯静;宋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大学生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行为自主的中介效应. 于晓波;陈俊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大学生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姜永杰;谭顶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亲子依恋、社交焦虑及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靳义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主观社会阶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作用. 赵玉芳;黄金华;陈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国家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 杨海萍.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调查——以新疆师范大学民考民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 龙玉红;张斌科;段涛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他者”在香港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中的作用——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实证比较研究. 庞琴;蒋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对策. 齐宁;赵梦圆. 江西社会科学,2013,04
“中国梦”主题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升的调查研究——以湖北省10所高校为例. 黄木;张加明. 湖北社会科学,2016,10
社交焦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亲子依恋、社交焦虑及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靳义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大学生应对幽默和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林凌敏.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社交焦虑大学生对评价性信息的敏感性. 张小俊;肖崇好. 湖南社会科学,2013,01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赵必华;袁颖. 心理学探新,2015,04
社交焦虑大学生元情绪评价、情绪调节方式的探索及指导. 李璇;侯志瑾;黄敏儿.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02
性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郝旭光;郑丽娟;陈颖.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03
情绪对汉字整体与局部知觉的影响. 王鹏;李迪斯;石长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锦;王征兵;彭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大学生社会健康比较研究. 鲁婷婷;闫振龙;王云冰;刘乘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化研究. 高岳涵.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内隐联想测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研究. 余林;王丽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大学生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来自IAT的证据. 张庆;王美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
弱势引发亲社会行为——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乐国安;李文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大学生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 牟海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在群体认同中的初步应用. 艾传国;佐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04
社交媒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网络影响力预知模型:一种大数据下高校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柳向东;曹雨婷;李利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性教育的困境与重塑. 黄建华. 南京社会科学,2019,03
基于社会网络学习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路径研究. 陈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万晓红;夏方智. 理论月刊,2016,02
社交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 陈志勇;李天丽. 思想教育研究,2020,01
社会网络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拓展与延伸—当下社会网络文化与传播”高峰论坛侧记.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态度的调查报告. 孙尚扬;李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社交网络服务平台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朱晓文;鄂翌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研究. 范明;肖璐. 农业经济问题,2012,05
基于社会网络学习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路径研究. 陈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大学生”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人口迁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2001年以来江苏省城市间人口新迁移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王璐玮;王苏鹏;陈杨;夏四友. 经济地理,2018,12
高校扩招、人口迁移与房价上涨. 张超;李超;唐鑫. 南方经济,2015,12
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扩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研究. 李军;王心蕊. 湖南社会科学,2017,06
大学招生计划对我国青年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潘昆峰. 教育科学研究,2017,12
房价和知识移民吸引是两难吗?——基于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实证研究. 林海波;梁艳;毛程连. 人口与经济,2016,01
恋爱行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变革时代传统的延续:大学生恋爱伴侣的选择. 贺光烨. 求索,2019,04
“恋爱登记制”值得肯定. 北方. 教育与职业,2014,13
当代在校大学生恋爱认同及行为选择的实证研究. 王存同. 青年研究,2011,03
社会信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自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信任表征. 郗艺鹏. 重庆社会科学,2016,06
青年学生社会信任的结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陕西省高校大学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钟游;杨建科. 人文杂志,2015,11
大学生信息安全认知的测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张敏;郝素冰;龚子捷;张誉夕.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6
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黄少华;郝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高校教育惩戒问题的理性思考. 王效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5
关系强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关系强度对社会交换中权力行使的影响. 曹卫国. 东南学术,2016,05
移动社交电子商务用户推荐对大学生网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操守康;郭传勇;张梦婷;张盛;马小龙. 商业经济研究,2015,36
网络口碑效应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在校大学生消费群体调查. 李开;王灵巧;徐自强.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04
社会关系强度对大学生微信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分析. 张敏;向阳;陆宇洋. 图书情报工作,2015,23
男大学生有氧能力/心肺适能的跑步测评方式验证与比较. 胡海旭;吕玉军;贺茜娜;宋卫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05
公共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公共关系与我国大学文化价值研究. 徐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公共关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关系辨析. 丁心镜.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公共关系调查分析. 高文峰. 体育文化导刊,2010,09
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盖逸馨;蔡治廷;赵正凯. 理论视野,2016,06
公共关系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塑造指导——评《大学生公共关系指导》. 张紫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2
助人行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的观点采择与助人行为:群体关系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 孙炳海;苗德露;李伟健;张海形;徐静逸.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05
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 周治金;顾嘉佳;张文雅.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3
大学生感恩影响助人行为的情景剧本实验. 何安明;惠秋平;刘华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
状态共情、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 夏勉;王远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郑艳. 统计与决策,2013,05
学校社会工作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剖析及对策. 杨眉;仲崇健;张雅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形成机制及其优化路径——基于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独特视角. 程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基于学校社会工作介入视角. 田晓江. 贵州民族研究,2015,05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探析. 王杨;陈树文. 广西社会科学,2012,01
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十年考. 刘海鹰. 当代教育科学,2012,23
犯罪心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初探. 谈文娟. 人民论坛,2010,35
大学生犯罪心理防控体系研究. 韦志兆. 广西社会科学,2010,07
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涉财犯罪的生成及预防教育研究. 王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7
论高校学生犯罪心理防范立体教育模式的构建. 韦志兆. 教育与职业,2010,21
从大学生犯罪心理探寻大学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张妍;安彬. 教育与职业,2010,03
主动性人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亲子依恋、社交焦虑及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靳义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使命感的中介作用. 沈雪萍;顾雪英. 心理学探新,2018,06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其拖延行为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罗杰;陈维;杨桂芳;吴丹萍;刘拓.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05
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叶宝娟;孙原;高良;夏扉;杨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03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主动性人格为中介. 任胜钢;蒋宇;贾倩. 现代大学教育,2017,03
亲密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情侣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归因的中介作用. 侯静;宋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西南联大学生智性生活寻绎. 王喜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冲动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影响. 薛雯;丁帮军. 人民论坛,2010,17
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探析. 孔德生;臧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大学生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戴妍. 电化教育研究,2010,08
生命意义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鲁力. 理论月刊,2016,03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生涯发展探析. 王丹;郑晓明. 社会科学战线,2020,12
桂西北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态度的调查研究. 罗之勇;刘雪珍;钟乃良. 学术论坛,2012,05
论生命道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许海元;张艳红. 道德与文明,2014,02
大学生获得生命意义感的方法与途径. 马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4
社会排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社会排斥对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王辰;陈刚;刘跃宁;牛更枫;殷华敏.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02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实证考察. 刘杰;黄未. 统计与决策,2016,12
社会排斥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张桂平;刘玥. 教育学术月刊,2019,03
大学生“蚁族”就业权利保障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 吴立保. 中国高教研究,2013,11
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负面评价恐惧与人际信任的作用. 贾彦茹;张守臣;金童林;张璐;赵思琦;李琦. 心理科学,2019,03
风险偏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影响因素与风险应对. 安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互联网金融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征. 周雷;朱玉;谢心怡.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4
人口统计学因素、心理特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一项来自中国各高校的实证研究. 周劲波;汤潇;Wing Lam. 广西社会科学,2018,03
出生排序与行为偏好的经济实验研究. 汪良军;汤慧敏;虞艳云. 南方经济,2020,08
新时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浙高校的问卷调查. 周雷;邱勋;张玉玉;申睿. 财会通讯,2020,18
共情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陈珝;张晓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大学生的观点采择与助人行为:群体关系与共情反应的不同作用. 孙炳海;苗德露;李伟健;张海形;徐静逸.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05
冷漠的教育:大学朝向一流的根性缺失. 董云川. 高教探索,2019,10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需求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以上海高校学生为例. 王海威;杨鸣;刘旻. 思想理论教育,2018,08
公共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构建及其培育. 孟凡辉;胡晓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8
社会心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意识形态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傅江浩. 湖北社会科学,2015,05
新时期大学生大国心态培育的几点思考. 李伯聪. 湖北社会科学,2013,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实践探究. 王秀杰. 河南社会科学,2019,09
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态和状态. 佘双好. 人民论坛,2020,S1
当前大学生择业求稳现象解读. 赵晖;梁剑. 人民论坛,2011,17
社会流动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 陈永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后精英”的社会印象:当代大学生对阶层分化及社会机会的主观认知. 黄耿华;莫家豪.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制度障碍、社会流动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胡放之. 理论月刊,2014,02
大学生公务员热现象分析—基于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视角. 曹建萍;习海修. 人民论坛,2015,23
农民子女社会流动问题探析. 许二梅. 人民论坛,2013,18
社会分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后精英”的社会印象:当代大学生对阶层分化及社会机会的主观认知. 黄耿华;莫家豪.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农民子女社会流动问题探析. 许二梅. 人民论坛,2013,18
强弱关系与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关联性研究——基于社会分层的视角. 刘艳茹;郭海彧. 财经问题研究,2018,09
社会分层背景下大学生个体择业观差异分析. 聂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德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启示. 陈新忠.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2
内隐联想测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研究. 余林;王丽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大学生关于能力与热情的内隐混合性别刻板印象:来自IAT的证据. 张庆;王美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
弱势引发亲社会行为——来自贫困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乐国安;李文姣.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大学生自尊水平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 牟海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在群体认同中的初步应用. 艾传国;佐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04
网络交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建设校园网社交平台 促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健康发展. 吉菁.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8
道德认知视阈下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实践与干预. 董馨. 河南社会科学,2012,09
心智模式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微探. 农毅. 社会科学家,2015,05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理论分析及其伦理调适. 郝立杰. 电化教育研究,2014,10
个体化变局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困境与出路. 范迎波.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04
手机依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成因与对策. 孟祥寒;高健. 人民论坛,2015,23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何解. 单中元. 人民论坛,2017,07
大学生手机依赖、自我客体化与学业倦怠研究. 冯强;陶炜. 江西社会科学,2019,07
广州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杨管;李粤湘;刘海莹;王松涛. 体育学刊,2020,01
大学生群体智能手机利用及手机依存现象研究. 傅平;孟薇.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04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