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做好2026年度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年08月04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5/08/06 17:00
学校各单位:
为推动高校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按照《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就做好2026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组织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项目类别为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年限为2年,每项课题项目资助经费为0.5万元,共包括七个研究类别: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大思政课”建设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二、项目选题方向
申报项目题目可自拟,选题方向需对应申报研究类别,主要如下:
(一)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
1.新时代伟大变革研究
2.思政课数字化转型与资源建设研究
3.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4.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研究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
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研究
2.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研究
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
4.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研究
(三)“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1.“大思政课”教学协同与资源整合研究
2.党建引领“大思政课”建设创新研究
3.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4.吉林“大思政课”品牌建设研究
(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1.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与激励机制研究
2.数字赋能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3.辅导员队伍育人评价体系研究
4.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目标与路径研究
(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高校心理健康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2.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4.高校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研究
(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路径研究
2.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3.圈层文化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4.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七)“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1.“党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2.“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智慧化管理与技术赋能研究
3.“五育融合”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4.高校特色“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三、项目申报要求
1.人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申报人应为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申报人应为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团委(团总支)书记、高校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申报人应为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申报人、“大思政课”建设研究申报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申报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申报人应为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教师。项目申请人资格还应符合《关于启动2026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
2.研究要求。申报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攻关的能力和精力,有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相关科研成果,有相应合理的学术梯队。课题组成员要结构合理,一般不得少于3人,并由申报人担任组长。
3.申报数量。采取限额申报,申报项目总数不超过15项,学校将组织开展初审、遴选推荐以及校内公示等工作。
四、申报程序及过程管理
1.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项目实行全过程网
络申报推荐、专家评审和结项管理。项目申请人需注册登陆“吉
林省高校科研管理服务云平台”(http://jlky.yuntu.cn/user/login),按申报项目类别填写《课题申报书》。
2.项目申请人系统申报截止日期为8月6日下班前,各教学院请于8月6日下班前将申报项目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姚景秋企业微信。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纳入学校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要按照《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项目从严把关,加强项目经费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不得低于规定年限。项目研究过程中,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须经本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教育厅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处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
校内联系人:姚景秋18904320963
附件:
1.吉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申报书
2.2026年度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汇总表
- 附件【思政专项附件.rar】
— END —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