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关于民族志与人类学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2025年07月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民族志*人类学"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朱靖江(16篇),赵旭东(15篇),潘天舒(8篇),田广(8篇),李修建(8篇),周大鸣(7篇),王铭铭(7篇),杨民康(7篇),龚浩群(6篇),李银兵(6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48篇),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18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7篇),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15篇),中央民族大学(14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11篇),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1篇),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11篇),中央音乐学院(10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9篇),《民族艺术》(49篇),《思想战线》(41篇),《西北民族研究》(30篇),《民族艺术研究》(28篇),《青海民族研究》(27篇),《民族研究》(26篇),《世界民族》(24篇),《民族学刊》(24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2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朱靖江 中央民族大学
论文成果:
延安电影团与中国民族志电影的红色源流 2021
抢救人类学与影像民族志的发端 2021
中国西南民族志电影的早期发轫 2021
文化表达与影像新潮: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十年经验及反思 2020
摄影与摄魂:中央研究院成立初期民族志影像考(1928~1929) 2020
景观、方法与主体文化表达:人类学与虚构电影的多元关系 2018
影像民族志的曙光:爱德华·柯蒂斯与《北美印第安人》研究 2018
旅人旧梦:外国摄影者眼中的大理社会与文化(1903—1952年) 2016
边界与融合:论影视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关系 2016
神圣的凝望:藏族“村民影像”中的神山崇拜 2015
影视、影像与视觉:视觉人类学的“三重门” 2015
视觉人类学的多声部表达与广域学科建构——第二届“视觉人类学与当代中国文化论坛”综述 2015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内在世界的视觉化 2015
中国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文本类型及其学术价值 2013
复原重建与影像真实——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再思考 2013
巴厘岛的人类学影像——米德与贝特森的影像民族志实验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编号:18BC041)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北京市民族艺术学高精尖学科建设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影视创作研究”(项目批准号:ART2020Z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18BC041)阶段性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民族学学科经费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影视人类学教学与影视媒体创作实践”(2014-lh11)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号:18BC041)阶段性成果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项目批准号:18BC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批准号:18BC041)阶段性成果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经费支持
2. 赵旭东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记住人类学:基于一种文化、个人与社会维度的新综合 2021
理解个人、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田野民族志方法的探索与尝试之路 2020
“进入祖坟”:太行山区丧葬禁忌的人类学研究 2019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振兴——基于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视角下的移民思考 2018
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 2017
线索民族志的线索追溯方法 2017
传递文化表征何以成为可能?——基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傣族村寨的民族志考察 2017
从异域到本土:中国法律人类学本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2017
中国走廊学发凡——从民族的“藏彝走廊”到世界的“一带一路” 2017
流域文明的民族志书写——中国人类学的视野提升与范式转换 2017
微信民族志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学家对于文化转型的觉悟 2017
“一带一路”观念对人类学文明研究的新拓展 2016
从文野之别到圆融共通——三种文明互动形式下中国人类学的使命 2015
民间文书与民间智慧——人类学线索民族志的文本搜集 2015
中国人类学为什么会远离江河文明?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SH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15ASH012)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乡愁中国的文化转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和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16JJD840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84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840015)经费支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建与治理创新研究”(16JJD840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费孝通思想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展开”(15XNL025);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40015)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费孝通思想研究:人类学视野的展开”阶段性成果(15XNL0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项目编号:15ASH012)的资助
3. 潘天舒 复旦大学
论文成果:
人类学视角中的竞技体育:基于民族志洞见的启示与思考 2020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如何作为:来自医学人类学哈佛学派的启示 2020
当代人类学视角中的“黑客”伦理与美学——以数码民族志《代码自由》为例 2020
全球化和地方转型时代的都市商业人类学——田野凝视焦点的变移和学科想象 2019
“文明”“历史遗产”和“士绅化”的人类学批判——以赫兹菲尔德的田野民族志实践为例 2017
田野凝视中的迪士尼商业人类学的实验室 2016
文化全球化与多元信仰实践——美国“新时代运动”的人类学解读 2016
民族志棱镜中的美国医学院教育:以《成为医生》为例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2011年度重大项目“大国崛起与人类学应用研究:美国经验的启示”(11JJD810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大国崛起与人类学应用研究:美国经验的启示”阶段性成果(11JJD810012)
4. 田广 河北大学
论文成果: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交流与适应性 2018
从民族志到工商民族志 2017
领导干部应当学点人类学——管理潜质与能力提高的学术修养 2017
质性研究与管理学科建设:基于工商人类学的思考 2015
产品设计的工商人类学路径 2014
产品设计与企业人类学 2014
论经济人类学的若干问题 2014
人类学与工商管理学科中国本土化的路径思考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1年汕头大学文科基金资助项目(120-07404816)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13JK063)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资助项目(120-09400212)
汕头大学文科科研项目“经济人类学发展新趋势研究”(SR11005)
5. 李修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文成果:
2019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热点述评 2020
人类学与跨文化艺术比较:访范·丹姆教授 2019
人类学研究中艺术方法的应用——对马库斯的批判性阅读 2018
2016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研究报告 2017
艺术:人类学的视角 2016
舞蹈民族志与舞蹈人类学 2016
日常生活美学: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 2015
艺术史与人类学的对象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发展趋势研究”(12CZW019)阶段性成果
6. 周大鸣 中山大学
论文成果:
我国边境移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1
瑶族人类学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延续 2020
乔健和《印第安人的诵歌》 2020
“凤凰村”与“江村”之比较及其对人类学村落研究的贡献 2018
海外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趋势 2018
互联网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路径 2018
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脉络与反思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移民与城市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W201)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