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申报通知
2025年04月16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5/05/20 23:59
原文链接:https://kyc.cdisu.edu.cn/item-1061/item-29125/item-30016/?sessionid=
各相关单位: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研究决定,启动 2025 年中心课题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服务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教育强省建设,将人工智能时代多语种翻译、国际传播实践与区域国别研究深度融合,倡导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
二、申报指南
《2025 年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申报指南》不具有绝对限定性,欢迎申报者在此基础上自拟更具针对性或创新性的题目。鼓励多学科、多语种、跨区域结合,产生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多语种翻译技术与应用创新
- 人工智能时代的多语种翻译工具研发、质量评估与流程优化
- 关键语种(含小语种、少数民族语言等)翻译资源与文化传播研究
- 翻译技术在“一带一路”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应用案例与实践研究
(二)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策略
- 面向“一带一路”、RCEP、“中国-欧洲国际合作”等重大国际合作框架下的重点国别或区域研究
- 四川企业/组织在特定国别(或区域)开展跨文化传播与项目合作的实践与评估
- 多语种语料库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构建
(三)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与媒介融合
- 新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策略、话语创新与影响力测评
- “川字号”文化、产业品牌海外传播路径与媒介融合实践
- 传统媒体与数字社交媒体结合的国际传播案例研究
(四)应急语言服务与跨文化治理
- 重大公共安全或突发事件的多语种应急语言服务机制研究
-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国际化运营背景下的风险防控与危机应对话语策略
- 多语种应急平台与数据管理的体系建设与标准化研究
(五)翻译人才培养与数字化教学模式
- “三进”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体系设计:课程设置、实践平台与评估指标
- 外语能力、国际传播素养与数字技能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案例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混合教学等数字化教育创新实践
(六) 四川对外传播与产业国际化实践
- 四川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海外传播和品牌塑造路径研究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对外传播策略与机制探讨
- 中外文明互鉴视角下的四川文化、非遗项目全球传播方法与影响研究
三、课题管理
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2025 年度课题面向全国公开申报,管理和结题参见《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课题类别有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自筹课题。中心接受和鼓励各单位以自筹经费形式进行立项。对于自筹经费类项目,中心将与资助项目同等管理,同等对待。
研究中心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后立项。
四、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关管理规定。
(二)申请人原则上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具有硕士学位。
(三)申请人只能申报一个年度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课题申报;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年度课题申报。
(四)申请人不得以已经获得其他经费资助的相同、相近内容申请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2025 年度课题。
五、结题要求
(一)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年度课题重点课题完成期限为两年,一般课题和自筹课题完成期限为一年。确有必要延长的,按程序申请报批,原则上只能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未按期完成的课题,将被做撤项处理,并原渠道退回已拨付资金。
(二)具体结题要求:
重点课题资助经费0.5万元/项,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 撰写10000 字以上研究报告 1 篇,并获市厅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用或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言1份;
一般课题资助经费0.1万元/项,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且在知网收录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
- 撰写10000 字以上研究报告 1 篇,并获县处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用或领导批示的政策建言1份。
自筹课题按照一般课题结题要求进行管理。
(三)所有课题研究成果须注明“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及课题名称和编号,并将“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hengdu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列为成果单位。课题研究成果标注多个项目经费资助的,需将本中心项目资助列为第一。
(四)有下列情况者可以直接结题:
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专报、采用、批示(成都外国语学院须为参与单位)。
(五)结题成果必须与课题高度相关,所有研究报告须进行查重,重复率须低于10%。研究报告应符合规范并经中心评审通过,其知识产权归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所有,具体要求立项后通知。
六、申报方式
(一)课题申报受理时间为自发布之日至 2025 年 5月20日截止(邮戳日)。(二)申报书经申报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初步审核后,由科研管理部门
汇总所有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至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个人直接报送不予受理。报送材料包括:
1.审查合格的申报书纸质版一式3份(原件至少1份)和活页3份,用A4纸双面打印。
2.加盖公章的申报汇总表纸质版1份。
以上两种纸质版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电子版(以姓名+单位命名)汇总后发至邮箱:cisisuky@sina.com,逾期不予受理。
项目申报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活页、统计表)详见附件1-3。
(三)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
《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
七、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高尔夫大道367号成都外国语学院
邮政编码:611844
课题申报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8-87213705 15520711929
电子邮箱:cisisuky@sina.com
附件二:2025 年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申报书活页
附件三:2025 年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申报汇总表
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2025 年 4 月 15 日
— END —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